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P2

  ..续本文上一页

  菩萨法必须在出离乘基础上修

  后来佛又讲了大乘佛法。你自己走上了解脱道,可是你还有这么多的亲人,娑婆世界还有这么多的众生,他们还在受苦,你要发心弘扬佛法,让他们也走上修行的路,这就是菩萨法。菩萨法必须要在出离乘基础上修。如果你自己不好好断烦恼,你这样子不能叫菩萨,没有一位不断烦恼的菩萨。如果一定叫菩萨,能海上师说这是轻毛菩萨,没有基础的。是自称菩萨,实非菩萨。

  不论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都有标准的。出离乘的标准就是修四谛法,菩萨乘的标准简单说,是修六波罗蜜。可是修六波罗蜜的人必须要在四谛法基础上修,也就是要在断烦恼、解脱生死的基础上修菩萨法。所以说,出离乘是修菩萨法的基础,而不是两种修法。

  修好四念处,就能纠正四颠倒

  在修出离乘的基本法里,有四种颠倒必须要纠正。对治这四颠倒的法在苦集灭道的道谛里,三十七道品一开头就是四念处,四念处是专门纠正四颠倒的。众生一向是四颠倒,所以佛叫我们修四念处,如果你修好了,你走的路就不是颠倒的路。今天我只能略微给大家提一提。

  观身不净,能消除贪爱身体美好的颠倒意识

  第一,要观身不净。不管是男的女的,身体全是肮脏的,全是不可爱乐的。可是众生颠倒,非常爱乐自己的身体。尤其是现在富起来了,对身体的打扮花样更多了。结果男的又去贪爱女人的身体,女人又去贪爱男人的身体。

  昨天我在开化讲居士应该怎么样修行,其中提到不要贪美食美衣。现在的衣服越来越讲究,越来越漂亮了。社会上有些女的,上衣越来越短,裤子越来越往下,目的是为了要露出一个肚皮。肚皮有什么漂亮的?细细分析一下:外面是人皮,里边是猪油,再里边是肠子,肠子里边是大便,这不过是人皮包的粪桶,众生还以为非常干净漂亮,你说颠倒不颠倒?有些人,吃饭还要这样的女的陪着,就等于在身边是放了一只人皮粪桶,这饭还吃得下去吗?所以不要对身体有所贪爱,不要以为身体是美好干净的,那是骗人的假象。这个观点要念念不忘,要经常用它来纠正我们以为身体是多么美好的颠倒意识。

  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4)

  傅老师解答提问时的开示 2006.8.7

   身不净、心无常、受是苦、法无我,

  一执着就成颠倒

  提要:

   ·观心无常,能消除要求心不变的希望

   ·观受是苦,能消除享受是快乐的颠倒

   ·观法无我,能放下执着于法的颠倒

   ·布施供养错了,好心办坏事也是颠倒

   ·犯戒不还净,执持邪戒也是颠倒

  观心无常,能消除要求心不变的希望

  第二,观心无常。人世间总在贪求一个常,其实连心都是无常的,心刹那刹那在变,所以不要去相信人世间颠倒的话,说心不会变。每个人心都在变,今天结婚是一颗欢喜心,为什么过一个时期又离婚了,因为心变了,心没有变怎么会离婚呢?心没有变怎么会吵架打架呢?心没有变,夫妻怎么成了冤家呢?但是世间上人,偏偏希望心不要变,还尽说哄人的话:海枯石烂,我心不变。离婚的人也曾说过这个话。

  观受是苦,能消除享受是快乐的颠倒

  第三点,要观受是苦。享受都是苦,病从口入,吃得好容易得糖尿病,吃海鲜得了急性胰腺炎,究竟是苦还是乐?因为我好久没有喝牛奶了,我的胃肠对牛奶已经不适应了。从湖北开车到开化,车上带了几盒牛奶,我就把牛奶当水喝了,结果拉肚子拉了三天。(众笑)一切享受都是苦,尤其是高消费,你所用的高级享受还不是你自己辛苦来的钱?可是人世间个个都贪图享受。

  观法无我,能放下执着于法的颠倒

  第四,观法无我。不要执着于法,佛讲过:法无定法。世间上的种种法则,种种规定也经常在变,哪有不变的道理?无我就是它怎么变化你做不了主。佛门里边现在执法很厉害。佛教本来没有宗派,是传到中国后,中国人分的宗派。现在人都执着自己的宗派,不懂得诸法无我。乃至于诽谤排斥其他宗派,尽造恶业。你应该有这样的观念:我修的宗派好,你修的宗派也好,他修的宗派也好,凡是正法都好——那样你才不会执着。哪能说,末法时期唯有这个宗派才行,其他宗派都不行的?这是谤法的话,可见说这话的人就不懂佛法。这就是修出离乘必须要纠正的四种颠倒。今天仅仅是略微给你们提一提。

  布施供养错了,好心办坏事也是颠倒

  修菩萨乘呢?六波罗蜜又称六度,也不要颠倒,也要建立在出离乘破除四颠倒的基础上。就是说,你在纠正四颠倒以外,如果你修大乘,还要纠正修六度时所遇到的种种颠倒。有哪些颠倒呢?六度第一个是布施供养。布施供养是培福,供养错了,你能得到福报吗?这就是颠倒。比如说,喝酒是件坏事,人家没钱喝酒,你给他钱去买酒,你这个布施就颠倒了。为什么现在佛门搞歪风邪气的地方很兴旺,而且富得很?都是居士们供养的。供养是供养修行人的道粮,或者弘法的基金。他们又不修行,又不弘法,你去帮助他发挥歪风邪气,这样子颠倒了吧?我从前看到一个在家人,他在一个出家人面前抽烟,所以也给了那个出家人一支烟:“你也来一支。”这个供养也是颠倒了。所以善恶先要分清楚。你供养布施只能够帮人家做好事,而不能帮助人家干坏事。

  进一步说,修布施要修到波罗蜜,一切都要空掉,不执着功德。现在有人执着功德执着得厉害,我为什么要供养?因为我要功德,你不写我的功德芳名,我就不供养。这样子你就修不到波罗蜜了,这也是颠倒。

  犯戒不还净,执持邪戒也是颠倒

  第二持戒。持戒要清净,如果你持戒不清净,却说:“我受过戒了,我是持戒的。”你把这种不清净的、犯戒的情况说成是持戒,那不是颠倒了?还有一种是在持戒的内容上颠倒,佛的戒律里没有,可是他自己规定要这么做。比如他规定自己不吃油盐酱醋,还有的出家人只吃白的,酱油也不放,天天白米饭、白菜、白萝卜,戒律里没有这条规定啊,你这样是外道的搞法,颠倒了。还有的人不喝牛奶,他认为,喝牛奶就是戒不清净,不喝牛奶我的戒最清净。比丘戒成了牛奶戒了!戒律里没有一条不喝牛奶的戒,佛自己也喝牛奶的。五戒就要照五戒的要求,比丘戒就要照比丘戒的要求,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加一点进去,否则在佛法里就叫“戒禁取”,那是邪戒。

  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5)

  傅老师解答提问时的开示 2006.8.7

  六度颠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众生

  提要:

   ·愚痴的忍,伤害他人的忍,都是颠倒

   ·损害佛门声誉,滥慈悲的忍,都是颠倒

   ·不能邪精进。不修戒定慧也不能叫正精进

   ·佛弟子不修禅定学气功、忙打坐也是颠倒

   ·佛法要多闻,如果认为法越听多越不好岂不颠倒了

   ·念处颠倒了,出不了生死;六度颠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众生

  愚痴的忍,伤害他人的忍,都是颠倒

  第三,忍辱。忍辱也有颠倒的,有人修的忍辱,不是佛教的忍辱,他好像是儒教的忍辱、道教的忍辱。佛教的忍辱要有原则的,忍要忍出智慧来。愚蠢的忍,佛教是不主张的。比如别的宗教讲,如果你左边脸给人家吐了口水,你把右边的脸也送给人家去吐,我们佛教不干这种蠢事。如今佛教里边有人在学儒教的百忍堂,忍得好算你功德圆满。结果自己的媳妇被人家抓去,他也忍着不说话,那不是害人吗?你功德圆满,媳妇倒霉。我们佛教修行的功德可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也不能建立在看见别人干坏事不说话的忍上。可是今天佛门这种风气很厉害啊。

  损害佛门声誉,滥慈悲的忍都是颠倒

  我年轻时候,就有人批判佛门里的“滥慈悲”。可是前几年有两个年轻的居士来跟我谈“忍”,还讲了一个故事给我听:从前有个女的有了私生子,旧社会有了这种事,这个女的名誉就败坏了,所以她把私生子抱到寺院里去。和尚滥慈悲,为了保护这个女的名誉,就收下来养了。当地人就传开了,这个和尚不规矩,生了一个孩子,还养起来。这个和尚也不说话,忍。最后这件事情弄清楚了,原来不是和尚生的,是那个女的生了抱过来的。他讲这话的意思是无论人家怎样说,你们都要忍。我就有点想不通,人家说诽谤的话,你不去阻止他劝他别说,光叫我们忍,你这算什么道理呢?

  据说这个故事,在佛教里非常流行,都说这个出家人好。其实你为了一个女的损坏了比丘的声誉,也败坏了整个僧团的声誉,也败坏了佛门的声誉,这些你怎么不考虑啊?就等于抓粒芝麻丢了西瓜,这是颠倒。

  不能邪精进。不修戒定慧也不能叫正精进

  第四要修精进。精进不能颠倒,精进颠倒了是邪精进。我们是要正精进,而不能邪精进。所谓正精进就是照佛陀的教导精进,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戒定慧都要精进,勤就是精进。你不修戒定慧,能叫正精进吗?即使你三个里只用功一个,那也摆不平啊。或者佛陀没有规定的精进,你偏要这么做,那叫邪精进,颠倒了。或者你去朝山,朝山是去朝菩萨的圣地。如今社会上人去名山旅游,一路上喝酒抽烟就别提了。佛门里的人去朝山,即使不喝酒不抽烟,可他一路上尽起烦恼,简直在朝烦恼山。朝山特别起劲,今年朝完,明年再朝,起了烦恼,从山脚下吵架一直吵到山顶,你这个朝山算是精进吗?

  佛弟子不修禅定学气功、忙打坐也是颠倒

  第五,禅定。禅定有正定邪定,有些佛门里的人不学禅定,去学气功,那不是颠倒了?气功是外道呀。有些人学了气功,又到我这儿来学禅定,学了禅定又跟气功混在一起,这也是颠倒了。有的人不修禅定倒也罢了,还说闲话,“修禅定要入魔的。”还有人说:“我是天天打坐的。”佛教里只有禅定没有打坐,只打坐不修禅定,到底在打什么坐?全颠倒了。

  佛法要多闻,如果认为法越听多越不好岂不颠倒了

  最后一度是般若度。深般若,一切要证空;广般若,一切佛法都要懂,因为一切佛法都是帮助你进入深般若的。可是有的人不听法,还说闲话,“法不能多听,越听越糟糕。”而种种颠倒的话却听得特别多,那不是颠倒了?你是修大乘六度的,非但要听法,而且还要学大般若的法,因为“般若波罗蜜”是第六度。

  念处颠倒了,出不了生死;

  六度颠倒了,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众生

  中国的佛教一向称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要修好六波罗蜜。如果你四念处也颠倒,六度也颠倒了,你既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众生,将来免不了还要受倒悬的果报,倒悬就是下三恶道。

  今天借着你们提的菩提心这个问题,我结合盂兰盆解救倒悬之苦的含义,给你们做这样的解答,咱们就讲到这里吧。(掌声)(完)

  

《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