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怎樣念佛▪P3

  ..續本文上一頁是它表法表什麼呢?表戒律。一個修行人持戒持得清淨叫戒香,有時候身子裏邊會飄出香氣來,所以用香來表示戒。那麼供一支香有名堂的,叫一支清香,表示你持戒非常清淨,清香撲鼻。供叁支香表戒、定、慧啊!我以戒律的清淨,修戒定慧的功德來供養佛。那樣你既有香供養又有法供養啦,那個功德大了。有人燒香一大把一大把地燒,這表什麼法呀!你又說不出來,只好說一句“我香燒多了,菩薩知道會保佑我。別人燒得少,我比他燒得多,菩薩先保佑我。”那我說一句,不太好。唉,等于向菩薩開後門喽!菩薩都是大慈大悲的,不因爲你燒得多先保佑你,人家燒得少不保佑。所以用凡夫的心去想菩薩,把菩薩想歪啦,那也有罪過的。還有燒香要讓它的香氣飄出來、使佛面前一片香氣,來排除空氣中的濁氣,這是對佛的一種恭敬。怎麼能使香飄出來呢?香要有煙,不能有火,如果香燒成火啦,香味就沒有啦,那你等于白燒了,一點不香了,把燒香變了燒火啦!有的地方的老太太,自己不懂佛法,聽別人說就跟著做,一面把燒香燒成火,一面又朝火拜,變成拜火了!佛教變了拜火教了,豈不好笑!那樣就搞錯了。

  爲什麼要供花呢?因爲花香非常芬芳,花開放出來非常好看,叫莊嚴。所以我們把花的清香,花的莊嚴來供養佛,這是指花來說。那麼花表什麼法呢?花表禅定,我們供花一方面供花的莊嚴,一方面我們以修禅定的功德來供養佛。修了禅定好處極大,功德極大啊。你看,這一朵花本來很小,慢慢慢慢它會開放,開放得非常莊嚴圓滿。這個意思就是說一切功德都是從禅定中開放出來的。離開了禅定,你修的功德僅僅是人天福報啊。只有禅定的功德能斷煩惱,能了生死,能使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禅定教的就是使你入定。什麼叫定?一心不亂叫定。所以你有了禅定的功夫,心裏能一心不亂,你這個功德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現在講的禅定並不是指禅宗的參禅,當然禅宗也包括在禅定裏。禅宗是中國佛教十大宗派裏的一個宗派,你們修念佛法門的可以修,也可以不修,我們佛弟子不論哪個宗派都應該要修的是戒定慧。我講的禅定是戒定慧的定學,它跟禅宗不同。禅宗是一心禅,是頓悟,攝上根上智的人。但是佛弟子根機各有不同,唯有釋迦佛教我們修戒定慧的禅定,俗稱如來禅,是次第禅,是佛教我們照法上的步驟一步一步修上去的禅定。我被邀請來石獅給你們講法教禅定了,這一次來,已經是第二次,所以學禅定已經是第二期了。那麼學過禅定的同學都很喜歡,非但能止住妄念,而且身體啊,極其舒適,病也好得快。身體好了,修行更能修得好。今天有許多居士來,所以跟大家講一講啊,這個禅定是釋迦佛教的,凡是佛弟子都要修的,不管哪個宗派都要求定,都要求一心不亂。如果以後我來教禅定的話,你們各位不妨來學一學,看你喜歡不喜歡,釋迦佛說過一切成佛的功德都從定生,可見得我們修行的關鍵就是要使心不起妄念,一心不亂,快快入定。

  還有第叁,要供油燈啊。“功德箱”你們叫“添油箱”,這個添油的意思也蠻好的啦,添油什麼意思啊?油沒有了,燈就要熄滅了。燈不能熄滅啦!所以我來做一點功德添一點油。按照規矩講,你添油的錢只能買油。添油的功德大呢。使油燈不要熄滅,因爲油燈一滅掉就黑暗了啦。古時候的印度沒有電燈,都靠油燈,油燈一點亮,嘿!就樣樣看得清,油燈一熄滅,樣樣看不見,走路還要摔跤,跌得你鼻歪臉腫啊。所以,油燈的光明表智慧,智慧最重要啊!智慧好比光明,佛教的智慧都在哪裏?都在佛法裏。佛法不懂就好比燈光不亮,來聽法的人也沒有了,所以講經說法可不能熄滅啊!現在喜歡聽法的人已經很少了,慢慢會越來越少的,如果不重視法的言論再宣揚下去,聽法的人就沒有啦!講法的人也沒辦法講喽。就好比添油的人沒有了,油燈要熄滅了,衆生都在一片黑暗中受苦。佛經上有句話“千年暗室,一燈照破”,哪怕一千年都是黑暗的房子,只要點一盞燈,燈光一亮,把房裏的黑暗都照破了,所以叫“千年暗室,一燈照破”。我們衆生的心啊,沒有智慧,老是愚癡顛倒,就好像一片黑暗,今天能聽到佛法啦,好像油燈火亮起來喽,把心裏的黑暗全都照破了。聽了法以後懂得多了,心裏就亮堂堂。所以你們各位居士來聽法,就好比來添油。再說寶心和尚是我們的師父,他叫我來給你們說點法,就好比叫我來把燈點點亮,這兩個條件都要哦,沒有添油的人我怎麼點也點不亮,你們添油添得多啦,沒有人點火,燈也不會亮。所以我要歡迎大家,很歡喜地希望大家來聽,你們來添油嘛,哈哈……,那麼大家也別看見我討厭啊,添了油總要有點火的人啊!大家要歡歡喜喜的來聽法,也要希望我來給大家多講一點充滿著智慧光明的佛法。所以佛門裏可不能提倡不要講經,不要聽經,或者說不要多聽,佛法不必懂,那就等于說讓佛門裏的光明黑暗下去,永遠黑暗下去,沒有添油的人,也沒有點燈的人,非但衆生要受苦,連佛門裏的人也要受苦啦!即使你念佛求生西方,你到了西方也會害怕,因爲你一直在愚癡的黑暗中,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全是光明!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佛,彼佛光明無比啊,你會害怕,會不習慣的。只有越聽佛法心裏越開朗,越能夠跟佛靠近,這就是覺悟。我們底下講第叁條。

  3、念佛時要心中有佛

  你們看過佛經的人知道,佛經裏很多地方都有“念佛”這兩個字,念佛、念法、念僧啊。可是佛經裏的念字沒有口字旁,是念頭的念,上面是一個今天的今,下面是心,今就是現在,現在你心裏有佛就叫念佛,那是真正的念佛。口念心不念那不叫真正的念佛,這叫裝模作樣。我們口裏念佛的名號這叫持名念佛,即稱佛的名號。末法時期衆生利用這種方法是一種方便,真正的念佛必須要心中有佛才叫念佛。所以一個口裏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心裏就要有阿彌陀佛,心要想著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的念佛。我說句笑話,好比一個孩子,他要叫媽媽了,首先心裏要想著媽媽,孩子肚子餓了,想吃飯了,他心裏在想:“媽媽把飯煮好了沒有?”他就喊:“媽媽!”喊媽媽的時候,他心裏已經有媽媽了。如果一個孩子心裏沒有媽媽,也沒有想,嘴裏叫“媽媽!媽媽!”結果給媽媽聽見了,媽媽來問:“你叫我幹啥?”沒啥呀。“沒啥你剛才不是念我嗎?”“嘿,那是我在自言自語呀。”媽媽說:“你怎麼把媽媽作爲自言自語的呢?”我是打打比方哦!所以念佛的人心中要有佛,才跟佛相應;心中沒有佛,跟佛不相應,這是在練嘴巴。

  本來念佛是心裏念的,可是到了後世,衆生心裏妄想多了,煩惱多了,光靠心念啊,他念不了多久就忘掉了佛,打起妄想來了。心力差了就可以用持名念佛,就是說你口裏唸出聲來,就不容易忘記,嘴巴一面唸,自已耳朵聽到就會提醒自己:“別打妄想哦!現在在唸佛!”用嘴巴唸來幫幫忙的,所以叫方便法門。

  4、念佛時要想佛就在自己前面

  除了心裏有佛,還教大家一個功德極其殊勝,往生西方淨土更有把握的辦法,就是你念佛的時候,要把阿彌陀佛觀想在你面前,能觀起來更好。觀不是用眼睛看,用心想出來。如果你觀不起來,你就這麼想也很好。阿彌陀佛就在我的面前,我面對著阿彌陀佛,這樣唸阿彌陀佛名號,使自己不打妄想,這就叫觀想唸佛。還有一個比觀想唸佛更好的,更殊勝的方法,那就根據釋迦佛說的《觀無量壽經》修十六觀,你們修淨土法門的居士,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要學好叁本功課,一本《阿彌陀經》,一本《無量壽經》,還有一本《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非常重要,又稱《十六觀經》,觀阿彌陀佛,觀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夠觀得起來,臨終的時候求往生肯定有把握的。如果觀不起來呢?那至少要達到一心不亂。在淨土法門裏邊《觀無量壽經》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殊勝,如此的穩當,可惜大家都不知道了,因爲大家聽經聽得少,也很少有人講,也沒有人在修。有人還沒修就說:“啊呀!很難觀啊!”其實嘛,難也有辦法的,你先學簡單的嘛!我給你們教的禅定都是給你們打基礎的,我教的各種觀都是很好學的,你先從容易的學起來麼,學學學學,你基礎有喽!那個時候你再去修《觀無量壽經》,就容易修得起來了嘛。難不可怕,就怕你一步也不肯走。哪怕這個樓很高,你一步邁不上去,有辦法的呀,你走樓梯好了嘛,樓梯只要你一步走一級,一級連一級,慢慢就能夠走到樓上了嘛!就怕你不肯走,如果肯走的話,天下無難事,一點一點都會成功的。

  5、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念佛的人要發菩提心,

  最好能觀想(或作意)親人、 怨家以及廣大衆生

  在自己周圍和自已一起念佛,使他們也能得到利益。

  還有我們信佛的人,尤其是進了佛門的佛弟子,都是心地比較好,都希望家裏人平平安安,身體健康,不要遭苦難。還有同事、朋友、鄰居之間有些時候也難免跟你鬧意見,跟你怄氣,你心裏不痛快,求菩薩保佑,希望他們不要跟我做冤家。佛教了我們一個好辦法,只要你在念佛的時候,把你的親人、怨家想在你的旁邊,把功德回向給他們,一方面能夠使他們得到利益,怨家也能夠消除怨氣,他們將來也會信佛、也會念佛。所以這第五條就是講淨土法門是大乘法門。所謂大乘就是不要只管自己,也要管管別人,管管衆生。所以念佛的人也要發菩提心,自己得到利益了,還要使家裏人以及一切親戚好友也得到利益,還要使一切衆生都得到利益。所以說,最好能觀想自己的親人、怨家以及廣大衆生在自己周圍,和自己一起念佛,使他們也能得到利益。那麼怎麼安排呢?你們聽好記住了,父親坐在右面,面向自己;母親坐在左面,面向自己;“父右母則左,怨前恩親後”,怨家在前面,親人恩人在後面;“六道作圍繞”,六道衆生都在外圍圍個圈,還可以圍兩個圈,圍叁個圈乃至…

《怎樣念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報四重恩(1~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