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佛成道紀念日會供前開示(1)
2003.12.30(農曆十二月初八)下午
◎傅味琴
我們都知道四月初八是釋迦佛的降生紀念日,在四月初八那一天,大家紀念活動非常的隆重。其實呢,釋迦佛的降生僅僅是一個因,釋迦佛能夠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及給我們說法,度娑婆世界衆生,關鍵還在于他的成道,所以我們今天也要以極其恭敬的心,以極其歡喜的心,來隆重地紀念釋迦佛成道。
我們今天舉行的會供,一面是紀念,一面是求加持,加持我們每個佛弟子做一個釋迦佛的好弟子,好學生,走上一條清淨的道,更要發菩提心,讓我們的佛門恢複清淨,讓我們佛弟子的菩提心不斷增長,能夠完成釋迦佛希望我們成佛這樣一個偉大的理想。
佛教是平等的,如果我們有平等的精神,釋迦佛一定很喜歡,如果我們沒有平等精神,對人傲慢,擡高自己,貶低別人,釋迦佛不喜歡。或者說,把自己看得很低,老是想我是一個凡夫衆生,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我是不可能成佛的。像這樣的心,釋迦佛也不喜歡,因爲這兩種心態都失去了平等精神。
我們要達到釋迦佛的平等,就要有決心,自己一定要成佛,跟釋迦佛一模一樣,平等平等,這才是釋迦佛最喜歡的。一般來說,我們末法時期衆生苦難多,修行的條件不太好,但這一切都可以轉變的,要轉變首先我們心理要轉變,要有自尊心,要有雄壯的願力,那麼環境也會隨著轉變。
有說今天末法時期要修行成就很困難,釋迦佛卻說越是困難的地方越好修行,越是苦難的地方越容易成就。所以釋迦佛就來娑婆世界度娑婆世界衆生,因爲娑婆世界是一個苦難的地方,所以好修行,容易成就。在《佛說無量壽經》裏,釋迦佛贊歎極樂世界沒有苦,只有快樂。可是釋迦佛又慎重告訴大家:娑婆世界修一天,要勝過極樂世界修一百年。《華嚴經》裏講,極樂世界一日一夜,相當于娑婆世界一劫。所以咱們對唸佛的居士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都應該贊歎,可是你今天活在人世間,也要抓緊時間修行,因爲只在娑婆世界你才能修得快,你到極樂世界當然好,那邊沒有苦,可是修行就要比娑婆世界不及百萬億倍呀。所以咱們既要贊歎往生極樂世界,更要告訴大家,釋迦佛說娑婆世界修行是最殊勝的地方。
釋迦佛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他離開皇宮經過苦修,在菩提樹下成道,釋迦佛他是母親生下來的兒子,不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天人,也不是所謂西方再來人,都不是呢,人類曆史上是有這麼一個人,是從母親胎裏生下來的人。我們也是母胎裏生下來的,也決定是個人,釋迦佛能夠有志氣成佛,大家都應該要學習釋迦佛的榜樣,要發菩提心,要堅定我們的意志,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爲了成佛。
我們進佛門歸依釋迦佛,成爲佛弟子,作爲釋迦佛的弟子,應該有這樣一顆心,我決定要成佛,這是我們今天紀念釋迦佛成道日最好的紀念,也是對釋迦佛的最好供養。同時我們也祈求釋迦佛能夠給我們加持,加持我們每個佛弟子都能夠發出菩提心來,都能夠快快成佛,所以今天咱們舉行這個會供的意義,就是如此。
在念經的時候要恭敬,要歡歡喜喜,有的同學可能是初來,會供完了咱們還要分發供品,分供品的時候有專門負責的人到你面前來分,分到供品以後你可以馬上吃一點,哪怕你是過午不食的,在佛菩薩的紀念日那一天分到供品吃一點是爲了求加持,這是可以開許的,因爲戒律本身就有開遮持犯。好,現在我們就開始誦經。
釋迦佛成道紀念日開示(2)
福鼎佛協文教部新大樓 2003.12.30(農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提要: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佛弟子同樣要有成佛的心願
·有人發願成佛,卻又不敢成佛
·愚人的謙虛並不符合釋迦佛的願望
·“自許凡夫下劣輩”是錯的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今天是釋迦佛成道的紀念日,“成”就是成就,“道”就是菩提道。今天,全世界都是這樣認爲,釋迦佛非常偉大,偉大在哪裏呢?他自己成就了佛道,他要每個衆生都成就佛道,這也是他來娑婆世界度衆生唯一的願望。誰能夠使釋迦佛最歡喜?當然是能夠依照釋迦佛的心願去完成,這樣的佛弟子,釋迦佛最歡喜。
佛弟子同樣要有成佛的心願
也好比一個兒子能夠完成父親同樣的偉大事業,這個孩子就是父親最喜歡的,俗話叫很有出息。相反說呢?在父親的幾個孩子裏,不一定每個都有出息,有的辜負了父親的心願,所以在孩子中間有有出息的,有沒出息的,這是我們在人間生活裏都能夠明白的。同樣在我們佛弟子中間,我們認爲釋迦佛就是我們的父親,所謂“一切衆生唯一父”,這個父就是釋迦佛。可是如今看來,在釋迦佛的弟子中,有的很有出息,有的沒有出息,根據什麼標准來衡量呢?如果我們有成佛的心願,要跟釋迦佛一模一樣,平等平等,這個佛弟子就有出息;如果沒有成佛的理想,沒有成佛的志氣,自卑、畏難、懶惰,這樣的佛弟子就是沒有出息的佛弟子,會使釋迦佛很失望。
有人發願成佛,卻又不敢成佛
所以在四弘誓願裏就要“佛道無上誓願成。”釋迦佛的教導始終要我們成就無上的佛道,可是如今末法時期還僅僅是個開頭,很多很多的佛弟子受了一些不正確思想的影響,逐漸離釋迦佛的願望越來越遠了,他們連想都不敢想自己還能成佛,還有些人極力在宣揚:我們這些佛弟子好像命裏注定不可能成佛。這樣的種子下去,就會認可“我是鈍根,所以我不能成佛。”慢慢就會變成“我不能成佛”,這個種子流傳到下一輩子,自然“不能成佛”。即使會贊歎別人:“你們發菩提心都很好,你們行菩薩道了不起!”不管是真贊歎,還是虛僞的贊歎,至少他還會說這幾句話,卻又添上一句:“我是不可能成佛的。”這樣佛弟子的心理就會變態。
愚人的謙虛並不符合釋迦佛的願望
如果這是謙虛的話,那也是顛倒的謙虛、愚人的謙虛、不符合釋迦佛願望的謙虛、是拒絕釋迦佛希望衆生成佛教導的謙虛。釋迦佛來娑婆世界度衆生,就是要把衆生度成佛,要每個衆生都進入佛之知見,都要發弘願“佛道無上誓願成”。如果你能聽釋迦佛的話,“釋迦佛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我要走釋迦佛的路,佛道無上誓願成,”你的菩提心永遠不退,也確實在走上這條道路,腳步從沒有停止,你就是釋迦佛有出息的弟子。
“自許凡夫下劣輩”是錯的
我們既然願意走上這樣一條菩提大道,願意跟釋迦佛一模一樣,在這條跟釋迦佛學習的道路上,主要應該注意哪幾點呢?我想第一點,我們要有自尊心,要打掉多少年來身在佛門所受到的那些不正確的影響,所形成的自卑心理,就像一座大山那樣把我們壓得頭也不敢擡起來。有自卑的人是幹不出大事的,我們必須要打掉自卑感,要分清過去所接受的影響是對還是錯。對的應該接受,錯的應該抵製。自尊是對,自卑是錯。在《律海十門·高潔大行品》裏就提到“自許凡夫下劣輩”,這是錯的,“自”,自己,“許”,認爲,認爲什麼?我是凡夫下劣輩,這是極其錯誤的,像這樣的人還有志氣成佛嗎?
釋迦佛成道紀念日開示(3)
福鼎佛協文教部新大樓 2003.12.30(農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沒有自尊心的人
只是口說發菩提心罷了
提要:
·人爲地加速末法現象,令人傷心
·我們是法王種姓,別忘了本
·自尊不等于傲慢
·沒有自尊心的人只是口說發菩提心罷了
·天天智慧增長,鈍根也會變利根
·身體要好,要改變佛門長期來老弱病多的現象
·修行人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
·不貪求,不享受,要跟釋迦佛學離欲
人爲地加速末法現象,令人傷心
可是這樣的思想,在中國的佛教界流傳了不知多少年,還有一些利用徒弟對師父的尊敬,或者居士對出家人的尊敬,要每個人都承認自己是凡夫下劣輩,這些話並不是謙虛的話,而是培養自卑的話。所以,很多很多年代以來,佛法就沒有好好的興起來,正法弘揚不出去,整個佛教的形勢一天比一天衰落,衰落速度之快,實在令人傷心。如今僅僅是末法初期,竟然會形成末法的後期現象,所有這種現象是真正信仰佛陀偉大思想的佛弟子所不願意看到的,這是人爲製造出來的,是那些沒出息的佛弟子製造出來的,所以第一點:我們要抓自尊心。
我們是法王種姓,別忘了本
記得以前有人向我提過這麼個問題:“爲什麼佛都要降生帝王之家?”我們想想,我們今天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這個問題很重要啊!因爲降生在帝王之家很莊嚴,降生在帝王之家有自尊心,那麼我們將來成佛有沒有希望,就看我們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你們說呢,我們今天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我們是不是帝王的種姓?(有人說:“我們今天就是降生在帝王之家,因爲我們是佛弟子。”)佛是法王,我們是法王的弟子,所以別忘了,我們是釋迦佛的種姓,我們是法王的種姓,忘記了就等于是忘本了。
自尊不等于傲慢
再說在帝王之家的王子,哪怕你官做得再高,也要跟他磕頭。古來從未見過王子跟傻瓜磕頭,這不是傲慢,這是自尊。所以我們今天如果看不起自己,不恢複自尊的話,就失去了佛弟子的身份。假如我們能夠承認我們是佛弟子,那麼必然會樹立一個堅定的信心,王子是繼承王位的,我們將來就要繼承釋迦佛的法王位,你就有信心成佛,而且有理想決定成佛。理由只有一個:因爲我們是佛弟子。
沒有自尊心的人,只是口說發菩提心罷了
獅子生出來的是小獅子,在末法時期卻遇到了像童話裏的巫婆那樣,被她哈了一口氣,小獅子竟然變成了小貓。所以,有自尊心的人發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沒有自尊心的人說發菩提心,那是口說罷了,根本發不起來的,僅僅聽到人家這麼唱,他也唱唱,這有什麼希罕?一只鳥尚且能學會叁國語言。
…
《釋迦佛成道紀念日會供前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