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世俗智與加行智,雖同屬有漏智慧,然二智兼長的人爲數極少。多數是非顧此失彼,即顧彼失此,尤其不知有所謂加行智的人更估極大多數。其所以然的主要原因,在於一般人一向沒有注意到生死問題,或雖注意,然迄未找到圓滿解決的方法。事實上,生活問題與生死問題,確是現實存在的二大問題,所以確有兼籌並顧的必要。欲求徹底改造人生,圓滿解決二大問題,在尚未獲得其他更妙的方法之前,鑒於戒定慧叁學對於處理是類問題,是具有堅強的理論根據,與卓越的事實成就,則我們就應重視加行智,如同重視世俗智一樣,並使二智結合,交流經驗,融會貫通,盡量利用,以期發揮更大的力量爲衆生的利樂服務。
大家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因爲力量集中的原故。若把已集中的力量繼續不斷的予以有組織的集中,則其力量不將更大麽。所以有組織的集中火力汽力,就能開動數萬噸輪船、數十節火車、乃至運載數十噸東西飛升高空。有組織的集中水力,就能産生幾十萬乃至百余萬千瓦電力,使無數工礦得到動力,百千萬人得到光明。如是乃至原子能所已表現的偉大能力。這些事情在一千年前是認爲不可能的,而在今日則是熟見的常事。可知有組織的集中心力來進行有益的工作,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是能使力量輾轉發揮而産生出無限的力量,使效能不斷增上而提高到不可思議的高度。除非認爲效能的提高是有限度。然而事實決非如是,效能是可以無限度提高的。佛法的禅定(止觀)正是直截了當進行身力心力的集中,且是有組織的,繼續不斷的,無有止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不斷的改造身心,一方面不斷的提高智慧,提高效能。得定之後引發出來的神通變化,乃至叁寶的不思議功德,這是由於智慧與效能的無限提高所成就的殊勝作用。除非不信智慧與效能的發展是無止境,否則就沒有理由來否認這些事迹的可能性。根據佛所親證的事實,不可思議的智慧德相,原是人人本具的自性功德(即自性叁寶),不過因被煩惱執著之所障蔽而不證得,若把煩惱我執斷除清淨,則自性功德,悉皆現前,一切問題,悉皆解決。這就證明佛法是研究人生,改造人生的專門科學,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文化遺産,這裏正蘊伏著無限潛力,無量寶藏,等待人們的開發,而加行智正是開發這個寶藏的金匙。凡是熱愛祖國,悲憫衆生的人,肯將這把金匙,據爲已有,而不公諸同好麽。
.
科 丁五、施心四頌
頌 施他量可量 受報有後現 如來正法僧 不可量受現
報恩除罪業 去貪少守護 資福調練身 恒常施不斷
要恭敬淨財 豐盛不儉草 整肅亦莊嚴 親身行爲妙
不圖他觀美 不圖他忻贊 善願爲他故 正等菩提觀
解
上文已將附學八目的前四項目,即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分別解釋,初步證明佛法是改造人生、提高智能的專門科學。今將解釋附學的後四項目,即施心、護心、願心、回向心。前四項目重在自我改造,自利成份較多,後四項目則由自利而利他,目的在於饒益大衆。
本頌是說施心,施謂布施,亦稱供養,凡以財物、勞力、技能、才智,隨緣隨力,幫助他人,使人受用離苦得樂的利益,皆名布施。布施是一種隨時隨地皆可實行的應用課目,具有非常殊勝的作用和利益。布施不但使受施的人得離苦惱,受用得樂,而且亦令行施的人獲得自我改造的更大利益。因爲布施不僅是一種舍己爲人的善行,而實則自他兼利,能使行施的人於布施供養的實踐中,養成一種關懷他人、照顧他人、和幫助他人的良好習慣,乃至啓發見義勇爲的忘我精神,乃至成就自他不二的無我功德,所以怖施是在實踐上進行自我改造,舍己忘我,乃至徹證無我的善巧方便。
『忘我』『無我』的對面就是「有我」,因有我故,「我」就成了執著不忘的主體,佛法名爲「執我」,亦名「我執」。因執我故,乃複聯帶貪著於我寒欲衣、我饑欲食等身外之物,因爲衣食住行乃至眷屬名位等等,皆我所賴以生存的必需條件,亦是我所享用的東西,凡是一切身外之物,佛法總名「我所」我所資生之具)。現實的「我」和「我所」,佛法並不否認有其作用,佛法不但承認「我」「我所」是有作用,而且認定其作用是可以不斷改善和提高的,不過如果「貪愛執著」於「我」「我所」,則其作用不但不易改善,而且相反的就要生起不良作用,召致許多苦惱及禍患來了。所以「執我」是召苦之因,要由舍己忘我而證無我,才能真實受用離苦得樂的利益,而布施即爲從實踐上學習舍己忘我,乃至無我的勝善方便。
問:「執我」爲召苦之因,因其貪義比較隱晦,故請詳細予以說明。必待透徹認識「我執」過患之後,才能相應地認識到對治「我執」的重要。 .
答:由於堅固執著「我」「我所」故,即生種種貪欲之心,而人生的一切苦惱與禍患,多分皆由貪欲執著之所釀成。貪著的過患,上文於解呵棄五欲時已有陳述,今更引伸予以發揮,以見貪著害人之烈,貴非始料之所及。由於貪著而未得患得,既得患失,而患得患失的過程,就是無限苦惱與無量禍患的發展過程。由於患得患失而造種種損人利己、逞私害公、乃至剝削掠奪、欺詐恫嚇等惡行。貪著有得,則貪得無厭十永難滿足。貪求不得,則嫉忌嗔恚,到處尋釁。總之,由於利欲熏心的原故,貪著能使人們愚癡,乃至瘋狂,乃至倒行逆施,至死不悟。所以小之如人們唯利是圈的不法行爲,大之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前慘禍,乃至今日美帝國主義者企圖武裝德日,霸占臺灣等侵略陰謀,和其在朝鮮、在越南、在我國的大陳島、以暴力劫走俘虜與平民等滅絕人性的血腥罪行,以及叫囂原子戰爭的訛詐政策,如果撇開種種熟聞的原因不談,而唯窮究其內心的動機,挖掘其最極深隱的思想根源,可以一言以蔽之日,無非是一個貪得無餍的野心在興風作浪,發號司令。因爲貪心不能放任,偶一放任,即可由最初貪睡貪食等小貪,逐漸擴展而成得隴望蜀、永無餍足的大貪。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說明貪心發展,無有限量。可知貪欲加禍人群的過患,既大且烈,而且是變化多端,無有窮盡的。現在我們全人類的和平生活,正在受到美帝國主義者最極狂妄的嚴重威脅,我們一面固當聯合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嚴正的、不斷的、發出正義的吼聲來譴責美帝的幹涉我國內政,和破壞世界和平的醜惡罪行,堅決要求一切美國武裝部隊立即從臺灣——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撤退;一面更當挖根窮原,徹底揭露貪欲野心的過患,與其對治的方法,爲進行人類思想改造、和實現世界持久和平,奠定最極穩固的基礎。
問:人類的苦惱與禍患皆因貪得無厭而生,而貪得無厭複因我執堅固而起。由是證明了我執的過患,和對治我執的重要。請再詳釋以布施來對治我執的殊勝作用二方面藉以澄清一般人對於布施的誤解,一方面亦以顯示布施功德的偉大,與其方法的善巧,使大家發起布施供養的勝心,於實踐中來轉變我執堅固的病根。
答:我們從無量劫來,執「我=我所」,執著堅固,牢不可破,以致我執的習氣成爲一切習氣中最極根深蒂固,最難改除的習氣。所以光在理論上呵斥我執的過患,贊歎無我的功德,充其量,可以暫時發人深省,然不易根治執我的習氣。猶如欲砍大樹,光說不砍,則樹是永遠砍不掉的。對治我執必須配合理論,於實踐上行動起來,亦複如是。且我執亦不是揮動利斧,用力猛砍所能砍掉的。因我執正如大樹的主幹,砍樹如果先砍主幹,則主幹倒下,將有壓死人命的危險,所以砍樹老手,必從先砍枝幹入手,必待四周枝幹砍除盡淨,方將主幹設法砍倒。對治我執,必先對治執著「我所:身外之物),亦複如是。因「我所」正如大樹體上的枝幹故。所以欲去我執,必從施舍身外之物爲初步下手的方便。由漸漸小小的布施
練習起來,以減輕執著「我所」的習氣,由執「我所」習氣的減輕,而漸轉變執我的習氣,乃至根本治愈執我的病症。同時複因漸漸小小的施舍以擴展人們的心量,以培養人對人的同情心、關懷心、照顧心、幫助心,乃至由舍己忘我而成就無我的功德。這就扼要說明了布施功德的偉大,與其治病救人方法的善巧。所以菩薩六度,布施居首,因爲布施具備治標治本衆多作用,與自利利他無量功德故,布施是持戒的前方便故,布施亦是持戒在作持方面的首要項目故,布施爲理論與實踐打成一片的功德行故,布施亦爲隨時隨地,隨緣隨力皆可實施的勝方便故,布施是以利他爲目的,而於無形中達成自我改造的巧方便故,布施亦是以自利爲梯階,而於實踐中,進行普度衆生,自他成佛的圓滿行故。布施的利益,廣說無盡,知道了如上舉出的幾項主要利益之後,就可以解除一般人不肯布施,不願布施,或推托無力布施,或雖行施而仍感肉痛等誤解。若能由是而更發起上供下施,踴躍施舍的勝心,則其對己對人、對國家、對世界所能發揮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力能推動曆史、向光明的大路邁步前進,並爲普遍實現國與國間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創造條件。經過以上的說明,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一項基本原則,即一切苦惱由於貪欲,一切貪欲,由於執著。所以若要除苦,必先斷貪,若要斷貪,必先去執,而布施正是去除執著的勝妙方便。由於布施能夠兼利自他,自始至終,完成其拔苦與樂的神聖任務,所以我們應當贊歎布施,提倡布施,鼓勵人們,廣行布施。就廣義言,…
《歸依叁寶始終學修攝要頌淺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