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1)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下午
◎傅味琴
我们都知道四月初八是释迦佛的降生纪念日,在四月初八那一天,大家纪念活动非常的隆重。其实呢,释迦佛的降生仅仅是一个因,释迦佛能够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及给我们说法,度娑婆世界众生,关键还在于他的成道,所以我们今天也要以极其恭敬的心,以极其欢喜的心,来隆重地纪念释迦佛成道。
我们今天举行的会供,一面是纪念,一面是求加持,加持我们每个佛弟子做一个释迦佛的好弟子,好学生,走上一条清净的道,更要发菩提心,让我们的佛门恢复清净,让我们佛弟子的菩提心不断增长,能够完成释迦佛希望我们成佛这样一个伟大的理想。
佛教是平等的,如果我们有平等的精神,释迦佛一定很喜欢,如果我们没有平等精神,对人傲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释迦佛不喜欢。或者说,把自己看得很低,老是想我是一个凡夫众生,我是一个没用的人,我是不可能成佛的。像这样的心,释迦佛也不喜欢,因为这两种心态都失去了平等精神。
我们要达到释迦佛的平等,就要有决心,自己一定要成佛,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平等平等,这才是释迦佛最喜欢的。一般来说,我们末法时期众生苦难多,修行的条件不太好,但这一切都可以转变的,要转变首先我们心理要转变,要有自尊心,要有雄壮的愿力,那么环境也会随着转变。
有说今天末法时期要修行成就很困难,释迦佛却说越是困难的地方越好修行,越是苦难的地方越容易成就。所以释迦佛就来娑婆世界度娑婆世界众生,因为娑婆世界是一个苦难的地方,所以好修行,容易成就。在《佛说无量寿经》里,释迦佛赞叹极乐世界没有苦,只有快乐。可是释迦佛又慎重告诉大家:娑婆世界修一天,要胜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华严经》里讲,极乐世界一日一夜,相当于娑婆世界一劫。所以咱们对唸佛的居士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都应该赞叹,可是你今天活在人世间,也要抓紧时间修行,因为只在娑婆世界你才能修得快,你到极乐世界当然好,那边没有苦,可是修行就要比娑婆世界不及百万亿倍呀。所以咱们既要赞叹往生极乐世界,更要告诉大家,释迦佛说娑婆世界修行是最殊胜的地方。
释迦佛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他离开皇宫经过苦修,在菩提树下成道,释迦佛他是母亲生下来的儿子,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人,也不是所谓西方再来人,都不是呢,人类历史上是有这么一个人,是从母亲胎里生下来的人。我们也是母胎里生下来的,也决定是个人,释迦佛能够有志气成佛,大家都应该要学习释迦佛的榜样,要发菩提心,要坚定我们的意志,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
我们进佛门归依释迦佛,成为佛弟子,作为释迦佛的弟子,应该有这样一颗心,我决定要成佛,这是我们今天纪念释迦佛成道日最好的纪念,也是对释迦佛的最好供养。同时我们也祈求释迦佛能够给我们加持,加持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能够发出菩提心来,都能够快快成佛,所以今天咱们举行这个会供的意义,就是如此。
在念经的时候要恭敬,要欢欢喜喜,有的同学可能是初来,会供完了咱们还要分发供品,分供品的时候有专门负责的人到你面前来分,分到供品以后你可以马上吃一点,哪怕你是过午不食的,在佛菩萨的纪念日那一天分到供品吃一点是为了求加持,这是可以开许的,因为戒律本身就有开遮持犯。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诵经。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2)
福鼎佛协文教部新大楼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提要: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佛弟子同样要有成佛的心愿
·有人发愿成佛,却又不敢成佛
·愚人的谦虚并不符合释迦佛的愿望
·“自许凡夫下劣辈”是错的
“成”是成就,“道”是菩提道
今天是释迦佛成道的纪念日,“成”就是成就,“道”就是菩提道。今天,全世界都是这样认为,释迦佛非常伟大,伟大在哪里呢?他自己成就了佛道,他要每个众生都成就佛道,这也是他来娑婆世界度众生唯一的愿望。谁能够使释迦佛最欢喜?当然是能够依照释迦佛的心愿去完成,这样的佛弟子,释迦佛最欢喜。
佛弟子同样要有成佛的心愿
也好比一个儿子能够完成父亲同样的伟大事业,这个孩子就是父亲最喜欢的,俗话叫很有出息。相反说呢?在父亲的几个孩子里,不一定每个都有出息,有的辜负了父亲的心愿,所以在孩子中间有有出息的,有没出息的,这是我们在人间生活里都能够明白的。同样在我们佛弟子中间,我们认为释迦佛就是我们的父亲,所谓“一切众生唯一父”,这个父就是释迦佛。可是如今看来,在释迦佛的弟子中,有的很有出息,有的没有出息,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如果我们有成佛的心愿,要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平等平等,这个佛弟子就有出息;如果没有成佛的理想,没有成佛的志气,自卑、畏难、懒惰,这样的佛弟子就是没有出息的佛弟子,会使释迦佛很失望。
有人发愿成佛,却又不敢成佛
所以在四弘誓愿里就要“佛道无上誓愿成。”释迦佛的教导始终要我们成就无上的佛道,可是如今末法时期还仅仅是个开头,很多很多的佛弟子受了一些不正确思想的影响,逐渐离释迦佛的愿望越来越远了,他们连想都不敢想自己还能成佛,还有些人极力在宣扬:我们这些佛弟子好像命里注定不可能成佛。这样的种子下去,就会认可“我是钝根,所以我不能成佛。”慢慢就会变成“我不能成佛”,这个种子流传到下一辈子,自然“不能成佛”。即使会赞叹别人:“你们发菩提心都很好,你们行菩萨道了不起!”不管是真赞叹,还是虚伪的赞叹,至少他还会说这几句话,却又添上一句:“我是不可能成佛的。”这样佛弟子的心理就会变态。
愚人的谦虚并不符合释迦佛的愿望
如果这是谦虚的话,那也是颠倒的谦虚、愚人的谦虚、不符合释迦佛愿望的谦虚、是拒绝释迦佛希望众生成佛教导的谦虚。释迦佛来娑婆世界度众生,就是要把众生度成佛,要每个众生都进入佛之知见,都要发弘愿“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你能听释迦佛的话,“释迦佛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我要走释迦佛的路,佛道无上誓愿成,”你的菩提心永远不退,也确实在走上这条道路,脚步从没有停止,你就是释迦佛有出息的弟子。
“自许凡夫下劣辈”是错的
我们既然愿意走上这样一条菩提大道,愿意跟释迦佛一模一样,在这条跟释迦佛学习的道路上,主要应该注意哪几点呢?我想第一点,我们要有自尊心,要打掉多少年来身在佛门所受到的那些不正确的影响,所形成的自卑心理,就像一座大山那样把我们压得头也不敢抬起来。有自卑的人是干不出大事的,我们必须要打掉自卑感,要分清过去所接受的影响是对还是错。对的应该接受,错的应该抵制。自尊是对,自卑是错。在《律海十门·高洁大行品》里就提到“自许凡夫下劣辈”,这是错的,“自”,自己,“许”,认为,认为什么?我是凡夫下劣辈,这是极其错误的,像这样的人还有志气成佛吗?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开示(3)
福鼎佛协文教部新大楼 2003.12.30(农历十二月初八)
◎傅味琴
没有自尊心的人
只是口说发菩提心罢了
提要:
·人为地加速末法现象,令人伤心
·我们是法王种姓,别忘了本
·自尊不等于傲慢
·没有自尊心的人只是口说发菩提心罢了
·天天智慧增长,钝根也会变利根
·身体要好,要改变佛门长期来老弱病多的现象
·修行人不要太胖也不要太瘦
·不贪求,不享受,要跟释迦佛学离欲
人为地加速末法现象,令人伤心
可是这样的思想,在中国的佛教界流传了不知多少年,还有一些利用徒弟对师父的尊敬,或者居士对出家人的尊敬,要每个人都承认自己是凡夫下劣辈,这些话并不是谦虚的话,而是培养自卑的话。所以,很多很多年代以来,佛法就没有好好的兴起来,正法弘扬不出去,整个佛教的形势一天比一天衰落,衰落速度之快,实在令人伤心。如今仅仅是末法初期,竟然会形成末法的后期现象,所有这种现象是真正信仰佛陀伟大思想的佛弟子所不愿意看到的,这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是那些没出息的佛弟子制造出来的,所以第一点:我们要抓自尊心。
我们是法王种姓,别忘了本
记得以前有人向我提过这么个问题:“为什么佛都要降生帝王之家?”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这个问题很重要啊!因为降生在帝王之家很庄严,降生在帝王之家有自尊心,那么我们将来成佛有没有希望,就看我们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你们说呢,我们今天是不是降生在帝王之家?我们是不是帝王的种姓?(有人说:“我们今天就是降生在帝王之家,因为我们是佛弟子。”)佛是法王,我们是法王的弟子,所以别忘了,我们是释迦佛的种姓,我们是法王的种姓,忘记了就等于是忘本了。
自尊不等于傲慢
再说在帝王之家的王子,哪怕你官做得再高,也要跟他磕头。古来从未见过王子跟傻瓜磕头,这不是傲慢,这是自尊。所以我们今天如果看不起自己,不恢复自尊的话,就失去了佛弟子的身份。假如我们能够承认我们是佛弟子,那么必然会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心,王子是继承王位的,我们将来就要继承释迦佛的法王位,你就有信心成佛,而且有理想决定成佛。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佛弟子。
没有自尊心的人,只是口说发菩提心罢了
狮子生出来的是小狮子,在末法时期却遇到了像童话里的巫婆那样,被她哈了一口气,小狮子竟然变成了小猫。所以,有自尊心的人发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没有自尊心的人说发菩提心,那是口说罢了,根本发不起来的,仅仅听到人家这么唱,他也唱唱,这有什么希罕?一只鸟尚且能学会三国语言。
…
《释迦佛成道纪念日会供前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