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P2

  ..續本文上一頁

  菩薩法必須在出離乘基礎上修

  後來佛又講了大乘佛法。你自己走上了解脫道,可是你還有這麼多的親人,娑婆世界還有這麼多的衆生,他們還在受苦,你要發心弘揚佛法,讓他們也走上修行的路,這就是菩薩法。菩薩法必須要在出離乘基礎上修。如果你自己不好好斷煩惱,你這樣子不能叫菩薩,沒有一位不斷煩惱的菩薩。如果一定叫菩薩,能海上師說這是輕毛菩薩,沒有基礎的。是自稱菩薩,實非菩薩。

  不論人天乘、出離乘、菩薩乘,都有標准的。出離乘的標准就是修四谛法,菩薩乘的標准簡單說,是修六波羅蜜。可是修六波羅蜜的人必須要在四谛法基礎上修,也就是要在斷煩惱、解脫生死的基礎上修菩薩法。所以說,出離乘是修菩薩法的基礎,而不是兩種修法。

  修好四念處,就能糾正四顛倒

  在修出離乘的基本法裏,有四種顛倒必須要糾正。對治這四顛倒的法在苦集滅道的道谛裏,叁十七道品一開頭就是四念處,四念處是專門糾正四顛倒的。衆生一向是四顛倒,所以佛叫我們修四念處,如果你修好了,你走的路就不是顛倒的路。今天我只能略微給大家提一提。

  觀身不淨,能消除貪愛身體美好的顛倒意識

  第一,要觀身不淨。不管是男的女的,身體全是肮髒的,全是不可愛樂的。可是衆生顛倒,非常愛樂自己的身體。尤其是現在富起來了,對身體的打扮花樣更多了。結果男的又去貪愛女人的身體,女人又去貪愛男人的身體。

  昨天我在開化講居士應該怎麼樣修行,其中提到不要貪美食美衣。現在的衣服越來越講究,越來越漂亮了。社會上有些女的,上衣越來越短,褲子越來越往下,目的是爲了要露出一個肚皮。肚皮有什麼漂亮的?細細分析一下:外面是人皮,裏邊是豬油,再裏邊是腸子,腸子裏邊是大便,這不過是人皮包的糞桶,衆生還以爲非常幹淨漂亮,你說顛倒不顛倒?有些人,吃飯還要這樣的女的陪著,就等于在身邊是放了一只人皮糞桶,這飯還吃得下去嗎?所以不要對身體有所貪愛,不要以爲身體是美好幹淨的,那是騙人的假象。這個觀點要念念不忘,要經常用它來糾正我們以爲身體是多麼美好的顛倒意識。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4)

  傅老師解答提問時的開示 2006.8.7

   身不淨、心無常、受是苦、法無我,

  一執著就成顛倒

  提要:

   ·觀心無常,能消除要求心不變的希望

   ·觀受是苦,能消除享受是快樂的顛倒

   ·觀法無我,能放下執著于法的顛倒

   ·布施供養錯了,好心辦壞事也是顛倒

   ·犯戒不還淨,執持邪戒也是顛倒

  觀心無常,能消除要求心不變的希望

  第二,觀心無常。人世間總在貪求一個常,其實連心都是無常的,心刹那刹那在變,所以不要去相信人世間顛倒的話,說心不會變。每個人心都在變,今天結婚是一顆歡喜心,爲什麼過一個時期又離婚了,因爲心變了,心沒有變怎麼會離婚呢?心沒有變怎麼會吵架打架呢?心沒有變,夫妻怎麼成了冤家呢?但是世間上人,偏偏希望心不要變,還盡說哄人的話:海枯石爛,我心不變。離婚的人也曾說過這個話。

  觀受是苦,能消除享受是快樂的顛倒

  第叁點,要觀受是苦。享受都是苦,病從口入,吃得好容易得糖尿病,吃海鮮得了急性胰腺炎,究竟是苦還是樂?因爲我好久沒有喝牛奶了,我的胃腸對牛奶已經不適應了。從湖北開車到開化,車上帶了幾盒牛奶,我就把牛奶當水喝了,結果拉肚子拉了叁天。(衆笑)一切享受都是苦,尤其是高消費,你所用的高級享受還不是你自己辛苦來的錢?可是人世間個個都貪圖享受。

  觀法無我,能放下執著于法的顛倒

  第四,觀法無我。不要執著于法,佛講過:法無定法。世間上的種種法則,種種規定也經常在變,哪有不變的道理?無我就是它怎麼變化你做不了主。佛門裏邊現在執法很厲害。佛教本來沒有宗派,是傳到中國後,中國人分的宗派。現在人都執著自己的宗派,不懂得諸法無我。乃至于誹謗排斥其他宗派,盡造惡業。你應該有這樣的觀念:我修的宗派好,你修的宗派也好,他修的宗派也好,凡是正法都好——那樣你才不會執著。哪能說,末法時期唯有這個宗派才行,其他宗派都不行的?這是謗法的話,可見說這話的人就不懂佛法。這就是修出離乘必須要糾正的四種顛倒。今天僅僅是略微給你們提一提。

  布施供養錯了,好心辦壞事也是顛倒

  修菩薩乘呢?六波羅蜜又稱六度,也不要顛倒,也要建立在出離乘破除四顛倒的基礎上。就是說,你在糾正四顛倒以外,如果你修大乘,還要糾正修六度時所遇到的種種顛倒。有哪些顛倒呢?六度第一個是布施供養。布施供養是培福,供養錯了,你能得到福報嗎?這就是顛倒。比如說,喝酒是件壞事,人家沒錢喝酒,你給他錢去買酒,你這個布施就顛倒了。爲什麼現在佛門搞歪風邪氣的地方很興旺,而且富得很?都是居士們供養的。供養是供養修行人的道糧,或者弘法的基金。他們又不修行,又不弘法,你去幫助他發揮歪風邪氣,這樣子顛倒了吧?我從前看到一個在家人,他在一個出家人面前抽煙,所以也給了那個出家人一支煙:“你也來一支。”這個供養也是顛倒了。所以善惡先要分清楚。你供養布施只能夠幫人家做好事,而不能幫助人家幹壞事。

  進一步說,修布施要修到波羅蜜,一切都要空掉,不執著功德。現在有人執著功德執著得厲害,我爲什麼要供養?因爲我要功德,你不寫我的功德芳名,我就不供養。這樣子你就修不到波羅蜜了,這也是顛倒。

  犯戒不還淨,執持邪戒也是顛倒

  第二持戒。持戒要清淨,如果你持戒不清淨,卻說:“我受過戒了,我是持戒的。”你把這種不清淨的、犯戒的情況說成是持戒,那不是顛倒了?還有一種是在持戒的內容上顛倒,佛的戒律裏沒有,可是他自己規定要這麼做。比如他規定自己不吃油鹽醬醋,還有的出家人只吃白的,醬油也不放,天天白米飯、白菜、白蘿蔔,戒律裏沒有這條規定啊,你這樣是外道的搞法,顛倒了。還有的人不喝牛奶,他認爲,喝牛奶就是戒不清淨,不喝牛奶我的戒最清淨。比丘戒成了牛奶戒了!戒律裏沒有一條不喝牛奶的戒,佛自己也喝牛奶的。五戒就要照五戒的要求,比丘戒就要照比丘戒的要求,不能夠隨心所欲地加一點進去,否則在佛法裏就叫“戒禁取”,那是邪戒。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5)

  傅老師解答提問時的開示 2006.8.7

  六度顛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衆生

  提要:

   ·愚癡的忍,傷害他人的忍,都是顛倒

   ·損害佛門聲譽,濫慈悲的忍,都是顛倒

   ·不能邪精進。不修戒定慧也不能叫正精進

   ·佛弟子不修禅定學氣功、忙打坐也是顛倒

   ·佛法要多聞,如果認爲法越聽多越不好豈不顛倒了

   ·念處顛倒了,出不了生死;六度顛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衆生

  愚癡的忍,傷害他人的忍,都是顛倒

  第叁,忍辱。忍辱也有顛倒的,有人修的忍辱,不是佛教的忍辱,他好像是儒教的忍辱、道教的忍辱。佛教的忍辱要有原則的,忍要忍出智慧來。愚蠢的忍,佛教是不主張的。比如別的宗教講,如果你左邊臉給人家吐了口水,你把右邊的臉也送給人家去吐,我們佛教不幹這種蠢事。如今佛教裏邊有人在學儒教的百忍堂,忍得好算你功德圓滿。結果自己的媳婦被人家抓去,他也忍著不說話,那不是害人嗎?你功德圓滿,媳婦倒黴。我們佛教修行的功德可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也不能建立在看見別人幹壞事不說話的忍上。可是今天佛門這種風氣很厲害啊。

  損害佛門聲譽,濫慈悲的忍都是顛倒

  我年輕時候,就有人批判佛門裏的“濫慈悲”。可是前幾年有兩個年輕的居士來跟我談“忍”,還講了一個故事給我聽:從前有個女的有了私生子,舊社會有了這種事,這個女的名譽就敗壞了,所以她把私生子抱到寺院裏去。和尚濫慈悲,爲了保護這個女的名譽,就收下來養了。當地人就傳開了,這個和尚不規矩,生了一個孩子,還養起來。這個和尚也不說話,忍。最後這件事情弄清楚了,原來不是和尚生的,是那個女的生了抱過來的。他講這話的意思是無論人家怎樣說,你們都要忍。我就有點想不通,人家說誹謗的話,你不去阻止他勸他別說,光叫我們忍,你這算什麼道理呢?

  據說這個故事,在佛教裏非常流行,都說這個出家人好。其實你爲了一個女的損壞了比丘的聲譽,也敗壞了整個僧團的聲譽,也敗壞了佛門的聲譽,這些你怎麼不考慮啊?就等于抓粒芝麻丟了西瓜,這是顛倒。

  不能邪精進。不修戒定慧也不能叫正精進

  第四要修精進。精進不能顛倒,精進顛倒了是邪精進。我們是要正精進,而不能邪精進。所謂正精進就是照佛陀的教導精進,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戒定慧都要精進,勤就是精進。你不修戒定慧,能叫正精進嗎?即使你叁個裏只用功一個,那也擺不平啊。或者佛陀沒有規定的精進,你偏要這麼做,那叫邪精進,顛倒了。或者你去朝山,朝山是去朝菩薩的聖地。如今社會上人去名山旅遊,一路上喝酒抽煙就別提了。佛門裏的人去朝山,即使不喝酒不抽煙,可他一路上盡起煩惱,簡直在朝煩惱山。朝山特別起勁,今年朝完,明年再朝,起了煩惱,從山腳下吵架一直吵到山頂,你這個朝山算是精進嗎?

  佛弟子不修禅定學氣功、忙打坐也是顛倒

  第五,禅定。禅定有正定邪定,有些佛門裏的人不學禅定,去學氣功,那不是顛倒了?氣功是外道呀。有些人學了氣功,又到我這兒來學禅定,學了禅定又跟氣功混在一起,這也是顛倒了。有的人不修禅定倒也罷了,還說閑話,“修禅定要入魔的。”還有人說:“我是天天打坐的。”佛教裏只有禅定沒有打坐,只打坐不修禅定,到底在打什麼坐?全顛倒了。

  佛法要多聞,如果認爲法越聽多越不好豈不顛倒了

  最後一度是般若度。深般若,一切要證空;廣般若,一切佛法都要懂,因爲一切佛法都是幫助你進入深般若的。可是有的人不聽法,還說閑話,“法不能多聽,越聽越糟糕。”而種種顛倒的話卻聽得特別多,那不是顛倒了?你是修大乘六度的,非但要聽法,而且還要學大般若的法,因爲“般若波羅蜜”是第六度。

  念處顛倒了,出不了生死;

  六度顛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衆生

  中國的佛教一向稱爲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要修好六波羅蜜。如果你四念處也顛倒,六度也顛倒了,你既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衆生,將來免不了還要受倒懸的果報,倒懸就是下叁惡道。

  今天借著你們提的菩提心這個問題,我結合盂蘭盆解救倒懸之苦的含義,給你們做這樣的解答,咱們就講到這裏吧。(掌聲)(完)

  

《不退菩提心爲解救衆生倒懸之苦》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