..續本文上一頁子詞句的廣略,可隨機而定。
另外,由于修行者證量高低的參差不齊,供獻食子及生起賓客的情況等,亦有許多差別,在此恐繁不錄。
這樣供獻食子後,祈禱並付囑事業:
以上師本尊瑜伽之門修習全圓道體的一切障礙永不發生,並使修行究竟圓滿。
壬二、爲加持內心,收攝資糧田法:
如此啓白無比勝師尊,爲作加持歡喜降我頂,
複入我之心間蓮蕊中,足趾光明凝然願安住。
如前所說,向上師能仁金剛持本尊聖衆,供獻內外秘密真如供,殷切祈禱各種勝道在內心上生起。
然後,我們盡力鮮明地觀想上師本尊聖衆,修習強烈的敬信心,由此具恩根本上師能仁金剛持心間放光,照射到周邊無量無邊的或忿怒相或寂靜相的諸尊身上,諸聖尊漸次化光,融入具恩的根本上師,上師能仁金剛持非常歡喜地降臨到我們自己的頂端,通過中脈融入自己心間的識中。上師、本尊、自己的心識叁者無二無別,我們盡力等持住于如此堅固的我慢境界中。
然後在此境界中,進修甘丹大手印,或者甚深圓滿次第瑜伽。此處還有,相順于圓滿次第的隨融收攝次第中收攝資糧田的殊勝法。這種收攝法是秘密中最爲秘密的秘密,是一生中即可成辦雙運位的究竟訣要,當從上師處詳細了知。
往昔,班禅一切智·善慧法幢大師在傳授上師瑜伽甚深引導時,一再語重心長地這樣說,圓滿具足顯密道要的上師瑜伽法,是續部的心要,是諸大成就者修持的重點,有著極大的加持威力。如前面已經講過的那樣,從宗喀巴大師一脈相承而來,曆代現證此道的大德綿延不斷。尤其宗喀巴大師親自現身,傳授給大成就者法金剛無邊的顯密口訣,特別是傳授了這種叁層勇識的上師瑜伽法。法金剛大師也把此上師瑜伽作爲修持的心要,即生現證金剛虹身。善慧義成大師亦是依靠此上師瑜伽法而證得雙運身。
這是我親從獲得大成就自在的恩師處聽說的。
丙叁、結行時,如何作法:
若是法會中共修《上師供養法儀軌》時,收攝資糧田後,念誦《甘丹大寶口傳大印根本文·勝者正道》;若獨自專修所緣、行相時,則如前所說而作。
不管是獨自專修,還是法會共修,結尾時,我們皆應爲了現前、究竟的希願處,以《普賢行願品》、《密集發願文》、《甘丹大手印願文》等回向文,懷著強烈的欲樂心廣作發願、回向。
若略者如下:
願以此修潔白純淨善,回向叁世諸佛菩薩衆,
所行之願無余能成辦,及能秉持教證正法因。
亦因此力一切生世中,令我大乘四輪不相離,
出離菩提之心清淨見,二種次第道證皆究竟。
我等從今乃至菩提間,積集已作當作諸善根,
回向此刹至尊師色身,猶如不變金剛恒堅住。
一切生世不離上師尊,無厭受用甘露正法乳,
一切地道功德圓滿已,願速證得金剛持勝位。
金剛持善慧法幢在此處所作的回向發願是無比廣大的。經典中雖說了無量的回向、發願之法,而其中最爲殊勝,含攝百千萬佛子一切大願扼要的,即是普賢行願。
在《入中論自釋》中,月稱菩薩說,含攝普賢行願一切扼要的又是其中的這兩個偈子: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爲得普賢殊勝行。”
在此教授中,代表普賢行願心要的這兩個偈子,又被歸納爲:
“願以此修潔白純淨善,回向叁世諸佛菩薩衆,
所行之願無余能成辦”。
另外,如宗喀巴大師說:
““諸菩薩願恒河者,攝于受持正法願”。
是故所集諸善根,一切回向弘聖教!
善思此理計策妙,至尊智藏恩大哉!”[70]
一切回向、發願中,受持正法的回向、發願被贊爲最殊勝的,所以,在此教授中,也作了這樣的回向發願:
“及能秉持教證正法因。”
又一切顯密教言,皆可攝爲一補特伽羅成佛的因素,並發願修持、尅期取證者,更超勝于其它一切願,誠是令諸佛佛子深心歡喜的發願。在此教授中,也說到這種發願:
“亦因此力一切生世中,令我大乘四輪不相離,
出離菩提之心清淨見,二種次第道證皆究竟。”
其中“四輪”者,如龍樹菩薩說:
“安住順適境,依止大德師,
善願廣積福,汝具四大輪。”
因此,金剛持善慧法幢的每一個金剛詞,亦能開釋出一切顯密的內涵,有智慧之士應對此獲得堅固的深信心。
乙二、座間如何作法:
在此教授儀軌正文中說:
“一切威儀之中,觀任何現象皆爲空樂的自性、皆爲佛父佛母的遊戲等,如是生、圓二次第的雙運瑜伽,與對于道次第或大乘修心的全部扼要修心二者,不相分離地精進修持!”
對菩提道次第的心要——出離心、菩提心、清淨正見叁者,我們應恒時保持正知正念,在正知正念的觀照下,精進守護根門,飲食知量,醒覺時精進于禅修,睡眠時如法而行,以及沐浴、飲食瑜伽等,當如《菩提道次第引導》中所說而作。
我們以如理地修持這些共通道作爲基礎,進而趣入無上密乘,此時座間的不共修法者:
我們由精進地修持共不共兩種道次第,身心若感疲倦時,當修持休息及滋養身體的瑜伽,如《密集根本續》中說:
“一卡虛空上,頂端觀輪圍,
觀嗡住中間,五彩甘露降。
此金剛加行,刹那顯威容,
身語意樂住,無須少分疑。”
此中是說自己鮮明地現爲本尊,頂上高約一卡[71]的虛空中,旺字現爲月輪,光明皎潔,圓滿無缺。從月輪下出生一光明的白色嗡字,頭朝下。月輪及嗡字放射光明,遍照十方,迎請十方諸佛菩薩、五部佛父佛母融入月輪嗡字。月輪嗡字降下無量甘露,從自己頂部進入,從頂到足全身充滿,得到佛父佛母的灌頂加持,由此身心生起殊勝安樂,精力充沛,福壽教證功德得以增長廣大,並且獲得不死的長壽悉地。如是思惟後,稍持和合寶瓶氣。
若經常這樣串習,據說有著肌膚柔嫩,韶顔烏發,精力充沛,歡喜向善,身無疲倦,益壽延年等許多好處。
另外,據說在飲食稍微消化後,若稍微持一下臍間和合寶瓶氣,則有利于消化飲食,並使百病不生,恒時串修,則有益壽延年等許多利益。這些只是在我們專一修善時,調養身心、令無疲勞的方便。
座間主要修持的不共守護根門法者:
自己住于大密一部金剛持佛父佛母的佛慢中,遮止一切凡庸的現象貪著,學修于六根境的任何現象皆呈現爲空樂、本尊的行相。其中,我們最初學修任何現象,呈現爲空性的變化;經過串修,再學修任何現象爲大樂的變化;最後學修任何現象爲空樂智及本尊的遊戲。
任何現象呈現爲本尊的學修法者,如《密集根本續》中說:
“色聲香等法,咒師修爲天;
或者修習彼,現爲種姓相。”
其中是說學修把任何色的現象觀爲毗盧佛,呈現爲這位本尊的行相。如是,學修聲爲寶生佛,香爲阿彌陀佛,味爲不空成就佛,觸爲不動佛。
其中還有詳細的分支——百種姓學修法,于此恐繁不錄。
或者有時,我們把六根境上的任何現象,觀爲供養天女,自己現爲金剛持,勝解對自己作供養。我們觀任何一切色的現象爲色金剛女,一切聲爲聲金剛女,一切香爲香金剛女,一切味爲味金剛女,一切觸爲觸金剛女,意境中的任何現象爲法界金剛女,對自己所現金剛持的眼等六根作供養。如是觀想而修以保任增長自己的空樂覺受。
宗喀巴大師再再宣說:這些道理是秘密中最爲秘密的密法,是無上的心要,是諸大成就者的修行重點,即使沒有那樣高的覺受證悟,亦應在獲得無上灌頂後,發願修習這樣的甚深道。
另外,行住坐臥等一切威儀,不可令其隨逐于凡庸,應以無上的善巧方便把它轉爲修道的機緣:自己住于堅固的大密一部佛慢的境界中,行住坐臥的任何威儀,呈現爲手印的行相,一切言語呈現爲咒語,如此盡力學修。若這樣串修,當我們達到高深證量時,一切身語的行爲自然會轉成咒語、手印,如密集同類的《金剛心要莊嚴續》中說:
“若住平等處,身體任何行,
口發何語句,轉爲咒語印。”
不共飲食瑜伽作法者:把任何飲食加持爲五肉、五露,勝解供養自己所現的本尊。如《修法概述》所說,淨化、加持自己的舌頭、頸、心髒,觀想手爲漏勺,飲食爲護摩物品,以內部護摩的方式受用。最重要的是,觀想把任何飲食供養給心間的上師本尊而享用。續部及諸大成就者的論著中,說如果能這樣作到,不僅可以淨化由于享用信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令此信施不成債務,還可以把享用任何飲食,轉成積集福德資糧的方便,有如是許多功德。
如是我們穿衣時,亦應勝解供養上師本尊。
下叁部稱之爲“叁享用瑜伽”,這是四續部共同的修法。在此處,先了知結合無上部生、圓二次第的不共瑜伽後,再去修習。
若這樣串習,由善巧方便,把許多由于飲食等原因,虛耗歲月的生活瑣事亦轉爲修道的大好機緣,令有意義地度過。
因此,那些希願以修行爲心要的人士,應把金剛持製定的這樣修法執爲重點。
不共睡眠瑜伽者:由二十五粗分的融入次第,收攝種種現象,勝解自己住于大樂光明的境界裏,修睡時合修法。
不共起定瑜伽者:勝解在諸位心瑜伽母婉轉悅耳的金剛歌韻及手鼓聲等的催喚下,自己從光明中現爲本尊身。
不共沐浴瑜伽者:勝解慧眼、色金剛女等天女,唱誦著吉祥的歌曲,彈奏著扣人心弦的樂曲,用寶瓶水灌頂沐浴。
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說的這些座間修持法,前提條件必須以對叁種戒律的正知正念,尤其對密乘誓言、戒律的正知正念爲基礎,這些座間修持法只不過是些支分而已。
如果我們不珍重誓言、戒律,僅僅希望本尊的明現及佛…
《上師供養法廣解——開顯密要耳傳教授寶藏(雍增•耶喜堅贊著 緣宗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