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二十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有急難的時候,將來你來找我,告訴他,他在四川某個地方,在一個山上,山上有兩棵樹,你到那個樹旁邊去叫他的名字,你就會找到他了。他果然找到這麼個地方,真的有兩棵樹,迦諾迦尊者道場現出來了。尊者是阿羅漢,用慈悲叁昧水給他洗瘡,冤結解除,他好了。離開的時候,沒走多遠回頭一看,沒有了,一片荒山,這證明真的我們這個世間,有阿羅漢居住,我們看不到,他有他的宮殿,他有他的道場,這是《慈悲叁昧水忏》裏面記載的,決定不是假的。悟達國師不會打妄語,不會騙我們的。

  另外一個,我們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法照大師,法照大師早年在衡山南嶽,河南的南嶽,他出家修行,心地非常之好。有一天早齋,早晨吃粥,那個時候過堂吃飯,出家人都用缽,缽裏面盛的是稀飯、粥。他們正在念供養咒,供養咒念完准備吃飯,眼睛一看那個缽,缽裏面現的有相,就像電視一樣,現了畫面;他仔細一看,看得很清楚,看到裏面有金碧輝煌大的寺廟,那個山、路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看了很久,以後沒有了,這個相沒有了。他吃完飯之後,就把這個事情給一些同參道友,幾個比較要好的人告訴他,他看到這個相,結果有人就跟他講,他說你所講的這個好像是五臺山,於是他就發心去朝五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他一到五臺山,很熟!果然跟他看的是一模一樣的,那個路他都很熟,他就循這個路去找,找到了大聖竹林寺,就是他在缽裏頭看到的。他就進去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那裏講經說法,有兩萬多人圍繞著在那裏聽經,這個座席大概都是這樣的,前面一排人都不願意坐,後頭都坐滿了,他後來的沒有地方坐,就到前面來坐了,所以距離文殊菩薩就很近了。菩薩講經完了之後,他上前請教,末法時期衆生業障很重,修哪一種法門容易成就,文殊菩薩就教給他,修念佛法門。念哪一尊佛?念阿彌陀佛。文殊菩薩自己念了幾聲,教給他念,他就學會了。以後離開大聖竹林寺,沿途想做做記號,下一次來不要忘記,結果回頭一看,荒山一片,道場沒有了,這才知道,文殊菩薩真的在五臺山,無緣的人見不到,他的宮殿是七寶宮殿,菩薩的寶刹。法照本來是參禅的,以後專修念佛法門,他在文殊菩薩那個地方學的念佛的腔調,於是乎就提倡,叫五會念佛,所以人家稱他叫五會法師,就是稱法照,是我們淨土宗四祖。

  諸位要曉得,現在我們也聽到錄音帶有五會念佛,這個譜子是民國初年,民國二十幾年,也是一位法師,我記不清楚了,是一位法師寫的,這一位法師懂得音樂,寫了一個譜,取這個五會的意思。這個樂譜,我是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在倓虛老法師的中華佛教圖書館裏面看到的,看到有幾本,已經很舊了,幾十年前的東西了,我看到也很歡喜,我對音樂不太懂,但是看到很歡喜,因爲我知道法照禅師這個故事,看到這五會念佛,我就把它帶一本回臺灣,在臺灣就翻印,翻印也印得很多。以後我們臺灣有一位法師,法展法師,跟我同戒,年齡比我大一點,他懂音樂,沒出家之前喜歡唱歌懂音樂,以後他在中坜圓光佛學院教書,就拿這個譜子去教他們唱。所以他們唱一段時期之後,就錄了一個帶子來流通。這個帶子我聽了一聽,我感覺得不是法照禅師所傳的,爲什麼?這個佛號念的,最要緊念的心要定,要把自己的清淨心念出來,這是正確的。他那個五會念佛的聲調很好聽,像唱歌一樣,不能叫我們定心;換句話說,那就對修行沒有幫助。我們要修清淨心,我們要修一心不亂,那個聲調沒有辦法達到一心不亂。但是有好處,當作音樂表演可以接引初機,很好!接引初機很好,那就很有功德了。真正修行,不行!那個聲調不行。所以真正修行,諸位一定要細心去體會,這個聲調能叫我心定下來,能把我那些妄念統統念掉,那才有用處!種種念佛的音調,我們仔細去觀察,哪一種適合於自己。像現在我們做了不少念佛機,念佛機裏面的聲調,大概是臺中蓮社的,李炳南老居士那個地方的念佛聲調。這個聲調很單純,四個字阿彌陀佛,聽久了確實心會定下來。

  這是說明凡聖同居土,我們這個世間真的有菩薩、有阿羅漢,住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凡夫不認識,凡夫也見不到。而這些聖者常常會化身在世間,與佛菩薩有緣的,可能你就遇到了,雖然遇到,你也不知道他是菩薩,他也不會告訴你,我是什麼菩薩,他不會講的,這個事情有。我有一個老師的太太,在抗戰期間,我念中學的時候,我們校長的夫人,周邦道周老師的夫人,勝利以後她住在南京,在南京遇到地藏菩薩。那個時候她還不信佛,地藏菩薩到她家,跟她化香油,也不多,好像只化五斤香油,她沒有給他,以後很後悔,她沒給他。地藏菩薩就走了,走了之後,她突然想起來;那個時候她住的院子很大,庭院很大,院子外面有大門,當中還有二門,到裏面住家是第叁個門,門都是關著的;突然想起來,這個和尚說他是九華山來的,走了以後才想起來,他怎麼來的?門沒有開,他突然走了,也沒有人替他開門,沒有看到他開門走。所以這個疑問始終她就不解,就是生平遇到這麼一樁怪事情,她說真的她不是在作夢,是白天,一個出家人從九華山來的,跟她化香油。以後到臺中,她學佛了,把這個事情問李老師,李老師就告訴她,地藏王菩薩,她才曉得地藏王菩薩化身來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能就會遇到佛菩薩,但是不知道、不曉得。佛菩薩非常慈悲,常常照顧我們,我們不認識。這是這一個世間叫凡聖同居土。再看下面第四段:

  經【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爲著我人衆生壽者。】

  這是四相具足,四相具足是凡夫,哪裏是阿羅漢?我們看小注:

  【阿羅漢,此雲無生。】

  叁果於四禅天,進斷,進是進步,再往前推進,向上推進,斷上二界,就是色界跟無色界。色界四禅,無色界四天,總共八層。每一層裏面有九品煩惱,思惑,九八是七十二,這七十二品惑斷盡了,色界的因沒有了,無色界的因也沒有了,出了叁界,這樣超越叁界。

  「便證無生法忍」,這是真的不生了,不會再到六道裏面來輪回,六道裏面的生死沒有了。所以他真的證了無生,證無生法忍。「不受後有」,後有就是死了以後還要投胎,那就有了,阿羅漢沒有了。我們很麻煩,死了還要投胎。《地藏經》上講的,頂多七七四十九天,又投胎去了。你要是明白這個真相,你就要曉得千萬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那個麻煩才真大!這是真的,實實在在的。我們學佛,說實在話,目的何在?不死。能做得到嗎?能!念佛往生,往生不是死。有很多人誤會,以爲念佛人都是求死,這大錯特錯,這個誤會太嚴重了。所以有很多人不敢念《彌陀經》,念《彌陀經》是送死的,這是很大很大的錯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要知道,活著去的,沒有說是死了去的。活著去的,沒死!你是活的,你沒有斷氣,你的頭腦很清楚,眼睛也看得見,耳朵也聽得見,嘴巴也會說話,哪裏叫死人?臨終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福報大的,福報大就是臨走的時候身體很健康,這是福報大的,告訴旁邊家親眷屬,佛來了,來接引我,我跟他走了,你看是活著走的,哪裏是死的走的?福報差一等的臨終生病,但是他頭腦清楚,大家給他念佛助念,他也跟著念佛;臨走的時候,別人以爲他嘴巴在動,他念佛走的,其實最後那個嘴巴在動不是念佛,他是告訴大家佛來接引他,他要走了,嘴巴在動,沒有聲音、沒有氣力,說不出來,是這樣的情形。何況我們在這些年當中,我們見到的、聽到的,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預知時至,沒有病苦,很多!

  我們在臺灣,臺灣這四十年當中,念佛真正往生,最保守的估計也在五百人以上,這是真正難得,這麼一個小的地方,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多人往生。其中站著走的,臺南將軍鄉的一個老太太,這是民國五十七年的事情。我是五十八年在佛光山,跟星雲法師在一起,我幫助他;那是頭一年的事情,就是五十七年。佛光山那個時候剛剛開山,那一塊空地只有一棟建築物,就是他那個佛學院,最早的就是一棟建築物。佛光山的工程一年到頭都沒有中斷,所以有長工,包給他們做的,有長工,其中就有一個是將軍鄉的工人。我有一天晚上,帶著大概有二十幾個學生,月光很好,我們在樹下賞月,在討論課程,這個工人走到我們的圈子來了,我們也歡迎他,你來聽聽佛法也不錯。他坐下來之後,他給我們講佛法,我們洗耳恭聽,聽他講他的鄰居,老太太往生的瑞相,這個老太太一年前往生的。這個老太太不認識字,心地很好,非常慈悲,也不懂什麼叫佛法,佛也拜、神也拜、土地公也拜,到處都拜,叁年前她兒子娶了個媳婦,媳婦懂得一點佛法,就勸她不要去亂拜,在家裏面專拜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老太太很難得,她聽她媳婦的話,果然就在家裏老實念佛,念了叁年,預知時至;不過她沒有跟家人說,在事後我們想一想,可能跟家人說家人會阻擾她,所以她不講。那一天晚上吃晚飯,她的兒女非常孝順,她就交代家裏人,她說她要洗澡,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家裏的人飯開了,還是等她,等她等了很久沒出來,到裏面去看看,確實洗了澡,叫她沒有聲音。她家有個小佛堂,老太太洗完澡換了衣服,穿了海青,在小佛堂裏面,手上拿著念珠,面對著佛像,站在那裏,叫也不答應,仔細一看,死了,往生了,站著走的。才曉得這個老太太預知時至,不告訴家人,沒有人幹擾她,自自在在往生了。那個工人給我們講了一個多鍾點,勸我們要念佛,念佛往生是真的,我親眼看到的。實在不是假的,念佛往生淨土。

  大概在,這個恐怕還不到十年,頂多十年前的樣子,美國舊金山,這個事情是甘老居士告訴我的,是他親戚的朋友,也…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