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二十四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完了之後,過去生中的善業現前,這樣生天的,絕對不是吃草、耕田而生天的,沒有這個道理。這是舉出這一個例子,把這個因看錯了,不是這個因,以爲是這種因。世間法裏頭,與這個相類似的很多很多,我們一一要細心去觀察、去辨別。

  見取見,這個見就是見解的見,這是從果上說的。佛在經上也有比喻,譬如生天,有許多人認爲生到天上就究竟了,就得永生,這個見解是錯誤的。天人的福報確實比我們人間大得多,壽命也長。譬如忉利天,這是古時候這些印度人祭天,多半都是祭忉利天主,中國人也不例外,中國人也祭天,我們中國人叫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欲界第二層天,並不很高。佛告訴我們,忉利天人的壽命一千歲,我們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忉利天人看我們人間,人活得很可憐,壽命只有一天,一百歲才一天,如果說五十歲就走的話,那就是半天。所以,你說人有什麼值得驕傲?天人看起來真可憐,時間實在是太短太短了。忉利天人,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一年也是叁百六十五天,他的壽命一千歲,當然我們算起來是天文數字,壽命是真長;其實他的壽命並不很長,天有二十八層,這才是第二層,上面還有二十六層,愈往上面去壽命愈長。譬如大家所熟悉的彌勒菩薩,彌勒現在是菩薩,現在沒成佛,將來要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示現八相成道成佛。什麼時候來?他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的壽命盡了,他下生,兜率天在上面,他下生,到我們人間來是下生。兜率天的壽命四千歲,它是倍倍增長的,忉利天壽命是一千歲,忉利天上面是夜摩天,夜摩天的壽命二千歲,是忉利天的一倍,再往上去兜率天,兜率天又是夜摩天的一倍,四千歲。時間的時差也不一樣,我們現在講時差,時差也不一樣,我們人間四百年,兜率天一天,彌勒菩薩那個地方,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人縱然活上一百歲,假如兜率天也是以二十四小時計算,一百歲的壽命在他看起來六個鍾點,五十歲叁個鍾點就完了,這些跟大家講的都是事實真相。兜率天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一年也算是叁百六十五天,四千歲,他要什麼時候到我們世間來成佛?《彌勒下生經》裏面講,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個年歲就是這樣算出來的。菩薩從兜率天下降到這個世間來成佛,是我們娑婆世界賢劫第五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這個要知道。

  現在有很多人說,釋迦佛已經退位,彌勒佛掌天盤了,這個說法你能夠相信嗎?沒根據!我們說東西要以佛的經典做根據,佛經典上沒這麼說法,沒這個說法!實實在在講,以忉利天的人來看,釋迦佛在我們這個世間滅度,到現在時間不長,以忉利天來算,玉皇大帝那裏算,他們一天我們人間一百年,釋迦牟尼佛滅度,外國人的算法是二千五百年,忉利天才二十五天,哪有這麼快彌勒菩薩就下來了,沒這個話,這是講不通的。必須要明理,就不會被人家這些說法動搖了。經典上所說的,都是真實的。這是屬於錯誤的見解,叫做見取見。非果計果,不是真正的結果,把它當作結果,這是錯誤的。真正不生不滅,真正永生,只有在佛法,佛法裏面講的菩提涅槃,那才是真正的果報,那就沒有錯了。末後一個叫「邪見」,邪知邪見;除了上面這個四種之外,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包括在這一類。八十八使可以分爲五大類,初果這五大類統統斷掉了,換句話說,他知見正。

  【已見真空之理,而知無我亦無我所矣。】

  他明白這個,他了解無我,我尚且沒有,我所有的當然更不執著了。這是初果須陀洹的條件,這是佛門小學一年級。諸位要知道,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我們在佛教學校裏念哪個班?統統念的幼稚園小班、中班、大班,沒有到一年級,小學一年級從來沒有去過;如果到了小學一年級,就是學生,正式的學生,不退轉。初果須陀洹就不退轉,位不退。我們還在叁界六道裏打滾,說起來很慚愧,無量劫來念幼稚園,生生世世都留級,都不能夠往上升,我們是這麼一個樣子。這一生搞清楚、搞明白了,要發憤、要努力,要脫離幼稚園的班,要往上面去進取,這個就對了。

  【須陀洹,此雲入流。】

  這再解釋什麼叫入流。

  【根塵相對,名爲六入,所以相入者,識爲分別故。今曰不入,明其能空情識矣。雖名入流,而實無所入。】

  可見得入流只是一個名詞而已。入的意思,我們要把它搞清楚。

  根塵相對,譬如我們眼根對的叫色塵,眼根對的是色;眼所見的統統叫做色,用這個字來做代表,眼所見的都叫色。耳所聽的都叫聲,都用一個字來做代表。怎麼個入法?我們看到這個花,花是不是真的入進去?沒有!你會入進去?明明花在外面,沒跑到我們裏面去,怎麼會入進去?識爲分別,這個識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起什麼作用?分別的作用,這是人,那是物;這是花,那是葉;分別的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識。第六識只管分別,它不執著;第七識執著,末那執著。分別那個病很輕,執著就嚴重了。所以世尊教給我們大家,教須菩提實在講就是教給我們大家,雲何降伏其心?不執著。我們的妄心,就不會有很大的起伏了。一切法都不執著,那就對了。

  今曰不入,入流者而無所入。這句話的意思,小注裏說,明,明是明了,明了他把情識離開了、不執著了,情識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換句話說,他能在境界當中不分別、不執著,這個就叫做入流。實際上哪有所入?能入、所入都沒有。叫它做入流,因爲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對於一切法都不執著,他也不執著了,這是聖人之流,這麼個意思。如果我們也不執著了,說老實話,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比須陀洹功夫高多了,彌陀弟子,那不一樣!

  【故曰,是名須陀洹。名者,假名也、名相也。下是名句,皆此意也。】

  底下「是名」很多很多,凡是講到是名,都是這個意思,這是一個名稱而已。名是假名,名是名相。名相跟事實,的確是有距離的。我們要從名相體會它的事實,體會到事實之後,不執著名相,名相只是一個工具而已。這是說初果,初果不著相了。再看看二果:

  經【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這個句子要注意。

  【初果進斷欲界思惑上上乃至中下,共六品,證二果。】

  叁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證初果,他還有叁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思惑難斷,見惑容易斷,思惑難斷。思惑就是錯誤的思想,最重的六品斷掉了,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這六品,他就證二果。「尚余下叁品」,還有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這叁品沒斷,他還要天上人間一次往來。

  【二果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斷之,故稱一往來。然其心中,實無往來之相。】

  他確實天上人間一次往返。他在天上不著天人之相,他到人間不著人間之相。著相才有往來,不著相哪有往來?由此可知,往來是從分別執著上所現的這個境界,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覓往來了不可得。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兩邊都離開了,都不執著、都不分別了,那就是古人所講的「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相當高的境界,一般人的確很難體會。我在講經的時候,有的時候引用現代科學來做證明。現代科學家知道,空間是多維次的,不是一個單純的。像我們人居住這個空間,屬於叁度空間。愛因斯坦發現的,還有四度空間、還有五度空間,現代科學家證實有十一度空間。實在說,空間是無限度數的,不只十一度,十一度就很難想像了。所謂生則決定生;去爲什麼實不去?空間的轉變。空間轉變的樣子,實在講就像我們看電視,頻道的轉變,看還是這個螢幕。我們這個頻道看新加坡,按一個鈕,那個頻道看美國,美國就現前了,美國有沒有來?沒有來,都在這一個畫面上,很像這個意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換頻道而已,所以叫實不去,換頻道而已。真的西方極樂世界現前了,娑婆世界不見了,真的西方世界現前了。二果聖人天上人間一往來,實在講就是這樣的境界。

  經【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不來。二果再進一步,把欲界底下叁品惑斷盡,他就不到欲界來了,這裏我們曉得了,到欲界來要有欲界的因,沒有這個因,他怎麼會來?叁果聖人就是阿那含,他把欲界九品惑都斷盡了,欲界的因沒有了,所以他不到欲界來了。不到欲界到哪裏?到色界,他住在色界四禅天。

  【寄居色界四禅,不來人間,故稱不來。然其心中,實無所謂來。】

  他的心很清淨,從來沒有分別我來不來,沒這個念頭,他在四禅天,在那個地方修行。我們在佛經上仔細去觀察,世尊爲我們說的,叁界六道凡聖同居土非常明顯的有叁處。第一個是四禅,四禅一共有九天,其中有五天都是這些聲聞他們修行的道場,所以四禅是凡聖同居土。凡夫天有四天,聖人有五天,總共是有九層天。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兜率,兜率天是凡聖同居土。有內院、有外院,外院是凡夫,內院是彌勒菩薩,所以兜率天是凡聖同居土。還有一個就是我們這個世間,我們這個地球也是凡聖同居土,確實有菩薩、有羅漢、有緣覺,在我們這個世間住,也住在這個地球上。這些聖者我們見不到他,他也不願意見我們,雖然住在一起,彼此不相識;有緣的人,特別有因緣的人,偶爾會遇到。

  像諸位常常拜忏,你們拜水忏,《慈悲叁昧水忏》;那個裏面有個故事,迦諾迦尊者是個阿羅漢,他的道場在四川,悟達國師害了人面瘡,他是皇帝的老師,國家有名的這些大夫都看遍了,沒有人能把他治好。以後想起來,他在早年遇到一個人,曾經告訴他,你…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二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