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五伦传统▪P2

  ..续本文上一页的后果。水灾,这是人的贪婪,贪婪是水灾。瞋恚是火灾,像地球温度不断的上升,与这个有关系。风灾是愚痴,地震是不平,傲慢、不平这引发地震。所以佛教导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无论在人事、在大自然环境都能得到和谐,这很有道理。

  主持人:好,待会回来我们继续跟师父来请教,如果说父子是五伦关系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藉著这个父子的关系往外延伸出去,包括各个人伦的关系,甚至包括人跟大自然的关系,都能够从这里面得到一个答案的话,我们待会回来想请教师父,那我们怎么看待夫妇?怎么看待君臣?这些都是一个新的,宪宏刚刚也特别提到,大时代环境趋势整个在变,现在的少子化之外,夫妻之间,我们看到全世界离婚率都非常的高。我们也看到君臣的关系经过了民主政治的冲击,他们关系也跟过去不一样,师父刚才也特别提到,但是本质不变,领导人跟被领导人之间的互动,我们待会回来继续请教师父。

  主持人:所有的时代都会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每个时代都会不断的往前走,所以关系或者是规范、道德,都会跟著时代受到一些冲击。我这边要请教师父,五伦里面你认为父子关系是核心、是最关键的,但是我们也看到夫妇跟君臣在现代的社会里面,它的冲击也非常的大,因为传统的君臣关系界定的那样子的一种政治体制基本上已经很少了,就算有,比方说像日本,维持了一个君主的体制,但是基本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它还是一个走入到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所以想请教师父,你怎么看待夫妇跟君臣这两伦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改变?

  净空老和尚:现在讲到这些问题,只能够说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祖宗。因为伦理道德,现在实在讲,确实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要是存在的话,这个世界是和谐的,不会有这么混乱,所以它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我们不能不承认,它变成事实了!今天确实是夫子所说的,「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真的是到这种时代,这是天下大乱,史无前例的,这我们不能够不承认,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可是从前这个制度之好,我们要能体会到,你拿跟现在来对比,你就会知道这五千年那个智慧、经验、方法、效果是值得我们赞叹的。

  夫妇关系最大,在人伦里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摆在第二。第一个是「父子有亲」,第二个就是「夫妇有别」。这个别是任务不相同。夫妻两个人组成家庭,这个家庭如何能够生活得幸福美满,如何能把这个家庭延续下去,这两个人的工作不一样。所以先生主外,那就是经济生活;妇女主内,家庭教育。所以中国重视家庭教育从这来的。如果说没有贤妻良母,你这个家道怎么能兴旺?过去说,中国男女不平等,对妇女歧视,这是错误的,这完全不是事实。在中国社会里面,妇女的地位是最高的,超过男人。为什么?妇女是圣贤人的母亲,家里面能不能出圣人、出贤人、出能承传家道的人,完全靠母亲,所以母亲要会教。在中国,这是典范的,你看孔子的母亲,孟子的母亲,周朝是三代,这是孔子称为圣人的,文王、武王、周公,这是孔子一生心目中最佩服的,怎么成就的?母亲教出来的。所以先有圣母,而后才有圣人出现,所以中国教女比教子更重视。

  夫妻结合,并不是为像现在这个爱情的关系,不是的,传承道统的关系。所以过去,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那父母对儿女的爱护,给他选择对象的时候,比自己确实要高明多,他有经验,他有智慧,都是选择最优秀的,所以古时候很少看到有离婚的。你看看中国古礼,这个结婚多琐碎、多隆重,什么原因?就是告诉你,你一生只有第一次,没有第二次,不可以轻易谈离婚的,哪有那么随便的!所以这家的维系就靠这个妇女。这是我们明白过去这个传统,你对它起了尊敬的心。

  这个任务不相同,所以母亲是肩负教育下一代的责任。下一代家里有没有人才出来,完全靠母亲,所以母亲是这个人一生第一任的老师。所以《弟子规》不是给小孩读的,也不是教小孩的。中国教小孩是教儿婴孩,「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婴孩是什么?刚出生的。他一出生,他睁开眼睛,他会看,他耳朵他就要听,他已经在开始学习了。所以母亲跟他是最亲近的人,是他最好的榜样。他才开始学习,在他面前言行举止都是正面的,绝对没有负面的。就让这个小孩,你看他从出生到三岁,一千天,这一千天叫扎根教育。这个根扎好了,所以古人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这个根扎好之后,外面就是不善的环境,他都不会沾染。为什么?他自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

  所以中国教育是如何永远保持你的本性,本性是善的,习性是不善的,所以这个母亲的功德比什么都大。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太太是至高无上的尊称。太太是从周家来的,周家太王的夫人太姜,文王的母亲太任,文王的妃子叫太姒,所以「太太」从这来的,三个都是圣人。周家能够维持王朝八百年,靠什么?靠这三个人。所以太太的称呼,现在一般人不知道,这就希望每一个妇女都要学三太,以她为榜样,好好教育下一代,把下一代都教育成圣成贤,不但是你家的荣耀,这是民族的荣耀,国家的荣耀,乃至於世人的荣耀。她能够教世人,这个意义多大。现在我们不懂,也没人讲了,都不知道了。

  主持人:那这个部分,可是就像宪宏刚刚所提的,在您看,您在澳洲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得到,现在女性的角色也在改变了,对不对?

  净空老和尚:对。

  主持人:所以家庭对小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上,刚才你特别强调,但是过去传统中国社会里面可能是赋予太太、妻子、母亲这个角色比较多。

  净空老和尚:对。

  主持人:那在未来该怎么办?第一个少子化,第二个现在的男女讲究平等,女性也都很多在事业上面去求发展,所以这个部分该怎么样来衔接?

  净空老和尚:妇女如果要是,这都是一个自然的法则,女主内,男主外,这是自然法则。如果颠倒了,女人要到外面去,要跟男人一样的争,行,她后代没有了。这是真的,她把底下一代丢掉了。那就看她自己选择,你是要你这个家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还是一代就完了?这是很残酷的一个因素问题。所以中国人,你刚才所说,他看得很长远,他看到这千年万世,他不是看短暂的,我这几十年过去就没有了,他不是的,他生命是延续的,世代相承的。

  你说「孝」字,中国这个字,这个字是会意的,它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就是上一代跟下一代这关系是一体,这孝的精神是一体。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这在中国文化里面体会得很深。你看这是一套家谱,四千五百年,从黄帝记录下来,世世代代都很完整的记录,都没有中断过,到我这一代,一百三十六代。我现在底下大概还有、已经有三代出世了,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到一百三十九代。所以这是中国文化,这世界上少有的。家庭历史能有这么完整,这很不容易,所以这是值得人尊敬。你真正明白这个,你会爱家,几千年,往后几千年,都是一家人,你会爱祖宗,你会爱后世。从这个爱再扩大,这讲的我们能爱自然环境,能够爱所有的动物,能够爱树木花草,能够爱山河大地,它都是个爱的发挥。

  爱,我跟他们宗教讲,我说神,神是什么?神就是爱,爱就是神,宇宙之间确确实实,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这是你的本性、天性就是如此。中国人天性,你看小孩,他爱小动物,他爱树木花草,外国小孩也不例外,他也很爱护这些。凡是到以后变成对立了,都是学坏了。

  主持人:所以看得出来,师父刚才从父子、夫妇,这样一路下来,其实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家,家的一个延续,家的结构延续,这样延续下去,其实教育跟下一代互动的教育等等。好,我们刚才说过,还有一个环节是现代社会也要重新去思考的就是君臣的关系已经蜕变成领导人跟被领导人的关系了,我们稍待片刻回来,再继续请师父来帮我们开示一下,到底君臣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又要怎么去看待。

  主持人:师父刚才在谈到夫妇这个问题的时候,对这一伦(人伦)这环节,其实是点到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他言简意赅的点出来,如果妇女大量的走出家庭到职场上的时候,你无后这个问题其实就相对变得严重。我想就这个部分来讲的话,它的确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我们看到现在少子化,甚至晚婚、不婚的各种现象,其实是跟女性的主体性的自觉是有很大的关联性的。换句话说,夫妇这一个人伦,它事实上也需要一个新的价值观要放进来,所以宪宏这一段你怎么样子来看待。

  社会观察家杨宪宏先生:我或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帮现代女性她的困境做一个说明。在英文里头有一个字,叫做DINK,D.I.N.K.,这顶客是什么意思?是double Income No Kids,就刚好回应了师父刚刚讲,说家庭有两份薪水,意思是两人都出去工作了(主持人:都去主外了),没有小孩。以前有人说这种家庭一定是收入好,又没小孩负担,所以这是自由的不得了。可是其实有某种程度是他有一点忧郁,这忧郁就是说,他没有小孩不是他选择的,是因为两个人要出去赚钱才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所以这当然是映照到现代化国家,你应该有什么责任,这又回到君臣那个问题,也就是君臣之义其实是要去保持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可以运转得顺利,你这个君臣才厉害。你君臣自己处理好,底下都处理不好,这不算,这是人家做,你等於只是「在其位不谋其政」。

  可是今天这个状况发生了,很多女性其实也有感受,她们觉得就是生下小孩,尤其刚刚师父讲的那个三岁,老实说,现在小孩很有意思,差不多在三岁之前还愿意跟你非常之有亲情,三岁以后他接受电视教育以后,他往外跑,你想跟他在一起,你都没机会。所…

《五伦传统》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