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壽嗎
·有人20年不倒單,沒水平的人坐著睡不如躺著睡
·唸佛不可過于饑餓,以免心生苦惱
·不准吃飯,不准喝水,豈能保你得往生
·有說關起門來唸佛叁年,決定往生,爲什麼不留在世上發菩提心度衆生呢
不救護病人犯菩薩戒,
有些愚人卻認爲早死早往生
你們各位居士對我們老同學很贊歎,老同學也在我耳朵邊天天贊歎你們,說,“這次來的居士真發菩提心啊”,特別是那一天,有一個老太太生病,你們居士們馬上救護車陪到醫院裏去,他們老夫妻倆很感動啊。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人生病,有這麼多人照顧愛護。在別的地方,有些人會認爲早一點死可以早往生。你不死呢?那真叫求不得苦。(衆笑)
邪知邪見的人,
竟然想自殺求往生, 難道佛希望你短壽嗎
我是憑事實說話。我們有一個老同學,她去過某個佛學苑。那個佛學苑一個女同學有一天把繩子套在頭頸裏,叫旁邊兩個同學幫忙拉,把她勒死,她想早一點往生。那叫自殺,要下地獄的。你們不聽法,不知道,自殺的人會下地獄,阿彌陀佛又稱長壽佛,長壽佛會叫你自殺短壽嗎?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人的生命最寶貴,我們要靠自己的生命行善修行,靠生命行菩薩道,將來我們還要靠生命證果成道。
有人20年不倒單,沒水平的人坐著睡不如躺著睡
還有的人沒水平,偏要裝模作樣去不倒單。“不倒單”就是不倒下去睡覺,整夜坐著盤腿用功修禅定,是有很成功的。
我1954年上五臺山,那時候24歲,廣濟茅棚有個專門整晚敲幽冥鍾的年輕出家人,他出來一頂大草帽一壓,你看不見他的臉。那個時候五臺山勞動種樹,一棵樹兩個人還扛不起來,他一個人一只胳膊夾一棵,夾起來就跑。他20多年沒睡過覺,那可真是不倒單,要有這種水平才可以。
有的人沒水平也想學,連濫竽充數都夠不上,剛剛坐下,沒多久就開始昏沈,慢慢“呼──”,睡著了,醒過來,口水流得這麼長。(衆笑)這叫不倒單嗎?人家躺著睡,你坐著睡,還不如躺著睡。
唸佛不可過于饑餓,以免心生苦惱
“唸佛不可過于饑餓,以免心生苦惱”,不要吃得太飽,也不要太餓,你太餓了唸佛,肚子裏會叽裏咕噜叫,意思 “你要唸佛,我要吃飯。”如果饑餓受不了,還是到齋堂裏去吃飯吧。吃飯就是治療饑餓的病,佛規定佛弟子要吃飯的嘛。從前我聽說佛門有一種打餓七,佛有沒有主張打餓七,這個我不敢說,資料室要去查一查。
不准吃飯,不准喝水,豈能保你得往生
更不應該把人餓死。我們開化有個老同學,母親病重,他趕回去陪母親。母親是唸佛的,當地居士林來了一只電話,希望他母親住到居士林去,住到那裏可以保證她往生極樂世界。第一個要求,不能住在醫院裏,第二,死時全家不能哭,第叁,不准吃飯,也不准喝水,由居士們助唸,保證你往生,可能保證到餓鬼道吧?(笑聲)
有說關起門來唸佛叁年,決定往生,
爲什麼不留在世上發菩提心度衆生呢
還有許多人年紀輕輕,最好早一點到火葬場去燒掉,佛教搞成這樣,簡直不像樣了。別以爲我在編故事,就給你們擺擺事實。從前我們在福鼎,有個小姑娘只有13歲,很喜歡來聽法,忽然有一段時間不來聽了,後來又來了,問她怎麼前一時期不來?回答說“因爲我的姐姐在小廟出家,她不贊成我來,她跟我說,你只要關起門來念佛3年,決定往生極樂世界。”16歲就要往火葬場跑,(衆笑)我可不主張。我是希望你們求長壽,好好的多修幾年,臨終有點把握。還要發發菩提心,多度度衆生,那麼你將來往生能上品上生。
念佛開示 (17)
──────────────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9.7.10
念佛要達到“念而無念”是“寂”,
“無念而念”是“覺照”,這樣的境界
提要:
·唸佛時不可歌舞觀聽,不要以歌聲唸佛
·爲慶祝佛菩薩聖誕,那天可開許以歌調贊頌,哪可以天天以歌調唸誦的
·唸佛要身心寂靜,不可嬉笑躁動
·念佛要達到“念而無念”是“寂”,“無念而念”是“覺照”,這樣的境界
唸佛時不可歌舞觀聽,不要以歌聲唸佛
“唸佛時不可歌舞觀聽,不要以歌聲唸佛”,歌舞觀聽就是聽唱歌,看跳舞,有人一邊唸佛一邊喝咖啡。還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嘞。(衆笑)一開電視無非就是歌舞觀聽。唸佛怎麼能歌舞觀聽呢?受八戒都不准歌舞觀聽。
從前有個小廟裏,幾個年輕的小比丘尼想看電視,誰知道,一開就是男女擁抱。老師太嚇壞了,連忙把旁邊的一件袈裟抓來遮住,說:“不許看!”,不許看也已經看見了。(衆笑)我們這兒才真正的不許看。修行人看什麼電視啊?當然如果演的是玄奘法師,看了能給人啓發,那還可以。
“也不能歌聲念佛”,唸佛就是唸佛,唱什麼歌呀?從前最流行的就是《濟公歌》。因爲聽了《濟公歌》,現在的年輕人佛門裏邊留不住,沒來兩天就要走了,他想著“走啊走啊,樂啊樂啊”。(衆笑)《濟公歌》最後還以歌調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還“嘿嘿”,念佛就好好唸,嘿什麼嘿?(衆笑)所以我那時就規定佛學苑學生,《濟公歌》一律不准唱。
爲慶祝佛菩薩聖誕,
那天可開許以歌調贊頌,哪可以天天以歌調唸誦的
現在海外來的VCD、磁帶,全是歌聲唱的,連唸《大悲咒》也是唱的,八戒裏邊不准歌舞觀聽。只有在佛菩薩生日那一天,表示一下慶祝,可以開許。比如說我們在慶祝佛菩薩生日那一天,開許可以歌聲唸一段贊頌,咱們唸起來還蠻好聽的。這是開許,一過了這天就不許這麼唸,哪能天天歌聲唸呢?
唸佛要身心寂靜,不可嬉笑躁動
“唸佛要身心寂靜,不可嬉笑躁動”,身寂靜心寂靜,不能邊唸佛邊嘻嘻哈哈,邊身子亂動。很多年前,我們在一個大寺院裏看到大殿裏一個男居士領頭,邊跑邊敲木魚邊唸佛,後面一大堆的老太太跟著跑,邊嘻嘻哈哈邊唸“南無阿彌陀佛……”,跑不動的只好在旁邊坐著休息。我進佛門幾十年了,從沒看過這樣唸佛。問他們,這是幹啥呀?他們說是“跑西方”,還說誰跑得快誰先到西方,那麼奧運會跑步冠軍肯定第一個到西方,憑兩條腿就能跑到西方?無知到這個地步了。
身動心動,心裏急躁,嘻嘻哈哈,還能到西方了?也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往生,往就是去,生就是投生,至于臨終到哪兒去投生,這就不一定了。何況西方真的能憑兩條腿的功夫跑去嗎?簡直是亂搞。
念佛要達到“念而無念”是“寂”,
“無念而念”是“覺照”這樣的境界
“唸佛要達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們現在沒有這種水平,我稍微給你們說幾句就可以了。念佛無論你心裏念、出聲唸,要念到“念而無念”,也就是沒有念的念頭,也沒有念的聲音,這個就叫“寂”。還要“無念而念”,你不要以爲不在念,其實還在念,這叫“覺照”,一顆覺心把阿彌陀佛的名號照得明明白白。最後的悟、最後的成功、最後的圓滿就在這兩個字上,叫“寂照”!釋迦佛菩提樹下也是通過寂照而悟道的。
你們這一次來到泰順崇教修禅定,有大福氣啊,這兩個月裏就要教你們寂照觀。你們高興不高興?(下:高興。)高興麼我也講完了。(回向)
[轉載自-佛教菩提心網]
《念佛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