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我对三宝没信心了。”后来听说又进了另外一个门,不是佛门,叫厦门,(众笑)仍然回到世俗上。所以佛也有度不了的众生,就好比精神病院里也有看不好的病人,因为众生的烦恼病太严重了。
修行人内因败坏,佛法也很难起作用
我把修行人的病,拿世间上的病来打比方,好比也有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爱滋病(众笑)、非典。这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病,修行老是修不好,说明这个修行人病重了,不是佛法对他们没办法,而应该说他不能接受佛陀的教育,不能按照法药的要求去依教奉行,或是由于他自身内因的败坏,药吃下去了,很难消化吸收,很难起作用。
由矛盾失调而形成分裂的人,执着于错误的一面就成了傻子
精神分裂症的形成,主要是自己思想出了偏,或受外界的引诱产生了矛盾。当他心里矛盾冲突的时候,他的精神就开始分裂了,起初还有一定的协调能力,由于矛盾不能统一,就逐渐形成了失调。
如果矛盾的一方占了优势,他的心里就对这一方面的观点执着得很厉害,而把另一方面观点推出去,也就不大去考虑了。
可惜的是他偏偏倒向了错误的一面,那就麻烦了,而另外一面的观点,经常会提醒他,当这种思想斗争严重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平衡状态就破裂了。
这种人到了后期知见完全颠倒,正知正见完全听不进去。他以执著的东西为正常,也会显得很轻松,很欢喜。其实在正常人看来,他已经变成傻子了。
傻子喜装扮,这跟他世俗观念有关
傻子做了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别人看起来奇怪,他朝你傻笑,还很高兴很得意,而且还特别喜欢装扮自己,这跟他的世俗观念有关。
即使没有条件,也会胡乱地装扮,把肮脏的花裙子穿在身上表示他很漂亮,脸都没有洗干净,头发都是乱七八糟的,他也无所谓,好像很自在,为了打扮自己,头上还插了很多花。整天在马路上自由自在地唱,唱来唱去这么几句话,自得其乐,表示他很会唱。
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宿便臭气刺激而出现兴奋时,就要发病了
这种精神分裂症在大便不通,晚上失眠的情况下容易发病。这时候病人由于宿便臭气的刺激,往往会出现兴奋状态,他很喜欢讲话,喜欢串门,一直在海阔天空地摆龙门阵,讲不完的讲,这么兴奋晚上当然睡不着了。
人生八苦(30)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
傅味琴讲于湖北清凉山佛学苑 2004.6.17清晨
不要从自己的愚痴中制造偏见
提要:
■ 修行人不要眼望天空,戴了黑眼镜看人,更不要从自己的愚痴中制造偏见
■ 圆满的佛法如今已出现了很多分裂的状况
■ 释迦佛教导弟子要智慧圆满,悲心圆满
■ 想结圆满的果,必须种圆满的因
■ 不持戒,不修定,不管学生,怎能培养出修行人来
■ 修行人没有博士、硕士的头衔,也不能叼了烟讲佛法
修行人不要眼望天空,戴了黑眼镜看人,更不要从自己的愚痴中制造偏见
我年轻时候见过一个这样的人,因为有心理障碍,曾经到我这儿听过课。他由于兴奋经常东家串西家,讲来讲去都是讲天堂怎么好,某某人到天上去了三次。这个人给我留下了两个印象:他经常会眼睛朝着天,戴了黑眼镜看人;又经常喜欢批评这个人批评那个人,连我也给他批评了几句,因为我对他提到一位老医生说过的话:“病都是自身的矛盾,没有一种病是看不好的,仅仅是现在医学不发达。”他说:“你说没有一种病看不好,你能保证所有的病你都能看好吗?”
这使我想起如今佛门里这种病人也不少,这种病人可不是天生的呢,大都是受后天影响的。他们眼望天空,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经常说这个法门不行,那个法门不好,不知道是自己的愚痴在制造偏见,却总喜欢戴了有色眼镜看人。
圆满的佛法如今已出现了很多分裂的状况
把佛法与修行分裂的现象也很多,现在有许多修行人,不要圆满的佛法,只抓片面,或把片面说成圆满,更在片面里再抓一点一滴。又戴了有色眼镜,以末法众生的知见为正常。看到真正的修行人修戒定慧、六波罗蜜、显密二教,圆满教证二法,却看不惯,尽说闲话。在片面上呢,有的强调戒,排斥定,排斥慧,一鼎三脚在他那里成了一只脚,再看看这只脚呢,破破烂烂的也不全了,仅仅存在这么一点点了,还如此地高傲,强调这就是他的特点。有的人喜欢打坐,不要戒,说:“受戒会给生活带来不方便。”有的人虽对佛学有爱好,却不要戒也不修定,还有的竟然认为只要唱唸,佛法都不需要,就不像个修行人。
释迦佛教导弟子要智慧圆满,悲心圆满
释迦佛教导佛弟子要成佛,要智慧圆满,悲心圆满。拿悲心来说,听说你们昨天在种树时出现了两种意见,引起了矛盾,最后还是因为傅老师叫我们种就种下去了,这也算是我的悲心吧,当然不能保证树一定能种活,但可以试试看,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救树一命胜造八级桥梁。(众笑)修行人的悲心非但要到有情身上,还要到无情身上。其实照今天科学家研究下来,植物也有情感,科学家拍照说明,你要去采花的时候,走近这花,花就全身发抖。所以佛规定植物的种子不能烧,因为种子里有生命。假如这棵树活了,不管它感谢不感谢我,但是我的悲心已经到它身上了。这不过是举个例子。
想结圆满的果,必须种圆满的因
想结圆满的果,必须种圆满的因。可是佛教传到中国分了宗派,结果成了分道扬镳。知识分子喜欢研究学问,就是不要戒,不要定,把能成就修行的佛学变了一种文化。有的人整天看人写的书,由于不善辨别是非,对的也吸收,错的也吸收。
不持戒,不修定,不管学生,怎能培养出修行人来
听说有些佛学院,不重视戒,根本不修禅定,老师到时间讲课,讲完课就回去,从不管学僧。学僧品德不好,不管;迟到早退,不管;课堂里打瞌睡,不管;吵架也不管,因为他教学是为了拿工资的。一下课,学僧西装一换,摩托车呜呜去逛街,老师也不管,这样能培养出修行人来吗?
修行人没有博士、硕士的头衔,也不能叼了烟讲佛法
不修行就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佛教导弟子是要修行断烦恼证果啊,可不是叫你到世俗上去挂个什么博士、硕士的头衔。还有个名大财粗的在家人会讲也会写,听说他在讲堂上讲法时,嘴里还叼了一支烟,连支烟都戒不掉,却会夸夸其谈。
人生八苦(31)
——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行苦
傅味琴讲于湖北清凉山佛学苑 2004.6.17清晨
不要偏到释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轨道外面去了
提要:
■ 迦叶尊者是无持无犯,你可别无持有犯
■ 各宗派各法门都要戒定慧具足
■ 佛教观念上的分裂从宗派开始,又逐渐向片面简单发展
■ 前面说好话,后面说丑话,最后否定正法
■ “诵”与“禅”要互相调剂,不要偏到释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轨道
外面去了
■ 释迦佛才是正知正见,偏一点就歪了
迦叶尊者是无持无犯,你可别无持有犯
拿禅宗来说,迦叶尊者灵山拈花笑,这本身就是一个特殊法门,是摄受上根上智的一心禅。如果你不是上根上智,你去参禅,也好,但不能不要戒啊。迦叶尊者不持戒,是因为他从不犯戒,是无持无犯,你可别无持有犯。有人不听经,也不唸经,说当年慧能是文盲,后来成了禅宗的祖师,会讲《金刚经》,可你不学会讲吗?你没这个水平,还得先把戒定慧学好,要不然到后来很容易偏向极端。
各宗派各法门都要戒定慧具足
研究法相唯识的人,有没有在修禅定啊?现在许多人连法都不要了,净土宗初祖主张,戒定慧全要修,要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如今有人却说“只要一句,样样不要”。密宗重视学经论修禅定,更要戒定慧具足,哪有整天“嗡啊吽嗡啊吽”的。(众笑)宗喀巴大师过目不忘,一天要看17篇生书,有的法师能背诵《大藏经》,哪有像现代人只知摇铃举杵这么简单?
佛教观念上的分裂从宗派开始,又逐渐向片面简单发展
佛教在中国自从成立宗派以后,每个宗派都越搞越简单,也只弘扬自己宗派的几部经,开始还带着一些圆满的话,慢慢就发展成片面了。宗派跟宗派之间自说一套,你说你的好,他说他的好,这倒也罢了,偏要说人家不好,仅仅说话巧妙不同,有的先强调,“末法时期了”,再强调,“都是钝根了”,再强调,“钝根修禅宗不行,修密宗不行。”其实这样搞简单、片面,早把自己架空了。搞得佛门也越来越分裂,这种思想状态好比跟精神分裂症有什么差别?
前面说好话,后面说丑话,最后否定正法
有的一进佛门就听到了不少错见的言论,后来听到了正知正见,心里虽高兴,但跟以前先入为主的错见闹矛盾,总想透口气,就得表面平衡一下,“这样说也是对的。不过呢,现在末法时期了,不能这样了,只能那样了。”又偏过去了。最后干脆佛法都不要了,却又说听经只能听一个人讲,也就是只能听他的,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矛盾,岂不等于他讲错了也叫人无法知道。还有的讲佛法,前面说好话,后面说丑话,最后否定正法。
“诵”与“禅”要互相调剂,不要偏到释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轨道外面去了
我刚才讲精神病人在大便不通时容易发作,修行人喜欢保留烦恼,不肯排除烦恼,岂不等于大便不通?一个想保留烦恼的人,真是臭气冲天。
还有过于兴奋,脑子没有好好休息也会发病。释迦佛叫佛弟子“非诵即禅,非禅即诵”,就是给你一个调剂嘛,这是科学。现在有些人主张整天唸,又不知道修禅定,无法调剂,当然兴奋过度了!两三年前,听说有人关起门来整天唸佛,唸了三天死掉了。我想这可能是由于长时间出声唸佛容易伤气,气尽而亡吧。所以如今的种种偏见,种种执著,种种抵触,完全偏到释迦佛所指定的正常的修行轨道外面去了。
释迦佛才是正知正见,偏一点就歪了
什么叫正知正见?释迦佛才是正知正见,释迦佛的教导你不能偏一点,偏一点就歪掉了。如果不学佛法,不懂佛法,肯定会走偏的。凡事都有规律的呀,修行人要按照释迦佛指明的规律,违反了规律就不行。好比咱们这只小狗,每次一开步,跑得特别快,你们说它前世是一个运动员,(众笑)那么你用四条腿去跑跑看呢,(众笑)你两只手两只脚全着地,能跑得过它吗?人是人的规律,狗是狗的规律呀,这个规律怎么能搞错呢?今天讲到这里。(完)
《人生八苦(20~31)》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