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0~19)▪P4

  ..續本文上一頁上真正叁惡道的苦,爲什麼道理?因爲我們今天雖然有福氣,但比不上天人的福報大,我們今天雖然有種種的痛苦,可是還是有人的福氣在保護著我們,所以無法體會當人的福報享完以後,真正掉在叁惡道時的痛苦。

  苦的性質是一樣的,僅僅是程度上有差別,

  所以衆生都在苦的逼迫之中

  可是我們在人間,也能夠看到畜生道抽筋剝皮、愚癡顛倒的苦。有時人間的鬥爭非常殘酷、非常殘忍,像阿修羅那樣苦,也有人活活的餓死,即使不餓死,在饑荒的年代裏,由于貪吝,可是吃的東西越來越少,就像餓鬼那樣的苦。還有像地獄道那樣的火燒、刀割,死又死不掉,活又活不成的苦。有些人不相信有叁惡道,因爲他在人間沒有體會到叁惡道的苦,他所體會到的只是人間的苦。其實苦是相通的,不過是程度上有些差別,性質是一樣的。就看你的福氣怎麼樣,你造的罪怎麼樣。所以一切衆生都在痛苦的逼迫之中。

  古今中外,連個解脫苦的頭緒都沒有找到

  我們今天假如沒有受到什麼苦,那僅僅是在透口氣罷了,好比遇到個冤家,他拼命地打你,打到後來他也疲勞了,停下來休息休息,休息好了,繼續打。佛門裏的人都承認自己業障重,可就是沒有警覺,嘴裏喊業障重,卻不肯好好修行。還有些人想趁這個冤家休息的時候,盡量地玩,結果明天苦又來了。也有些人想得到解脫,古今中外,那些心地好一點的、喜歡研究學問的人,提出這個學說那個主義,這個方法那個改革,可都沒有得到完全的解脫,連解脫的頭緒都沒有找到,好比一團亂麻找不到一個頭。許多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許多事情搞壞了當時還不知道,要等到幾年以後才知道,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所以釋迦佛說一切世間法都是有漏法,都有漏洞的。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8)

  傅味琴

  2006.3.12爲清涼山佛學苑四衆弟子作開示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娑婆世界衆生與釋迦佛有緣,

  這是解脫生死輪回的緣

  提要:

  ■ 釋迦佛找到了解脫苦的方法,還是從逾城出家開始的

  ■ 快樂的地方往往是難修行的地方

  ■ 不理解佛法,佛門充滿假相,修行就更渺茫

  ■ 娑婆世界衆生與釋迦佛有緣,這是解脫生死輪回的緣

   釋迦佛找到了解脫苦的方法,還是從逾城出家開始的

  就像輪子沒有一個開頭的地方,衆生的苦也是如此,一直在六道輪回中轉動,你想找出它是從哪兒開始的,找不到的。人世間這麼長的曆史,到今天,世俗上的人沒有一個能真正找到解決苦的辦法,只有釋迦佛找到了,佛偉大就偉大在這裏。

  釋迦佛能夠找到苦的根源、解脫苦的辦法,還不是從逾城出家開始的?假如有人說“釋迦佛當年用不著出家,在家也能修得好”,這就把釋迦佛成功的曆史否定,就等于否定釋迦佛。一切的功德一切的成就,照佛的曆史來講,都是從出家開始的。

  快樂的地方往往是難修行的地方

  快樂的地方都是迷惑人的地方,如果這個快樂的地方有善知識、有菩薩、乃至于有佛,能經常給你教導,這還有點保證,因爲你是在善知識身邊。可是你想成就,還是會延緩很多年。拿娑婆世界這麼苦的地方來做比較,佛在介紹極樂世界時提到,像極樂世界這麼殊勝的地方,娑婆世界修一天要勝過極樂世界修一百年。這個一百年可是極樂世界的年代,不是娑婆世界年代。有人拿電子計算機計算過,要多少億的年,數字長得來我也沒辦法背出來。

  不理解佛法,佛門充滿假相,修行就更渺茫

  如果你不提這些話,你就在把釋迦佛的法掩沒,否定,釋迦佛的話就是法,你不根據釋迦佛的話去理解,你的修行更加渺茫。末法時期衆生修行爲什麼沒多大希望?因爲充滿著人爲製造的假相。經書上這個話,就是釋迦佛給我們敲的警鍾:修行要苦修行。條件好,這是適合不願意苦修行的人,你叫他苦修行,他甯願不修了,那麼佛大慈大悲,讓他到個快樂的地方去修吧,所以曆史上有個老爺廟,裏邊生活舒服得很,當然進老爺廟的這些老爺要交很多很多的銀元。這是宗大師悲心的關系,意思是說總比你不修行浪費一輩子好啊。現在人病爲什麼好得慢?不說醫生的水平,至少跟吃的藥大有關系。現在的中藥質量大有問題,有的醫生開了方子不叫你在外面配,他自己有個配藥房,價格比外面貴,可是藥也比外面好,所以他看病效果好。到一般的藥鋪裏去抓藥,總覺得效果慢得很,即使慢也比你不吃好啊。可是當你遇到了能快的條件,你爲什麼不要呢?

  娑婆世界衆生與釋迦佛有緣,這是解脫生死輪回的緣

  我們今天作爲南瞻部洲的衆生,尤其是母胎生下來的人身,那是極其殊勝的。以這樣條件去修行,極快極快,你爲什麼不要呢?每個宗派都好,但是離開了佛的教導就不好。宗派是弘揚佛陀的教法,而不是爲了人多錢多。釋迦佛到娑婆世界成佛受十方如來贊歎,釋迦佛來娑婆世界成佛,原因是娑婆世界是最苦的地方,因爲有釋迦佛來娑婆世界成佛說法,所以兩千五百年以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得到佛法的智慧,還能走上解脫的道路,這離不開釋迦佛的悲心,這個悲心夠殊勝的了。娑婆世界衆生跟釋迦佛因此就有了緣。

  現在大家都喜歡講緣,其實世間上講的緣很低級庸俗,他們對什麼叫緣都沒有搞清楚。從前有一年上海一個大學請我去開講座,我在黑板上寫了二十八個題目,說“今天你們喜歡聽哪個題目,我就講哪個題目。”這些大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就是“什麼叫緣分”。可是他們滿腦子都是男女相愛的緣分,作夫妻的緣分,這是生死流轉的緣分。而我們今天娑婆世界衆生跟釋迦佛的緣分,那可是解脫生死輪回的緣分。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9)

  傅味琴

  2006.3.12爲清涼山佛學苑四衆弟子作開示

  (于2006.3.7釋迦佛出家紀念日起講)

  

  佛弟子要有釋迦佛的細胞,

  總該表現出釋迦佛的精神

  提要:

  ■ 厭惡娑婆世界的佛弟子,有緣成無緣

  ■ 願往生他方世界的衆生,要滿他願,但也不要把生長你的國土說得那麼不行

  ■ 衆生都有佛性,修行的目的是從肮髒修成清淨

  ■ 佛弟子要有釋迦佛的細胞,總該表現出釋迦佛的精神

  ■ 希望你學釋迦佛的法,在釋迦佛成道的世界證果成道

  厭惡娑婆世界的佛弟子,有緣成無緣

  人人都喜歡跟有緣的人在一起,偏偏現在有些人不想跟釋迦佛在一起,還想離開娑婆世界。當年韋提希夫人因爲兒子要把她害死,她起了瞋恨心,認爲娑婆世界太肮髒了,從而厭惡娑婆世界,所以她要走。釋迦佛悲心,爲了滿她的願,就顯神通讓她看到十方淨土,由她挑選。韋提希夫人也應該說跟釋迦佛有緣啊,因爲她當年也是佛弟子。這麼好的緣,結果被她的兒子破壞了,當然也包括她本人起了厭惡娑婆世界的心。

  娑婆世界衆生是苦,娑婆世界衆生確實造業很重,好事幹得少,壞事幹得多,確實是肮髒,那麼當年釋迦佛爲什麼不抛棄娑婆世界呢?你到底是跟釋迦佛學,還是跟韋提希夫人學?這是很明顯的主題嘛。當然是對娑婆世界衆生要有慈悲心,而不應該有厭惡心。

  願往生他方世界的衆生,要滿他願,

  但也不要把生長你的國土說得那麼醜惡

  我並不反對往生他方世界。我只是把問題說說清楚。該怎麼做?還是應該照釋迦佛的教導去做:滿衆生願。如果這個衆生願意在婆婆世界轉世,就讓他轉世,你要贊歎他。如果他想到他方佛土去,你也滿他的願。比如我們國家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愛國,希望大家把中國建設好,從前不是有支歌嗎,“洋裝穿在身,一顆中國心”。當你想到美國去的時候,國家也對你贊歎,還幫助你去,但是希望你去了要愛國。也就是說你不能把生長你的故鄉看得如此的不行。

  衆生都有佛性,修行的目的是從肮髒修成清淨

  如果說中國窮,永遠窮,中國人太肮髒不講衛生,好不了啦!這就錯了,這就違反了佛法的道理。一切都能變,怎麼會好不了呢?今天中國不是富起來了嗎?我小時候,別說小城市,就是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照樣有人在馬路上小便,還有人大便呢。難道他們不喜歡幹淨啊?每個衆生都有佛性,連只小狗大便完了也懂得用土去掩蓋掩蓋,哪個衆生不喜歡幹淨啊?爲什麼有人隨地大小便?貪方便啊!衆生的習氣,懶呀!今天上海也好,各個城市也好,這些還看得見嗎?我多年前去過張家港,張家港是全國聞名的衛生城市,還不是從肮髒變成幹淨了?

  佛弟子要有釋迦佛的細胞,總該表現出釋迦佛的精神

  在我看來,你跑到一個富裕幹淨的地方去,還比不上留在祖國,把祖國建設得富裕、幹淨,否則我們爲什麼稱地藏菩薩是大願地藏菩薩?你既然喜歡離開,那麼去淨土總比你到叁惡道好啊,釋迦佛甚至叫阿羅漢也不要涅槃,要留在世間,十六尊大阿羅漢接受釋迦佛的叮囑,長住生死林。這些事實你不考慮,你能進入佛之知見嗎?所以會形成末法時期,就是因爲長期以來佛教曆史上很多人搞片面、搞掩飾、搞誤導。我這些話是根據釋迦佛的教導講的,我這個老師既沒有證果也沒有成道,可是我總覺得自己身體上有釋迦佛的細胞,至少可以說在我的八識田中有釋迦佛說法的種子。有了這個種子,有了這個細胞,多少會表現一點釋迦佛當年的精神。

  希望你學釋迦佛的法,在釋迦佛成道的世界證果成道

  我弘揚的是釋迦佛的法,我也希望你學習釋迦佛的法。希望你們既來之則安之,繼續學下去。過去有許多同學留不住走了,假如老師同學們挽留,他還要起瞋恨心呢,意思:這兒總是要留人。從前在福鼎的時候,有個比丘尼就跟我提過,隨來隨去那豈不更好嗎?我回答她:這兒是辦學,不是開旅館。我這樣的心態我這樣的願望沒有錯吧,至少有點釋迦佛的精神?釋迦佛是希望我們在娑婆世界證果成道。

  

  

《出家是悲愍衆生求解脫,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10~19)》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