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圓覺經 第五集▪P3

  ..續本文上一頁要請客,你的平輩送你一個名字,這個叫字,以後大家就稱字,從此以後不稱名。你在朝廷做官,皇帝都稱你字不稱你名,如果皇帝稱你名,那麻煩大了,你已經 犯法,你就被判刑了。皇帝對你都很尊敬。你在家裏面只有父母叫你的名不叫你的字,你的祖父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所以你一生叫你名的只有父母,除父母之外,只有你老師,你們想想看,所以老師的地位跟父母一樣,從稱名上就看到是一樣。所以古人的名只有叁個人稱,父母老師。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都稱你字,對你都很尊敬,都客氣。

   這個就說師道之難,老師教學不容易,學生求學態度不容易。成敗關鍵,給諸位說,如果從比例上來看,求學態度的比例比教學善巧要大得多。老師不一定高明,學生態度正確,往往成就超過老師。所以今天我們要求一個真正做學生的這種態度,到哪裏去找?佛門示現的榜樣,《四十華嚴》裏面善財童子就是學生的榜樣,五十叁參,五十叁次的重複,真是用盡了苦心。就是說他求老師求學接受教學這些態度,在《華嚴經 》裏面五十叁次的重複,用意在哪裏?無非是要我們向他學習,成就我們,成就自己。所以說是我們做學生求一個老師,好老師可遇不可求,到哪裏去找?難。老師要找學生更難,到哪裏去找?看到這麼多人,哪一個是學生?哪一個人具足修學的這個態度,肯接受指導?

   我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我在聽經 的時候,初在臺中聽經 ,我也寫一些筆記,我們同學都記筆記,他們寫得都比我多,我寫得不怎麼太多。第二天老師就把我叫到房間去,不准記筆記,他說你記這個有什麼用處?你到明年,你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一點用處沒有,廢紙一張,我就不記筆記,所以我在臺中十年,一本筆記本都沒有。十年我用的筆記本大概只用了普通的筆記本,很薄的練習簿子,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十年所記的東西只有五分之一,沒記筆記。老師教給我,聽講的時候全神貫注聽講,只聽他的意思,不記他的言語,他教我學活的東西,他說意思懂了,將來你講這部經 ,你長講短講、深講淺講,自由自在。記成筆記,死的,離了筆記不會講了。我想有道理,我就真照做。我們別的同學,老師有這麼教,他不肯照做,還是在記,老師也就不管了,他教人只教一次不教第二次,你聽就聽,不聽就算了。他怎麼講我們就怎麼做,我曉得一個原則,老師不會害我,總是對我有利益不會對我有害處的,就有這麼一個信心。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歲,他今年九十叁歲,七十歲的老人怎麼會害年輕人?我跟他的時候才叁十多一點點,老師不會害人,信得過,念念都是爲我們好。這樣才能破除二障,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二障不除,佛菩薩來教你也枉然,爲什麼?你自己有障礙。佛在那裏講經 ,你去聽還是有障礙,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講義【故告彌勒: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若能離障,隨順圓覺,根無大小,皆成佛果。清淨慧章,亦是隨順覺性,覺與未覺,漸次差別,故雲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佛爲示離障順覺,故說此經 。】

   『故告彌勒:欲泛如來大圓覺海』,這個意思就是成就如來一切種智,圓滿大覺。『先當發願,勤斷二障。若能離障,隨順圓覺』,你看底下一句,『根無大小,皆成佛果』,不管你是什麼根性,會用功的人斷二障,隨順圓覺,隨順圓覺就是隨順清淨心。『清淨慧章』裏面也有這幾句話,『亦是隨順覺性,覺與未覺,漸次差別,故雲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清淨慧這一章,中根以上的都能學習,都有受用,這裏面講方便門,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門。而且方便門諸位要記住,必定是隨順圓覺才叫方便門,假如不是隨順圓覺,這個不是佛法,那個不叫方便。諸位要記住這個原則,不管什麼方法,一定是隨順圓覺。

   你看我在臺中,李老師主要是成就我們的根本智,絕不允許你的心亂,你看東西多的時候增長邪見,增長所知障。你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種念頭多的時候增長煩惱障,你聽經 多、看經 多的時候增長所知障,兩種是障礙,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一個增長無明,一個增長邪見,無明跟邪見都是菩提涅槃的大障礙,這兩樣東西天天增長的話還能悟道嗎?還能得一心嗎?不可能。所以你們在《四十華嚴》裏面,這是根本法,應當要去學習。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那一會裏面,就是最初本會裏面,就像我在臺中跟李老師求學一樣,那是本會,他離開文殊菩薩到外面參訪那叫末會,末會有五十叁會,那是到外面參學。你自己根本智沒有建立,沒有資格參學,根本智建立之後才有資格參學,換句話說,無論見什麼人,無論見什麼事情,曉得真妄邪正、是非善惡,能夠辨得清清楚楚,只受其利不受其害,在這裏面只增長智慧決定不迷惑,有這種能力才能參學,沒有這種能力一出去就被境界所迷了,不是增長煩惱就是增長邪見,這麻煩大了。

   所以古人二、叁年得根本智的,二、叁年有資格離開老師出去參學,十年、二十年得根本智的就十年、二十年才離開老師,有些人一輩子根本智都沒有成就,那只好一輩子不能離開老師,你們看看《高僧傳》,看看各宗的語錄,你就看到了。開悟的人很多,不開悟的人也有,沒有開悟的人也有離開老師的,老師也不橫行霸道,你沒有資格去,他不許你出去,你偏要出去,他也不會攔你,佛法講民主的,決不是蠻橫的,你聽很好,你不聽就算了,佛法裏面教學所謂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得大自在。佛爲示離障順覺,故說此經 。今天講到這裏。

  

《大方廣圓覺經 第五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