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成四方形就可以坐,鋪開來就可以睡,現在出了家睡板床、小床已經算苦行了,很多都是睡榻榻米,席夢思,倒在床上自己會彈起來,跳叁跳。有的人還想在僧團裏跳叁跳,動腦筋做生意發財,想鯉魚跳龍門。釋迦太子在菩提樹下成佛,他是以菩提心而成就佛道的。而今天的佛弟子,不管是離家、出家,有幾個在發菩提心啊?唱會唱的,發從不發的。
釋迦佛引導衆生趨向涅槃,行菩薩道,
今天佛弟子引導衆生只要一句,不廣學多聞
釋迦佛當年說法或是坐在石頭上,或是坐在草鋪的座位上;現在的法座有的還雕龍呢。釋迦佛當年從人天乘、出離乘,說到菩薩乘,從廣般若到深般若,大說廣說,一切都是圓滿;現在好多人都不提倡講經說法引導佛弟子反對廣學多學,只要一句“好好唸佛”。不論是自利利他,差距多大啊!
有釋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這樣一位智慧圓滿的佛陀,向釋迦佛學習成佛就快了(6)
釋迦牟尼佛聖誕日開示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8.5.12(農曆四月初八)
釋迦佛最後進入了無余涅槃;現在的佛弟子不想斷煩惱、不了生死,到不了彼岸,也進不了涅槃
提要:
·釋迦太子成佛後才回家探親;我們今天學法尚未完成,法幢尚未建立,總想回
家,再過幾天世俗的生活
·釋迦佛探親度了妻兒,有些佛教家庭,兒子要求來佛學苑讀書,不是爸爸反對
,就是媽媽反對
·有些信佛的兒女,不接受父母給他安排好的求智慧之路,有的拖住父母不讓他
們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釋迦佛最後進入了無余涅槃;現在的佛弟子不想斷煩惱、不了生死,到不了彼
岸,也進不了涅槃
釋迦太子成佛後才回家探親;我們今天學法尚未完成,
法幢尚未建立, 總想回家,再過幾天世俗的生活
釋迦太子雖然出了家,他還是懷念祖國,懷念父親,懷念兒子,可是他在修行過程中並沒有回過家啊。一直到成佛後建立了僧團,弘法了很多年了,才回家探親。你們如今學業還未完成,弘法還沒有開始,法幢還沒有建立,一會兒想回家,一會兒想回家,相距多遠啊!沒有結過婚的人一想媽就想回家,其實他媽還叮囑他,“你不要想家,要好好學。”結過婚的人呢?好不容易離家了,卻仍不安心。就連出家人,有的還要回家看老婆。有的與老婆一起出家了,一個當比丘一個當比丘尼,好事啊,可是出了家仍然聽原來老婆的話,可能他過去在家時就是怕老婆的。
釋迦太子當年回家探親,他實際上是去說法度衆生的。你回家兩個星期,太陽不曬肚子不起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過過世俗生活。說得好聽一點,叫調劑調劑,也就是貪瞋癡毒性發作,回去過過瘾。釋迦太子回家度了多少人出家啊!你回家度了幾個人來學法啊?這一次咱們有個出家同學回家,她發心度過來兩個人,一個進了安徽法雨山佛學苑很安心。其他人呢,帶回來一袋山東紅棗,“給老師補身體。”(衆笑)希望大家學學釋迦佛的樣,至少學學那個出家同學的樣,回家勸勸親戚朋友到這兒來學學法,提高提高佛弟子的覺悟。
釋迦佛探親度了妻兒,有些佛教家庭,
兒子要求來佛學苑讀書,不是爸爸反對,就是媽媽反對
釋迦佛回到家鄉,連他的兒子羅睺羅都出家了。我們呢?兒子要求出家就反對,有的還反說,兒子要來佛學苑,他說“現在還早呢。”等到兒子受風氣影響變壞了,又到老師這兒來求加持。我真能一加持使你兒子變好,你也用不著來學法了,我只要一加持你就開智慧,什麼佛法都懂了,想得倒美!(笑聲)加持不過是功德回向呀,你自己不改變,誰對你有辦法?
有些信佛的兒女,不接受父母給他安排好的求智慧之路,
有的拖住父母不讓他們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附帶再說一件事情,有的出來學法,家裏並沒有困難,可是家裏喜歡說閑話,“你是一個不夠格的爸!”這個問題要講清楚,到底是爸爸不夠格還是兒子不夠格?爸爸把你養到這麼大,給你安排一條好好的路,你世間上已經學了這麼幾年,再安排你到佛學苑去學學佛法。爸爸給你安排得好好的,已經盡到了責任,你不聽,你這就是不夠格的兒子。爸爸年紀大了,要給自己留個幾年好好學佛修行,兒子拖住他:“你是不夠格的爸爸。”究竟是爸爸不夠格還是兒子不夠格啊?做爸爸沒有對你不負責任,你做兒子的總應該對爸爸有點孝心啊!爸爸把你路鋪好了,你可沒有把爸爸的路鋪好啊!所以有些老人罵起兒子來:討債鬼。這種“不夠格”的道理,你可說不過我,因爲我懂的比你多,我的心態比你公平。
釋迦佛最後進入了無余涅槃;
現在的佛弟子不想斷煩惱、不了生死,到不了彼岸,也進不了涅槃
後來非但釋迦太子的堂兄弟出家了,連他兒子、妻子也出家了。後來,釋迦佛講法,一直講到他涅槃,臨涅槃還講了一部《佛遺教經》。你們在家居士即使不願意當老師,你就當個學生把佛法學好呗,可別學了一點點就算了。內護正法是出家人的本分,現在的出家人有沒有天天在弘揚佛法?一句佛號不能代表佛法,你叫人家唸佛,不等于你在跟人家說法。釋迦佛活著的時候就證果成道了,等到身子化掉了,那是進入無余涅槃。現在的佛弟子有沒有了生死、到彼岸、進入涅槃的思想?你煩惱不斷盡、生死了不脫,到不了彼岸也進不了涅槃。
有釋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這樣一位智慧圓滿的佛陀,向釋迦佛學習成佛就快了(7)
釋迦牟尼佛聖誕日開示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8.5.12(農曆四月初八)
縮短差距,成佛就快了,
發了四宏誓願,就應該向釋迦佛學習
提要:
·十方世界都在你涅槃城裏,何必東走西走
·去他方淨土再回娑婆,娑婆世界還存在嗎?何不在娑婆世界修成佛道廣度衆生
·我們能成就釋迦佛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遠比有些人修有去亦有來圓滿
究竟
·縮短差距,成佛就快了,發了四宏誓願,就應該向釋迦佛學習
十方世界都在你涅槃城裏,何必東走西走
現在有錢人喜歡世界旅行,少錢的是想朝四大名山,你朝四大名山是在修行嗎?有些人就是把朝山變成旅遊。你沒有斷盡煩惱,你很不自在的。活著的時候喜歡走啊走,樂啊樂,已經養成習氣了,眼睛一閉就是六道繞圈子;做了人全世界繞圈子,修行了,還想他方世界走一走。如果你進了涅槃,十方世界都在你涅槃城裏,何必走東走西?
去他方淨土再回娑婆,娑婆世界還存在嗎?
何不在娑婆世界修成佛道廣度衆生
你到了他方淨土,即使你真的還能夠回娑婆來度衆生,那個時候娑婆世界還存在嗎?下品下生十二大劫才開花,按娑婆世界的年份計算要一百六十一億萬年。開了花你還得跟阿彌陀佛學佛法修行,將來修行成就,究竟要多少劫?我也不知道。太長了!你何不學學釋迦太子的樣,現身就在娑婆世界修成佛,即使一千年成佛,一萬年成佛也好嘛。
我們能成就釋迦佛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遠比有些人修有去亦有來圓滿究竟
就算你在他方淨土修好了再回娑婆來度衆生,你是有去有來,釋迦佛成了如來,無來無去啊!你有來有去差得遠了。《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由此可見,釋迦佛涅槃了,他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根本沒有走,就在娑婆世界,僅僅他身體火化掉了,可是他的法身還在娑婆世界啊。而我們就算現在是一個很好的修行人,往生他方世界,發菩提心再回娑婆度衆生,有來有去,這徹底究竟嗎?爲什麼不想成如來?一定要保持個有來有去呢?
縮短差距,成佛就快了,發了四宏誓願,
就應該向釋迦佛學習
今天給大家分析了釋迦佛修行的功德、菩提心的功德,以及我們所以修得這麼糟糕,其中的差距多大,希望大家能從這個差距中得到啓發,得到覺悟,好好跟釋迦佛學學。只要肯發願,發願了以後有行動,決定能夠證果成道。四宏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句話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釋迦佛的一生,也是我們應該要發的願,應該要走的路,學佛就是學佛的榜樣嘛。從前的人發誓願都說:“我發誓,如果我不做到,我不得好死。”發了四宏誓願要做到,你將來決定證果成道。希望大家在釋迦佛聖誕的時候好好發願,向釋迦佛學習,在修行的路上好好地改變自己,快快解脫,快快成佛。今天講到這裏。(完)
《向釋迦佛學習成佛就快了(釋迦牟尼佛聖誕日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