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企業家的人生與禅樂▪P2

  ..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你沒有到最高的境界,你就執著了,那就大不了啦,大不了能叫圓滿嗎?要大到絕對的大,才叫圓滿,絕對的大就是空。虛空沒有邊際,我們將來要成就的就是一個空。

  執“有”就不可能平等,

  一切有相皆虛妄,執相就不能見如來

  要修成佛,你必須要修二十空,二十空就是空到不能再空了,能再空的話,還得要修空。成佛的境界是平等,平等平等徹底平等就是佛。平等從哪裏來?從空來。“有”就不可能平等,一切有相皆虛妄,你執著一個有,執著一個虛妄相,不能見如來,也就是說你這種執著心不可能達到佛那樣境界。

  拿二十空來說,內空空六處,眼耳鼻舌身意雖然有,要知道它們體性皆空;外空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雖然有,體性皆空;內外空空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跟色聲香味觸法結合的時候,産生了六識,叁個六共十八,都要空掉。還要修空空,因爲你還有一個空的觀念,這個也要空掉。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一直空下去,徹底空光,空到不可思不可議了,就圓滿了。雖然空可不等于沒有,還有能量和作用,這個能量和作用跟宇宙是打成一片的,成佛就是成這個境界。

  佛的法身沒有形象,卻遍虛空,什麼地方都有

  佛有叁個身體,第一個身體是法身,法身遍虛空,沒有形象,看不見,可是有這種能量和作用。就好比遍虛空都有電,電看不見,因緣聚合來一個閃電,你方能看得見。即使看不見,它遍虛空都存在,它的作用不會消失。我們一按開關,電燈不是亮了嗎?我們看到的電燈光並不是電的本來面貌,這是它作用産生的光,電的本來面貌看不見,但卻遍虛空,哪個地方都有。

  

  用般若智慧去轉變一個人,

  乃至轉變你要辦的事業,快得很

  提要:

  ·法是覺悟,身是比喻,覺悟的能在宇宙是永恒存在的

  ·人世間常有悲哀,那是人生戲場中的感情作用

  ·用般若智慧去轉變一個人,乃至轉變你要辦的事業,快得很

  ·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兩個人又變成一個人,無增亦無減,所以痛苦是自己找來的

  ·“般若無相,表現于事”,每件事能做到恰到好處,産生好作用,這就是般若

  ·能使人得到解脫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在生活裏還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圓滿的處世方式?

  法是覺悟,身是比喻,

  覺悟的能在宇宙是永恒存在的

  昨天你們遞的紙條裏有個問題:佛存在于哪個空間?難道空間還有兩個?佛存在于整個的空間。比如我們面前就是空,就有佛存在,因爲佛的法身遍虛空嘛。法身可不是真有一個身體,“身”是個比喻,不這麼講凡夫不懂。法身就是法,法就是智慧,法就是覺悟,整個宇宙智慧覺悟的能量是永恒存在的,這就是佛性,所以佛性永遠不會滅。

  人世間常有悲哀,那是人生戲場中的感情作用

  人世間常有悲哀,這是人之常情,但在般若智慧裏是講不通的。比如你廠倒閉了,你可悲哀,但不等于宇宙裏可以生産産品的作用消失了。或者說因家庭破裂了而悲哀,這不過是感情作用,又不是生下來你們就做夫妻了。你來的時候是一個人,走的時候是一個人,生活過程中變成兩個人,那是演場戲呀。

  用般若智慧去轉變一個人,

  乃至轉變你要辦的事業,快得很

  我年輕時有個學生失戀了,要跳黃浦江自殺,忽然回頭走到我這兒來。我說“你好幾個月不來了嘛。”他面無笑容,點點頭。我說,“你很忙?”怎麼不說話呢?“你有朋友了?是不是朋友不要你了?”他點點頭,痛苦地說:“我已經走過黃浦江邊,忽然想起上海還有一個老師,何不去求他救我一命,就這麼來了。”我說:“你叫我救你,你必須聽我話。”我跟他講的就是般若智慧,用般若智慧去轉變一個人快得很,當然去轉變你的企業也快得很。有人說“我吃力啊,我很累啊”,誰叫你不學般若智慧的?那麼就從今天開始學吧。

  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兩個人又變成一個人,

  無增亦無減,所以痛苦是自己找來的

  你們想不想聽一聽,我到底怎麼去救他一命,講些什麼話?(下答:想)想啊?當然你今天學了般若智慧,以後就不會像他那麼痛苦,那就作個故事聽聽吧。我叫他坐下來,問他,“叁個月之前你來過,是不是?那一天你也坐在這個位置上。”“是的是的。”“那一天你高高興興的,是不是?”“是的是的。”“叁個月之後的你還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爲什麼不高興了?你身上少了幾根毫毛?你本來就是一個人,後來變成兩個人,兩個人又變成一個人,你又沒有賠本,痛苦什麼呀?痛苦還不是你自己找來的?”(衆笑)所以人都是受感情的欺騙,不識宇宙本來面目,也不識人生的本來面目。

  “般若無相,表現于事”,每件事能做到

  恰到好處,産生好作用,這就是般若

  我講這些就是般若智慧,從我口裏講出完全是現實,所以幹事情幹到恰到好處就是般若智慧。能海上師說過:“般若無形象,表現于事。”你們辦廠、做事業,能夠把每件事情做得恰到好處,都産生好的作用,那就是般若智慧。

  能使人得到解脫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

  在生活裏還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圓滿的處世方式?

  聽了我的話,他就醒過來了。但是我還不放心,因爲凡夫衆生有個習氣,總想抓一點東西,光講空怕他一時聽得高興,一回去又不高興,因爲沒抓到東西。總得給他點東西,才能使他安心。

  我說:“你以後第二個會比前一個更好。”他一聽高興了,“老師,你是不是看我面相啊?”我說“我不會看相,但我說出來的話不會錯的。你這輩子後面還會有女朋友,可是她排不進來,因爲在當今的社會風氣,一個男的只能有一個女朋友,人家想跟你做朋友,一聽你有女朋友,她就不進來了。前面一個不愛你,強扭的瓜不甜。即使你磕頭求她,她同意你了,你就倒黴了,一輩子做奴隸。她開口閉口,“當初是你求我,我可不是真心願意。”一碰就要吵,還要上吊、離婚,你夠苦的啦。求來的妻子,哪個不傲慢?所以不要求,有緣千裏來相會,我們是講叁世因果。有緣分自會相聚,沒有緣分,結了婚也要離婚。”我又給他分析:你腳在第一格樓梯上,你要邁上第二格,你不肯放棄第一格,你能邁得上去嗎?”

  他問:“你怎麼知道第二個更好?”“第二個喜歡你,不是比第一個好嗎?”你們聽了可能要問,“那麼第二個也不喜歡他咋辦?”還有第叁個呀,(笑聲)天下男的多的是,女人多得是,愁什麼呀?他聽了我的話,再也不自殺了。不久第二個來了,挺漂亮,後來就結婚,又出國了,這是舉一個現實的例子。這種使人得到解脫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所以不要把般若智慧看得深奧莫測,用在生活裏還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圓滿的處世方式?

  

  空的真理、空的作用、

  空給你的利益,到處都存在

  提要:

  ·好人變病人,病人也會變好人,這就是般若智慧中無常性空的道理

  ·空的真理、空的作用、空給你的利益,到處都存在

  ·獲甚深空義,能得般若智慧。否定物質的存在,實是空口講白話

  好人變病人,病人也會變好人,

  這就是般若智慧中無常性空的道理

  再講一個例子,從前有個學生求我到一個病人家裏去一次,我說“這種病,我去還有什麼用呢?醫院裏都不看了。”他說“他家裏人知道,可是病人和家屬都盼望你去一次,你給他一點安慰,也是好事。”我去的時候,病人因爲發高燒又是天熱,睡在一塊板上,臉紅嘴唇紅。我去了,總要說說話,就問他,“你這個病多少年了?”“有好幾年了。”“你生病前,有沒有這個病啊?”“沒有這個病。”“這麼說起來,你是好人變了病人,是不是?”他說“是的是的,”“既然好人能變病人,病人也能變好人啊。”他一聽眼睛一亮,後來的事情信不信由你,他臉上嘴唇上的紅色退下去了,人也站了起來,一直送我到門口,可能也算是個奇迹。希望就是病人的活力。其實我講的就是般若智慧中無常性空的道理。我這輩子遇到的奇迹真好寫本書。說“老師快寫快寫”,佛教不做廣告,(衆笑)不追求名利。

  空的真理、空的作用、

  空給你的利益,到處都存在

  通過這樣的解答,你們可以初步理解虛空的空跟般若智慧的關系。別光以爲天空是空,我面前沒有東西是空,其實空就在你身上。真理不可能不遍布的,空的真理在你身上,也在一棵花上,也在一棵樹上,也在一張桌子上,也在你廠裏,就看你認得不認得。

  好比人世間的菩薩多得很,可你不認得,即使遇到了你也不信他是菩薩。要知道菩薩不存在于他的頭上、臂膀上、身體上、腳上,而存在于他善心裏所發揮出來的力量上。如果你執著,沒有空的觀念,死盯著穿古代的衣服、還有飄帶、一動也不動的才是菩薩,那是泥塑木雕呀。你以這個爲標准,怪不得你在人世間找不到菩薩。即使你真的看見觀世音菩薩在路上走,古裝、飄帶,你會說,這個演員沒卸妝就出來了。現在菩薩也換衣服了,(衆笑)誰知道你們中間有沒有菩薩?從廣義上說,你發揮一點菩薩的精神你就是菩薩,不要這麼執著。同樣道理,空的真理、空的作用、空的給你的利益到處都存在,你一執著就不識廬山真面目。剛才這些也只能算我開場白。(衆笑)

  獲甚深空義,能得般若智慧。

  否定物質的存在,實是空口講白話

  我們再講下去,“獲甚深空義,能得般若智慧”,這剛才講過了。“不知色之空義”,凡夫不知道色空的含義——色就是物質,包括你這個人,也包括你的房子、你的工廠。你不能否定物質的存在,否定物質的存在是空口講白話,空是辯證的,哪能簡單地否定。從前舊社會有人唱道情,他用兩根竹片邊敲邊唱“兒子也是空,妻子也是空,房子也是空”,說空不等于他知道空。也有人一天到晚跟人家講空,正講得起勁,有人拿著棍子朝他頭上敲一下,“哎唷哇”,怎麼不空了?

  

  沒有一…

《企業家的人生與禅樂》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