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果你没有到最高的境界,你就执着了,那就大不了啦,大不了能叫圆满吗?要大到绝对的大,才叫圆满,绝对的大就是空。虚空没有边际,我们将来要成就的就是一个空。
执“有”就不可能平等,
一切有相皆虚妄,执相就不能见如来
要修成佛,你必须要修二十空,二十空就是空到不能再空了,能再空的话,还得要修空。成佛的境界是平等,平等平等彻底平等就是佛。平等从哪里来?从空来。“有”就不可能平等,一切有相皆虚妄,你执着一个有,执着一个虚妄相,不能见如来,也就是说你这种执着心不可能达到佛那样境界。
拿二十空来说,内空空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虽然有,要知道它们体性皆空;外空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虽然有,体性皆空;内外空空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跟色声香味触法结合的时候,产生了六识,三个六共十八,都要空掉。还要修空空,因为你还有一个空的观念,这个也要空掉。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一直空下去,彻底空光,空到不可思不可议了,就圆满了。虽然空可不等于没有,还有能量和作用,这个能量和作用跟宇宙是打成一片的,成佛就是成这个境界。
佛的法身没有形象,却遍虚空,什么地方都有
佛有三个身体,第一个身体是法身,法身遍虚空,没有形象,看不见,可是有这种能量和作用。就好比遍虚空都有电,电看不见,因缘聚合来一个闪电,你方能看得见。即使看不见,它遍虚空都存在,它的作用不会消失。我们一按开关,电灯不是亮了吗?我们看到的电灯光并不是电的本来面貌,这是它作用产生的光,电的本来面貌看不见,但却遍虚空,哪个地方都有。
用般若智慧去转变一个人,
乃至转变你要办的事业,快得很
提要:
·法是觉悟,身是比喻,觉悟的能在宇宙是永恒存在的
·人世间常有悲哀,那是人生戏场中的感情作用
·用般若智慧去转变一个人,乃至转变你要办的事业,快得很
·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两个人又变成一个人,无增亦无减,所以痛苦是自己找来的
·“般若无相,表现于事”,每件事能做到恰到好处,产生好作用,这就是般若
·能使人得到解脱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在生活里还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圆满的处世方式?
法是觉悟,身是比喻,
觉悟的能在宇宙是永恒存在的
昨天你们递的纸条里有个问题:佛存在于哪个空间?难道空间还有两个?佛存在于整个的空间。比如我们面前就是空,就有佛存在,因为佛的法身遍虚空嘛。法身可不是真有一个身体,“身”是个比喻,不这么讲凡夫不懂。法身就是法,法就是智慧,法就是觉悟,整个宇宙智慧觉悟的能量是永恒存在的,这就是佛性,所以佛性永远不会灭。
人世间常有悲哀,那是人生戏场中的感情作用
人世间常有悲哀,这是人之常情,但在般若智慧里是讲不通的。比如你厂倒闭了,你可悲哀,但不等于宇宙里可以生产产品的作用消失了。或者说因家庭破裂了而悲哀,这不过是感情作用,又不是生下来你们就做夫妻了。你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是一个人,生活过程中变成两个人,那是演场戏呀。
用般若智慧去转变一个人,
乃至转变你要办的事业,快得很
我年轻时有个学生失恋了,要跳黄浦江自杀,忽然回头走到我这儿来。我说“你好几个月不来了嘛。”他面无笑容,点点头。我说,“你很忙?”怎么不说话呢?“你有朋友了?是不是朋友不要你了?”他点点头,痛苦地说:“我已经走过黄浦江边,忽然想起上海还有一个老师,何不去求他救我一命,就这么来了。”我说:“你叫我救你,你必须听我话。”我跟他讲的就是般若智慧,用般若智慧去转变一个人快得很,当然去转变你的企业也快得很。有人说“我吃力啊,我很累啊”,谁叫你不学般若智慧的?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学吧。
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两个人又变成一个人,
无增亦无减,所以痛苦是自己找来的
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我到底怎么去救他一命,讲些什么话?(下答:想)想啊?当然你今天学了般若智慧,以后就不会像他那么痛苦,那就作个故事听听吧。我叫他坐下来,问他,“三个月之前你来过,是不是?那一天你也坐在这个位置上。”“是的是的。”“那一天你高高兴兴的,是不是?”“是的是的。”“三个月之后的你还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为什么不高兴了?你身上少了几根毫毛?你本来就是一个人,后来变成两个人,两个人又变成一个人,你又没有赔本,痛苦什么呀?痛苦还不是你自己找来的?”(众笑)所以人都是受感情的欺骗,不识宇宙本来面目,也不识人生的本来面目。
“般若无相,表现于事”,每件事能做到
恰到好处,产生好作用,这就是般若
我讲这些就是般若智慧,从我口里讲出完全是现实,所以干事情干到恰到好处就是般若智慧。能海上师说过:“般若无形象,表现于事。”你们办厂、做事业,能够把每件事情做得恰到好处,都产生好的作用,那就是般若智慧。
能使人得到解脱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
在生活里还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圆满的处世方式?
听了我的话,他就醒过来了。但是我还不放心,因为凡夫众生有个习气,总想抓一点东西,光讲空怕他一时听得高兴,一回去又不高兴,因为没抓到东西。总得给他点东西,才能使他安心。
我说:“你以后第二个会比前一个更好。”他一听高兴了,“老师,你是不是看我面相啊?”我说“我不会看相,但我说出来的话不会错的。你这辈子后面还会有女朋友,可是她排不进来,因为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一个男的只能有一个女朋友,人家想跟你做朋友,一听你有女朋友,她就不进来了。前面一个不爱你,强扭的瓜不甜。即使你磕头求她,她同意你了,你就倒霉了,一辈子做奴隶。她开口闭口,“当初是你求我,我可不是真心愿意。”一碰就要吵,还要上吊、离婚,你够苦的啦。求来的妻子,哪个不傲慢?所以不要求,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是讲三世因果。有缘分自会相聚,没有缘分,结了婚也要离婚。”我又给他分析:你脚在第一格楼梯上,你要迈上第二格,你不肯放弃第一格,你能迈得上去吗?”
他问:“你怎么知道第二个更好?”“第二个喜欢你,不是比第一个好吗?”你们听了可能要问,“那么第二个也不喜欢他咋办?”还有第三个呀,(笑声)天下男的多的是,女人多得是,愁什么呀?他听了我的话,再也不自杀了。不久第二个来了,挺漂亮,后来就结婚,又出国了,这是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这种使人得到解脱的智慧就是般若智慧,所以不要把般若智慧看得深奥莫测,用在生活里还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圆满的处世方式?
空的真理、空的作用、
空给你的利益,到处都存在
提要:
·好人变病人,病人也会变好人,这就是般若智慧中无常性空的道理
·空的真理、空的作用、空给你的利益,到处都存在
·获甚深空义,能得般若智慧。否定物质的存在,实是空口讲白话
好人变病人,病人也会变好人,
这就是般若智慧中无常性空的道理
再讲一个例子,从前有个学生求我到一个病人家里去一次,我说“这种病,我去还有什么用呢?医院里都不看了。”他说“他家里人知道,可是病人和家属都盼望你去一次,你给他一点安慰,也是好事。”我去的时候,病人因为发高烧又是天热,睡在一块板上,脸红嘴唇红。我去了,总要说说话,就问他,“你这个病多少年了?”“有好几年了。”“你生病前,有没有这个病啊?”“没有这个病。”“这么说起来,你是好人变了病人,是不是?”他说“是的是的,”“既然好人能变病人,病人也能变好人啊。”他一听眼睛一亮,后来的事情信不信由你,他脸上嘴唇上的红色退下去了,人也站了起来,一直送我到门口,可能也算是个奇迹。希望就是病人的活力。其实我讲的就是般若智慧中无常性空的道理。我这辈子遇到的奇迹真好写本书。说“老师快写快写”,佛教不做广告,(众笑)不追求名利。
空的真理、空的作用、
空给你的利益,到处都存在
通过这样的解答,你们可以初步理解虚空的空跟般若智慧的关系。别光以为天空是空,我面前没有东西是空,其实空就在你身上。真理不可能不遍布的,空的真理在你身上,也在一棵花上,也在一棵树上,也在一张桌子上,也在你厂里,就看你认得不认得。
好比人世间的菩萨多得很,可你不认得,即使遇到了你也不信他是菩萨。要知道菩萨不存在于他的头上、臂膀上、身体上、脚上,而存在于他善心里所发挥出来的力量上。如果你执着,没有空的观念,死盯着穿古代的衣服、还有飘带、一动也不动的才是菩萨,那是泥塑木雕呀。你以这个为标准,怪不得你在人世间找不到菩萨。即使你真的看见观世音菩萨在路上走,古装、飘带,你会说,这个演员没卸妆就出来了。现在菩萨也换衣服了,(众笑)谁知道你们中间有没有菩萨?从广义上说,你发挥一点菩萨的精神你就是菩萨,不要这么执着。同样道理,空的真理、空的作用、空的给你的利益到处都存在,你一执着就不识庐山真面目。刚才这些也只能算我开场白。(众笑)
获甚深空义,能得般若智慧。
否定物质的存在,实是空口讲白话
我们再讲下去,“获甚深空义,能得般若智慧”,这刚才讲过了。“不知色之空义”,凡夫不知道色空的含义——色就是物质,包括你这个人,也包括你的房子、你的工厂。你不能否定物质的存在,否定物质的存在是空口讲白话,空是辩证的,哪能简单地否定。从前旧社会有人唱道情,他用两根竹片边敲边唱“儿子也是空,妻子也是空,房子也是空”,说空不等于他知道空。也有人一天到晚跟人家讲空,正讲得起劲,有人拿着棍子朝他头上敲一下,“哎唷哇”,怎么不空了?
没有一…
《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