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自己可以改。
主持人:那我們來用這個話說說現在社會面臨的危機,必須得有大善才能改變。
老法師:對,所以善,你不要求別人,先改自己。我自己改了之後,我這個樣子就給別人看到了,就有很多有緣人,他就要跟你學習。所以說佛家講,佛度有緣人,沒有緣就沒辦法。有緣是他看到你,他很欣賞你,他很仰慕你,你的一切,他喜歡跟你學習,他也就得度了。但是這樣的人慢慢多起來,他的影響面就大了。所以你不要求影響,不用去關注,只管修自己的。我一生從來沒有想到什麼影響,我只是管自己。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說在全社會,有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來強力推行傳統文化教育,還得有一個根源才能讓它成功,這個根源就是推行者自己首先要做到。
老法師:對,不錯不錯。你說中國的古聖先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他們爲什麼政治上能夠成就呢,他們做到了,他的政策他做到了,就是這個道理。爲什麼?你說出來的時候能感動人,那是你真的性德,那不一樣,不是道聽途說,是你從內心流露出來的。
主持人:用您的話說,就是這種心的力量,純淨純善的力量,如果原子彈要爆炸,它可以讓它不爆炸,有這麼大的力量。
老法師:有這麼大的力量。
主持人:這個不是打比方。
老法師:不是打比方。我們確實相信這個意念的力量,就像特異功能一樣。特異功能就是意念。
第叁集(完)
第四集 天時地利人和的儒家政治
導語:今天在全世界範圍內,很多人都在問這樣的問題:還有沒有一種政治製度,能夠使人類社會恢複到和諧、使世界恢複到和諧?這個答案在哪裏呢?30多年前,在這本書裏,《展望21世紀》湯恩比博士就回答過:只有中國的孔孟之道才是救世之道。如果您的家中有中國傳統的經典“四書五經”的話,那麼翻開它,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著作,但是答案就在那裏。
主持人:尊敬的老法師我們繼續向您請教。要想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和諧的社會,那麼世間的人會去尋求一種很好的政治體製,來作爲保障,我記得您有一個跟別人很不一樣的判斷,您不喜歡民主體製,我在最早,我作爲一個觀衆,看到這兒的時候,想現在還有人不喜歡民主體製,大部分人會這麼說。可能有人也會說,老人家也會有糊塗的地方嗎?後來我本人發現,您講的是一個真理。那我們先從第一個問題開始提起。民主製度有什麼不好,是在西方不好,還是在中國不好?
老法師:中國人的智慧居世界之首,毛病就是不團結。這就肯定中國老祖宗既然有這麼高的智慧,老祖宗他們是團結的,不團結的是現代的中國人。中國古時候,倫理就是天然的團結,所以團結這個名詞,是從外國傳到中國來的,中國本身沒有。
主持人:倫理就是天然的團結。
老法師:這是天然團結,這個父子、夫婦、兄弟、君臣、朋友都是自然的團結,哪裏還有什麼團結?不團結才要團結,所以中國是天然團結,她有這麼悠久的曆史,現在人對不起祖宗,把祖宗的教誨全部丟掉了,忘掉了,迷信外國,這使我們吃虧了。
所以我在美國,他們談論到政治體系,我就給他們說,我說我們比喻做生意,中國這個國家是個老店,千年老店,子孫代代相傳,他做得很好,做得很有成就。你美國才兩百年,你們從西方移民過來的,沒有曆史,沒有根,這像什麼?像擺攤子。大家擺了許多攤子,都是攤販。有事情,有問題,你們可以推選一個代表,組織民主政府,一定是這個做法。你沒有根,沒有淵源,你不是一家人,但中國是一家人。所以我說中國適合君主,美國適合于民主。中國那一套在美國行不通,美國那一套到中國也行不通。幾百年的老店你怎麼能叫他分家,各個去擺攤子?哪有這種道理?
但是不管是君主,是民主,總而言之,政治裏面就重要是“仁”“義”。“仁”就是仁愛,中國的“仁”是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推己及人。君要“仁”,你領導人一定要有這個德行,這是自然的。
主持人:不要向外去求,自己就有。
老法師:對,你自己本來就有。這哪裏是去學來的,是你自己本身本來有的。你爲什麼會丟掉?你被外面的利欲蒙蔽了。那個利欲是假的,你自己心裏頭沒有的。貪瞋癡慢是自性裏沒有的,戒定智慧是你自性裏面本有的。本有的,當然可以恢複;沒有的,當然可以斷掉。這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所以君仁,臣就忠啊。忠就是孝啊:在家孝順父母,在國家孝順領導人,所以忠孝是一個意思。孝是根本,孝換作對君王稱之爲忠,對朋友就是信;在家庭裏面,對妻子就是義;對兄弟就是友愛。都是一個孝演變,孝是根。其它的德性就像是樹木一樣,它們是枝葉。那個和睦的氣氛,是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那是花果。
主持人:我們看史書會發現,比如說清朝,很多帝王都是效法先王,這個先王有的時候不是他本民族的,而是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他會學習漢高祖,他會學習唐代的帝王。那麼現在我們的領導人,是不是也要效法一脈相承,幾千年前的優秀帝王和領導人?
老法師:對。如果能這樣做的話,就是繼承中國祖宗的傳統。如果我們抛棄了,另外去求,那麼跟祖宗的關系就斷絕了。那就和老樹一樣,斷絕了,你重新去生根,那就很困難,這個樹已經五千年了,你不要它了,你現在在旁邊再去種一棵樹,你想勝過它,不是容易的事情。那個智慧它是真實智慧,它沒有智慧,就不能延續下去。延續下來的時候,它又有五千年的經驗,這太可貴了!這是中國的智慧經驗,一脈相承,史書沒有中斷地記載,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
主持人:西方的民主製度決定了他的領導人,必須要對這些國民負責,因爲是他投票選上來的,你不替他們講話,這個總統就當不了。所以國家機器,國家的能源,整個的一切,包括法律可能都是要爲本國的國民來服務的,那麼現在有人就做了這麼一個判斷:西方民主體製下的元首,他所做的一切,不可能是國民欲望的限製者,或者是製裁者,他只能順從這些老百姓的欲望,不可能去限製他,而這個跟我們傳統的儒家所講的:人的欲望是需要克製的完全不一樣,這是民主體製跟您剛才所講的傳統的統治方法完全不一樣。
老法師:對。專製帝王時代,帝王有使命感,他有責任感,清朝宮廷裏的實錄,每天記錄的,皇帝早晨叁點鍾就上朝,就要處理公務。雍正是中國曆代帝王首屈一指:勤政。常常一夜都不能睡覺的,那不能不令人尊敬。他要是做不好,你看看,一個政策如果對老百姓不利的,人家建議給他,他就會批下來,我要照這樣做,將來後人會罵我,曆史上留罵名的。這個真的是有良心,有愛心啊!那麼選擇繼承人,也是小心謹慎,對繼承人的培養,那是盡一切的心力,選擇國家最優秀的老師,有德行,有學問,有能力的來教這個繼承人。所以君賢臣忠,老百姓有福。
那麼民主選出來的,他競選前沒有受過這樣好的教育,沒有這麼好的教養。他把這個地位當做生意買賣來做,競選不惜大量的投資,得到之後,百倍地回報,哪個生意比這個生意好?真正的人才你叫他做官,他都躲避,爲什麼?那是爲人民服務的,我要服務做不對的事,我有罪過,你請他出來,他都不肯幹。
主持人:以德爲第一。
老法師:對,這怎麼能對得起祖宗,怎麼能對得起父母,怎麼能對得起人民。
主持人:這才是真正的領導人。
老法師:所以在從前的官吏,國家任命的時候,官吏到一個地方,要求賢,要打聽地方上真正有賢能、有德行的人,請他出來輔佐,做他的幹部,一家家去請。哪裏像現在?從受教育來講的話,我就贊成君主。但是你說在西方,你不走民主不行,它沒有根。
主持人:沒有傳統。
老法師:沒有傳統,沒有根。那麼在東方,它有根,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根,不一樣。所以孫中山先生我就很佩服他,他把東西方的政治能夠組合成一個,就是一黨專政,這個想法太好了。從前他這個政治是一家子,一個家族要管這個國家,現在他這一黨,就是集合全國的精英,來組成一個團體,用這個團體來管理國家,那麼它的缺點在哪裏?缺點在沒有從前帝王的教育。
如果他這個黨,吸收黨員要像從前帝王那樣,什麼資格的人才能做黨員?孝廉。中國從漢朝以後,一直到清朝,選拔人才就是孝子,廉潔。孝子就決定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廉潔決定不貪汙。你看幾千年來,就是這兩個字,叫“舉孝廉”。如果是一黨專政,你的黨員都是孝順父母的,都是廉潔的,那共産黨是世界第一了,沒有人能跟他比。那麼你們今天入黨,我就不曉得入黨那個資格是什麼,從前中國帝王時代,要入他的黨,那個黨就太學,他太學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黨校,是培養國家幹部的,進太學的資格就是兩個字:孝廉。
主持人:第一是孝順,第二是廉潔。
老法師:廉潔就不會貪汙,孝順就能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盡忠職守。它是有條件的。孫中山先生的失敗,國民黨的失敗就是黨是組成了,教育沒有。沒有從“孝廉”來選拔黨員,他錯在這個地方,失敗在這個地方。
主持人:沒有治國人才。
老法師:他主要不是孝廉,那治國就成問題。爲什麼?對于領導人未必是忠心,對人民不負責任,貪贓枉法,就會出亂子。
主持人:那孝廉也是由《弟子規》來的?
老法師:是,人都學《弟子規》,所以他從小就培養這種德行,德行裏面最優秀的就選拔出來,送到國家的太學,那個太學就是國家的幹部,培訓國家幹部。
主持人:現在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爲什麼全世界都在物欲橫流?
老法師:你從這個想想你就明白了。
主持人:應該有所覺悟。我給您舉幾個例子。比如說美國總統還有他的政府,至今都不簽署保護全人類的生態環境的《京都議定書》,這個…
《和諧拯救危機(淨空法師訪談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