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的,说明佛在世时佛门里也有这种人,何况末法时期呢?这种心肠谄曲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结果就使人家上当吃亏,使人家苦恼,使很多善知识退心,对他本人呢?非但修行没好处,反而败坏了自己的成就。可是即使在修行上没好处他也干,因为在名利上他有好处啊。你在佛门里干这种事情,下地狱会更快。
谄曲的人都有两个面具,要换就换,人称假面具
这种情况,社会上就叫两面派。这两个面孔就像面具一样,一会儿套上这个面具,一会儿又换了那个面具,要换就换,快得很,所以人们又称这种人是假面具。可是这种话全在上当以后说出来的,开头的时候,人们总是受蒙蔽。
恭敬、赞叹、谦虚使人感到他的诚意,如果能一直这样,
就不会成为使人上当的手段
利用人的人,如果开头他不显得很有诚意的话,别人也不会上他的当,可这只是一个表面诚意,或者说一段时间的诚意,或者说这种诚意只是一种手段,总之开头他会对你恭敬、赞叹、谦虚,什么好听的话都会说出来,也不怕说得过份。你认为这个人挺诚心啊,那时当然是合得来了。如果能一直这样下去,那也不叫上当。
开始他什么都听你的,慢慢地要你什么都听他的,
等你发觉了,你已经被套住了
可是等到你被他套住了,他可以更大程度利用你了,他就要发展自己的目的,要得到利用你的价值,他的第二步第三步,就一步步来了。最开始他是什么都听你的,慢慢地要你什么都听他的,你不听他的,他就用各种方法,迫使你必须要听他的,假如你坚持原则,最后就合不来了。为什么有些修行人总是变化太多,开头挺好,慢慢就变了,我看就是与这些人两面派、心肠谄曲有关系吧。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8)
傅味琴讲于 2006.3.29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有人把培养人才的地方当旅馆,
因为他根本没有培养人才的思想
提要:
■ 十方包括一切,善知识称“胜者”,因为他的善心和智慧能胜过一切
■ 由于人世间的复杂和烦恼的增长,种种新的不好的情况也出现了,影响
也就大了
■ 修行人如果心肠谄曲,一辈子不得成就,为了名利干坏事,下地狱更快
■ 谄曲的人都有两个面具,要换就换,人称假面具
■ 恭敬、赞叹、谦虚使人感到他的诚意,如果能一直这样,就不会成为使人
上当的手段
■ 开始什么都听你的,慢慢地要你什么都听他的,等你发觉了,你已经被套住了
毁谤你、打击你、排挤你,目的是
为了夺取你成功的果实
一等到发生矛盾了,这些两面派的人真实面目就暴露了,为了达到目的,他各种手段都有会用上去,无非是说假话、诽谤你、打击你,最后排挤你、夺取你成功的果实。像这样的人,连修行人都称不上,那还谈得上什么成就?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这些人胆大,就因为抓他坐牢还得给他饭吃
修行人最犯忌的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话不算数。古人还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说定的话,怎么好随便改变呢?要改变也要取得对方同意啊。双方说定的话,对方都随便改变了,你会怎么想呢?
1985年我受聘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以及包头讲学。那时候我在办公室就听到一句话:现在是信用危机啊。意思是大家都不讲信用,说话都不算数。可见那个时候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后来就用签合同、定协议的办法,再不行就是打官司。可是法律上也不能因为他没钱还就治他罪,所以现在经济纠纷多得不得了,即使抓他坐牢,你还得给他吃饭。如果佛门里人也说话不算数,那还有什么希望?
说话打妄语,已经是根本戒的罪,
加上以身谤法,罪上加罪,最后连佛都救不了
假如佛门里人说话不算数,别的宗教的信徒倒是说话算数,那么肯定人都去他们那边了。群众都有眼睛的,你是佛门里的人,你做得这么坏,他也不想进佛门了,你这就是以身谤法的罪。所以这已不是个人跟个人之间的问题,你既然是佛弟子,就要做出佛弟子的榜样来,做出坏榜样,就是以身谤法。至于你说话打妄语,已经是犯根本戒的罪,已经够严重了,再加上以身谤法,真是罪上加罪。可是干这种事情的人,他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没这么严重,这是普普通通的事情。这种人到最后,连佛都救不了他。
很多人连写了保证书也不算数,
不仅使我老师失望叹气,怕释迦佛也会叹气
再说我学生里有不少人,连写保证书都不算数的。他愿意遵守时就遵守,不愿意遵守时就不遵守,好像他是掌握自己因果的神,一切因果都凭他说的。不仅仅我老师要叹气,我看释迦佛也要叹气啊,都这样佛教就完了。
你们同学一听到我唉声叹气,就来关心我,什么事?我只好说,我不是叹气,我是透气。我对我的学生寄托多大的希望啊,可是很多都使我失望,总要让我吐吐胸中的闷气透透气啊。
有人把培养人才的地方当旅馆,
因为她根本没有培养人才的思想
从前在福鼎办女众专修班的时候,来报到的人很多,我们工作做得非常细致,首先让她在客堂里住三天,给她讲这儿的规章制度,要她先了解清楚,再进行考试。你自己愿意学几年就填几年。怕她意志不坚定,以后要变卦,所以让她先考虑好,再签个保证书,但有什么用呢?在家出家都是一个样,当初半途跑了五十几个,只留下来十四个。所以你们发展到今天,是从十四个人发展起来的。问她:“你当初不是写了保证书?”她说:“现在是现在。”还有人提意见,“你们何必这样呢?应该随时都可以来,随时都可以走。”我只好朝他笑笑,“咱们不是开旅馆呀。”讲这话的人根本没有培养人才的思想,咱们可是诚心诚意想把人才培养出来。
昨天来了位法师,据他讲,一般修行,从学法到将来有成就,总得要二、三十年。就说培养出家同学当法师,在家同学当老师,会说法讲课,那总要十年吧,没有耐心也得学五年,至少也要学三年吧。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9)
傅味琴讲于 2006.3.29
(于2006.3.7 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你求法,我求人,求法的人不安心,
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
提要:
■ 你求法,我求人,求法的人不安心,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
■ 我们这样宽容,还有人不讲人格,发脾气,修行人的修养也太低了
■ 想回来又不敢回来,说自己不行了,已经自由散漫惯了
■ 你是修行的才,世俗上就没你的运,护法都不要你了,或许你会发财
你求法,我求人,求法的人不安心,
我求人也就求不到了
那位法师讲,要培养修行人就得经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他从前学法的地方,去学的人都抱着一个目的,只想拿最高的法。即使得到了法,时间长了,也都不安心了。
他参观了我们的课堂,说“你们这样的条件,比我从前学法的地方好万倍了。”那边听法全是盘腿坐,屋顶也没有,下雨就淋雨,不准撑伞,也不准戴帽子。出家人不能戴帽子,这是戒律上规定的。要听法只好淋雨,听完法站起来,衣服可以绞出水来,还得自己煮饭吃。你是来求法的呀,你不愿吃这个苦,你就走,哪会像这里这样迁就你?
我们这儿呢?你们来求法,我求人。所以有人就动歪脑筋,既然老师求人,也必然会来求我,一不高兴我就走,让你求也求不到。
我们这样宽容,还有人不讲人格,
发脾气,素质也太低了
从前在福鼎办女众专修班时,有个同学突然要走,办公室跟她说:“等通过一下苑长后,就给你办离校手续。”她因为要走了,什么脾气都来了,说:“我等不及,如果你不给我马上办,我到厨房里拿把刀来自杀。”我们一听,吓坏了。老师同学也不敢去挽留她,就怕她对谁都会起瞋恨心。
以人格保证写的保证书也没有用,他可以回答你,“我不讲人格。”跟他好话说尽也没有用,算了算了,所以后来就都不用写保证书了,没有办法呀。有些人佛都度不了,我这个老师对他有啥办法。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你是修行人,说话要算数,你打算小住几天你就说“我来小住。”哪怕你住一天也可以。你是正式学员,就得学满学期,常住就得常住。我们这样宽宏,有的人不讲人格,发脾气,素质也太低了。
想回来又不敢回来,
说自己不行了,已经自由散漫惯了
其实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将来的果报我们也不说,举几个现在能看得见的果报。出去的时候理由十足,例如有借了受戒的理由,出去就不回来了。在外面待了一段时间,比较下来还是佛学苑好,称我们这儿是一片净土,就打电话来,“我想回来,你还要不要我啊?”我说了一句风趣话:“你回来就要,你不回来就不要。”后来果然回来了,住一个时期,又跑了。今天冬天又来电话向同学们问好,说:“我真想回来。”我们说,“那么你就回来吧。”“现在不行了,我已经自由散漫惯了,我回来跟不上了。”其他离开的人也是想回来,如果这些人出去了以后,真的是称心如意,还会想回来吗?
你是修行的才,世俗上就没你的运,
护法都不要你了,或许你会发财
我也曾接到一个电话,也是半路里跑掉的人打来的。我在电话里跟他说,“如果护法看中你,认为你是个学法的人才,你在世俗里决定要倒霉,你不倒霉,你会回来吗?如果护法都不要你了,或许你会发财的。”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50~59)》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