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聖誕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惱,心不清淨,所以娑婆世界對這個衆生來說就不叫淨土。可是佛菩薩沒有煩惱,心清淨,對佛菩薩來說,娑婆世界就是淨土。根據你的煩惱,根據你的業障,看法就不一樣。所以佛經上有句話:心淨則土淨。心清淨的人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幹淨的,心不清淨的人他所在的地方也不幹淨。

  舉個例子,不愛清潔的人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這個地方總是不幹淨的,你即使辛辛苦苦把地掃幹淨了,他把香蕉皮隨手一丟,要吐痰就隨地吐痰。有他在,這個地方就不幹淨,他會把肮髒帶到這個地方來。假如是一個愛清潔的人呢,他一去,仍然是清淨的地方,因爲他沒有壞習氣,不丟肮髒啊。

  也可以這麼比喻,寺院外面不叫淨土,寺院裏邊就叫淨土。信佛的人即使還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在寺院外面張口就吐,一到寺院裏,他想寺院裏有佛菩薩,不能隨地吐痰,他就吐在紙上,這個地方不就幹淨了嗎?所以心會轉變一切的。

  沒有煩惱才是真快樂、真極樂,衆生有怕苦的習氣,

  容易向往去沒有苦的地方修行

  什麼叫極樂?世間上人吃喝玩樂搓麻將打牌,他以爲是快樂,其實吃喝玩樂的人常常吵架起煩惱,這種快樂裏有煩惱有痛苦,不是真正的快樂,更不是極樂。你沒有煩惱,那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的極樂。極樂世界是怎麼形成的啊?極樂世界本來沒有的,後來有位出家人,叫法藏比丘,他發願要成就一個沒有苦的世界。因爲他看到每個世界衆生都很苦,都有生死流轉,就算是天上的衆生還是在生死流轉,而且每個衆生都有煩惱,有煩惱就有苦。他又看到衆生有個習氣,都希望到快樂的地方去,不喜歡留在苦的地方,這些他都看清楚了,所以他就發個願:我要成就一個極樂世界,讓衆生到極樂世界來修行,來斷煩惱,誰願來,我都歡迎。這個願發得很大,所以有很多衆生願去。

  好比,這兒也在講經說法,另外有個地方也在講經說法,而且講得一模一樣,我們這兒條件不好,你們今天居士們來,咱們也很慚愧,要你們受這麼多的苦,吃飯都在外面吃,因爲齋堂裏坐不下了,咱們沒有這麼大的齋堂。做的菜可能也不太合你們的口味,有的居士也發心去幫廚,要切菜,要燒,而另外那個地方條件好,也有聽法,不需要去幫廚,飯都是現成的,住得也舒服,地方又大,沒有黑天白夜,都是光明,肯定有人就跑過去了,兩邊講法一模一樣,我何必在這裏?人心都是這樣的。所以開放以後,很多人都跑到美國去了,因爲美國條件好。

  阿彌陀佛聖誕開示(4)

  傅老師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1.5

  在娑婆世界天天修行,

  臨終求往生極樂豈不更好

  本次提要:

  ■ 弘法的人要滿衆生願,衆生不要聽法了,我留在這裏幹什麼?

  ■ 不懂法的人鬧笑話,想到極樂世界去掃地

  ■ 佛說娑婆世界修一天,勝過極樂世界一百年,所以講修行,還是娑婆世界快

  ■ 你在娑婆世界天天修行,臨終求生極樂世界豈不更好

  ■ 唸佛要修到一心不亂,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極樂

  弘法的人要滿衆生願,

  衆生不要聽法了,我留在這裏幹什麼?

  你假如問,“老師你想不想去啊?”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如果我在娑婆世界講法,一個人都不來聽,我留在此地幹什麼?我也想去了。假如你們都要聽我講法,我也去不了啊,因爲你們還沒有去,我一個人跑掉了,你們聽不到法了。弘法的人要滿衆生願,你們叫我走我就走,因爲你們不要聽法了;你們叫我別走我就不走,所以這個性質就兩樣喽。

  不懂法的人鬧笑話,想到極樂世界去掃地

  法藏比丘發願成立極樂世界,投衆生的愛好,所以能夠攝引很多衆生去,因爲那邊條件好,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你往生進蓮花,等到蓮花一開就能見佛,聽阿彌陀佛講法、修行。而且不需要勞動,你心裏想吃飯,飯就來了,你心裏想穿什麼衣服,衣服就披上了。有許多人不懂法,說“我就是到極樂世界去掃掃地,也是好”。有位法師就笑她:“極樂世界還要你掃地嗎?”要你掃地也不叫極樂世界了,極樂世界還有肮髒嗎?這些都是不懂法的人鬧的笑話。

  佛說娑婆世界修一天,勝過極樂世界一百年,

  所以講修行,還是娑婆世界快

  再問你們一句,你們修行想修得慢一點,還是想修得快一點?(衆答:快一點)修行要想快,到底是極樂世界快還是娑婆世界快啊?(下答:極樂世界快)這是你們聽外面人說的,外面人不根據佛經說話,你們去看看《佛說無量壽經》,經書上是說娑婆世界修行快。佛說娑婆世界修一天勝過極樂世界修一百年,這個年分可不是娑婆世界年分,而是極樂世界年分。有人用電子計算機算出來,這個數字很長,我背也背不出。所以要修行還是娑婆世界快。

  你在娑婆世界天天修行,臨終求生極樂世界豈不更好

  你說,“我又想修得快,又想到極樂世界去,有沒有辦法?”有好辦法啊。我不說“你們想修行快,不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只會贊歎你們往生,我也不說“極樂世界條件好,你們在這兒就別修了,到極樂世界再修,慢就慢一點喽。”怎麼辦?很簡單嘛,在娑婆世界修行最快,你現在就天天修行,別浪費時間了,這兒修十天,就是極樂世界一千年啊,了不得啊。到你臨命終時你就一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兩面都做到豈不更好啊?既快又能往生。你在娑婆世界修得好了,往生不是更容易嗎?千萬不要聽某些人說話,“咱們到極樂世界再修行。”你在娑婆世界不修行,時間都浪費了,豈不可惜?

  唸佛要修到一心不亂,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極樂

  還有的人把往生說得非常容易,只要臨終時唸十聲佛,你就能往生了。這麼一說,唸佛的人都不肯修行了,六字洪名一下子就學會了,只要臨終時唸十聲就能往生,我還修什麼呀?那些天天唸阿彌陀佛的還算是好的。要知道臨終時唸十聲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有標准的。兩個標准,你要唸到“一心不亂”,還有一個標准,“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修福修慧太少了,你也往生不了啊,因爲因緣不具足。

  阿彌陀佛聖誕開示(5)

  傅老師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1.5

  謗法和犯無間罪的人去不了極樂世界

  本次提要:

  ■ 福是福報,德是功德,現在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 唸佛求往生,修十六觀最好,至少要做到心中有佛

  ■ 不能口唸心不念也不能留戀世間上的一切

  ■ 謗法和犯無間罪的人去不了極樂世界

  ■ 釋迦佛沒說一定要唸滿多少萬佛號才能往生西方

  福是福報,德是功德,

  現在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又有人說:只要唸就能往生。這個人不根據佛經說話。佛經上說:若一日乃至若七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就是執持阿彌陀佛名號,也要達到一心不亂。還有一句: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們今天來文殊院參加法會,時間就沒有浪費。你們來燒香點燈,來這兒幫忙,把這個法會搞得很莊嚴,大家都歡歡喜喜的,這就是培福;你們現在聽法就是修慧,你們唸佛的時候盡量不要打妄想,這是修定,你們到佛門來又不幹壞事,也不殺生也不偷東西,也不喝酒,這就是戒,這一天又有戒又有定又有慧,你們這樣就修了一天,這就叫福德。福是福報,德是功德,什麼功德?就是修戒定慧。咱們在娑婆世界現在還活著,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娑婆世界是修行最快的地方,千萬不要浪費我們在娑婆世界的生命時光。

  唸佛求往生,修十六觀最好,至少要做到心中有佛

  你們除了好好唸佛,心裏還要有阿彌陀佛,那樣你唸佛的時候就能想起阿彌陀佛,一想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眼前,這就叫觀想念佛。如果你們想再殊勝一點,那麼你們照《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去修十六觀。老太太文化比較淺,年紀老了,學這麼多觀也覺得不太方便,但你至少要做到心裏有佛,好像佛就在我的面前,唸佛要這樣唸。

  不能口唸心不念也不能留戀世間上的一切

  不能一邊唸佛一邊想天上烏雲來了,我還得回家收褲子去。口裏唸佛心想褲子,那麼你肯定往家裏跑。你不打妄想呢,你會一直唸下去,唸完了才回去,一打妄想你心就不定了。所以要學會放下,這是最最重要的。唸佛的時候千萬不要想別的事情,連老公、老婆、兒子、女兒,都不要想,尤其是臨命終時那一刹那,如果你命終那一刹那對兒子女兒放不下,你就不會去了,即使阿彌陀佛來了,你也會向阿彌陀佛告假。所以心裏留戀世俗的一切,你是往生不了的,你即使嘴上唸,沒有用,因爲你口唸心不念,口裏唸阿彌陀佛,心裏仍然在家裏,你會走嗎?你們照這樣的道理去唸佛,會使你們往生更有把握。

  謗法和犯無間罪的人去不了極樂世界

  話說回來,有人說:只要唸就能往生。佛經裏沒有這句話,我在無錫時,有個唸佛老太太,她跟我說:“只要唸就能往生。這句話我是想不通。我們信佛的人是叁世因果看問題,今天這麼多唸佛的人,肯定前輩子也有唸佛的,怎麼沒往生?”還有,根據《佛說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裏講:有兩種人除外,一種是犯五無間罪,一種是謗法,他們是往生不了的,阿彌陀佛把他們排除在外了,因爲他們犯罪太重,太肮髒了。那怎麼叫只要唸就能往生呢?如果不根據佛經講話,釋迦佛說:“離經一字,就是魔說。”釋迦佛又說:“到了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根據佛經上來講,就叫善知識,離開佛經講的話,就聽不得。

  釋迦佛沒說一定要唸滿多少萬佛號才能往生西方

  有些人說,“我知道,唸佛要唸到一心不亂,可是我唸來唸去唸不到一心不亂,咋辦呢?我苦惱啊。”心裏一著急,你更加往生不了,因爲你心不定了。所以要跟你們講講,唸佛不能著急,不能心不定,一著急,心不定,你更達不到一心不亂。現在有句話,“年紀大的人唸六個字來不及了,唸四個字吧。”老太太一聽,這是爲我好啊,要叫我多唸一點,我是老了,來不及了,…

《阿彌陀佛聖誕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