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四、樹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地觀成已,謂第叁觀地觀,觀想成就之後,再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樹,那個樹都是寶成就的,所以叫做寶樹。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一一華葉,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衆寶,以爲映飾。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觀寶樹當怎麼樣觀?“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觀想那裏每一個地方,都有七重行樹,行字讀(hang),重字讀(chong),一行一行,一重一重,如此有七重行樹,觀想七重行樹的大相之後,再觀想它的高,“一一樹,高八千由旬。”一由旬等于八十華裏,此等寶樹,有八千由旬那麼高。“其諸寶樹,七寶華葉,無不具足。”不但樹身有八千由旬之高,樹上面開的華,生的葉,通通是七寶成就的。“一一華葉,作異寶色。”每一朵華,每一片葉,作異寶色,它是七寶成就的華和葉,顔色不一樣,且放光放的不一樣,叫做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光色;玻璃色中,出紅色光;瑪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是白色);砗磲色中,出綠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衆寶,以爲映飾。”珊瑚琥珀句,是簡略詞,可作珊瑚色中出琥珀光,或琥珀色中出珊瑚光解。一切衆寶,以爲映飾,這兩句是總結,謂七寶所成的華葉,再出種種的光,以爲映飾。因爲光是互相照映的,即以此等寶光,互相照映,以爲裝飾,而資莊嚴。“妙真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妙真珠網,即用真珠串結而成的網,叫真珠網;妙真珠網,妙者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真珠寶網。彌覆樹上,彌者滿也,滿覆七寶行樹之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即是說每一樹上,都覆有七重寶網,而每一個一個寶網中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此諸宮殿,都是妙華莊嚴出來的。如梵王宮者,如大梵天王的宮殿那麼莊嚴。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爲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衆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于衆葉間,生諸妙華,華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如天璎珞;有衆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湧生諸果,如帝釋瓶。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爲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那個像梵王宮那麼莊嚴的妙華宮殿,它裏面住的什麼人?住的天人,故言諸天童子,自然在中。須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凡夫衆生,只有兩道:天道和人道。這兩道衆生,還互相交通。我們娑婆世界有六道,我們在人道,只有畜生道,可以交通,人看見畜生,畜生看見人,其他的天道、阿修羅道看不見,地獄道、餓鬼道看不見。西方極樂世界只有兩道衆生,天道和人道,而且隨時可以來往的。這裏是說天道的衆生,一一童子,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爲璎珞。那些諸天童子,每個人身上挂的璎珞,都是用摩尼寶珠製成的。摩尼即寶珠,又叫如意珠,摩尼寶珠的名字不一樣,他們佩的摩尼寶,叫釋迦毗楞伽摩尼,譯成中國話叫能勝,它能勝一切寶,是摩尼寶中最好的寶珠。因爲他們有此寶珠璎珞佩在身上,故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他們那個摩尼寶放光,能照百由旬大的範圍,這種光明特別大,像和合百億日月那麼多的光明,不可具名,說都說不來多大的光明。“衆寶間錯,色中上者。”在這個光明之中,看見衆寶的顔色,互相交錯起來,是光色之中最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這七重行樹,行行相當,就是一行一行都互相對准。葉葉相次,就是樹上一個一個的葉,都很有次序,而不紊亂,這是形容那個樹的身很莊嚴,長的葉也莊嚴。“于衆葉間,生諸妙華。”在這種寶樹的衆葉之間,還要開華,開的都是不可思議的華,叫做妙華。佛經對妙字的解釋,是不可思議爲妙。因爲華是妙華,華上長的果亦是不可思議的,都是些七寶果。這裏須注意,它是華果同時的。其他的樹上,開了華,華落了才結果,這個是就在華上結的果,是華果同時的。這華是表因位的。我們念佛生西方,這是觀想念佛,你同時觀想,同時就生到西方,這叫因果同時。在我們娑婆世界,都是用蓮華作譬喻,蓮華它就是華果同時的,蓮華它有了華,裏面就結了果。這個地方是七寶行樹的華,並不是蓮華,亦是華果同時,所以叫做妙華妙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每一個樹葉,叫做一一樹葉,每一個樹葉,有多麼大?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縱是豎,廣是橫,正等即相等,那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那麼大。那樹葉爲什麼哪麼大?因爲樹太大了,有八千由旬高的樹,所以樹葉亦大。“其葉千色”那個樹葉的本體是七寶,表面看它的顔色,有千種之多。“有百種畫,如天璎珞。”樹葉上有脈絡,即長的紋,一道一道的紋,像畫的畫。它像個什麼?像個天人挂的璎珞那個樣子。“有衆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再說那個華,那華作閻浮檀金色。閻浮檀金譯作勝金,是一種最殊勝的黃金,那個華具這種金色叫做閻浮檀金色。可是它還有光明,看起來像一個火輪一樣,像個火輪在那樹葉之間旋轉,故說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湧生諸果,如帝釋瓶。”那裏花果同時,所以就在華的上面,一下子湧出諸果來。帝釋就是釋提桓因,我們念彌陀經的人,都知道釋提桓因是欲界第二重天忉利天的天主,他有個寶瓶,叫做德瓶,這個瓶子,你求什麼,它就出什麼來,因爲瓶口是向上的,由瓶口上冒出東西來,所以叫做湧;帝釋天的寶瓶如此,這裏是指極樂世界的華,能湧生諸果,故言如帝釋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是寶蓋中,映現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于中現。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這些果上都放光,放出的光明再變化成幢幡寶蓋,這都是莊嚴品,亦是供養品。我們佛教裏常以這些東西作莊嚴。幢就是圓形的莊嚴,幡是扁形的莊嚴,寶蓋就像一個傘樣。“是寶蓋中,映現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在那個光明裏面,現出來寶蓋,寶蓋裏面再現出叁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一切佛事,就是講經說法,或應赴齋僧,或者是誦經打坐,都叫佛事;不但是現一個叁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于中現,十方諸佛的國土,都給你現出來。
見此樹已,亦當次第一一觀之,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
“見此樹已”,修觀想者,已見到了這個七寶行樹八千由旬那麼高,這是總結之語,前面一樁一樁都講過,到此把它總結起來,你先觀想這個樹,把樹觀見之後,亦當次第一一觀之,照著前文說的,一樣一樣把它都觀想成功。“觀見樹莖枝葉花果,皆令分明。”先觀想一個樹的大相,再觀想樹的莖——莖即樹的根幹部份;再觀想樹枝樹葉和華果。如前面所講的,華呀!果呀!如旋火輪,及放大光明等種種,都要把它觀想成功,一一皆令分明。
是爲樹想,名第四觀。
這是個樹的觀想,在十六妙觀中,這是第四個觀想。
丙五、水想觀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爲十四支。
此觀名八功德水觀,亦叫蓮池觀。“次當想水”,想水者即觀想水,此與前面第二個觀“次作水想”不同,那是觀地之前,以觀水作前方便,先觀想水,次觀水結成冰,再觀冰變瑠璃,瑠璃變爲地。而此觀水就是水,並不是別的地方之水,而是蓮華池裏的水叫八功德水——輕、清、冷、軟、甘美、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欲觀想水者,應知極樂國土共有八個蓮華池。“一一池水,七寶所成。”那各個池裏的八功德水,是從何處來呢?是由七寶化成的。七寶何以能化成水呢?“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因爲極樂世界的這種七寶,是非常柔軟的。此七寶水而且是從如意珠王生出來的,如意珠梵語爲摩尼珠,最大最上的如意珠,叫如意珠王。此水生出來時“分爲十四支”,爲什麼此水不多不少,分爲十四支?須知此類數目都是表法的,如本觀八池水是表八正道,七寶所成是表七覺支;分爲十四支,是表示有十四個佛國的衆生,往生西方,詳如無量壽經所說,除了我們娑婆世界外,還有十叁個佛刹土的衆生往生其國,所以它那蓮池水分爲十四支。實際十方世界的念佛衆生都可往生西方,但是釋迦佛陀說法之時,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才十劫,已經有十四個佛國衆生往生其國,爾後可能有十五、十六,甚至無量佛國土衆生往生之時,那水就分得更多支了,此水不可思議,不是呆板的。
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爲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爲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一一支,作七寶妙色。”因爲那水本是七寶所成,從如意珠王生出的,所以水亦作七寶妙色。“黃金爲渠”此講蓮華池之邊岸,我們此方作池皆以水泥或磁磚建築,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七寶所成,所以說黃金爲渠。渠就指蓮華池的邊岸。“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爲底沙。”此說蓮華池下面的底沙,我們這世界都以石子泥沙以爲底沙,極樂世界是以雜色金剛以爲底沙。彌陀經說:“池底純以金沙布地”,那是簡單說。“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彼土有八個蓮華池,每一個蓮華池,能容納六十億七寶蓮華,可見其大的很。“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彌陀經說:“其中蓮華,大如車輪。”所謂…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