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1)
傅老師解答提問時的開示 2006.8.7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就能把佛法興起來
提要:
·發了菩提心要爲一切衆生,處處不替個人的利益考慮
·離開了釋迦佛的教導,都不叫菩提心
·要引導衆生止惡修善,斷煩惱,修菩薩道快快成佛
·靠近世俗,貪愛名利熱鬧場所,就容易退菩提心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就能把佛法興起來
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跟大家見面了,你們清淨寺同學,明天准備搞盂蘭盆法會,今天下午我先跟大家聚一聚,看看大家有什麼要問的?
發了菩提心要爲一切衆生,處處不替個人的利益考慮
有人問:文殊法裏有一句話“退菩提等廿五心”,對這句話不理解。退菩提心是十八根本罪之一,以前有講過。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退菩提心有各種情況,歸納起來有二十五種。如果不避免的話,就容易使你退菩提心。出現了這些情況,有些人還認爲:我並沒有退菩提心,我經常在禮佛、做供養、唸經、唸佛。這些都是你個人的修行,當然你能夠維持你個人的修行,好好去做一個修行人,做一個佛弟子,也很好,可是菩提心的範圍要廣泛得多。所謂菩提心,它的要點是一切爲衆生,處處不替個人利益考慮,處處在替廣大衆生的利益考慮,有廣度衆生這樣的一顆心。
離開了釋迦佛的教導,都不叫菩提心
我們是用佛法去度衆生,所以我們要根據佛陀的教導去爲衆生考慮,這樣才能真正帶給衆生利益。要不然就會像如今末法時期有的佛弟子那樣自搞一套,表面上搞得很熱鬧,實際上有些人是在利用佛教搞歪風邪氣,有人說得好聽,認爲這也是在度衆生,實際上卻敗壞了佛門的清淨,使很多衆生受到了迷惑,走錯了路,將來要受極其重的苦報。這非但不能叫菩提心,而且還誤導了衆生。所以菩提心有一個原則,必須依照釋迦佛的教導去度衆生。要在度衆生中提高自己,好好修菩薩道。離開釋迦佛的教導,種種的裝模作樣,都不能叫菩提心。
要引導衆生止惡修善,斷煩惱,修菩薩道快快成佛
比如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在做好事,奉獻愛心,這種情況我們見了非常高興,因爲咱們佛弟子總希望人世間好人多起來,壞人少下去。能夠在人世間救苦救難,幫助苦難的人,這是一件善事。可也只能說他們做了好人好事,他們有一顆善心,而不能說是菩提心,因爲他們不是根據釋迦佛的教導,而是根據人世間的道德修養去做的。所謂菩提心必須要依照釋迦佛的教導,首先要勸導衆生止惡修善,進而要教導衆生斷煩惱,出離生死,最後要教導衆生修菩薩行,快快成佛。成佛後能更好地度衆生,這樣的做法才叫菩提心。
靠近世俗,貪愛名利熱鬧場所,就容易退菩提心
這二十五種退菩提心的情況,主要是因爲發了菩提心的人過于靠近世俗,過于靠近有地位有財富的人,一方面自己沒有好好修行,沒有很好地離開世間上的欲望,佛法不懂,又受到邪師邪說的影響,世俗的習氣很重,專門喜歡呆在熱鬧的場所、大城市裏,而不喜歡清淨修行,再加上經常跟世間上有財富有名望的人混在一起,像這樣的情況就很容易退菩提心。
發菩提心,弘揚佛法,就能把佛法興起來
當今的佛門普遍對法不尊重,不聽法,不主張深入經藏,所以懂法的人極少極少。即使有點懂,也僅僅懂得一點點,這一點點到底是對是錯,還成問題。而邪知邪見卻很泛濫。真正的佛法雖然還有,卻成了尾巴上一點點,所以叫末法。假如所有的佛弟子都能發菩提心弘揚佛法,世世代代把法傳下去,那麼佛法就興起來了。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2)
傅老師解答提問時的開示 2006.8.7
依靠大衆清淨修行的力量,才有希望度叁惡道衆生
提要:
·滅法的人不在佛門外,是佛門裏的人不爭氣
·不要修成一顆自私的心、愚癡的心
·佛弟子要爲衆生解除倒懸之苦
·供養大衆清淨比丘僧才有功德
·貪圖享受、搞名利、犯戒,都不叫清淨
·佛法僧都具足清淨,所以都稱寶
·依靠大衆清淨修行的力量,才有希望度叁惡道衆生
·因爲顛倒了,所以才有倒懸之苦的果報
滅法的人不在佛門外,是佛門裏的人不爭氣
現在的佛法已經非常衰弱了。佛法是極其廣大的,我給你們講的法也僅僅是個開頭,你們還經常能來聽法,外面的居士們因爲聽不到法,非常苦惱,進佛門幾年了,走過很多的寺院,都聽不到法。如果我們再不發菩提心的話,佛法很快就要滅掉了。不是佛門外面的人要把佛法毀滅,而是佛門裏的人自己不爭氣,貪求五欲,搞歪風邪氣,對法不尊重,也不關心佛教的興衰,也不發心弘法,也不講經說法。是佛門裏的人在進行滅法的工作,把佛法滅掉的。
不要修成一顆自私的心、愚癡的心
多年前,有位法師到居士林來講法,他講“你們連戒定慧都不要了,你們知道你們在幹什麼工作?你們在幹滅法的工作。”這個罪不得了!連佛法都要滅掉,即使他們還認爲自己是個修行人,將來必然會修成就一顆自私的心、愚癡的心。那當然他所作所爲都不能算發菩提心。搞歪風邪氣的人所搞的一切都離不開一個字,就是錢。可是鈔票不等于佛法呀。
佛弟子要爲衆生解除倒懸之苦
咱們也可以把菩提心聯系到明天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的意思就是解除倒懸的苦,好比一個人兩條腿綁起來,腳朝上,頭朝下吊在樹上,這個人苦不苦啊?爲了解除這些衆生的苦,我們佛弟子應該要好好發心。
供養大衆清淨比丘僧才有功德
佛講這部經的因緣,是因爲目犍連剛得到神通時要報父母的恩,結果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裏非常苦。佛就教他一個救度的辦法:到七月十五佛歡喜日,供養大衆清淨比丘僧。
出家人以清淨爲體。我們是恭敬供養清淨比丘僧,而不是假和尚。假和尚喝酒吃肉有女人,盡是敲敲打打賺鈔票,他們根本不懂佛法,可能也沒有受過戒,或者受了戒卻不學戒也不持戒。所以在七月十五那一天,要供養清淨比丘僧,你才有功德。一切功德都離不開清淨。
貪圖享受、搞名利、犯戒,都不叫清淨
持戒有功德,犯戒有罪過。所謂清淨比丘僧,是指持戒持得很清淨的比丘。一切享受五欲搞名利,乃至于連殺盜淫妄四根本戒都犯了的,都不能叫清淨。殺,殺生,乃至于到酒家去吃活的;盜,他本人財務不清楚,乃至于把居士們供養的錢,不用在叁寶的事業上,而作爲私有財産,這就犯了盜戒,盜取叁寶物的罪很重;淫,他外面有女人;妄,他盡說假話。假如他連根本戒都犯了,那怎麼叫清淨比丘僧呢?
佛法僧都具足清淨,所以都稱寶
爲什麼佛弟子必須要恭敬叁寶?因爲佛寶是清淨;法寶,釋迦佛講的法都是教導我們怎麼樣去修好一顆清淨的心,所謂淨化人心;僧寶,僧寶就是指清淨的修行人,如果不清淨就不能稱寶。
依靠大衆清淨修行的力量,才有希望度叁惡道衆生
盂蘭盆會是恭敬清淨大衆比丘僧,因爲這些比丘僧個個都在修行,有的在山林間禅定,有的在誦經,持戒都很清淨。在佛歡喜日這一天,你去供養他們,依靠大衆清淨修行的力量,才有希望把掉在餓鬼道裏的母親救度出來,必須要依靠清淨的大衆比丘僧的力量。說到比丘僧,也包括比丘尼。這是根據盂蘭盆經說的。
因爲顛倒了,所以才有倒懸之苦的果報
哪些地方最苦?就是叁惡道。叁惡道是非常非常苦的地方,餓鬼道千年喝不到水,吃不到飯,地獄道比餓鬼道還要苦。爲什麼人會掉到叁惡道去?你們只知道他們造了惡業,那樣理解也沒錯,但是太簡單了。是因爲他們顛倒,所以就有倒懸之苦的果報。末法時期,再不修行誰能避免得了顛倒?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3)
傅老師解答提問時的開示 2006.8.7
要免倒懸之苦,只有依靠自己不再顛倒
提要:
·要免倒懸之苦,只有依靠自己不再顛倒
·法有步驟,無有高下
·菩薩法必須在出離乘基礎上修
·修好四念處,就能糾正四顛倒
·觀身不淨,能消除貪愛身體美好的顛倒意識
要免倒懸之苦,只有依靠自己不再顛倒
顛倒就是事情全做錯了,看問題也錯,做事情也錯。即使肯進佛門修行,現在佛門裏很多事情也都是顛倒,你不聽法肯定會受他們的影響。什麼是顛倒,什麼是不顛倒,這些你不聽法是不會懂的,所以不聽法是最最害人,也是最危險的。佛不是萬能的,你造了顛倒的因,將來得顛倒的果,佛也沒有辦法,否則地獄早就空掉了。所以還是要靠自已,你懂了佛法就不會再顛倒下去了。
從佛法裏來看,現在人世間包括佛門的修行人,顛倒的事情說不完。釋迦佛講過,世間的衆生大顛倒,很危險啊。講佛法的目的就是叫你不要再顛倒了,把你原來顛倒的再倒過來,就成不顛倒。看你願意不願意喽,你願意就叫修行,你不願意,仍然是顛倒。佛是一個教育家呀,學生不聽老師話,佛也沒有辦法。佛只好悲心朝你掉眼淚,你果報必然下叁惡道。
法有步驟,無有高下
佛法有小乘、大乘。應該說清楚,大小不在法裏,是我們心有大小。經書裏常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但有步驟,沒有大小。佛法有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人天乘不斷煩惱,不解決生死問題,仍然要生死流轉,所以是不究竟的。但是人天乘的要求也不低,人天乘修止惡修善,你即使有點煩惱,可你別幹壞事,你幹了壞事仍然會下叁惡道,所以修人天乘首先要止惡,還要修善,要做各種好事。止惡是關閉叁惡道門,修善是培福。可是人天道不究竟,即使你福報大能生天,照樣有生死,死了照樣會六道輪回。所以佛真正的目的是要我們了生死,要我們斷煩惱證阿羅漢果,到彼岸。這樣你才不會六道輪回,到了彼岸你就沒有生也沒有死,沒有煩惱就是快樂。…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