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我對叁寶沒信心了。”後來聽說又進了另外一個門,不是佛門,叫廈門,(衆笑)仍然回到世俗上。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衆生,就好比精神病院裏也有看不好的病人,因爲衆生的煩惱病太嚴重了。
修行人內因敗壞,佛法也很難起作用
我把修行人的病,拿世間上的病來打比方,好比也有精神分裂症、老年癡呆症、愛滋病(衆笑)、非典。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病,修行老是修不好,說明這個修行人病重了,不是佛法對他們沒辦法,而應該說他不能接受佛陀的教育,不能按照法藥的要求去依教奉行,或是由于他自身內因的敗壞,藥吃下去了,很難消化吸收,很難起作用。
由矛盾失調而形成分裂的人,執著于錯誤的一面就成了傻子
精神分裂症的形成,主要是自己思想出了偏,或受外界的引誘産生了矛盾。當他心裏矛盾沖突的時候,他的精神就開始分裂了,起初還有一定的協調能力,由于矛盾不能統一,就逐漸形成了失調。
如果矛盾的一方占了優勢,他的心裏就對這一方面的觀點執著得很厲害,而把另一方面觀點推出去,也就不大去考慮了。
可惜的是他偏偏倒向了錯誤的一面,那就麻煩了,而另外一面的觀點,經常會提醒他,當這種思想鬥爭嚴重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平衡狀態就破裂了。
這種人到了後期知見完全顛倒,正知正見完全聽不進去。他以執著的東西爲正常,也會顯得很輕松,很歡喜。其實在正常人看來,他已經變成傻子了。
傻子喜裝扮,這跟他世俗觀念有關
傻子做了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別人看起來奇怪,他朝你傻笑,還很高興很得意,而且還特別喜歡裝扮自己,這跟他的世俗觀念有關。
即使沒有條件,也會胡亂地裝扮,把肮髒的花裙子穿在身上表示他很漂亮,臉都沒有洗幹淨,頭發都是亂七八糟的,他也無所謂,好像很自在,爲了打扮自己,頭上還插了很多花。整天在馬路上自由自在地唱,唱來唱去這麼幾句話,自得其樂,表示他很會唱。
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宿便臭氣刺激而出現興奮時,就要發病了
這種精神分裂症在大便不通,晚上失眠的情況下容易發病。這時候病人由于宿便臭氣的刺激,往往會出現興奮狀態,他很喜歡講話,喜歡串門,一直在海闊天空地擺龍門陣,講不完的講,這麼興奮晚上當然睡不著了。
人生八苦(30)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不要從自己的愚癡中製造偏見
提要:
■ 修行人不要眼望天空,戴了黑眼鏡看人,更不要從自己的愚癡中製造偏見
■ 圓滿的佛法如今已出現了很多分裂的狀況
■ 釋迦佛教導弟子要智慧圓滿,悲心圓滿
■ 想結圓滿的果,必須種圓滿的因
■ 不持戒,不修定,不管學生,怎能培養出修行人來
■ 修行人沒有博士、碩士的頭銜,也不能叼了煙講佛法
修行人不要眼望天空,戴了黑眼鏡看人,更不要從自己的愚癡中製造偏見
我年輕時候見過一個這樣的人,因爲有心理障礙,曾經到我這兒聽過課。他由于興奮經常東家串西家,講來講去都是講天堂怎麼好,某某人到天上去了叁次。這個人給我留下了兩個印象:他經常會眼睛朝著天,戴了黑眼鏡看人;又經常喜歡批評這個人批評那個人,連我也給他批評了幾句,因爲我對他提到一位老醫生說過的話:“病都是自身的矛盾,沒有一種病是看不好的,僅僅是現在醫學不發達。”他說:“你說沒有一種病看不好,你能保證所有的病你都能看好嗎?”
這使我想起如今佛門裏這種病人也不少,這種病人可不是天生的呢,大都是受後天影響的。他們眼望天空,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經常說這個法門不行,那個法門不好,不知道是自己的愚癡在製造偏見,卻總喜歡戴了有色眼鏡看人。
圓滿的佛法如今已出現了很多分裂的狀況
把佛法與修行分裂的現象也很多,現在有許多修行人,不要圓滿的佛法,只抓片面,或把片面說成圓滿,更在片面裏再抓一點一滴。又戴了有色眼鏡,以末法衆生的知見爲正常。看到真正的修行人修戒定慧、六波羅蜜、顯密二教,圓滿教證二法,卻看不慣,盡說閑話。在片面上呢,有的強調戒,排斥定,排斥慧,一鼎叁腳在他那裏成了一只腳,再看看這只腳呢,破破爛爛的也不全了,僅僅存在這麼一點點了,還如此地高傲,強調這就是他的特點。有的人喜歡打坐,不要戒,說:“受戒會給生活帶來不方便。”有的人雖對佛學有愛好,卻不要戒也不修定,還有的竟然認爲只要唱唸,佛法都不需要,就不像個修行人。
釋迦佛教導弟子要智慧圓滿,悲心圓滿
釋迦佛教導佛弟子要成佛,要智慧圓滿,悲心圓滿。拿悲心來說,聽說你們昨天在種樹時出現了兩種意見,引起了矛盾,最後還是因爲傅老師叫我們種就種下去了,這也算是我的悲心吧,當然不能保證樹一定能種活,但可以試試看,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麼救樹一命勝造八級橋梁。(衆笑)修行人的悲心非但要到有情身上,還要到無情身上。其實照今天科學家研究下來,植物也有情感,科學家拍照說明,你要去采花的時候,走近這花,花就全身發抖。所以佛規定植物的種子不能燒,因爲種子裏有生命。假如這棵樹活了,不管它感謝不感謝我,但是我的悲心已經到它身上了。這不過是舉個例子。
想結圓滿的果,必須種圓滿的因
想結圓滿的果,必須種圓滿的因。可是佛教傳到中國分了宗派,結果成了分道揚镳。知識分子喜歡研究學問,就是不要戒,不要定,把能成就修行的佛學變了一種文化。有的人整天看人寫的書,由于不善辨別是非,對的也吸收,錯的也吸收。
不持戒,不修定,不管學生,怎能培養出修行人來
聽說有些佛學院,不重視戒,根本不修禅定,老師到時間講課,講完課就回去,從不管學僧。學僧品德不好,不管;遲到早退,不管;課堂裏打瞌睡,不管;吵架也不管,因爲他教學是爲了拿工資的。一下課,學僧西裝一換,摩托車嗚嗚去逛街,老師也不管,這樣能培養出修行人來嗎?
修行人沒有博士、碩士的頭銜,也不能叼了煙講佛法
不修行就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佛教導弟子是要修行斷煩惱證果啊,可不是叫你到世俗上去挂個什麼博士、碩士的頭銜。還有個名大財粗的在家人會講也會寫,聽說他在講堂上講法時,嘴裏還叼了一支煙,連支煙都戒不掉,卻會誇誇其談。
人生八苦(31)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行苦
傅味琴講于湖北清涼山佛學苑 2004.6.17清晨
不要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外面去了
提要:
■ 迦葉尊者是無持無犯,你可別無持有犯
■ 各宗派各法門都要戒定慧具足
■ 佛教觀念上的分裂從宗派開始,又逐漸向片面簡單發展
■ 前面說好話,後面說醜話,最後否定正法
■ “誦”與“禅”要互相調劑,不要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
外面去了
■ 釋迦佛才是正知正見,偏一點就歪了
迦葉尊者是無持無犯,你可別無持有犯
拿禅宗來說,迦葉尊者靈山拈花笑,這本身就是一個特殊法門,是攝受上根上智的一心禅。如果你不是上根上智,你去參禅,也好,但不能不要戒啊。迦葉尊者不持戒,是因爲他從不犯戒,是無持無犯,你可別無持有犯。有人不聽經,也不唸經,說當年慧能是文盲,後來成了禅宗的祖師,會講《金剛經》,可你不學會講嗎?你沒這個水平,還得先把戒定慧學好,要不然到後來很容易偏向極端。
各宗派各法門都要戒定慧具足
研究法相唯識的人,有沒有在修禅定啊?現在許多人連法都不要了,淨土宗初祖主張,戒定慧全要修,要法門無量誓願學,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今有人卻說“只要一句,樣樣不要”。密宗重視學經論修禅定,更要戒定慧具足,哪有整天“嗡啊吽嗡啊吽”的。(衆笑)宗喀巴大師過目不忘,一天要看17篇生書,有的法師能背誦《大藏經》,哪有像現代人只知搖鈴舉杵這麼簡單?
佛教觀念上的分裂從宗派開始,又逐漸向片面簡單發展
佛教在中國自從成立宗派以後,每個宗派都越搞越簡單,也只弘揚自己宗派的幾部經,開始還帶著一些圓滿的話,慢慢就發展成片面了。宗派跟宗派之間自說一套,你說你的好,他說他的好,這倒也罷了,偏要說人家不好,僅僅說話巧妙不同,有的先強調,“末法時期了”,再強調,“都是鈍根了”,再強調,“鈍根修禅宗不行,修密宗不行。”其實這樣搞簡單、片面,早把自己架空了。搞得佛門也越來越分裂,這種思想狀態好比跟精神分裂症有什麼差別?
前面說好話,後面說醜話,最後否定正法
有的一進佛門就聽到了不少錯見的言論,後來聽到了正知正見,心裏雖高興,但跟以前先入爲主的錯見鬧矛盾,總想透口氣,就得表面平衡一下,“這樣說也是對的。不過呢,現在末法時期了,不能這樣了,只能那樣了。”又偏過去了。最後幹脆佛法都不要了,卻又說聽經只能聽一個人講,也就是只能聽他的,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矛盾,豈不等于他講錯了也叫人無法知道。還有的講佛法,前面說好話,後面說醜話,最後否定正法。
“誦”與“禅”要互相調劑,不要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外面去了
我剛才講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時容易發作,修行人喜歡保留煩惱,不肯排除煩惱,豈不等于大便不通?一個想保留煩惱的人,真是臭氣沖天。
還有過于興奮,腦子沒有好好休息也會發病。釋迦佛叫佛弟子“非誦即禅,非禅即誦”,就是給你一個調劑嘛,這是科學。現在有些人主張整天唸,又不知道修禅定,無法調劑,當然興奮過度了!兩叁年前,聽說有人關起門來整天唸佛,唸了叁天死掉了。我想這可能是由于長時間出聲唸佛容易傷氣,氣盡而亡吧。所以如今的種種偏見,種種執著,種種抵觸,完全偏到釋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軌道外面去了。
釋迦佛才是正知正見,偏一點就歪了
什麼叫正知正見?釋迦佛才是正知正見,釋迦佛的教導你不能偏一點,偏一點就歪掉了。如果不學佛法,不懂佛法,肯定會走偏的。凡事都有規律的呀,修行人要按照釋迦佛指明的規律,違反了規律就不行。好比咱們這只小狗,每次一開步,跑得特別快,你們說它前世是一個運動員,(衆笑)那麼你用四條腿去跑跑看呢,(衆笑)你兩只手兩只腳全著地,能跑得過它嗎?人是人的規律,狗是狗的規律呀,這個規律怎麼能搞錯呢?今天講到這裏。(完)
《人生八苦(20~31)》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