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湖南嶽陽蓮花寺開示)▪P8

  ..續本文上一頁確實冷靜地考慮好了,是很理智的,你拖住他,不讓他出家也不對的。勸人家不要出家,將來就沒有僧寶了,那是消滅僧寶的做法。

  硬要一個不想結婚的人去結婚,他會苦惱的;

  不結婚要上吊,還不如去結婚

  前幾天我在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學苑講法講多了,怎麼也講不動,講幾句話就要頭暈。休息了五六天又到這兒來,頭一天又給你們講了一個多小時,所以接見你們的時候,你們提問我只能用筆作書面的回答。

  記得有這麼一個問題,在我解答的時候,是這麼寫的:我們佛教沒有規定居士不能結婚,我們這些年輕人不想結婚,你硬是要給他們不想要的快樂,對他們也是痛苦的事情。如果你叫他們不必避免快樂帶來的痛苦,他們會天天感到苦惱、恐懼,精神很不安定。我這幾句就說明了,我們不是禁欲主義。可也不能一定讓我們去過你們那樣貪欲的生活。我們不希望要的東西,你硬是叫我們接受,我們也會痛苦。

  比如說,四川人硬是要我去嘗嘗我最害怕的麻辣豆腐,他是吃了快樂,我就痛苦了!我是甯波人,我硬是要你嘗嘗甯波人最喜歡吃的臭豆腐,你一聞就要昏倒的。婚姻也是如此,如果你們對于婚姻並沒有什麼需要,不必聽從家裏人社會上人,尤其是儒教思想,“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叁,無後爲大”的話。

  你不想結婚就不結婚,你想結婚,可以啊!你不要由于貪愛而結婚,你不要由于沖動而結婚。得先告訴你結婚以後的生活會怎麼樣,你也不想結婚了。如果你貪得厲害,實在放不下,不結婚要上吊,與其上吊還不如去正正當當娶老婆。

  對待家裏的子女也是如此,把他關在家裏不是一個辦法,他的欲沒有地方發揮啊!應該讓他出去走走。可是另一方面,他在放縱自己的欲望的時候,作父母的不引導不教導他,又不對了。

  清淨、良好的欲望不要抑製他,

  肮髒的、危險的欲望要開導他、阻止他

  八十年代初期,我坐火車,旁邊有一個老太太大講開放,講得太過份了,我就開口了,我說:“有的地方要開放,有的地方要關閉。例如公園的門要開放,讓勞動人民進來休息,動物園老虎、獅子的門就不能開放。”所以對于子女的欲望,父母要掌握好,清淨的欲望、良好的欲望不要去抑製他,肮髒的欲望、危險的欲望要好好的教導他,要引導他。

  話再說回來,我們今天修行了,在修行路上善知識也應如此,衆生修行上清淨的欲望、良好的欲望,不要抑製他,肮髒的、卑鄙的、充滿著貪瞋癡煩惱的欲望,要好好的教育他、阻止他,修行就是這麼修。

  修行人要離開汙染,不要離開衆生,

  猶如蓮花的根不離開泥

  蓮花根雖然在汙泥,等到它開花的時候,這個蓮花卻是一塵不染。我們是娑婆世界的衆生,我們要修成蓮花那樣的清淨,我們就不能離開娑婆世界,因爲我們不能離開我們根所需要的泥,但是一切汙染的東西我們都要離開。“猶如蓮花不著水”,假如這是娑婆世界開的蓮花,那就不要離開娑婆世界的泥,也不要離開娑婆世界的水,我們只要做到不受外面環境的汙染,這朵蓮花出了水面開花,那就非常清淨。

  

  蓮 花 (19)

  傅味琴講于 湖南嶽陽蓮花寺 2008.6.24

  

  

  菩薩自利的目的,還是爲了利他,

  把菩提心修好,就是清淨的蓮花

  提要:

  ■ 衆生是我們將來成佛的土地,離開了衆生就離開了菩提心

  ■ 菩薩自利的目的,還是爲了利他,把菩提心修好,就是清淨的蓮花

  ■ 菩薩救衆生的苦難,從不會想得到利益與報酬

  ■ 親如父子,也難免有養兒防老、光耀門庭的目的

  ■ 釋迦太子是坐在吉祥草鋪成的坐墊上成佛的

  ■ 金剛寶座表不動,以蓮花爲座表清淨,座上日輪座墊表智慧,日輪上月輪

   座墊表悲心

  ■ 我們要從清淨的佛法中出生智慧,爲了滿足一個人的物質享受而犧牲生命

   是愚蠢的

  衆生是我們將來成佛的土地,

  離開了衆生就離開了菩提心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兩句話出自大乘經典,大乘佛法的根在衆生裏,衆生就是使我們將來成佛的土地。我們將來個個要成佛,那必須發菩提心,成佛的根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因,將來成佛是果,發菩提心就是朝著一切衆生發的,所以我們不能離開菩提心,就是不能離開衆生,我們的根必須紮在衆生的土壤裏。如果你離開衆生,就離開了菩提心,離開了菩提心就離開了大乘佛教,你也就不可能成佛。

  菩薩自利的目的,還是爲了利他,

  把菩提心修好,就是清淨的蓮花

  蓮花在法上是表清淨,要知道最清淨的就是菩提心,因爲菩提心念念爲衆生,它沒有自私狹隘。菩薩自利的目的還是爲了利他,如果我們有一念想離開衆生的念頭,那就退了菩提心。修大乘佛法的人退菩提心是犯根本罪的,這個罪非常嚴重。

  假如我們把菩提心修好,這個心就非常清淨,就是一塵不染的蓮花。經中說“猶如蓮花不著水”,從法上去理解,是要把自己的心完全淨化得像蓮花那樣清淨,就要修大乘佛法,因爲大乘佛法是最圓滿的,心要發菩提心,根要紮在衆生裏。

  菩薩救衆生的苦難,從不會想得到利益與報酬

  所有的菩薩都是大乘,我們最熟悉的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對你的救苦救難跟世間上人對你做好事大不一樣,所以民間對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始終是非常虔誠。

  爲什麼大不一樣?觀世音菩薩來救你的苦難,他的心非常清淨,他完全是大慈大悲愍衆生,他不會想在你身上得到些什麼利益和報酬。而且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時候,從不讓你知道,也不會在你耳邊告訴你“我就是觀世音菩薩,剛才是我幫了你的忙,你才脫離了苦難。”他的心既不爲名也不爲利,完全沒有爲個人打小算盤,什麼都沒有。

  親如父子,也難免有養兒防老、光耀門庭的目的

  而世間上的凡夫衆生往往做了一點好事,幫了你的忙,他是有目的的。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慈悲關愛和照顧,也有他們的目的,至少想望子成龍、養兒防老、光耀門庭。如果這個兒子違背了父母的希望,想放下一切來學佛法,父母就不高興,就跟兒子鬧矛盾。所以父母對子女的慈愛遠遠比不上菩薩,思想境界也比不上。

  父母要兒女學社會上名利雙收、榮華富貴,而菩薩要你學習菩薩的精神;父母希望你將來當老板,菩薩希望你將來當菩薩;父母希望你爲自己,菩薩希望你爲別人,究竟哪個偉大?所以今天咱們就要學習菩薩的精神,要在菩提心的土壤上開出我們的蓮花來,那就是大乘佛教的功德。

  釋迦太子是坐在吉祥草鋪成的坐墊上成佛的

  後世的人說:“佛的寶座是七寶做的。”實際上當年釋迦太子是坐在吉祥草的坐墊上成佛的。

  金剛寶座表不動,以蓮花爲座表清淨,

  座上日輪座墊表智慧,日輪上月輪座墊表悲心

  我們講佛坐在金剛寶座上成佛,那是表法,金剛表不動,佛菩薩坐的金剛寶座下面都有蓮花,蓮花表清淨,所以修行人要坐在清淨的座位上,否則將來沒有你成佛的寶座。蓮花上面是紅色的日輪爲座墊,日輪座墊上面是白色的月輪座墊,在佛法裏,月表悲心,日表智慧,說明將來修行人成就的智慧和悲心,也必須在清淨裏出生。

  我們講的清淨是佛法裏出生的清淨,我們講的智慧悲心是佛法裏出生的智慧悲心,連起來是在清淨的佛法裏出生了清淨的智慧和悲心。這跟世間上善良的心,乃至完全爲別人不爲自己的心不一樣。世間人的所作所爲,即使有智慧,可是他沒有去掉貪瞋癡,這種智慧仍然是大有問題或者是愚蠢的。

  我們要從清淨的佛法中出生智慧,

  爲了滿足一個人的物質享受而犧牲生命是愚蠢的

  我從報上看到一件事情,有兄弟兩人,父母都死了,哥哥就到廣東去打工,臨走時跟弟弟說:“如果我在那邊很好,我寫信給你,你也來。”

  後來弟弟接到信去找哥哥,好不容易在一個打工的工棚裏找到哥哥,弟弟說:“哥,你怎麼住在這麼簡陋的地方。”哥哥說:“住旅館要花錢,這兒不要付錢,我們現在苦一點,將來積了錢,我們回家蓋房子、娶媳婦。”哥哥好說歹說,總算老板同意把弟弟也收下來了,當然生活非常的苦,哥哥總是安慰弟弟。

  突然有一天,腳手架上的工人出事故掉了下來,很多人都去看,人摔死了,老板賠了十多萬。弟弟一看就害怕了,說:“哥啊,這個工作太危險了,咱們還是回家吧!”平時哥哥總是安慰弟弟:“咱們辛苦兩叁年就可以回家蓋房子、娶媳婦。”這一次哥哥沒說話,低頭抽煙。

  一天早晨,哥哥穿了新衣服,梳好了頭去上工。就在這一天早晨又有人跌下來了,弟弟過去一看是他哥哥。老板賠了十五萬給弟弟,弟弟回家蓋起了新房子,娶了一個漂亮的媳婦,還在本村當了老板。同村的人都說:“哎呀!如果他爸爸、媽媽、哥哥都在,那該多好啊!”

  你們好好想想,這件事情給人的教育是什麼,第一,當你聽到這件事情的時候會覺得非常感動人,哥哥是一心一意爲了弟弟,不要在工地上做這樣危險的工作,希望弟弟快一點有了錢,造房子、娶媳婦;第二,也可以說哥哥這顆心一點都不爲自己;第叁點,爲了滿足弟弟世俗生活上的享受,犧牲自己的生命值不值得,是聰明還是愚蠢?

  哥哥的這種做法在我們看來是愚蠢的。如果你們照世俗上的觀念去想,你就只是世俗上的好人,心雖好也不一定會出生智慧。所以我們要學習清淨、學習智慧,那必須要學習佛法,要從清淨的佛法中出生智慧,這跟世間上的智慧大不一樣。今天講到這裏。

  

  

  蓮 花 4-1 (總第20)

  傅味琴講于 湖南嶽陽蓮花寺 2009.3.5

  

  

  現在很多人都不知蓮花的法義,

  懂佛法的人少了,佛法就要滅了

  提要:

  ■ 佛坐的蓮花寶座是修出來的,蓮花僅僅是個比喻

  ■ 現在很多人都不知蓮花的法義,懂佛法的人少了,佛法就要滅了

  ■ 如果八功德水裏真能長出池塘裏那樣的蓮花來,你進得去…

《蓮花(湖南嶽陽蓮花寺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