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P9

  ..續本文上一頁面煩惱,這樣能得解脫嗎?

  舉個世間上的例子,現在開酒家飯店,很容易發財,你想什麼價就是什麼價。非但再貴也有人買,而且還送你更多的錢,你說怪不怪?因爲衆生都有個煩惱:好出風頭,好表現自己。

  有錢人常喜歡在酒家裏比富,這個老板要訂一桌一萬元的,另一個老板想,你在我面前擺闊,我訂一桌兩萬的。一桌一萬,九千元已經是白送給飯店了,他還要送更多,這個人也怄氣了,“來一桌四萬。”這樣酒家能不富嗎?

  現在這種風氣,早就傳進佛門了,聽說有的富的地方,如果你不是富人,進了這些寺院自己會感到難爲情。供養叁寶是好事情,但是好出風頭、比富,這就是煩惱啊。你一面供養一面增長煩惱,你能得解脫嗎?這叫菩薩行嗎?連波羅蜜的皮皮都碰不到。

  我年輕時聽經,聽說水陸道場搶做頭,誰出錢最多誰就做頭。其實佛在人間的時候佛教根本沒有水陸道場這回事,都是佛教傳到中國來,後世人搞出來的。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21)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開示

  傅味琴 講于2008.1.19

  我們是堅定不移地弘揚正法、淨化人心,

  爲報佛恩而培養人才

  提要:

  ·要斷煩惱才叫修行,你一派,我一派,會把佛門搞得團結不起來了

  ·修好意樂加行,個個法喜充滿,修行就快

  ·修好皈依叁寶的法,才會在皈依叁寶上産生力量

  ·出離法重點要放在斷煩惱上,至少要以證初果爲修行成就的目標

  ·修菩薩法要求更高了,修行就要邁上菩提大道

  ·要培養出人才,總得十年,還要不怕打擊,不灰心喪志

  ·我們是堅定不移地弘揚正法、淨化人心,爲報佛恩而培養人才

  要斷煩惱才叫修行,你一派,我一派,

  會把佛門搞得團結不起來了

  修菩薩法的人離開了斷煩惱,這個法還叫菩薩法嗎?要斷煩惱才叫修行,不斷煩惱不叫修行。

  再跟大家說明一下,我們是大般若法流,大般若是圓滿的法,所以我們沒有宗派,圓滿的法還有什麼宗啊?如果一定要問我們是什麼宗,也只能說是大般若宗。所以現在海內海外都稱能海上師爲大般若初祖。前一時期有一位法師講《法滅盡經》時說:“唸佛就好好唸佛,還要分這個派那個派!?”(笑聲)分這麼多派還不是修行人自己搞出來的?執著于宗派偏見的人,會把佛門搞得團結不起來了。

  說得明白一點,一切法都要在大般若裏圓滿,所以大般若就是圓滿的法,拿六度來說,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禅定度,最後圓滿就是般若度。你們今天學的法都是圓滿的法,就既有人天乘、又有出離乘、又有菩薩乘、又有無上乘,一切都圓滿。

  修好意樂加行,個個法喜充滿,修行就快

  現在來學法的人越來越多了,所以從大前年開始,我們的學修分了四個堂口,這樣學修就更加具體了。意樂加行堂修意樂加行,個個法喜充滿,修行就快;愁眉苦臉修行就慢,要輕裝上陣啊。你們去過浙江開化文殊院和安徽太湖吉祥寺的人,就知道咱們那兒天天法喜充滿,那些年青人個個天真爛漫,天天歡歡喜喜,你只要去看一看,也會年輕十歲。

  修好皈依叁寶的法,才會在皈依叁寶上産生力量

  下士堂要修好念無常、觀惡趣、歸叁寶、明業果。說我已經歸依叁寶了,歸叁寶是叫你修好歸叁寶這個法,還要在禅定中修好叁歸依觀,那才會在歸依叁寶上産生力量。你歸依了可你沒有修就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沒有實力。

  出離法重點要放在斷煩惱上,

  至少要以證初果爲修行成就的目標

  中士堂修出離道重點放在斷煩惱上,阿羅漢果拿不到,總要拿個初果吧。1954年我頭一次上五臺山,住在廣濟茅棚,年輕時總喜歡東看看西看看,侍者師來找我說:“師父在等你。”能海上師講經時有的話我到現在還沒有忘記:“現在是末法時期,你們不能即身成佛,證個阿羅漢果好不好啊?阿羅漢果也證不到,那麼至少證個初果才不虛此生啊。”所以我就轉告大家,希望今世都能夠邁上證初果的道路,這是我們目標,當然你能證二果叁果四果更好喽,就看你精進不精進。

  修菩薩法要求更高了,修行就要邁上菩提大道

  上士堂修菩薩法,要求更高了,修菩薩法的還跟衆生起煩惱,也太不像話了吧?所以那些老同學天天挨訓,訓得我自己也得了高血壓,現在也訓不動了。

  我們不空喊口號,修行要幹實事。我們走的道路是菩提大道,所以一定要學菩提道次第,你如果連菩提道的步驟都搞不清楚,你咋邁上菩提大道呢?

  要培養出人才,總得十年,

  還要不怕打擊,不灰心喪志

  要培養人才總要經過這樣十年的培養,才能勉強培養出一個人才來。至于十年以後隨便你,說:“我不想離開老師,可以嗎?”那你就一直在我身邊深造。怎麼培養?我把你叫進來訓一頓,這就是培養。(笑聲)十年以後是另外一個方式培養,另外有法。

  不過有要求的,你必須具足一個精神:要像泰順崇教寺的茅篷一樣,“十九級臺風吹不倒,根根茅草不肯去,”要有茅篷精神才行。我二十二歲學法,到現在六十多年了沒有動搖過,不像有的人朝叁暮四,搖搖擺擺的。具足茅篷精神的人,無論遭到什麼樣的打擊也倒不下去的,我就是受了那麼多打擊,也沒有灰心喪氣過。我這是略微介紹介紹我們的培養方式。

  我們是堅定不移地弘揚正法、淨化人心、爲報佛恩而培養人才

  現在法雨山佛學苑年輕人很多,各地常有人去小住,你們親戚朋友中有年輕人的,大學上不了,可以鼓勵他到那邊去讀書。那邊不要學費,每個月還給你發零用金,還包吃包住。你們福鼎有個好的傳統,有的父母喜歡把孩子送來讀佛教的書,淨化人心,培養孩子做一個好人,品德高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這很好啊。

  現在常有請我們去弘法的地方,你們都是敬仰觀世音菩薩,有個送子觀音,觀世音菩薩送給你一個兒子,你肯不肯把兒子送給釋迦佛?那樣你也變送子觀音了嘛。我們是堅定不移弘揚釋迦佛的正法,樹立菩提心事業,報釋迦佛的恩,爲佛教培養人才。希望大家也都發歡喜心。(完)

  

  

《要以殊勝的功德來紀念釋迦佛成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