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30~39)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30)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3日清涼山佛學苑

  出家在家要互相恭敬,

  佛門搞錢,就難團結

  提要: 

  ■ 賢者說法,要具足法義歸寂無爲,不可只停留在修福上

  ■ 佛門搞錢就難團結

  ■ 出家在家要互相尊重,不應互相貶低

  ■ 沒有恭敬心,有恩也被否定

  ■ 身口意要依照佛的教導行動

  ■ 把有錢的居士擡高,導致居士對出家人不恭敬

  賢者說法,要具足法義歸寂無爲,不可只停留在修福上

  這一段經文說得非常具體,“上中下語其義備悉”,義是法義,是釋迦佛親口講的話的意義。“歸寂無爲”,要導向衆生歸向于寂靜無爲。凡世間法都是有爲法,世間上的種種宗教都歸向于人天福報。如今有些人在說法的時候,只強調培福修人天福報,叫大家布施錢財,卻從來不想弘揚釋迦佛的正法,又不敬佛不敬法不敬比丘僧。所以真正稱爲善知識,真正稱爲賢者,說法時就必須法義要具備,導向衆生歸于寂靜無爲,而使聽法的人敬佛敬法敬僧。

  佛門搞錢就難團結

  爲什麼現在四衆弟子和合不起來,一個原因,有些出家人只對居士的錢財感興趣,對居士的修行好像不認可。前幾年有個出家人,名聲很大,人也不壞,可是也有不妥的地方,他跟一個居士說,“你今世就專修供養,培植福報吧。”因爲這個居士的錢很多,他就靠這個居士的經濟來源,並且叫他繼續去做生意,賺了錢來做供養。

  好比許多人看見海外來人了,對人家很歡迎啊,真是熱情招待,其實受歡迎的人心裏也明白,有一次有人跟我說:“這些人是歡迎我口袋裏的錢。”當師父的對一個居士應該要歡迎他好好修行,而不是歡迎他口袋裏的錢。

  出家在家要互相尊重,不應互相貶低

  另一個原因,有的居士看不起出家人,一句話就把出家人否定掉了。“對于某些出家人我是恭敬的,可是這種出家人,寫出來的字還沒有我好。”他根據文化看不起出家人,修行是講文化嗎?修行是講斷煩惱。有的出家人當了師,給居士看到戒律不清淨,不斷煩惱,到處爲名爲利,居士對出家人也恭敬不起來了。所以形成了出家人貶低居士,居士不恭敬出家人,互相懷疑,互相貶低,這樣當然會産生矛盾。有些地方出家人稱居士“小衆”,這就很難聽,一點沒有平等精神。就好像從前的上海,黃浦公園叫外灘公園,門口豎了一塊牌子,“狗與華人不得入內”,把華人跟狗並列起來。居士是出家人的衣食父母,怎麼變了“小衆”了?這樣還會有報恩思想嗎?

  沒有恭敬心,有恩也被否定

  這樣搞得四衆弟子沒有恭敬心,互相懷疑,猜忌,即使有恩也否定。如果人有報恩思想,哪怕他是利用我,欺負我,那麼利用就利用呗,欺負就欺負呗。因爲他對我有恩啊,我被他利用受他欺負等于我在報他的恩啊,今世的恩今世報,何必等到來世呢?

  身口意要依照佛的教導行動

  敬佛敬法敬僧,“僧”廣義來講是指四衆弟子的團體,四衆弟子都是佛弟子,要和合,要互相恭敬,互相贊歎。佛弟子所有的身口意行動全要照佛的教授教誡。

  咱們去過龍翔寺,在信行法師那裏,他們恭敬居士,贊歎居士,沒聽到過一句把居士貶低的話。像這樣一位法師,對咱們居士如此愛護,如此尊重,也必然會引起居士對出家人的尊重。有些出家人盡是空喊口號,“恭敬僧寶。”可是你不尊重居士,不愛護居士,叫居士怎麼恭敬你啊?凡事都是相對的。

  把有錢的居士擡高,導致居士對出家人不恭敬

  爲什麼有些居士不恭敬出家人?也有一個原因,有些出家人把有錢的居士捧得很高,造成高高在上,非常傲慢,你把他捧高了,出家人的身份在他眼裏就降低了。我前兩天在批評蘇州老同學的時候,就說過這麼一句話,“你們對我這個老師尊重,沒錯,可是你們不能不恭敬出家人啊,說到底我還是一個居士。”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31)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3日清涼山佛學苑

  邪見不進正道,心不淨不見淨土

  提要: 

  ■ 利用佛門賺錢,害人又害己

  ■ “財神”到廟,出家人不應列隊迎接

  ■ 邪見不進正道,心不淨不見淨土

  ■ 說得太輕巧,地獄仍未空

  ■ 心不淨,行爲不當,口說顛倒語能當模範嗎

  ■ 照釋迦佛教導說法,就是正法的依據

  利用佛門賺錢,害人又害己

  有這麼一個居士,有錢後很傲慢,其實他錢的來源也不正當,去搞了一個專門放死人骨灰的塔。塔是裝佛舍利的,除了佛的舍利以外,一般寺院裏修個塔,是供養出家人的。他去賣給社會上的人,不管這個死人是強盜小偷,只要給錢全放到塔林裏去,這個罪過可不小啊!信佛的人一見塔就要禮拜,難道要跟這些人禮拜?害了那些亡人,更增加他們的罪過,也害了那些出錢的人,敗壞了佛門,背了惡業。這個人卻成了暴發戶大老板。

  “財神”到廟,出家人不應列隊迎接

  這個人沒富之前,還有恭敬心,很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後來有了錢就傲慢,去各個寺院一供養就多少萬,有個寺院只要電話一到,出家人就列隊歡迎,這還像話嗎?即使你是個財神,出家人也不應該這麼做啊。四衆弟子要團結,就必須要敬佛敬法敬僧,敬在哪裏?要敬在修行上。

  邪見不進正道,心不淨不見淨土

  也許有人會想:像這樣的人,當年如此榮耀,供養了那麼多錢,又是個唸佛的,肯定往生西方。那麼往生了沒有?這個人未到老年就死了,原有的房子半價賣出還沒人要,誰也不敢住,每天半夜聽到樓上有敲木魚唸經的聲音。原來他死後不肯離去。

  邪的人怎麼能進正道?心不淨的人怎能到淨土?要敬佛敬法敬僧的人,心才會清淨,心淨土淨,心不淨你哪兒去找淨土啊?

  說得太輕巧,地獄仍未空

  說心不清淨沒關系,只要唸就能往生,這是不懂佛法的人講的話,有這麼容易,地獄全空了。現在有多少人在唸佛?連社會上不信佛的人,看見信佛的人也會合起掌來:“阿彌陀佛”。如果有人一輩子不知道唸了多少句“阿彌陀佛”,可是一輩子盡幹壞事,到底去地獄還是去極樂世界?話說太輕飄,會造成很多人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

  心不淨,行爲不當,口說顛倒語能當模範嗎

  心淨土淨,心不淨土不淨。心不淨就沒有你的淨土,極樂世界淨土也不會屬于你,因爲不相應。比如有人推舉你當模範,你心不淨,行爲不正當,說話顛倒,能當模範嗎?所以這部《佛說賢者五福德經》,整篇經文都是贊歎說法人種種的功德和果報,那是指說的是正法,是清淨的法,可不是說的邪法,不清淨的法。

  照釋迦佛教導說法,就是正法的依據

  有人曾經提了這麼一個問題:“你有什麼可以證明老師說的是正法?”是正法不是正法應以釋迦佛說的話爲准則,我照釋迦佛的法說,如果沒有說錯,這就是證據。可見現在人對佛法是盲無所知。你們以後去弘法也會碰到這種事,咱們弘揚佛法已經夠忙了,只能不作計較,也不必作辯論。好比小學生常會對老師班門弄斧,小學生發到新書,第一課還沒上,找一個筆劃最多的字去問老師,“老師,這是什麼字啊?”小孩無知故意考考老師,你這個字認得嗎?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32)

  傅老師講于2004年6月3日清涼山佛學苑

  四谛法是比丘僧的根本法

  提要: 

  ■ 不敬說正法的人,就會起破壞團結的作用

  ■ 用正法眼去看非法人,非法人心裏就不舒服

  ■ 對說正法的人誹謗、打擊、排斥就是不敬佛法僧

  ■ 四谛法是比丘僧的根本法

  ■ 把苦集滅道另作別解,就沖掉了當年佛在鹿野苑說的四谛法

  不敬說正法的人,就會起破壞團結的作用

  如果你真的根據佛的經文指出我某句話理解錯了,比如我把叁皈依講錯了,你給我指正一下,“是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不是皈依佛同時皈依天魔外道。”那麼我應該感謝你。既然指不出我的錯誤,就是我沒錯啊。一個對說正法的人沒有恭敬心的人,肯定會起到破壞團結的作用。

  用正法眼去看非法人,非法人心裏就不舒服

  現在有一種人,正法他聽不進去,邪法卻聽得特別舒服。還有一種人表面上也是口口聲聲要弘揚正法,對弘揚正法的人也會起表面上的恭敬,可是一等到善知識在弘揚正法時,觸動了他的過錯,即使沒有明說,但人們根據正法去看他,他心裏就不舒服。

  對說正法的人誹謗、打擊、排斥就是不敬佛法僧

  虛僞的言論和做法,總有一天會把真面目暴露出來,會促使佛法很快滅亡。滅法最可怕的就是不根據佛法去依教奉行,對弘揚正法的人誹謗、打擊、排擠。所以一個佛弟子最最重要的是要敬佛敬法敬比丘僧。

  四谛法是比丘僧的根本法

  按照佛教的曆史來看,成爲比丘僧至少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從戒上來講,得受二百五十條具足戒,清淨無犯,犯了忏悔還淨。從法上來講,當年釋迦佛成道後,到鹿野苑度五比丘,當時他們只是五個苦行人,因爲釋迦佛去跟他們講了四谛法,所以成了比丘僧。佛教的曆史不可否認,一個比丘僧就應該學四谛法,懂四谛法,修四谛法,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原則。

  把苦集滅道另作別解,就沖掉了當年佛在鹿野苑說的四谛法

  現在出家人對佛說的苦集滅道四谛法大都不明白,卻接受了另外一種“苦集滅道”。

  苦谛怎麼說?“娑婆世界苦啊”,但是從不想找找苦的原因。他們從不說苦的原因在煩惱,而說苦的原因在娑婆世界。集谛呢?佛說集谛是叫你去認識苦的原因在煩惱的聚集上,斷煩惱才能離苦,但他們解決苦卻是另一種說法,“離開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去”。滅谛呢?佛說滅谛是要比丘斷盡煩惱,了脫生死,證阿羅漢果到彼岸,在他們看來“彼岸就是極樂世界”。道谛呢?佛說道谛是斷煩惱的方法就是要修叁十七道品,在他們看來,道谛就是唸佛,唸佛就是導向極樂世界的路。如果要這些出家人講講苦集滅道,他們會講:“娑婆世界苦,趕快求往生,彼岸就是極樂世界,唸佛就是道…

《《佛說賢者五福德經》講解(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