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的,說明佛在世時佛門裏也有這種人,何況末法時期呢?這種心腸谄曲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多了。結果就使人家上當吃虧,使人家苦惱,使很多善知識退心,對他本人呢?非但修行沒好處,反而敗壞了自己的成就。可是即使在修行上沒好處他也幹,因爲在名利上他有好處啊。你在佛門裏幹這種事情,下地獄會更快。
谄曲的人都有兩個面具,要換就換,人稱假面具
這種情況,社會上就叫兩面派。這兩個面孔就像面具一樣,一會兒套上這個面具,一會兒又換了那個面具,要換就換,快得很,所以人們又稱這種人是假面具。可是這種話全在上當以後說出來的,開頭的時候,人們總是受蒙蔽。
恭敬、贊歎、謙虛使人感到他的誠意,如果能一直這樣,
就不會成爲使人上當的手段
利用人的人,如果開頭他不顯得很有誠意的話,別人也不會上他的當,可這只是一個表面誠意,或者說一段時間的誠意,或者說這種誠意只是一種手段,總之開頭他會對你恭敬、贊歎、謙虛,什麼好聽的話都會說出來,也不怕說得過份。你認爲這個人挺誠心啊,那時當然是合得來了。如果能一直這樣下去,那也不叫上當。
開始他什麼都聽你的,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
等你發覺了,你已經被套住了
可是等到你被他套住了,他可以更大程度利用你了,他就要發展自己的目的,要得到利用你的價值,他的第二步第叁步,就一步步來了。最開始他是什麼都聽你的,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你不聽他的,他就用各種方法,迫使你必須要聽他的,假如你堅持原則,最後就合不來了。爲什麼有些修行人總是變化太多,開頭挺好,慢慢就變了,我看就是與這些人兩面派、心腸谄曲有關系吧。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8)
傅味琴講于 2006.3.29
(于2006.3.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有人把培養人才的地方當旅館,
因爲他根本沒有培養人才的思想
提要:
■ 十方包括一切,善知識稱“勝者”,因爲他的善心和智慧能勝過一切
■ 由于人世間的複雜和煩惱的增長,種種新的不好的情況也出現了,影響
也就大了
■ 修行人如果心腸谄曲,一輩子不得成就,爲了名利幹壞事,下地獄更快
■ 谄曲的人都有兩個面具,要換就換,人稱假面具
■ 恭敬、贊歎、謙虛使人感到他的誠意,如果能一直這樣,就不會成爲使人
上當的手段
■ 開始什麼都聽你的,慢慢地要你什麼都聽他的,等你發覺了,你已經被套住了
毀謗你、打擊你、排擠你,目的是
爲了奪取你成功的果實
一等到發生矛盾了,這些兩面派的人真實面目就暴露了,爲了達到目的,他各種手段都有會用上去,無非是說假話、誹謗你、打擊你,最後排擠你、奪取你成功的果實。像這樣的人,連修行人都稱不上,那還談得上什麼成就?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這些人膽大,就因爲抓他坐牢還得給他飯吃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話不算數。古人還說“一言既出,驷馬難追。”你說定的話,怎麼好隨便改變呢?要改變也要取得對方同意啊。雙方說定的話,對方都隨便改變了,你會怎麼想呢?
1985年我受聘到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及包頭講學。那時候我在辦公室就聽到一句話:現在是信用危機啊。意思是大家都不講信用,說話都不算數。可見那個時候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了,後來就用簽合同、定協議的辦法,再不行就是打官司。可是法律上也不能因爲他沒錢還就治他罪,所以現在經濟糾紛多得不得了,即使抓他坐牢,你還得給他吃飯。如果佛門裏人也說話不算數,那還有什麼希望?
說話打妄語,已經是根本戒的罪,
加上以身謗法,罪上加罪,最後連佛都救不了
假如佛門裏人說話不算數,別的宗教的信徒倒是說話算數,那麼肯定人都去他們那邊了。群衆都有眼睛的,你是佛門裏的人,你做得這麼壞,他也不想進佛門了,你這就是以身謗法的罪。所以這已不是個人跟個人之間的問題,你既然是佛弟子,就要做出佛弟子的榜樣來,做出壞榜樣,就是以身謗法。至于你說話打妄語,已經是犯根本戒的罪,已經夠嚴重了,再加上以身謗法,真是罪上加罪。可是幹這種事情的人,他不是這麼想的,他覺得沒這麼嚴重,這是普普通通的事情。這種人到最後,連佛都救不了他。
很多人連寫了保證書也不算數,
不僅使我老師失望歎氣,怕釋迦佛也會歎氣
再說我學生裏有不少人,連寫保證書都不算數的。他願意遵守時就遵守,不願意遵守時就不遵守,好像他是掌握自己因果的神,一切因果都憑他說的。不僅僅我老師要歎氣,我看釋迦佛也要歎氣啊,都這樣佛教就完了。
你們同學一聽到我唉聲歎氣,就來關心我,什麼事?我只好說,我不是歎氣,我是透氣。我對我的學生寄托多大的希望啊,可是很多都使我失望,總要讓我吐吐胸中的悶氣透透氣啊。
有人把培養人才的地方當旅館,
因爲她根本沒有培養人才的思想
從前在福鼎辦女衆專修班的時候,來報到的人很多,我們工作做得非常細致,首先讓她在客堂裏住叁天,給她講這兒的規章製度,要她先了解清楚,再進行考試。你自己願意學幾年就填幾年。怕她意志不堅定,以後要變卦,所以讓她先考慮好,再簽個保證書,但有什麼用呢?在家出家都是一個樣,當初半途跑了五十幾個,只留下來十四個。所以你們發展到今天,是從十四個人發展起來的。問她:“你當初不是寫了保證書?”她說:“現在是現在。”還有人提意見,“你們何必這樣呢?應該隨時都可以來,隨時都可以走。”我只好朝他笑笑,“咱們不是開旅館呀。”講這話的人根本沒有培養人才的思想,咱們可是誠心誠意想把人才培養出來。
昨天來了位法師,據他講,一般修行,從學法到將來有成就,總得要二、叁十年。就說培養出家同學當法師,在家同學當老師,會說法講課,那總要十年吧,沒有耐心也得學五年,至少也要學叁年吧。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9)
傅味琴講于 2006.3.29
(于2006.3.7 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你求法,我求人,求法的人不安心,
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
提要:
■ 你求法,我求人,求法的人不安心,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
■ 我們這樣寬容,還有人不講人格,發脾氣,修行人的修養也太低了
■ 想回來又不敢回來,說自己不行了,已經自由散漫慣了
■ 你是修行的才,世俗上就沒你的運,護法都不要你了,或許你會發財
你求法,我求人,求法的人不安心,
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
那位法師講,要培養修行人就得經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他從前學法的地方,去學的人都抱著一個目的,只想拿最高的法。即使得到了法,時間長了,也都不安心了。
他參觀了我們的課堂,說“你們這樣的條件,比我從前學法的地方好萬倍了。”那邊聽法全是盤腿坐,屋頂也沒有,下雨就淋雨,不准撐傘,也不准戴帽子。出家人不能戴帽子,這是戒律上規定的。要聽法只好淋雨,聽完法站起來,衣服可以絞出水來,還得自己煮飯吃。你是來求法的呀,你不願吃這個苦,你就走,哪會像這裏這樣遷就你?
我們這兒呢?你們來求法,我求人。所以有人就動歪腦筋,既然老師求人,也必然會來求我,一不高興我就走,讓你求也求不到。
我們這樣寬容,還有人不講人格,
發脾氣,素質也太低了
從前在福鼎辦女衆專修班時,有個同學突然要走,辦公室跟她說:“等通過一下苑長後,就給你辦離校手續。”她因爲要走了,什麼脾氣都來了,說:“我等不及,如果你不給我馬上辦,我到廚房裏拿把刀來自殺。”我們一聽,嚇壞了。老師同學也不敢去挽留她,就怕她對誰都會起瞋恨心。
以人格保證寫的保證書也沒有用,他可以回答你,“我不講人格。”跟他好話說盡也沒有用,算了算了,所以後來就都不用寫保證書了,沒有辦法呀。有些人佛都度不了,我這個老師對他有啥辦法。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你是修行人,說話要算數,你打算小住幾天你就說“我來小住。”哪怕你住一天也可以。你是正式學員,就得學滿學期,常住就得常住。我們這樣寬宏,有的人不講人格,發脾氣,素質也太低了。
想回來又不敢回來,
說自己不行了,已經自由散漫慣了
其實那些說話不算數的人,將來的果報我們也不說,舉幾個現在能看得見的果報。出去的時候理由十足,例如有借了受戒的理由,出去就不回來了。在外面待了一段時間,比較下來還是佛學苑好,稱我們這兒是一片淨土,就打電話來,“我想回來,你還要不要我啊?”我說了一句風趣話:“你回來就要,你不回來就不要。”後來果然回來了,住一個時期,又跑了。今天冬天又來電話向同學們問好,說:“我真想回來。”我們說,“那麼你就回來吧。”“現在不行了,我已經自由散漫慣了,我回來跟不上了。”其他離開的人也是想回來,如果這些人出去了以後,真的是稱心如意,還會想回來嗎?
你是修行的才,世俗上就沒你的運,
護法都不要你了,或許你會發財
我也曾接到一個電話,也是半路裏跑掉的人打來的。我在電話裏跟他說,“如果護法看中你,認爲你是個學法的人才,你在世俗裏決定要倒黴,你不倒黴,你會回來嗎?如果護法都不要你了,或許你會發財的。”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0~5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