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0~29)▪P4

  ..續本文上一頁越看得清楚。你們同學之間爲什麼有時候合得來,有時候合不來?好好研究研究,聽了佛法,懂是懂,但沒有研究,講來講去只有一句話,“哎喲,我起煩惱了。”或者說人家,“你看這個人煩惱這麼厲害”,可從來不研究。

  世人口說仁義道德,可是誰也沒做到

  好比現在崇拜儒教的人,他在研究儒教嗎?從實質上來講,儒教是道道地地的兩面派,說的是仁義道德,做的可不是仁義道德,你老實人真的照儒教那一套仁義道德去做了,他就用另一套把你控製住,你不犧牲,社會就不可能平衡,而且還要你認識到你這樣犧牲就是仁義道德。最突出的一句話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算面上全是仁義道德,可是今天說這個話的人自己也沒有做到。

  心平氣和,沒有平等心怎能和得起來

  話說回來,就說“心平氣和”吧,要氣和就得心平。也就是說你們和不起來的時候,是因爲你們心不平,你們心裏沒有平等心,怎麼和得起來啊,要有平等心才能和得起來。水跟水能夠相融,因爲它們性質一樣,平等的,油跟水就不能相融,雖然它們同樣是液體,可是這兩種液體性質不同。

  與人歡喜就得加持,徹底平等就叫佛

  一個人要討人歡喜,你討佛菩薩歡喜,佛菩薩就給你加持;你討衆生歡喜,你就能度衆生;你討大衆歡喜,你就能夠得到大衆的加持力。一個人使大衆不歡喜,佛菩薩不歡喜,使衆生不歡喜,這個人很蠢,這對你有什麼好處呢?即使人家對你慈悲,讓你享福,你沒有培福光享福,福氣越來越少了,將來就越來越苦啊!一個佛弟子要信因果嘛。佛弟子要成佛,平等平等徹底平等就叫佛,除此之外哪有其他的佛?

  所以在同學之間,在一個修行的團體裏,最要緊是講究平等。

  平等體現在合衆

  那麼平等體現在哪裏?平等體現在合衆,合衆就是平等。尤其是出家人,一出家大家都剃頭,一模一樣,就叫平等。大家都不戴帽子,忽然中間一個人天天戴帽子,秀才不像秀才,道士不像道士,看了總覺得有點不舒服。出家人穿的衣服一模一樣,出家人吃羅漢菜也一模一樣。要合衆啊!你一不合衆,難免別人就要說你閑話。

  不合衆的人,天天掉在煩惱苦海裏

  又比如修禅定,大家都端身正坐,偏偏你低著頭,別人就說:“這人老打瞌睡。”你聽了還怄氣,誰叫你不合衆啊?(衆笑)又如吃飯打梆了,你偏躺在床上,“阿媽,喂我。”(衆笑)那你回家好了,要躺床上就回家。整個僧團是修行的地方,並不是自由散漫享福的地方。如果跟大衆合不起來,你就苦了,天天怄氣鬧情緒,天天掉在煩惱的苦海裏。

  要安必須和,要和必須平

  所以平等具體的表現,在僧團裏就是合衆。能海上師從前講過,衆生都是希望你跟我合起來,可從來不想,應該我跟你合起來。小偷看見警察最恨,小偷從來不願意跟警察合起來:“我也不偷了,我來幫你抓小偷。”小偷希望警察跟他合起來,你也跟我一起偷。(衆笑)所以要記住,要想得到安甯,你必須要和,你想和必須平,心平氣和這句話很有道理的。今天講到這裏。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9)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3日清涼山佛學苑

  說法之人,其義備悉,歸寂無爲,

  令聞者敬佛法僧得名譽遠聞

  提要: 

  ■ 說法之人,得名譽遠聞

  ■ 法說非法,蒙蔽大衆,果報惡道

  ■ 要使聽法的人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 不要前面說佛的話,後面掃掉佛的話

  ■ 贊歎在前否定在後,必然後者居勝

  ■ 破法,謗法,必然致成聽的人不敬佛不敬法不敬比丘僧

  說法之人,得名譽遠聞

  “何因說法之人。得名譽遠聞。用前世說法時。上中下語其義備悉,歸寂無爲,令聞法者。敬佛敬法敬比丘僧。用是故得名聞。”這是說,由于前世說法的關系,今世就能得到名譽遠聞。因爲聽法的人從四面八方來,又向四面八方傳開去,像風那樣,就使檀香的香味隨風飄揚,這樣說法人的名聲就會遠布。

  法說非法,蒙蔽大衆,果報惡道

  同樣的道理,如果這個人說的法不清淨,顛顛倒倒,乃至說的不是正法,假如有覺悟的人發現他講的是非法,他這個不好的名聲也會四處遠播。假如人們沒有覺悟到,以爲他說的也是正法,(其實是邪法)他的名也會遠布,但只是一個虛名,即使有人說他好,也帶有欺騙行爲,這樣果報就不同了。比如說一個人打大妄語,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人家以爲他真的證到了,真的得到什麼果位了,結果傳開去,他的名聲也會很大,可是最後果報下地獄。

  要使聽法的人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所以“說法”是指說的正法,“名譽”是指好的名聲。當然跟用欺騙手段,邪師邪說性質不同,一個能成就智慧,一個知見邪了,生生世世不得成就,而且果報還要下叁惡道。所以這兒的“得名譽遠聞”是指所講的法,具備法義,引導衆生歸于寂靜無爲,而且使聽到法的人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不要前面說佛的話,後面掃掉佛的話

  如今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而偏偏他們運用的手段是利用聽的人不懂佛法,結果也得到了名譽遠聞,這種惡業惡報是非常可怕的。依這段經文來看,他們說法的時候,有沒有“上中下語其義備悉”呢?完全相反,往往他們前面說一段佛法,聽起來沒錯,後面就拐彎了,說的話似是而非,非但法義不具足,而且顛倒地說,用後面的話把前面的佛法否定。這樣,使人們很容易發生錯覺,人們從前面的話來看,以爲他說得沒錯,但是從後面的話來看,因爲時代改變了,似乎也有道理,其實這兩個話是矛盾的,前面的話是佛說的,後面的話是他本人的錯誤知見。

  贊歎在前否定在後,必然後者居勝

  在不少的書裏邊,或者講的話裏,有些人經常運用這種手段,比如前面說“各個宗派都好。”其實他說這個話是逼不得已,因爲每個宗派都是佛法,謗宗派就是謗法,所以不得不順著說幾句。使人家聽起來,他也在贊歎各個宗派啊,可是後面的話就拐彎了,“不過在末法時期,唯有我們修的宗派才簡單方便,因爲現在末法時期衆生根機差了,所以別的宗派不起作用了。”

  破法,謗法,必然致成聽的人不敬佛不敬法不敬比丘僧

  乃至還有的人跟著這些話誇大,進行惡意的誹謗誣蔑,說修禅宗要著魔,修密宗要下地獄,不懂佛法的人聽起來,他說的也有道理,因爲現在末法時期嘛。可是佛從來沒有說過在末法的時候,修這個法門也不行了,修那個法門也不行了,只有簡單方便才行。這種人名義上是在講佛法,其實是在破壞佛法,名義上是在引導衆生修行正法,其實是把衆生引導到謗法的路上去。致成聽法的人不敬釋迦佛,毀謗正法,貶低比丘僧的惡劣後果。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20~2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