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20~29)▪P4

  ..续本文上一页越看得清楚。你们同学之间为什么有时候合得来,有时候合不来?好好研究研究,听了佛法,懂是懂,但没有研究,讲来讲去只有一句话,“哎哟,我起烦恼了。”或者说人家,“你看这个人烦恼这么厉害”,可从来不研究。

  世人口说仁义道德,可是谁也没做到

  好比现在崇拜儒教的人,他在研究儒教吗?从实质上来讲,儒教是道道地地的两面派,说的是仁义道德,做的可不是仁义道德,你老实人真的照儒教那一套仁义道德去做了,他就用另一套把你控制住,你不牺牲,社会就不可能平衡,而且还要你认识到你这样牺牲就是仁义道德。最突出的一句话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就算面上全是仁义道德,可是今天说这个话的人自己也没有做到。

  心平气和,没有平等心怎能和得起来

  话说回来,就说“心平气和”吧,要气和就得心平。也就是说你们和不起来的时候,是因为你们心不平,你们心里没有平等心,怎么和得起来啊,要有平等心才能和得起来。水跟水能够相融,因为它们性质一样,平等的,油跟水就不能相融,虽然它们同样是液体,可是这两种液体性质不同。

  与人欢喜就得加持,彻底平等就叫佛

  一个人要讨人欢喜,你讨佛菩萨欢喜,佛菩萨就给你加持;你讨众生欢喜,你就能度众生;你讨大众欢喜,你就能够得到大众的加持力。一个人使大众不欢喜,佛菩萨不欢喜,使众生不欢喜,这个人很蠢,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即使人家对你慈悲,让你享福,你没有培福光享福,福气越来越少了,将来就越来越苦啊!一个佛弟子要信因果嘛。佛弟子要成佛,平等平等彻底平等就叫佛,除此之外哪有其他的佛?

  所以在同学之间,在一个修行的团体里,最要紧是讲究平等。

  平等体现在合众

  那么平等体现在哪里?平等体现在合众,合众就是平等。尤其是出家人,一出家大家都剃头,一模一样,就叫平等。大家都不戴帽子,忽然中间一个人天天戴帽子,秀才不像秀才,道士不像道士,看了总觉得有点不舒服。出家人穿的衣服一模一样,出家人吃罗汉菜也一模一样。要合众啊!你一不合众,难免别人就要说你闲话。

  不合众的人,天天掉在烦恼苦海里

  又比如修禅定,大家都端身正坐,偏偏你低着头,别人就说:“这人老打瞌睡。”你听了还怄气,谁叫你不合众啊?(众笑)又如吃饭打梆了,你偏躺在床上,“阿妈,喂我。”(众笑)那你回家好了,要躺床上就回家。整个僧团是修行的地方,并不是自由散漫享福的地方。如果跟大众合不起来,你就苦了,天天怄气闹情绪,天天掉在烦恼的苦海里。

  要安必须和,要和必须平

  所以平等具体的表现,在僧团里就是合众。能海上师从前讲过,众生都是希望你跟我合起来,可从来不想,应该我跟你合起来。小偷看见警察最恨,小偷从来不愿意跟警察合起来:“我也不偷了,我来帮你抓小偷。”小偷希望警察跟他合起来,你也跟我一起偷。(众笑)所以要记住,要想得到安宁,你必须要和,你想和必须平,心平气和这句话很有道理的。今天讲到这里。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29)

  傅老师讲于2004年6月3日清凉山佛学苑

  说法之人,其义备悉,归寂无为,

  令闻者敬佛法僧得名誉远闻

  提要: 

  ■ 说法之人,得名誉远闻

  ■ 法说非法,蒙蔽大众,果报恶道

  ■ 要使听法的人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 不要前面说佛的话,后面扫掉佛的话

  ■ 赞叹在前否定在后,必然后者居胜

  ■ 破法,谤法,必然致成听的人不敬佛不敬法不敬比丘僧

  说法之人,得名誉远闻

  “何因说法之人。得名誉远闻。用前世说法时。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归寂无为,令闻法者。敬佛敬法敬比丘僧。用是故得名闻。”这是说,由于前世说法的关系,今世就能得到名誉远闻。因为听法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又向四面八方传开去,像风那样,就使檀香的香味随风飘扬,这样说法人的名声就会远布。

  法说非法,蒙蔽大众,果报恶道

  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人说的法不清净,颠颠倒倒,乃至说的不是正法,假如有觉悟的人发现他讲的是非法,他这个不好的名声也会四处远播。假如人们没有觉悟到,以为他说的也是正法,(其实是邪法)他的名也会远布,但只是一个虚名,即使有人说他好,也带有欺骗行为,这样果报就不同了。比如说一个人打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人家以为他真的证到了,真的得到什么果位了,结果传开去,他的名声也会很大,可是最后果报下地狱。

  要使听法的人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所以“说法”是指说的正法,“名誉”是指好的名声。当然跟用欺骗手段,邪师邪说性质不同,一个能成就智慧,一个知见邪了,生生世世不得成就,而且果报还要下三恶道。所以这儿的“得名誉远闻”是指所讲的法,具备法义,引导众生归于寂静无为,而且使听到法的人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不要前面说佛的话,后面扫掉佛的话

  如今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而偏偏他们运用的手段是利用听的人不懂佛法,结果也得到了名誉远闻,这种恶业恶报是非常可怕的。依这段经文来看,他们说法的时候,有没有“上中下语其义备悉”呢?完全相反,往往他们前面说一段佛法,听起来没错,后面就拐弯了,说的话似是而非,非但法义不具足,而且颠倒地说,用后面的话把前面的佛法否定。这样,使人们很容易发生错觉,人们从前面的话来看,以为他说得没错,但是从后面的话来看,因为时代改变了,似乎也有道理,其实这两个话是矛盾的,前面的话是佛说的,后面的话是他本人的错误知见。

  赞叹在前否定在后,必然后者居胜

  在不少的书里边,或者讲的话里,有些人经常运用这种手段,比如前面说“各个宗派都好。”其实他说这个话是逼不得已,因为每个宗派都是佛法,谤宗派就是谤法,所以不得不顺着说几句。使人家听起来,他也在赞叹各个宗派啊,可是后面的话就拐弯了,“不过在末法时期,唯有我们修的宗派才简单方便,因为现在末法时期众生根机差了,所以别的宗派不起作用了。”

  破法,谤法,必然致成听的人不敬佛不敬法不敬比丘僧

  乃至还有的人跟着这些话夸大,进行恶意的诽谤诬蔑,说修禅宗要着魔,修密宗要下地狱,不懂佛法的人听起来,他说的也有道理,因为现在末法时期嘛。可是佛从来没有说过在末法的时候,修这个法门也不行了,修那个法门也不行了,只有简单方便才行。这种人名义上是在讲佛法,其实是在破坏佛法,名义上是在引导众生修行正法,其实是把众生引导到谤法的路上去。致成听法的人不敬释迦佛,毁谤正法,贬低比丘僧的恶劣后果。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20~29)》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