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P27

  ..續本文上一頁

  

問:請問繞佛時雙手結彌陀印是什麼意思?

  

答:佛家的手印就是現在人講的手語,手擺個姿勢,彼此就能溝通,不用口說話。我們講「肢體語言」,這個肢體語言僅限于手部,一般講肢體語言是全身都可以表法,都可以表示自己的心意,而不需要用言語。所以,佛家用手語用得多,稱作「手印」。結彌陀手印,是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也就是「念念不忘彌陀」。21-90-84

  

問:請問佛七爲何是七天,而不是八天、九天?

  

答:佛家用數字代表圓滿,七是圓滿的數字。我們常講六方,即東、南、西、北、上、下、當中,所以七代表圓滿。七在大自然界裏面,它是個周期,七天是個周期,七個月是個周期,七年是個大周期,這是自然界裏面的循環周期,所以七代表圓滿。

  

  如果你要問爲什麼一定要七天,而不是八天、九天?假如定了八天,你又問爲什麼不是七天、六天?這個疑問就毫無意義了。佛用「七」代表圓滿,《華嚴經》用「十」代表圓滿,密宗用「二十一」代表圓滿,二十一很容易懂,是叁個七,叁個七是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統統代表大圓滿的意思。所以,它是表法的義趣,也適合于宇宙循環的周期。21-90-84

  

問:在家居士做早晚課上香,有人說點叁支香代表戒定慧、佛法僧,右手上中間一支,左手上一支,右手再上一支。請開示。

  

答:你怎樣上香都可以,這叁支香是佛門的表法。佛門表法,「叁」用得最多,如叁寶、叁學、叁慧,所以通常上香都是叁支。

  

  但現在我們居住的空間比較小,香煙會染汙空氣,所以供佛的香不能不選擇,一定要選擇好香,一支就可以了。你早課上一支香,晚課也上一支香就行了。上叁支香多半在寺院,大衆在一起共修時。連出家人的小精舍,通常早晚課誦也只上一支香。這可以提供給你做參考。21-90-88

  

問:請問佛珠需要師父加持嗎?

  

答:不需要。佛珠的作用有兩種:第一是念佛計數,初學的人用計數非常好,能夠攝心。開始念佛的時候,數不要定得太多,否則念不完會生煩惱,念不完想明天再補,結果愈累積愈多,到最後你就不念了,所以不要定得太多,但是一定要把定數念完,這一點很重要。第二是對老修行的人,他的心已經很清淨、很定,念佛功夫不錯了,念珠挂在手上或者脖子上,用意在提醒自己看到珠子就想到佛號,想到阿彌陀佛。念佛珠有這兩種作用,與加持不加持完全不相幹。21-90-88

  

法寶篇

  

問:將佛像及經書送人,發現有人不恭敬,請問送的人是否有罪過?

  

答:沒有罪過。他雖然不恭敬,但是佛的種子已經種在他的阿賴耶識裏面。所以,將佛像及經書送人是無量功德,這是好事情。21-90-79

  

問:弟子的姊姊信奉道教,請問弟子可以將法師講經的VCD、書籍贈送給她嗎?

  

答:可以。我們在新加坡也送李道長很多東西,道長都可以看,你姊姊當然沒有問題。21-90-79

  

問:流通佛像、經書時,有些人得到後隨便處置、撕毀經書,請問該怎麼辦?

  

答:這是各人因果各人負責,縱然他隨便放,撕毀經書、撕毀佛像,他也得度了,所謂「一曆耳根,永爲道種」,一曆眼根也永爲道種。但是他撕毀佛像、經書的罪業,他要受報,罪報受滿之後,他阿賴耶識裏的佛種子會起現行,因而得度。我們不必去責怪他,能勸導他就勸,不能勸就隨他,千萬不可加深他的怨恨,我們總是和顔愛語來對待他們。21-90-86

  

護法篇

  

問:當一個人真心發願辦慈善事業,一心想依法師和大衆的心願圓滿完成,可是中途遇到實際困難時,請問該如何是好?

  

答:遇到困難要仔細找出其原因所在,原因消除了,問題就解決了。感應之道都在真誠,我們確實舍己爲人,感應就不可思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完全沒有自己,全心全意爲佛法,弘護正法,利益衆生,所以感應非常明顯。我們都很敬佩,這是值得學習的。21-90-09

  

問:做爲一位年輕的女居士,未來的路應該怎樣走,才能確實利益當今社會衆生?一個是選擇像許哲居士一樣,做終身老實念佛的榜樣,另外選擇終身講經,弘法利生。請問兩種該如何抉擇?

  

答:你的願心很好,很難得。許哲居士是一生著重在慈善事業,一生幫助老人、病人、窮苦的人。不但在精神、物質上幫助他,而且也勸他們信仰宗教,依照宗教的方法來修學。在過去,她是天主教的修女,她也度了不少人。現在晚年常看佛經,也發心皈依,我相信現在她一定是勸人念佛。

  

發心學講經也是好事情,現在比從前容易,從前不太方便,現在女居士講經的也很多。真正發心全心全力做弘法利生的事情,都是給在家同修做一個好榜樣。21-90-20

  

問:請問一個沒有開悟的人,能做翻譯工作嗎?譬如,從中文翻成英文。

  

答:做翻譯工作,不開悟也行。過去兩千年來,佛法傳入中國,從梵文翻成中文,翻譯的人很多,不是一個人。「譯場」,就是翻譯工作的機構。鸠摩羅什大師的譯場有四百多人,玄奘大師的譯場有六百多人,都是有編製的。這麼多人是不是都開悟了?不可能,其中可能只有一、兩位開悟,開悟的人是做他們的印證。

  

譬如,《心經》是唐叁藏法師玄奘譯,這是用他的名字,其實翻譯工作並不是他自己做的。用他的名字,他要負責任;也就是翻出來之後,一定要經過他審定,他同意了,用他的名字來發布。每一部經翻譯的名題,就是這個人對這部經的翻譯要負責任。因此,沒有開悟也可以參加這個工作。如果要開悟之後才能翻譯,那佛法早就滅絕了。

  

不僅是翻譯,講經也是如此。古時候講經,不開悟的沒有能力講經,也不敢上臺講經。如果用這個標准,現在也沒人講經了。我早年還沒有出家時,參加李炳南老居士的經學班,裏面的學生有二十幾個人。這二十幾個人當中,念過大學的只有一個人,高中的有兩、叁個人,初中的有七、八個人,小學的有十幾個人。經過李炳南老居士訓練之後,個個都會講經,而且在全臺灣各個地方講經。

  

李老師教給我們一個原則,沒有開悟不可以自己隨便講,如果用自己的意思來講,講錯了要背因果。古人所講「錯下一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不能不謹慎。李老師教我們講注解,古人的注解多半是文言文,我們用白話文翻譯出來。我們寫講稿,完全依照古人的注解寫成白話文;如果講錯了,古人負責任,我們不負責任。用這個辦法,所以我們不是學講經,是學講注。如果遇到注解很深,我們看不懂的地方,李老師教我們一個妙法:看不懂的不講。不講是這個地方沒有講清楚,不是講錯。我們謹守這個原則,在講臺上天天練。

  

只要誠心誠意,沒有私心,絕不搞名聞利養,絕對不搞貪瞋癡慢,確實會有進步,年年都有進步;進步一定有小悟,小悟就變成大悟。于是我們今天展開經卷,不必看古人的注解,我們有能力看得懂,也看出它有很多的意思,這就是不斷在求進步,也不斷得到諸佛菩薩冥冥當中的加持。

  

李老師當時送我「至誠感通」四個字,這四個字是關鍵。要學講經,必須要通世出世間法。通世出世間法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老師教我唯一的方法是用真誠心求感應。你沒有真誠,就得不到感應。當然如果有人出來講經說法,我們就不講了;沒有人講,這才發心出來,勉強擔負起這個重擔。我在講臺上講經有四十一年,平均每天至少講兩個小時,才有這麼一點小成就,可以提供給大家做參考。21-90-27

  

問:師父常雲:百分之九十九說的跟佛一樣,只有百分之一說的不如法,就斷衆生的法身慧命。有一位講經的居士有男女、金錢上的是非,他自己說是爲了度衆生才用特殊手段。請問如是之人可以講經說法嗎?要繼續護持嗎?

  

答:現場的狀況我沒有看到,你們若有疑惑,就將《楞嚴經》多念幾遍,仔細去對照。若他講的不違背經義可以聽,若有違背最好遠離。至于說有男女、金錢上的是非是度衆生的特殊手段,這是菩薩再來,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到。普通人說是菩薩再來,說出來後,他就…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