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五集▪P3

  ..续本文上一页要请客,你的平辈送你一个名字,这个叫字,以后大家就称字,从此以后不称名。你在朝廷做官,皇帝都称你字不称你名,如果皇帝称你名,那麻烦大了,你已经 犯法,你就被判刑了。皇帝对你都很尊敬。你在家里面只有父母叫你的名不叫你的字,你的祖父母叫你的字不叫你的名,所以你一生叫你名的只有父母,除父母之外,只有你老师,你们想想看,所以老师的地位跟父母一样,从称名上就看到是一样。所以古人的名只有三个人称,父母老师。你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都称你字,对你都很尊敬,都客气。

   这个就说师道之难,老师教学不容易,学生求学态度不容易。成败关键,给诸位说,如果从比例上来看,求学态度的比例比教学善巧要大得多。老师不一定高明,学生态度正确,往往成就超过老师。所以今天我们要求一个真正做学生的这种态度,到哪里去找?佛门示现的榜样,《四十华严》里面善财童子就是学生的榜样,五十三参,五十三次的重复,真是用尽了苦心。就是说他求老师求学接受教学这些态度,在《华严经 》里面五十三次的重复,用意在哪里?无非是要我们向他学习,成就我们,成就自己。所以说是我们做学生求一个老师,好老师可遇不可求,到哪里去找?难。老师要找学生更难,到哪里去找?看到这么多人,哪一个是学生?哪一个人具足修学的这个态度,肯接受指导?

   我举一个例子给诸位说,我在听经 的时候,初在台中听经 ,我也写一些笔记,我们同学都记笔记,他们写得都比我多,我写得不怎么太多。第二天老师就把我叫到房间去,不准记笔记,他说你记这个有什么用处?你到明年,你的思想境界提高了,一点用处没有,废纸一张,我就不记笔记,所以我在台中十年,一本笔记本都没有。十年我用的笔记本大概只用了普通的笔记本,很薄的练习簿子,大概只有五分之一,十年所记的东西只有五分之一,没记笔记。老师教给我,听讲的时候全神贯注听讲,只听他的意思,不记他的言语,他教我学活的东西,他说意思懂了,将来你讲这部经 ,你长讲短讲、深讲浅讲,自由自在。记成笔记,死的,离了笔记不会讲了。我想有道理,我就真照做。我们别的同学,老师有这么教,他不肯照做,还是在记,老师也就不管了,他教人只教一次不教第二次,你听就听,不听就算了。他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做,我晓得一个原则,老师不会害我,总是对我有利益不会对我有害处的,就有这么一个信心。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岁,他今年九十三岁,七十岁的老人怎么会害年轻人?我跟他的时候才三十多一点点,老师不会害人,信得过,念念都是为我们好。这样才能破除二障,才能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二障不除,佛菩萨来教你也枉然,为什么?你自己有障碍。佛在那里讲经 ,你去听还是有障碍,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讲义【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清净慧章,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 。】

   『故告弥勒:欲泛如来大圆觉海』,这个意思就是成就如来一切种智,圆满大觉。『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若能离障,随顺圆觉』,你看底下一句,『根无大小,皆成佛果』,不管你是什么根性,会用功的人断二障,随顺圆觉,随顺圆觉就是随顺清净心。『清净慧章』里面也有这几句话,『亦是随顺觉性,觉与未觉,渐次差别,故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清净慧这一章,中根以上的都能学习,都有受用,这里面讲方便门,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门。而且方便门诸位要记住,必定是随顺圆觉才叫方便门,假如不是随顺圆觉,这个不是佛法,那个不叫方便。诸位要记住这个原则,不管什么方法,一定是随顺圆觉。

   你看我在台中,李老师主要是成就我们的根本智,绝不允许你的心乱,你看东西多的时候增长邪见,增长所知障。你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种念头多的时候增长烦恼障,你听经 多、看经 多的时候增长所知障,两种是障碍,就是清凉大师所讲的,一个增长无明,一个增长邪见,无明跟邪见都是菩提涅槃的大障碍,这两样东西天天增长的话还能悟道吗?还能得一心吗?不可能。所以你们在《四十华严》里面,这是根本法,应当要去学习。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一会里面,就是最初本会里面,就像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一样,那是本会,他离开文殊菩萨到外面参访那叫末会,末会有五十三会,那是到外面参学。你自己根本智没有建立,没有资格参学,根本智建立之后才有资格参学,换句话说,无论见什么人,无论见什么事情,晓得真妄邪正、是非善恶,能够辨得清清楚楚,只受其利不受其害,在这里面只增长智慧决定不迷惑,有这种能力才能参学,没有这种能力一出去就被境界所迷了,不是增长烦恼就是增长邪见,这麻烦大了。

   所以古人二、三年得根本智的,二、三年有资格离开老师出去参学,十年、二十年得根本智的就十年、二十年才离开老师,有些人一辈子根本智都没有成就,那只好一辈子不能离开老师,你们看看《高僧传》,看看各宗的语录,你就看到了。开悟的人很多,不开悟的人也有,没有开悟的人也有离开老师的,老师也不横行霸道,你没有资格去,他不许你出去,你偏要出去,他也不会拦你,佛法讲民主的,决不是蛮横的,你听很好,你不听就算了,佛法里面教学所谓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得大自在。佛为示离障顺觉,故说此经 。今天讲到这里。

  

《大方广圆觉经 第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