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让你去出家,因为王位总要有人继承啊。后来他就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妻子可不是释迦太子追求来的。我们是追呀追呀,追到了就是老婆,追不到就上吊自杀。

  释迦太子为儿子取名“障碍”,以提醒自己莫被

  天伦之乐所迷误,而我们却大摆宴席,唱“生日快乐”之歌

  后来释迦太子生了一个孩子,取名“罗睺罗”,意思就是“障碍”。这是提醒自己,我不能被孩子障碍住了,也不能被家庭的温暖、天伦之乐拖住,退了我追求真理的心。我们生了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想:这是障碍。而是抱在怀里:“宝宝啊,囡囡啊。”(众笑)孩子满月了,杀鸡杀鸭、摆宴席、庆祝、分生日蛋糕,唱起歌来:“祝你生日快乐。”哪个人没掉过眼泪啊?快乐真能求得到,你也不会掉眼泪。这是人世间的虚伪,说是精神安慰,实际上是精神麻痹。

  年青人不见老的苦,修行人还忙做寿,

  更未警觉紧跟的就是死亡

  释迦太子游四门,见到老的苦病的苦死的苦,最后遇到一个修行人,没有烦恼、很自在的样子。我们呢?老的时候都不想老的苦,忙着祝寿。满耳朵的好话,“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昨天刚做寿,明天就死了,这么高的南山也倒掉了。昨天说福如东海,明天一场火灾全烧光。只会称别人“这个老头子”,从不想想自己将来也要老的。他想:是你老,我又不老,好像老跟他无关。

  众生病时才感病苦,

  有的还以病来换享受,实是愚痴颠倒

  病呢?没有感到病的苦,反而喜欢生病,因为一生病,家里人都让你三分;给你吃营养,还可以住在医院里,反正请的是病假,现在医院可以给你一人一间房间,当然病房费很贵。我那一次因为病重,送到杭州医院,马上进监控室。医院里本来称我爷爷,后来又称我老师,后来了解我是佛学苑讲课的,改称我“大师”。(众笑)知道我要吃素,通知厨房特别煮素菜。还跟我讲,我们可以提供你一人一间房间,一天六百元,吓得我不敢说话。(众笑)我又不是老板,我的钱都是发心供养三宝的。有些人住在病房里还有红包收入,礼品、营养品全送过来。医院地方小,东西全放到床底下。(众笑)这是我在报上一副漫画里看到的。医院通知他:你明天可以出院了,他反而愁眉苦脸。生病高兴,出院倒不高兴。许多女的特别喜欢生病,她认为病有病的美,“病美人”能博得人家的爱怜,其味无穷啊!这些全都是没有观病的苦。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4)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众生不观死的过患,就没有了脱生死的迫切心,

  有的还求早死,却不知断烦恼、求解脱

  提要:

  ·众生不观死的过患,就没有了脱生死的迫切心,有的还求早死,却不知断烦

  恼、求解脱

  ·释迦太子出家后走上了修行的路,我们未成家的想成家,成家的不想修行,

  对真理的信仰也成了一种爱好

  ·粪蛆不想离开粪缸,小鸟不想离开鸟笼,因为习惯了;释迦太子却离开了王

  宫,走向广阔的天地

  ·我们学修充实,生活清淡,有些人竟然说“你们这个日子咋过的啦”

  ·一人信佛,全家得福

  ·空气污染使人叹气,高级营养使人打嗝,还是去得远一点吧

  众生不观死的过患,就没有了脱生死的迫切心,

  有的还求早死,却不知断烦恼、求解脱

  死呢?死了就说往生了。与其晚死,还不如早死,早死嘛早往生。从来也不问自己有没有把握,够不够水平。所以现在的修行人,都不观死的过患,没有对死的厌患心,反而希望早一点进火葬场,都颠倒了。这些跟释迦佛当年对老病死的态度完全不同。

  释迦太子出家后走上了修行的路,我们未成家的想成家,

  成家的不想修行,对真理的信仰也成了一种爱好

  为了解决一切众生生老病死的苦,都能走上没有烦恼、很自在的修行的路,所以释迦太子就发心出家。出家就得离开家,难道释迦太子的家非常痛苦吗?难道他是受了刺激才出家的?他身为太子,谁跟他闹矛盾啊?谁给他苦恼刺激?这么多歌女、舞女整天陪着他,释迦太子并不是因为家里矛盾多而产生苦恼,而是悲悯众生一直在生死流转才出的家。我们今天且不说没成家的人还想成家,成了家的人,跟释迦太子比一比,相距多大啊。

  粪蛆不想离开粪缸,小鸟不想离开鸟笼,因为习惯了;

  释迦太子却离开了王宫,走向广阔的天地

  我特别不理解的是,这些住在大城市的信佛的人,怎么呆得住呢?大城市的家跟鸽子房差不多,美国的牢房比你的家还宽大一点。说家里有电冰箱、电视机,什么家用电器,这有什么稀奇?鸟比你还舒服呢,家用电器还要你去使用,还要打开煤气炒菜,还要洗碗。鸟在鸟笼里,小米水都是现成的,它只要叽叽咕咕叫叫,口渴了,吃吃水,肚子饿了,啄啄米,鸟醒不过来,人怎么还醒不过来呢?大城市空气污染,难受得不得了啊!说“再住几天就不难受了,因为习惯了。”真好比粪缸里的蛆从来不嫌粪臭,因为习惯了。你是习惯了,不等于空气里没有污染。高架桥像蛛丝网,汽车像小乌龟,人像小蚂蚁,就在高架桥的洞洞里钻来钻去,这个日子咋过的啦?

  我们学修充实,生活清淡,

  有些人竟然说“你们这个日子咋过的啦”

  奇怪!由大城市来到这儿的人,看到我们这儿空气这么好,广阔的天地,同学们都朝他微笑,吃饭不用你去煮,竟然也对我们说:“你们这个日子咋过的啦?”到底是你变了还是我们变了?这么留恋小家庭,留恋城市的繁华,还自得其乐了!

  一人信佛,全家得福

  你们有个小住同学,只隔一道墙的邻居家被小偷偷走十万元现金,八两金子,很苦恼很伤心!而他们家一点都没事,他才相信:一人信佛,全家得福。全靠佛菩萨加被啊,这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他心里亮堂堂,非但要在这里过文殊菩萨圣诞,还要过释迦佛圣诞。

  空气污染使人叹气,高级营养使人打嗝,还是去得远一点吧

  我有个习惯,喜欢叹气,我看我到了大城市,我这种叹气习惯可能很合适,因为太憋气了,叹口气也舒服。还喜欢打嗝,一打嗝也舒服一点,因为吃的都是不消化的东西,不打嗝憋着不难受吗?还喜欢打喷嚏,“阿嚏——”意思“去的远一点”。(众笑)

  有释迦太子的降生,娑婆世界才有这样一位智慧圆满的佛陀,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5)

  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8.5.12(农历四月初八)

  释迦佛引导众生趋向涅槃,行菩萨道,

  今天佛弟子引导众生只要一句,不广学多闻

  提要:

  ·释迦太子全放下了,今天的佛弟子却说慢慢来

  ·释迦太子关心的是众生的苦恼,而我们关心的是人世间的感情放不下

  ·释迦太子六年苦行,增长了法身慧命,今天佛弟子圆鼓鼓的,法身慧命却骨

  瘦如柴

  ·释迦太子修行,坐卧仅一块布,今天佛弟子睡塌塌米跳三跳

  ·释迦佛引导众生趋向涅槃,行菩萨道,今天佛弟子引导众生只要一句,

  不广学多闻

  释迦太子全放下了,今天的佛弟子却说慢慢来

  说“放不下”的人,放不下儿子就是放不下障碍,放不下房子就是放不上鸽子笼,放不下繁荣就是放不下眼花缭乱,放不下家就是放不下怄气,偏要怄点气才舒服。

  释迦太子当年他的家不知道要超过你多少倍,春天有春宫,冬天有冬宫,夏天有夏宫。你家即使有钱也不过雇了一个保姆,释迦太子当年的家,多少人在伺候他?释迦太子的老婆也比你老婆漂亮得多,释迦太子怎么全放下了?即使用佛法来开导你,有的人还有一种想法:“别急,慢慢来。”释迦太子可从没有这种思想呢,释迦太子出家的时候多年轻啊,我们呢,到了头发白还留恋家。释迦太子从来也没有想过:我孩子还小啊。而我们呢?不是这个理由就是那个理由,整天在想:孩子念完书了还没有找工作,工作找到了还没有娶媳妇,娶完媳妇,还没有发财。我老师从来没有叫你出过家,因为出家要你自己发心,我不勉强的。希望你离家来学学佛法呢,要求已经降低了。结果回答一句话:“我有障碍。”你房子外面有围墙吗?你的爸爸有派兵看着你吗?释迦太子当年离开王宫障碍多大啊,他照样骑着白马从城墙上跳过去,逾城出家。

  释迦太子关心的是众生的苦恼,

  而我们关心的是人世间的感情放不下

  释迦太子出家后一个人到山林里修行,吃的是一麻一麦。今天希望你来学佛法,儿子、老婆、家产仍然是你的,又不叫你到深山老林里去,文殊院这么好的房子,每天有人给你煮饭,吃得这么好,这么饱,有人还不乐意。假如阿弥陀佛来接你,你是不是也说“来不了,障碍大,放不下”?可能修念佛法门的人看见阿弥陀佛来了跑得快呀,那你怎么放下了?你怎么没障碍了?有人说:很困难,主要是我感情放不下。当年释迦太子他关心的可不是家里某几个人,而是所有众生的苦恼。

  释迦太子六年苦行,增长了法身慧命,

  今天佛弟子圆鼓鼓的,法身慧命却骨瘦如柴

  外道的苦行是错的,佛教的苦行可没有错,因为佛教讲究中道。释迦太子在山洞里修了六年,他对现在的佛弟子要求并不高啊,他并不要求你修他当年的苦行,只要求你修十二头陀行啊,哪怕你修一条也好,现在有几个肯修啊?举个例子,十二头陀行有一条“日中一食”,现在一出家,要吃三餐。每餐都有几只菜,也够你享受的,有人还要吃素鸡、素鸭、素黄鱼、素狮子头、素排骨。十二头陀行要修禅定,没有房子就在树下修,现在一定要有个禅堂。释迦太子虽然在雪山洞里骨瘦如柴,可是他法身慧命天天在增长。而有些佛弟子,天天吃,吃得圆鼓鼓、胖胖的,法身慧命却骨瘦如柴!

  释迦太子修行,坐卧仅一块布,今天佛弟子睡塌塌米跳三跳

  释迦太子当年修行的时候,只要一块布,现在叫“具”,叠…

《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