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報四重恩(1~9)▪P4

  ..續本文上一頁陽間造出來的,陰間認可不認可,這些都是問題呀!

  

  報四重恩(8)

  一、報國土恩 二、報衆生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東營居士林 2006.12.15

  

  以法報恩最爲無上,

  佛法不衰落,十方如來皆歡喜

  提要:

  ·親人心真切,回向也特別起作用

  ·佛說那些犯戒不修行的和尚所作的超度,反增亡人罪過

  ·跳不出生死輪回,都是貪瞋癡的感情放不下,讓衆生在佛法教育中覺悟才是真報恩

  ·沒有法,無法去衆生疑,不懂法,信佛的信心不牢固

  ·以法報恩最爲無上,佛法不衰落,十方如來皆歡喜

  ·佛弟子有法,佛門就會大變樣

  親人心真切,回向也特別起作用

  功德回向,佛教裏確實是有的,可是要通過心的作用。你心非常虔誠,比如你媽死了,你要把功德回向給她,你心中有媽,而且你想媽也想得起來,你對媽沒有別的企圖,只想爲你媽得到利益,也不爲名也不爲利,是一顆純潔的心,而且你唸經的時候,非常虔誠,非常認真,心跟心就相通了。功德是通過心傳過去的,也就是說你心裏想著誰,功德就會回向到誰身上。所以親人給亡者回向功德也特別有效果,因爲心真切。

  即使爲自己的親人誦經超度,尚且要懂佛法,要用修行的功德去回向,如果你過去沒有修行的功德,只要你有一顆至誠的心,你爲媽唸唸經,把唸經的功德回向她也好嘛。

  佛說那些犯戒不修行的和尚所作的超度,

  反增亡人罪過

  從前梁皇忏是從梁武帝開始的,當時請的都是高僧大德,現在請的是誰啊?你付了錢就不清淨,因爲不如法,他是爲了錢而不是爲了你的媽。你不給錢他肯做嗎?你求他也沒有用,他這算是慈悲心嗎?而且他連死人的名字也不知道,照片也不看,他心裏想的是紅包包。(笑聲)他這麼一想,即使有功德,也回向到紅包包那裏去了。從前釋迦佛跟文殊菩薩講過,到了末法時期親人死後去找那些犯戒的、不修行的和尚來超度,反而增加亡人的罪過,因爲你把佛法搞亂了,搞得佛門烏煙瘴氣,當然有罪啊。

  跳不出生死輪回,都是貪瞋癡的感情放不下,

  讓衆生在佛法教育中覺悟才是真報恩

  所以真正要報衆生的恩,度衆生出苦海,必須要讓衆生懂法,懂了法他才會有覺悟,他才會破除迷茫,沒有覺悟的人,迷茫是醒不過來了。一旦覺悟了,他迷茫就醒過來了,就容易放得下,容易跳出輪回。凡是跳不出輪回的,都是貪瞋癡的感情放不下。貪瞋癡放不下,你也不可能幫助衆生跳出輪回。舉一個瞋心的例子,人一起瞋心,到臨終一刹那,他的妄想就起來了。假如有人勸他:“你好好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啊。”“我死了得先跟這個人算賬,因爲我活著時,他的勢力大,我拿他沒辦法,死了我就找他。等我找過他了,我再往生極樂世界。”(衆笑)這不是講笑話,確實有這種事啊,因爲他瞋心放不下。

  沒有法,無法去衆生疑,

  不懂法,信佛的信心不牢固

  有的人貪心放不下,有的人愚癡心放不下,還有許多人懷疑心放不下,對極樂世界有懷疑。你有懷疑,有智慧的人給你講講就能解答了,偏偏現在大家都不學也不懂佛法了,你的懷疑沒人能給你解答。碰到有人問你“極樂世界有嗎?你沒去過,怎能證明有啊?你說極樂世界在西方,可是太陽在轉,地球也在轉,離開了地球,你哪兒找西方?”你想想有道理,你就此産生懷疑了。他又說,“你說“西方極樂世界黃金鋪地”,難道阿彌陀佛也喜歡黃金嘛?”(笑聲)他這麼一句那麼一句,因爲你回答不出來,信心就動搖了。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解答,誰叫你不懂法?所以不懂法最吃虧。不懂法的人信佛,信極樂世界,信心不牢固的啦,被人家七說八說就動搖。有些人唸佛,後來到教堂去做禮拜了。所以不論你修什麼法門,不論你將來想得到什麼成就,要堅固信心,必須要在法上堅固。

  以法報恩最爲無上,

  佛法不衰落,十方如來皆歡喜

  今天我們要度自己,也必須要知道法;我們要度衆生,報衆生的恩,也必須要依法度衆生;我們要報父母恩,乃至于報所有人的恩,以法去報恩,最最無上,最最好。所以你們今天來求懂,歡歡喜喜來聽法,這最殊勝,非但釋迦佛會非常歡喜,因爲釋迦佛總希望娑婆世界的佛教事業不要衰落下去,佛法不衰落,十方如來都會歡喜。

  佛弟子有法,佛門就會大變樣

  今天只給你們講了報祖國的恩,報衆生的恩。咱們信佛的人,個個都是煩惱衆生,大家都要互相報恩,互相幫助,互相在法上提高。你用法去報每個衆生的恩,根據法去幫助他、團結他,整個佛門就會大變樣。今天就講到這兒。(衆鼓掌)

  

  報四重恩(9)

  報國土恩、報衆生恩、報父母恩、報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講于東營居士林 2006.12.16

  

  人世間報衆生恩,是最殊勝的地方

  提要:

  ·修行要有智慧,不要走錯了,也不要抓錯了

  ·人間是報衆生恩最殊勝的地方

  ·世人快樂從享受來,佛法快樂從斷煩惱來

  ·真善知識是完全按佛的教導來教導你的

  ·我們對周圍的衆生報恩,那不是最方便嗎

  ·在人世間報衆生恩,要使人提高覺悟、追求智慧

  修行要有智慧,不要走錯了,也不要抓錯了

  我們昨天講了報衆生恩,今天再講一講報衆生恩怎麼修起來。要明白修行必須要有智慧,這樣修起來就快了。今天我們在人道,報衆生恩是最方便、最殊勝的。如果我們能明白最殊勝最方便的這條路,那豈不是更好嗎?積累的功德也大,修行也快。可是我們往往走錯了路,即使沒有走錯路,也抓錯了。當然也不能說你抓粒芝麻是件壞事情,可是你丟了西瓜,我看也不聰明吧?

  我從前聽到一個故事,有個窮秀才到茶館喝茶,買了個大餅,那你吃完了,趕快回家用功念書去啊!他看到桌縫縫裏還掉下了幾粒芝麻,他就走不掉了,就假裝跟別人講故事,講到關鍵處他來一個驚醒動作,桌子一拍,幾粒芝麻跳出來了,他揀起來舔進嘴裏才肯走。浪費了生命時光,去舔一粒芝麻值得嗎?

  人間是報衆生恩最殊勝的地方

  對每個衆生我們都要報恩,這是平等心。但是要明白,人是所有衆生中最珍貴的。天道不是最好的地方,只有人道才是最好的地方。所以在報衆生恩上,你主要要抓住報人間衆生的恩,因爲你報人間衆生的恩,爲他做好事,會影響他的心,他也會做好事。一方面報了恩,一方面又引導衆生心向善。如果你用佛法去報恩,他將來還會當法師,還會成菩薩、成佛。

  世人快樂從享受來,佛法快樂從斷煩惱來

  咱們佛弟子不要一門心思,想到天上去享福。有人說:“我不求生天,我只求往生淨土。”你求生淨土,爲什麼不好好修行啊?你求生淨土爲什麼還貪快樂啊?貪快樂的人去的是天堂而不是淨土,極樂世界可不是讓你去享受快樂的,別理解錯了。你以享受快樂的心求生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也變了天堂。你能用世俗的眼光看極樂世界嗎?這是佛土啊,要用佛法修行的眼光去看。快樂從哪裏來啊?世間上人的快樂從享受來,佛法的快樂從斷煩惱來。你不肯斷煩惱,總想到極樂世界去享受,即使你培福培得好,你去的那個地方不是極樂世界,是天堂。離開了佛法,佛法裏一切殊勝的境界和成就全部消失。所以最愚蠢、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學佛法。

  真善知識是完全按佛的教導來教導你的

  我二十二歲進佛門,喜歡聽經。從前聽清定上師講過:“人生第一大錯,不學佛法;第二大錯,不聽師話。”當然這個師不是邪知識,不是惡知識,也不是無知識,是真正的善知識,他完全是按照佛的教導來教導你的。

  我們對周圍的衆生報恩,那不是最方便嗎

  “人生難得”,今天我們能夠做人,真好比買獎票中頭獎,而且得到人身非常殊勝啊!人總跟人在一起喽,這叫衆同分圓滿。我們對周圍這些人道裏的衆生報恩,那不是最方便嗎?爲什麼不做這件事情呢?

  在人世間報衆生恩,

  要使人提高覺悟、追求智慧

  我們從小長到大,父母在教育我們,老師給我們種種人生的知識。有人說現在人越來越聰明了,我看是越來越笨。今天因爲時間關系,不能詳細給你們分析。總括一句話,現在科學非常發達,這都是人研究創造出來的,可是掌握了科學,創造發明出來的東西並不科學。人拒絕了一切美好的東西,在不美好的環境裏,他想改良一下,改來改去,最多是在不美好的環境裏調整調整。人離開了美好的生活環境、美好的理想,再聰明也跳不出不美好的圈子。所以佛說得最對,這叫有漏法。彌補了這個漏洞又出了那個漏洞,彌補了那個漏洞又出了這個漏洞。當你彌補漏洞的時候,人們就說:“現在人很聰明。”所以在表面上看,人現在是聰明了,實質上來看,人現在是笨了。所以我們在人世間報衆生的恩,要使每個人都能夠提高覺悟,追求智慧。

  

  [轉載自-佛教菩提心網]

  

《報四重恩(1~9)》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報四重恩(10~1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