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10~114)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10)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5.3

  

  人間以禅樂爲最,修禅定可以感受,

  不要追求,要學會舍

  提要:

  ■ 人間以禅樂爲最,修禅定可以感受,不要追求,要學會舍

  ■ 把叁禅的妙樂舍掉,才能進入四禅

  ■ 空中修緣起,那可不是煩惱的有,而是清淨的有,要達到完全空的境界,

  必須修舍

  ■ 心由覺悟從粗入細,粗脈管通了進入細心,細脈管通了進入極細心,極細

  脈管通了,到了四禅叫舍念清淨

  ■ 企業家學了佛法與禅定,有了平等心,賠錢也不再苦惱了,賺了錢爲大家

  謀幸福,要發展經濟,弘揚佛法

  人間以禅樂爲最,修禅定可以感受,

  不要追求,要學會舍

  禅定的樂是人世間最殊勝的樂,所有人間的樂,禅樂裏都有,可是人世間的快樂裏卻沒有禅定的快樂,所以我說,人間以禅樂爲最。得了禅樂,貪愛很容易起來的,“我今天修得好,我很歡喜,希望明天還是這樣。”你一執著,明天它就不來了。

  從前上海禅定班,有一個同學來問我:“老師,我有時修光明觀,忽然周圍一下子光明普照,我一高興怎麼沒了?”(衆笑)誰叫你高興的?所以我常說:修禅定無所求,可以感受,鼓勵鼓勵自己,不要追求,不要執著,要學會舍。

  把叁禅的妙樂舍掉,才能進入四禅

  四禅是舍掉叁禅的妙樂進入的,舍掉不是不要,是得到了然後不執著。你可別認爲既然要舍掉,我幹脆不要得到了,那你什麼也沒有。你首先要得到離開五欲的喜,由此得到禅定的喜樂,再舍掉喜樂,得到叁禅的妙樂,再把妙樂舍掉,你才能進入四禅。舍就是叫你空掉,你只有修好空,你才能入定。我們今天多少能空掉一點,要全部空掉還沒有這麼高的水平,那麼就要修。你全部空掉了,就叫成就。如果你們修空修不來,先學學放下,放下就是不執著。

  空中修緣起,那可不是煩惱的有,

  而是清淨的有,要達到完全空的境界,必須修舍

  空了以後再要在空中修緣起,因爲你能懂得空,能修空,你已經是一個修行人了,再在這個基礎上緣起更高一層的有,那可不是煩惱的有,而是清淨的有,這個路線不能錯。我們整個路線就是走清淨的道路,將來是在清淨中圓滿。到那時清淨也沒了,清淨只是一個名相,真正的清淨就是什麼都沒有,完全空光。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必須修舍。

  心由覺悟從粗入細,粗脈管通了進入細心,

  細脈管通了進入極細心,極細脈管通了,到了四禅叫舍念清淨

  叁禅已經開始舍了,初禅,你是從粗相裏覺悟,而進入了細;二禅,已經進入細心,叁禅進入極細心。身體的樂觸也是這樣,初禅好比粗脈管通了,非常舒服;二禅,細脈管也通了;叁禅,極細脈管也通了。到了四禅呢?你感到的喜、樂,全要舍掉,所以四禅叫舍念清淨。比方說你有了點錢,不管你放在家裏還是放在銀行裏,你必然會起念頭,一個念頭,放在家裏要防止人家偷;再一念頭,存在銀行裏哪一種利息高;還有一個念頭,最好鈔票賺鈔票,除非你拿去布施供養培福,沒了,你才不起念頭。從世間上看,這些念頭都是正常的,從佛法來看,這些念頭都是貪心的表現。

  企業家學了佛法與禅定,有了平等心,賠錢也不再苦惱了,

  賺了錢爲大家謀幸福,要發展經濟,弘揚佛法

  第一期企業家禅定營,他們學了佛法很有收獲。第一個收獲,從前對員工是用壓的手段,也不見得有效果,今後要有平等心,要愛所有的員工,要讓他們快樂幸福。第二個收獲,從前賺錢了我就高興,賠錢了就苦惱,現在知道個人有個人的福報,賺錢就賺錢,賠本就賠本,煩惱什麼呀?第叁個收獲,我從前賺了錢還想賺更多,成爲大企業家,一輩子就是這個念頭,現在觀念改變了,要發展經濟,弘揚佛法,我富了要爲大衆謀幸福。而且還有一個覺悟,發展企業是靠員工,因爲一切都是人幹的,所以我應該對人進行教育,企業所有的員工是一家人。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11)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5.3

  

  不肯放下我執法執,會把原則都變掉了,

  因此我執法執也要舍掉

  提要:

  ■ 有能力的在社會上忙,來我這兒的不會抓全面,文化高成了書呆子,

  辦佛法事業真難啊!

  ■ 不肯放下我執法執,會把原則都變掉了,因此我執法執也要舍掉

  ■ 四禅有四支,不苦不樂舍、念、淨、一心

  ■ 要斷苦樂,滅憂喜,進入不苦不樂舍

  ■ 由斷苦樂,先滅憂喜,才能進入不苦不樂舍

  有能力的在社會上忙,來我這兒的不會抓全面,

  文化高成了書呆子,辦佛法事業真難啊!

  他們僅僅聽了叁天,收獲就很大。可是我要他們再多留幾天,就說“太忙了太忙了。”(衆笑)所以我很苦惱,這些年輕人,在社會上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都是有能力有才幹的,卻不到我這兒來,由于佛門缺乏人才。所以辦佛法事業很難啊。

  而來到我這的,人們羨慕啊,大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工作起來全是新科技,可是要他照顧全面,能力就很差。也不能否定他們有一種能力,會打電腦,就是沒有全面的能力。就是末法現象。只抓一點,在一點上成就,要不是紀律管得嚴,生活上也會髒亂差。所以我常批評他們,是不是書念得太多了,成了書呆子了?

  不肯放下我執法執,會把原則都變掉了,

  因此我執法執也要舍掉

  而且還我執很重,我講的話叫他傳下來,話就變掉了,因爲他來一番圓融加工,(衆笑)等到從他嘴裏說出去,有老師的意思,可全是他的話。(笑聲)就是這麼個意思,含義也不全,他一變把原則都變掉了。更好笑的就是,我根本沒有意思,他自作聰明,說“老師沒有這麼講,我的理解就是這個意思,”(衆笑)搞得我苦得不得了。這都是我執法執,很厲害啊,這也包括在舍裏,連我執法執都要舍掉。

  雲何第四禅?第四禅有四支:不苦不樂舍,念,淨,一心

  今第四禅先明總相,次解四支,引經明總,一斷苦樂,二先滅憂喜,叁不苦不樂舍。

  四禅有四支,不苦不樂舍、念、淨、一心

  四禅比較深,我在舍利弗的《禅定品》裏簡單摘了幾句,四禅有四個支分:“不苦不樂舍,念,淨,一心”,今天時間關系,簡單的跟大家講講。

  雲何斷苦樂?如比丘斷苦樂,是名斷~身不悅名苦,即此悅名樂。苦者,損惱義,樂者,攝益義。

  要斷苦樂,滅憂喜,進入不苦不樂舍

  怎麼做到不苦不樂舍?你必須要完成前面的工作,第一個工作要斷,“斷苦樂”,苦跟樂全要斷掉。你在初禅二禅叁禅上是離,離開喜樂,到四禅,你更要提高,要斷掉。第二點要做到“先滅憂喜”,滅除憂愁跟歡喜。要講清楚,歡喜是好的,樂是好的,成佛就是大樂。叫你滅叫你斷,是斷的你的執著、貪心,你這兩點做到了,方才能夠進入不苦不樂。

  “身不悅名苦,即此悅名樂。”你身體有種種不舒服的感受,使你不産生歡喜心,這就是叫苦。如果你舒適了,歡喜了,這就叫樂。初修的人感到苦,煩惱就會起來,産生了喜樂對修行有幫助,到四禅,應該修不苦不樂舍。

  雲何先滅憂喜?如比丘憂喜已滅,寂靜,正寂靜,是名先滅憂喜,心不悅名憂,心悅名爲喜。

  先滅憂喜者,此憂喜在前叁禅地中已滅,寂靜、正寂靜故。離無喜樂,修不苦不樂舍。

  一、謂世間五欲愛染,已得、今得、當得,過去變滅,憶念生喜,相續喜樂之心不有。

  二、謂世間五欲愛染,已未得,當未得,已得變滅,憶念生憂苦之心不有。

  叁、謂處不善衆中,作不善業,得意踴躍相續喜樂之心不有。

  四、謂處不善衆中,作不善業,不得意,失意,喪失憂苦相續之心不有。

  五、共善憂苦無,謂共善人衆中,共善共業,歡喜向道,以善行爲憂苦心不有。

  如聖人者,從初禅人,乃至得第二、叁禅人,成就喜行已,如是五法盡無。

  由斷苦樂,先滅憂喜,才能進入不苦不樂舍

  “雲何先滅憂喜?如比丘憂喜已滅,寂靜,正寂靜,是名先滅憂喜,心不悅名憂,心悅名喜。”禅定的快樂是寂靜的快樂。到了四禅,憂喜已滅,這完全是清淨的寂靜,不執著的寂靜,是真正的寂靜,如果你能夠走上這條路,“是名先滅憂喜,心不悅名憂,悅名爲喜”,從心理上說,心裏不歡喜就叫憂。心裏喜悅就叫喜。

  “先滅憂喜者,此憂喜在前叁禅地中已滅,寂靜正寂靜故”,這個憂跟喜在前面初禅二禅叁禅的過程裏已經滅掉了。“寂靜”,因爲你已經成就四禅了。“正寂靜故”,你從初禅的寂靜樂進入二禅叁禅,到了四禅才是真正的寂靜。“離無喜樂”,要修離,離了就沒有喜樂了,然後“修不苦不樂舍”。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12)

  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開示(農曆二月十五起講)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6.5.3

  

  對不善業不能有得意、踴躍、相續喜樂之心,

  享受五欲的心一動,你就跟不善業相應了

  提要:

  ■ 世間五欲愛染,已得、今得、當得,過去變滅,憶念生喜,相續喜樂之心

  不有

  ■ 世間五欲愛染,已未得,當未得,已得變滅,憶念生憂苦之心不有

  ■ 對不善業不能有得意、踴躍、相續喜樂之心,享受五欲的心一動,你就跟

  不善業相應了

  ■ 對別人造不善業,而引起你的憂苦之心也不能有 

  世間五欲愛染,已得、今得、當得,過去變滅,

  憶念生喜,相續喜樂之心不有

  修不苦不樂舍,可以從五方面來說明:

  第一點“謂世間五欲愛染,已得、今得、當得,過去變滅,憶念生喜,相續喜樂之心不有”。世間上五欲的快樂,你過去得到了,現在得到了,或者將來會得到,心裏沈溺在這個快樂裏,“憶念生喜”,或者已經消失的快樂,心裏想想也快樂,“相續不斷”,想了還要想,這種沈溺在五…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滅(110~11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