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四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完了之后,过去生中的善业现前,这样生天的,绝对不是吃草、耕田而生天的,没有这个道理。这是举出这一个例子,把这个因看错了,不是这个因,以为是这种因。世间法里头,与这个相类似的很多很多,我们一一要细心去观察、去辨别。

  见取见,这个见就是见解的见,这是从果上说的。佛在经上也有比喻,譬如生天,有许多人认为生到天上就究竟了,就得永生,这个见解是错误的。天人的福报确实比我们人间大得多,寿命也长。譬如忉利天,这是古时候这些印度人祭天,多半都是祭忉利天主,中国人也不例外,中国人也祭天,我们中国人叫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欲界第二层天,并不很高。佛告诉我们,忉利天人的寿命一千岁,我们人间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忉利天人看我们人间,人活得很可怜,寿命只有一天,一百岁才一天,如果说五十岁就走的话,那就是半天。所以,你说人有什么值得骄傲?天人看起来真可怜,时间实在是太短太短了。忉利天人,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他的寿命一千岁,当然我们算起来是天文数字,寿命是真长;其实他的寿命并不很长,天有二十八层,这才是第二层,上面还有二十六层,愈往上面去寿命愈长。譬如大家所熟悉的弥勒菩萨,弥勒现在是菩萨,现在没成佛,将来要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八相成道成佛。什么时候来?他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寿命尽了,他下生,兜率天在上面,他下生,到我们人间来是下生。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它是倍倍增长的,忉利天寿命是一千岁,忉利天上面是夜摩天,夜摩天的寿命二千岁,是忉利天的一倍,再往上去兜率天,兜率天又是夜摩天的一倍,四千岁。时间的时差也不一样,我们现在讲时差,时差也不一样,我们人间四百年,兜率天一天,弥勒菩萨那个地方,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人纵然活上一百岁,假如兜率天也是以二十四小时计算,一百岁的寿命在他看起来六个钟点,五十岁三个钟点就完了,这些跟大家讲的都是事实真相。兜率天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一年也算是三百六十五天,四千岁,他要什么时候到我们世间来成佛?《弥勒下生经》里面讲,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个年岁就是这样算出来的。菩萨从兜率天下降到这个世间来成佛,是我们娑婆世界贤劫第五尊佛,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这个要知道。

  现在有很多人说,释迦佛已经退位,弥勒佛掌天盘了,这个说法你能够相信吗?没根据!我们说东西要以佛的经典做根据,佛经典上没这么说法,没这个说法!实实在在讲,以忉利天的人来看,释迦佛在我们这个世间灭度,到现在时间不长,以忉利天来算,玉皇大帝那里算,他们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外国人的算法是二千五百年,忉利天才二十五天,哪有这么快弥勒菩萨就下来了,没这个话,这是讲不通的。必须要明理,就不会被人家这些说法动摇了。经典上所说的,都是真实的。这是属於错误的见解,叫做见取见。非果计果,不是真正的结果,把它当作结果,这是错误的。真正不生不灭,真正永生,只有在佛法,佛法里面讲的菩提涅槃,那才是真正的果报,那就没有错了。末后一个叫「邪见」,邪知邪见;除了上面这个四种之外,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包括在这一类。八十八使可以分为五大类,初果这五大类统统断掉了,换句话说,他知见正。

  【已见真空之理,而知无我亦无我所矣。】

  他明白这个,他了解无我,我尚且没有,我所有的当然更不执著了。这是初果须陀洹的条件,这是佛门小学一年级。诸位要知道,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我们在佛教学校里念哪个班?统统念的幼稚园小班、中班、大班,没有到一年级,小学一年级从来没有去过;如果到了小学一年级,就是学生,正式的学生,不退转。初果须陀洹就不退转,位不退。我们还在三界六道里打滚,说起来很惭愧,无量劫来念幼稚园,生生世世都留级,都不能够往上升,我们是这么一个样子。这一生搞清楚、搞明白了,要发愤、要努力,要脱离幼稚园的班,要往上面去进取,这个就对了。

  【须陀洹,此云入流。】

  这再解释什么叫入流。

  【根尘相对,名为六入,所以相入者,识为分别故。今曰不入,明其能空情识矣。虽名入流,而实无所入。】

  可见得入流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入的意思,我们要把它搞清楚。

  根尘相对,譬如我们眼根对的叫色尘,眼根对的是色;眼所见的统统叫做色,用这个字来做代表,眼所见的都叫色。耳所听的都叫声,都用一个字来做代表。怎么个入法?我们看到这个花,花是不是真的入进去?没有!你会入进去?明明花在外面,没跑到我们里面去,怎么会入进去?识为分别,这个识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起什么作用?分别的作用,这是人,那是物;这是花,那是叶;分别的是第六意识,执著是第七识。第六识只管分别,它不执著;第七识执著,末那执著。分别那个病很轻,执著就严重了。所以世尊教给我们大家,教须菩提实在讲就是教给我们大家,云何降伏其心?不执著。我们的妄心,就不会有很大的起伏了。一切法都不执著,那就对了。

  今曰不入,入流者而无所入。这句话的意思,小注里说,明,明是明了,明了他把情识离开了、不执著了,情识就是第六意识、第七识。换句话说,他能在境界当中不分别、不执著,这个就叫做入流。实际上哪有所入?能入、所入都没有。叫它做入流,因为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对於一切法都不执著,他也不执著了,这是圣人之流,这么个意思。如果我们也不执著了,说老实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比须陀洹功夫高多了,弥陀弟子,那不一样!

  【故曰,是名须陀洹。名者,假名也、名相也。下是名句,皆此意也。】

  底下「是名」很多很多,凡是讲到是名,都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名称而已。名是假名,名是名相。名相跟事实,的确是有距离的。我们要从名相体会它的事实,体会到事实之后,不执著名相,名相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这是说初果,初果不著相了。再看看二果:

  经【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这个句子要注意。

  【初果进断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共六品,证二果。】

  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证初果,他还有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思惑难断,见惑容易断,思惑难断。思惑就是错误的思想,最重的六品断掉了,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这六品,他就证二果。「尚余下三品」,还有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这三品没断,他还要天上人间一次往来。

  【二果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断之,故称一往来。然其心中,实无往来之相。】

  他确实天上人间一次往返。他在天上不著天人之相,他到人间不著人间之相。著相才有往来,不著相哪有往来?由此可知,往来是从分别执著上所现的这个境界,离开一切分别执著,觅往来了不可得。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两边都离开了,都不执著、都不分别了,那就是古人所讲的「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就是这个意思,这是相当高的境界,一般人的确很难体会。我在讲经的时候,有的时候引用现代科学来做证明。现代科学家知道,空间是多维次的,不是一个单纯的。像我们人居住这个空间,属於三度空间。爱因斯坦发现的,还有四度空间、还有五度空间,现代科学家证实有十一度空间。实在说,空间是无限度数的,不只十一度,十一度就很难想像了。所谓生则决定生;去为什么实不去?空间的转变。空间转变的样子,实在讲就像我们看电视,频道的转变,看还是这个萤幕。我们这个频道看新加坡,按一个钮,那个频道看美国,美国就现前了,美国有没有来?没有来,都在这一个画面上,很像这个意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换频道而已,所以叫实不去,换频道而已。真的西方极乐世界现前了,娑婆世界不见了,真的西方世界现前了。二果圣人天上人间一往来,实在讲就是这样的境界。

  经【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不来。二果再进一步,把欲界底下三品惑断尽,他就不到欲界来了,这里我们晓得了,到欲界来要有欲界的因,没有这个因,他怎么会来?三果圣人就是阿那含,他把欲界九品惑都断尽了,欲界的因没有了,所以他不到欲界来了。不到欲界到哪里?到色界,他住在色界四禅天。

  【寄居色界四禅,不来人间,故称不来。然其心中,实无所谓来。】

  他的心很清净,从来没有分别我来不来,没这个念头,他在四禅天,在那个地方修行。我们在佛经上仔细去观察,世尊为我们说的,三界六道凡圣同居土非常明显的有三处。第一个是四禅,四禅一共有九天,其中有五天都是这些声闻他们修行的道场,所以四禅是凡圣同居土。凡夫天有四天,圣人有五天,总共是有九层天。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兜率,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有内院、有外院,外院是凡夫,内院是弥勒菩萨,所以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个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确实有菩萨、有罗汉、有缘觉,在我们这个世间住,也住在这个地球上。这些圣者我们见不到他,他也不愿意见我们,虽然住在一起,彼此不相识;有缘的人,特别有因缘的人,偶尔会遇到。

  像诸位常常拜忏,你们拜水忏,《慈悲三昧水忏》;那个里面有个故事,迦诺迦尊者是个阿罗汉,他的道场在四川,悟达国师害了人面疮,他是皇帝的老师,国家有名的这些大夫都看遍了,没有人能把他治好。以后想起来,他在早年遇到一个人,曾经告诉他,你…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