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五倫傳統▪P3

  ..續本文上一頁以其實很多的女性非常願意,她雖然有工作,可是她希望可以在小孩叁歲之前回去做一個,天性!母性,就是全職母親,照顧小孩;但是生活又壓迫她,讓她又做不到。所以這個倫理的破壞,可能不是來自於這種個人的種種享樂主義,可能不是。特別是女性的角色,有時候就是困難,她非走出去不可,可是她又走不回來,因爲社會製度、家庭壓力,都走不回來,國家也沒有這種照顧,所以就産生非常多後續的問題,甚至於不敢生小孩,也就是師父說的,必須承受無後這樣子的壓力。結婚了以後還無後,真的是人生悲劇。所以這樣子的一個,她應該去守住什麼樣一種自我的修煉,或者是說她要透過什麼樣的思考,走回來這個倫理大道?我覺得這一點可能師父對大家會很有幫助。

  主持人:我接憲宏這個問題,回過頭來把這個問題跟我們剛剛講的、強調的君臣的這個新的國家領導人跟被領導人人民之間的關系,來請教師父。也就是說,這裏面可以看得出來,國家是可以扮演一些角色,所以爲什麼在西方也好,臺灣最近也在鼓吹這個觀念,就是育嬰假,留職甚至留薪的方式鼓勵媽媽或者是先生,一個人要選擇一個主內的角色,你要在家裏去照顧這個小孩,讓這個孩子不要變成了大家都主外,那就無後了。所以換句話說,政治領導人這個角色還是很重要的。好,那我這邊就銜接過來請教你,就是古代的君臣的這樣的一個關系,怎麼樣在現代的這個社會裏面,師父您來看,要給它一個新的定義。您特別,我覺得用一個新的語言,其實它就是現代的領導人跟被領導人跟人民之間的互動的關系。

  淨空老和尚:在古老中國裏面,領導人是族群裏面的大家長。比如說我們一個家,這是一個家長,這是一個家族。

  主持人:所以還是個倫理關系。

  淨空老和尚:領導人的時候;是倫理關系,五倫!那是我們整個族群、整個國家的一個大家長。凡是做家長的,這個古籍裏面都告訴我們,他有叁個任務,就是「君、親、師」。君是領導,你要帶我們走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個親就是父母,你要照顧被領導的他們的生活,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要能照顧到。師,你是老師,你要好好教導他們。這叁個任務,一個都不能少。這才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現在這個沒有了。

  在從前的領導人,確實他能忠於他的職守,他要把這叁個字做到,他是一個好的領導人,好的君王。如果他叁個字做不到,他會被別人推翻,都會被別人推翻。他要能做到的時候,縱然有什麼過失,別人都能夠忍耐。中國人是很有耐心,很能夠忍的;他實在不能忍的時候,不像話的時候,他才會搞這些革命、反叛,否則的話是不太可能,因爲每個人都希望有安定的社會,安定的生活。所以說是中國人這個教育,確實幾千年是非常愛好和平的族群,不希望有動亂的,這我們應當要曉得。

  在從前,這個君(領導人),多半是上一代領導人把他選擇下一代,給他受最好的教育。你說帝王選了、立了太子,國家真正是第一流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來幫助他、來教他,他所受的教育是一般人沒有辦法跟他相比的。所以這就是他的德行跟學問、知識跟智慧,接受的機會比別人多。他將來執政,那他當然就不一樣,這我覺得比民主好。民主選出來是沒有受過這麼好的教育,他沒有機會受這麼好的教育。而且是民主時間很短,他不負責任。這個帝王是代代相傳,他還要培養底下一代,一代要培養下一代,要培養不好的話,他就亡國了。所以有很多人問我,你是贊成君主還是贊成民主?我說我贊成君主,我覺得君主很有道理。這個民主選上去,他要肯負責任,是個好人,那還不錯;如果他有自私自利,有自己私人的欲望,那老百姓可苦了。所以我總覺得這個跟君主相比,各有各的長處,但是君主的長處還是多,優點還是多。

  可是在今天這個世界,新興這些國家,特別像美國,我在美國住了差不多有十幾二十年,美國,那就非用民主不可。爲什麼?他是移民過來的,美國土著,那個紅番是土著,其他都是從各個方面移民過來的,他沒有曆史淵源,所以都好像做生意買賣,都是擺小攤子的,大家都沒有深厚的關系,當然是選一個總統,選一個代表人,這是可以的,這能行得通的。他們希望中國走美國的路,那就可憐了,中國就完了。中國是個老店,幾千年老店,子孫相傳,代代相傳,他做得很好,你要讓他分家,讓他變成你們這個樣子,把他的家庭拆散,這是錯誤的。一個大家庭大組合是非常不容易集合的。你不要認爲,你這個是好,中國的製度不適合美國,美國的製度也不適合中國。所以你一定要懂得,這是它的曆史、文化、淵源上不一樣,你隨順它自然發展,這是正確的。你要把所有世界上都說是你美國化,是錯誤的,你要承擔因果責任。這個責任,我們講得是很嚴肅,他並不能理解,這因果報應的責任是很殘酷的。所以說不應該破壞別人優良的傳統製度。

  所以多元文化是應該存在的,我們要尊重別人的曆史,尊重別人的傳統。比如中國過去,這曆代,從漢朝漢武帝定下這個選舉製度,就是爲國家選拔培養公務人員,就是現在的官員。他選拔的標准就兩個字,你看多簡單,「孝廉」,舉孝廉。誰選拔?地方官員。地方官員要常常留意,你這個地方的哪些孝子,要把他注意,要把他選拔出來,然後再看他廉不廉潔。他孝,他就能替國家盡忠,替人民盡忠,他辦事能盡力;廉,就不貪汙。這兩個字做到就行了,這就是好的公務人員。這個製度,你看,中國改朝換代,甚至於蒙古、滿清入主中國,都沒有改變,都還延續下去。所以我那個時候,年輕時候常常想,孫中山先生建立中國國民黨,吸收黨員,就少了這兩個字。如果這兩個字放進去,不是孝廉不可以做黨員,要這個上去,那這個黨就有希望了。

  主持人:剛才師父的,我想對於很多朋友來講,這一段的談話應該是非常大的一個沖擊。因爲在民主政治的價值,跟傳統的中國政治文化裏頭,這兩者之間到底怎麼樣去看待、去取舍,特別是在多元文化的一個狀態之下,這裏面的確是有一些很值得大家不同角度去衡量的。待會,最後一段,我們還要再請師父進一步的來談,當民主政治,不管怎麼說,它已經變成一個普遍的價值的時候,我們還是得要在這個民主的價值當中,去思索一個比較適合中國文化這個土壤的一套製度。這個製度到底會是什麼?它如果可以不是西方的民主的話,它會是什麼?我想待會來可以再繼續請教師父。

  主持人:好,回到現場,我們繼續仁愛和平講堂,來跟淨空和尚(老師父)談一談五倫的新的一些角色和新的定義。我就請教師父,就是師父剛才談到西方的民主政治跟我們過去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之間的一種不一樣的價值觀的判斷。可是我很擔心,就是說很多人也許會覺得,師父那您是反對西方民主政治嗎?還是說對於民主政治的一些價值你有不同的想法?可不可以師父再進一步的來厘清,我們怎麼樣子在中國傳統文化這個特色裏頭,比如說領導人有個長期的培養、長期的訓練,但是又能夠注意到、兼顧到西方民主政治裏面人民可以對國家的領導人做出選擇,他有這個權利,這是一個普遍的價值。所以怎麼在中間找到一個適合您認爲的,又可以接軌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但是又能夠讓中國傳統的政治能夠多增加一點民主的色彩?

  淨空老和尚:佛陀教導我們,一個最高做人的原則,「恒順衆生,隨喜功德」,那就是對於各種製度沒有反對的。爲什麼?它一定有它存在的因素在裏頭。所以怎樣去調和它,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我們所看到,孫中山先生確實是很有智慧,他當年提出的這些想法,非常可惜,他壽命太短了,沒有能在他有生之年落實,他就過世了。他的想法是一黨專政,他沒有想到第二個黨。這一黨專政這個思想從哪來的?從中國傳統來的。中國世世代代帝王是一家,是一家來專政。他從推翻這個帝製,把中國帶向民主,是組成黨,結合全國的精英爲一家人,黨就是一家,把中國這個倫理的觀念從黨裏頭建立起來,這個黨代替中國過去大家庭的精神與功能,這是最完美的。所以沒有反對黨。有反對黨的時候,你的問題就嚴重了,你就不完美了,你完美哪有反對?只有吸收這些人才都變成自己的兄弟姊妹。這裏頭最重要的,還是一個教育的問題。必須要中國過去那種傳統的教學在黨裏面來實施,那這個政黨是最完美的,這是人民真正所期望的。

  我們看清朝的例子。清朝入主中國是少數民族,軍隊也不過二十萬人,統治中國這麼大的國家,他憑什麼?他完全憑文化,完全憑教育。所以清朝入主中國的帝王,並沒有說是有什麼問題是說我說的、皇帝說的,不是,他都講什麼?這是孔子說的,這是聖人說的,這是佛說的,中國人就相信、就聽了。如果說是你說的,那你算是老幾?那反對的人就多了。所以他用中國傳統,而且他是真正認真學習,那倒不是假的,確實他學得非常好,完全是用中國文化來建立他的政權。所以你看看,經常不斷將儒釋道這叁家的這些高人請到宮廷裏面去講學。這些講義,我們現在在《四庫》裏面看到,在《四庫》裏面看到是皇帝帶著嫔妃、帶著文武大臣天天來接受聖賢教誨,這太難得了!這就是什麼?君親師,他真做到了。

  所以現在這個社會問題很多,問題這麼多,找誰?曾經有人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我舉了一個比喻,我說你看看,這叁、四歲的小朋友,他要遇到困難了,他找誰?他去找他爸爸媽媽,他不會找別人。我說我們現在遇到問題了,遇到問題找老祖宗就對了。老祖宗在哪裏?老祖宗留下來的典籍,這裏面有智慧;曆史,中國曆史非常完整,曆史是經驗。你看,有學問、有經驗、有方法,你到這裏面去找,肯定能找到解決之道。這都是聖賢人留下來的,教導我們這樣去做的。

  今天這麼一個時代,家不可能恢複,帝製也不能恢複,已經走到這一步了,那就是如何怎麼樣完善?就是用現代的,所以我們講現代是,從前家是大家族、是社會,它不是這種小家庭,家庭已經滅亡了,家破人亡,所以我們今天生活這麼苦,無依無靠。自己怎麼樣努力,到晚年還是無依無靠,沒人照顧你,所以家的功能沒有了,家的精神也沒有了。家的精神是愛,是天性的愛。這個愛發揚光大,那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就是愛的擴張。現在到哪裏去找去?現在應該是什麼?應該把這個團體繼承中國傳統的家,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跟功能,從團體裏面做出來,這個世界就有救了。你想想,企業是團體,學校也是團體,甚至於政黨也是團體,每一個團體都能繼承中國古代這個精神的時候,這是非常之可貴,這是一條路子。

  主持人:我覺得師父在最後那一段談話,也許就把他前面的談話,曾經在前面這段談話讓很多朋友覺得有點緊張,在最後一段談話可能就找到了一個答案。也就是說,師父也很清楚的告訴大家,傳統的家、傳統的帝製是不可能再回頭,但是怎麼樣用團體的概念,特別是企業、學校、政黨,把家的概念融進去,這裏面是可以找到一個五倫的一個新的基礎。時間的關系,我們非常謝謝憲宏陪著我們大家一塊跟著師父,一塊來請教了一個小時對於新的五倫問題的探討。也再次謝謝師父。

  淨空老和尚:好,謝謝。

  主持人:謝謝您收看,謝謝。

  

《五倫傳統》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