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四、树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
地观成已,谓第三观地观,观想成就之后,再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树,那个树都是宝成就的,所以叫做宝树。
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观宝树当怎么样观?“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观想那里每一个地方,都有七重行树,行字读(hang),重字读(chong),一行一行,一重一重,如此有七重行树,观想七重行树的大相之后,再观想它的高,“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一由旬等于八十华里,此等宝树,有八千由旬那么高。“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不但树身有八千由旬之高,树上面开的华,生的叶,通通是七宝成就的。“一一华叶,作异宝色。”每一朵华,每一片叶,作异宝色,它是七宝成就的华和叶,颜色不一样,且放光放的不一样,叫做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光色;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是白色);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珊瑚琥珀句,是简略词,可作珊瑚色中出琥珀光,或琥珀色中出珊瑚光解。一切众宝,以为映饰,这两句是总结,谓七宝所成的华叶,再出种种的光,以为映饰。因为光是互相照映的,即以此等宝光,互相照映,以为装饰,而资庄严。“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妙真珠网,即用真珠串结而成的网,叫真珠网;妙真珠网,妙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真珠宝网。弥覆树上,弥者满也,满覆七宝行树之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即是说每一树上,都覆有七重宝网,而每一个一个宝网中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此诸宫殿,都是妙华庄严出来的。如梵王宫者,如大梵天王的宫殿那么庄严。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那个像梵王宫那么庄严的妙华宫殿,它里面住的什么人?住的天人,故言诸天童子,自然在中。须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凡夫众生,只有两道:天道和人道。这两道众生,还互相交通。我们娑婆世界有六道,我们在人道,只有畜生道,可以交通,人看见畜生,畜生看见人,其他的天道、阿修罗道看不见,地狱道、饿鬼道看不见。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两道众生,天道和人道,而且随时可以来往的。这里是说天道的众生,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那些诸天童子,每个人身上挂的璎珞,都是用摩尼宝珠制成的。摩尼即宝珠,又叫如意珠,摩尼宝珠的名字不一样,他们佩的摩尼宝,叫释迦毗楞伽摩尼,译成中国话叫能胜,它能胜一切宝,是摩尼宝中最好的宝珠。因为他们有此宝珠璎珞佩在身上,故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他们那个摩尼宝放光,能照百由旬大的范围,这种光明特别大,像和合百亿日月那么多的光明,不可具名,说都说不来多大的光明。“众宝间错,色中上者。”在这个光明之中,看见众宝的颜色,互相交错起来,是光色之中最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这七重行树,行行相当,就是一行一行都互相对准。叶叶相次,就是树上一个一个的叶,都很有次序,而不紊乱,这是形容那个树的身很庄严,长的叶也庄严。“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在这种宝树的众叶之间,还要开华,开的都是不可思议的华,叫做妙华。佛经对妙字的解释,是不可思议为妙。因为华是妙华,华上长的果亦是不可思议的,都是些七宝果。这里须注意,它是华果同时的。其他的树上,开了华,华落了才结果,这个是就在华上结的果,是华果同时的。这华是表因位的。我们念佛生西方,这是观想念佛,你同时观想,同时就生到西方,这叫因果同时。在我们娑婆世界,都是用莲华作譬喻,莲华它就是华果同时的,莲华它有了华,里面就结了果。这个地方是七宝行树的华,并不是莲华,亦是华果同时,所以叫做妙华妙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每一个树叶,叫做一一树叶,每一个树叶,有多么大?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纵是竖,广是横,正等即相等,那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那么大。那树叶为什么哪么大?因为树太大了,有八千由旬高的树,所以树叶亦大。“其叶千色”那个树叶的本体是七宝,表面看它的颜色,有千种之多。“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树叶上有脉络,即长的纹,一道一道的纹,像画的画。它像个什么?像个天人挂的璎珞那个样子。“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再说那个华,那华作阎浮檀金色。阎浮檀金译作胜金,是一种最殊胜的黄金,那个华具这种金色叫做阎浮檀金色。可是它还有光明,看起来像一个火轮一样,像个火轮在那树叶之间旋转,故说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那里花果同时,所以就在华的上面,一下子涌出诸果来。帝释就是释提桓因,我们念弥陀经的人,都知道释提桓因是欲界第二重天忉利天的天主,他有个宝瓶,叫做德瓶,这个瓶子,你求什么,它就出什么来,因为瓶口是向上的,由瓶口上冒出东西来,所以叫做涌;帝释天的宝瓶如此,这里是指极乐世界的华,能涌生诸果,故言如帝释瓶。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这些果上都放光,放出的光明再变化成幢幡宝盖,这都是庄严品,亦是供养品。我们佛教里常以这些东西作庄严。幢就是圆形的庄严,幡是扁形的庄严,宝盖就像一个伞样。“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在那个光明里面,现出来宝盖,宝盖里面再现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一切佛事,就是讲经说法,或应赴斋僧,或者是诵经打坐,都叫佛事;不但是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十方诸佛的国土,都给你现出来。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见此树已”,修观想者,已见到了这个七宝行树八千由旬那么高,这是总结之语,前面一桩一桩都讲过,到此把它总结起来,你先观想这个树,把树观见之后,亦当次第一一观之,照着前文说的,一样一样把它都观想成功。“观见树茎枝叶花果,皆令分明。”先观想一个树的大相,再观想树的茎——茎即树的根干部份;再观想树枝树叶和华果。如前面所讲的,华呀!果呀!如旋火轮,及放大光明等种种,都要把它观想成功,一一皆令分明。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这是个树的观想,在十六妙观中,这是第四个观想。
丙五、水想观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此观名八功德水观,亦叫莲池观。“次当想水”,想水者即观想水,此与前面第二个观“次作水想”不同,那是观地之前,以观水作前方便,先观想水,次观水结成冰,再观冰变瑠璃,瑠璃变为地。而此观水就是水,并不是别的地方之水,而是莲华池里的水叫八功德水——轻、清、冷、软、甘美、不臭、饮时调适、饮已无患。“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欲观想水者,应知极乐国土共有八个莲华池。“一一池水,七宝所成。”那各个池里的八功德水,是从何处来呢?是由七宝化成的。七宝何以能化成水呢?“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因为极乐世界的这种七宝,是非常柔软的。此七宝水而且是从如意珠王生出来的,如意珠梵语为摩尼珠,最大最上的如意珠,叫如意珠王。此水生出来时“分为十四支”,为什么此水不多不少,分为十四支?须知此类数目都是表法的,如本观八池水是表八正道,七宝所成是表七觉支;分为十四支,是表示有十四个佛国的众生,往生西方,详如无量寿经所说,除了我们娑婆世界外,还有十三个佛刹土的众生往生其国,所以它那莲池水分为十四支。实际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都可往生西方,但是释迦佛陀说法之时,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才十劫,已经有十四个佛国众生往生其国,尔后可能有十五、十六,甚至无量佛国土众生往生之时,那水就分得更多支了,此水不可思议,不是呆板的。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因为那水本是七宝所成,从如意珠王生出的,所以水亦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此讲莲华池之边岸,我们此方作池皆以水泥或磁砖建筑,而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七宝所成,所以说黄金为渠。渠就指莲华池的边岸。“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此说莲华池下面的底沙,我们这世界都以石子泥沙以为底沙,极乐世界是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弥陀经说:“池底纯以金沙布地”,那是简单说。“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彼土有八个莲华池,每一个莲华池,能容纳六十亿七宝莲华,可见其大的很。“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弥陀经说:“其中莲华,大如车轮。”所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