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P9

  ..续本文上一页面烦恼,这样能得解脱吗?

  举个世间上的例子,现在开酒家饭店,很容易发财,你想什么价就是什么价。非但再贵也有人买,而且还送你更多的钱,你说怪不怪?因为众生都有个烦恼:好出风头,好表现自己。

  有钱人常喜欢在酒家里比富,这个老板要订一桌一万元的,另一个老板想,你在我面前摆阔,我订一桌两万的。一桌一万,九千元已经是白送给饭店了,他还要送更多,这个人也怄气了,“来一桌四万。”这样酒家能不富吗?

  现在这种风气,早就传进佛门了,听说有的富的地方,如果你不是富人,进了这些寺院自己会感到难为情。供养三宝是好事情,但是好出风头、比富,这就是烦恼啊。你一面供养一面增长烦恼,你能得解脱吗?这叫菩萨行吗?连波罗蜜的皮皮都碰不到。

  我年轻时听经,听说水陆道场抢做头,谁出钱最多谁就做头。其实佛在人间的时候佛教根本没有水陆道场这回事,都是佛教传到中国来,后世人搞出来的。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21)

  ——释迦牟尼佛成道纪念开示

  傅味琴 讲于2008.1.19

  我们是坚定不移地弘扬正法、净化人心,

  为报佛恩而培养人才

  提要:

  ·要断烦恼才叫修行,你一派,我一派,会把佛门搞得团结不起来了

  ·修好意乐加行,个个法喜充满,修行就快

  ·修好皈依三宝的法,才会在皈依三宝上产生力量

  ·出离法重点要放在断烦恼上,至少要以证初果为修行成就的目标

  ·修菩萨法要求更高了,修行就要迈上菩提大道

  ·要培养出人才,总得十年,还要不怕打击,不灰心丧志

  ·我们是坚定不移地弘扬正法、净化人心,为报佛恩而培养人才

  要断烦恼才叫修行,你一派,我一派,

  会把佛门搞得团结不起来了

  修菩萨法的人离开了断烦恼,这个法还叫菩萨法吗?要断烦恼才叫修行,不断烦恼不叫修行。

  再跟大家说明一下,我们是大般若法流,大般若是圆满的法,所以我们没有宗派,圆满的法还有什么宗啊?如果一定要问我们是什么宗,也只能说是大般若宗。所以现在海内海外都称能海上师为大般若初祖。前一时期有一位法师讲《法灭尽经》时说:“唸佛就好好唸佛,还要分这个派那个派!?”(笑声)分这么多派还不是修行人自己搞出来的?执著于宗派偏见的人,会把佛门搞得团结不起来了。

  说得明白一点,一切法都要在大般若里圆满,所以大般若就是圆满的法,拿六度来说,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最后圆满就是般若度。你们今天学的法都是圆满的法,就既有人天乘、又有出离乘、又有菩萨乘、又有无上乘,一切都圆满。

  修好意乐加行,个个法喜充满,修行就快

  现在来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从大前年开始,我们的学修分了四个堂口,这样学修就更加具体了。意乐加行堂修意乐加行,个个法喜充满,修行就快;愁眉苦脸修行就慢,要轻装上阵啊。你们去过浙江开化文殊院和安徽太湖吉祥寺的人,就知道咱们那儿天天法喜充满,那些年青人个个天真烂漫,天天欢欢喜喜,你只要去看一看,也会年轻十岁。

  修好皈依三宝的法,才会在皈依三宝上产生力量

  下士堂要修好念无常、观恶趣、归三宝、明业果。说我已经归依三宝了,归三宝是叫你修好归三宝这个法,还要在禅定中修好三归依观,那才会在归依三宝上产生力量。你归依了可你没有修就没有力量,没有力量就没有实力。

  出离法重点要放在断烦恼上,

  至少要以证初果为修行成就的目标

  中士堂修出离道重点放在断烦恼上,阿罗汉果拿不到,总要拿个初果吧。1954年我头一次上五台山,住在广济茅棚,年轻时总喜欢东看看西看看,侍者师来找我说:“师父在等你。”能海上师讲经时有的话我到现在还没有忘记:“现在是末法时期,你们不能即身成佛,证个阿罗汉果好不好啊?阿罗汉果也证不到,那么至少证个初果才不虚此生啊。”所以我就转告大家,希望今世都能够迈上证初果的道路,这是我们目标,当然你能证二果三果四果更好喽,就看你精进不精进。

  修菩萨法要求更高了,修行就要迈上菩提大道

  上士堂修菩萨法,要求更高了,修菩萨法的还跟众生起烦恼,也太不像话了吧?所以那些老同学天天挨训,训得我自己也得了高血压,现在也训不动了。

  我们不空喊口号,修行要干实事。我们走的道路是菩提大道,所以一定要学菩提道次第,你如果连菩提道的步骤都搞不清楚,你咋迈上菩提大道呢?

  要培养出人才,总得十年,

  还要不怕打击,不灰心丧志

  要培养人才总要经过这样十年的培养,才能勉强培养出一个人才来。至于十年以后随便你,说:“我不想离开老师,可以吗?”那你就一直在我身边深造。怎么培养?我把你叫进来训一顿,这就是培养。(笑声)十年以后是另外一个方式培养,另外有法。

  不过有要求的,你必须具足一个精神:要像泰顺崇教寺的茅篷一样,“十九级台风吹不倒,根根茅草不肯去,”要有茅篷精神才行。我二十二岁学法,到现在六十多年了没有动摇过,不像有的人朝三暮四,摇摇摆摆的。具足茅篷精神的人,无论遭到什么样的打击也倒不下去的,我就是受了那么多打击,也没有灰心丧气过。我这是略微介绍介绍我们的培养方式。

  我们是坚定不移地弘扬正法、净化人心、为报佛恩而培养人才

  现在法雨山佛学苑年轻人很多,各地常有人去小住,你们亲戚朋友中有年轻人的,大学上不了,可以鼓励他到那边去读书。那边不要学费,每个月还给你发零用金,还包吃包住。你们福鼎有个好的传统,有的父母喜欢把孩子送来读佛教的书,净化人心,培养孩子做一个好人,品德高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很好啊。

  现在常有请我们去弘法的地方,你们都是敬仰观世音菩萨,有个送子观音,观世音菩萨送给你一个儿子,你肯不肯把儿子送给释迦佛?那样你也变送子观音了嘛。我们是坚定不移弘扬释迦佛的正法,树立菩提心事业,报释迦佛的恩,为佛教培养人才。希望大家也都发欢喜心。(完)

  

  

《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