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枝,就射不進去了。他沒有把它當作石頭,而把它當作老虎,所以箭能射穿。當起了第二個念頭,「它是一塊石頭」,箭就射不進去了,就是這個道理。從此地可證明佛講的「一切唯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是沒有錯誤的。21-90-68
問:請問在家居士是否一定要結婚生子,努力爲大家做榜樣?或是不結婚,多念佛,如此是否屬于自私,念佛會往生嗎?自己沒有斷煩惱,若結婚生子肯定有更多的煩惱,生怕會因此墮落。但不結婚又怕周圍親朋不能理解,對佛教有不好的看法。請開示。
答:在家居士學佛,結不結婚是自己的事情,結婚要做結婚人的榜樣,不結婚要做不結婚人的榜樣,都是好事情。若不結婚,你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力投入護法的行列,做社會大衆的好榜樣。
對于往生淨土決定要有信心,信心是從何處建立的?從經典的教誨。淨土叁經一論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心保證書,我們依照經典修行,真正做到了,契入經典所說的境界,就能往生淨土。如果不能往生,佛菩薩豈不是打妄語?所以,一定要有信心,要認真努力學習。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講:「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做的,我們要圓圓滿滿的做到;佛在經上教導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能違犯。」你能把這幾句話做到,往生就靠得住,所以要有信心。
朋友對你理解或不理解,還有對你的看法,這些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拿出成績給人看,這個成績就是往生的瑞相。谛閑老和尚的鍋漏匠弟子往生,老法師多麼贊歎!他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叁天,等老和尚來爲他辦後事。老和尚贊歎道:「天下弘宗演教的善知識、名山寶剎的方丈都不如你!」所以,我們拿出成績給人看,這個重要。21-90-70
問:報紙上的佛像、過期佛刊內的經文、破舊的經本,以及斷帶的佛經錄音帶,請問要如何處置?
答:現代跟古代不同,古代這些資源很缺乏,佛像多半是畫的,畫一張佛像很費功夫,書本也多半是手抄的,所以要特別珍惜。我們自己用完之後,希望能留給下一代,一定要保存得很好,破舊了要修補或裱褙。但是現代印刷術非常發達,舊的東西供養別人,別人不要,一定要新的。我們處理有兩個原則:第一種方法是火化,最理想的是用寺院裏面的火化爐。因爲在現代都市裏燒東西會染汙環境,警察會來取谛。第二種方法,是把它收拾幹淨包紮起來,如果到野外郊遊時,就把它埋在幹淨的土地下面,這種處理都是如法的。21-90-70
問:經書或有佛字的紙張和佛像,以及講經的錄音帶損壞,請問應如何處理?
答:現在流通的東西非常廣、非常多,不像從前流通量很少,所以非常珍貴,總得盡心盡力幫助別人,自己讀了還要留給別人讀,自己聽了還要傳給別人聽。早年,我們得到錄音帶,不會把帶子拿來聽,一定先把帶子拷貝兩、叁套,我們聽拷貝的。拷貝聽壞了,我們拿原帶再拷貝兩套,我們用這種方法,但是這些帶子都不能長久保持。現在用CD、VCD就好多了,只要小心不磨損它,就能保持長久,這是科技比從前進步。現在最進步的是數位,將來科技愈來愈進步,我們保存這些東西也愈來愈方便。21-90-72
問:叁歲孩子能講話,就爲他受叁皈依,請問是否可以?
答:這是結緣皈依,實際上是做不到的。「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叁歲小孩怎麼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這是結緣皈依,不是正式的皈依。21-90-72
問:爲讀經方便,比較容易看懂,在經文上用鉛筆寫白字,請問是否有過失?
答:現在的經本是一種普及的流通本,用鉛筆寫白字沒有過失,但是善本就不可以。善本就是線裝本,它是幾百年前的經書,是有曆史價值的,屬于曆史文物,我們有責任保留給後人。若每個人都隨便寫字,善本使用到後來就不能看了,所以一定要保持整潔。若我們使用的是善本,現在很方便,可將善本拷貝後,在拷貝本上寫字,就沒有問題,而善本一定要保持完整。21-90-72
問:請問如何才能真正從內心深處信佛?
答:這是學佛人的第一大問題,內心深處信佛難!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也開始講經,兩年後才受戒。受戒之後,我到臺中看李炳南老師,李老師遠遠的看到我,就指著我大聲的說:「你要信佛!」說了好幾聲,我也楞住了。當時,我學佛已經九年,講經也講了兩年,怎麼說還不信佛?于是李老師就跟我解釋真正信佛很難,有很多老和尚出了家,一直到死都不相信,可見得實在不容易。所以,信佛決定有成就,不信佛決定沒有成就。
信佛的條件有兩種:第一是過去生中善根深厚,這個信是真信,死心塌地的信。你什麼都不懂,就一句佛號老實念,就成功了。像谛閑老和尚的鍋漏匠徒弟和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都是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但過去生中善根深厚,他們是真信。所以,出家沒幾年,這一句佛號就發生力量,預知時至,自在往生。第二是真正信佛、通宗通教的人,真正明白經論裏的道理,契入佛的境界,就相信了。
只有這兩種人是真信,除這兩種人之外,說實在話,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半信半疑,不能真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還是煩惱當家,成見作主。真正信佛的人,一定放棄自己的成見,隨順經教的教誨,絕對不會受世間種種知見所擾,那是真信。
我們不是上根利智,也不是善根深厚之人,在此狀態之下,我們唯一的途徑是努力修學。古人說「深入經藏」,這不是說深入《大藏經》,說老實話,我們一般同修沒有這個能力,因爲受現代的教育,文字就是障礙。《大藏經》擺在面前,沒有能力看懂。古時候的書籍沒有標點符號,這些書籍擺在面前,確實我們連斷句的能力都沒有,還談什麼讀經!
<, DIV align="left"> 今天我們訓練弘法人才,應從什麼地方訓練起?從小學念起,小學的課程就是《弟子規》和《叁字經》。這些課本都是從前五、六歲小朋友學的,我們過去沒學過,現在回過頭來當小孩,這是紮根。我們學習的標准是要能背誦、能講解,還要能落實,這必定要做到,做不到沒有用處。小學課程就選這兩門,這個完成之後才學古文,我們從《古文觀止》裏面選一百篇,標准也是要能背、能講、能行。這是在國學上紮根,有了這個基礎才學教,研究經典。因此,深入經藏不是教你去深入《大藏經》,而是在《大藏經》裏面選擇一、兩種一門深入。
民初江味農居士就是很好的榜樣,一生就是一部《金剛經》,他用叁、四十年的時間一門深入。同時代還有周止庵居士,也用了叁、四十年的時間專攻《心經》,《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他用一生的精力來研究。這兩個人都有成就,他們的修學都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近代往生傳》都有他們的傳記,他們都往生淨土。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周止庵居士的《心經诠注》,都是了不起的著作,可說是集古今注解之大成。現在要學《金剛經》和《心經》,不能不讀他們的注解。所以,深入經藏才能建立信心。21-90-72
問:在每年每月,佛的聖誕日、菩薩聖誕日、佛菩薩歡喜日,初一、十五,弟子願請叁十叁層天,以及神仙、叁惡道衆生,並爲其授叁皈依,講守戒、持戒、奉持修行。弟子的四弘誓願是凡聖同收,冥陽兩度,請問是否正確?
答:正確,這可以。這是佛弟子有慈悲心,應當這樣作法。21-90-72
問:未受菩薩戒的在家居士聽菩薩戒,請問是否有罪?
答:沒有罪。無論出家、在家,任何人都可以聽菩薩戒。五戒、十戒、八關齋戒,未受叁皈五戒之人皆可聽。佛在經典的限製,只有出家的比丘戒與比丘尼戒,沒有出家的不可以聽。爲什麼不准聽?佛經裏面並沒有秘密,因爲聽多了,你看到出家人犯戒,心裏會生煩惱,會造口業。佛爲了避免你造業,所以限製未出家之人不能聽,道理在此地。另外還有一種人,雖沒有受戒、皈依也可以聽,就是讀整部《大藏經》之人。因爲《大藏經》讀完之後,你懂得了,假如你看到出家人犯戒,你也不會說話,也不會放在心裏。佛給我們製定的這些規約,都是通情達理,爲了幫助我們斷惡修善。21-90-72
問:一個人受重戒後,又嚴重的破戒。現在他的影響面大,我告訴他在佛前發露忏悔,不要在大衆面前發露忏悔,以免影響大衆信心,請問這樣做對否?
答:這個作法可以。能在大衆之下發露忏悔也是很好,不在大衆之前,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發露忏悔也可以。但是發露忏悔後,最重要的是「後不再造」,這是真正忏悔;若發露忏悔後,明天還再做,就完全錯了。忏悔著重在後不再造,果然自…
《淨空法師答疑解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