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過
男③:傅老師好,其實我剛剛一進門,就被文殊院的對聯吸引了。
我是最後一班車到的,前面有一輛車子在導引我們走,開到前面一條路口,導引的車還沒有轉彎,我老遠就看到我們文殊院挂了國旗,雖然我不知道這是文殊院,但我就跟司機講,這就是文殊院。後來那個導引車就拐上來了,開上來了以後,我回頭一望,看到這個村落,我驚喜地發現,我來過這裏,是夢中來過。(衆笑)這是第一。
沒有空調,卻睡得安心,吃得舒服,
佛法把我們已經忘記的根本挖掘出來了
第二,說到這個對聯,我越琢磨這兩句越有感覺,“現童真相出靈鹫山,開智慧門入文殊院”,的確,這兩天使我回到了以前小孩子的年代,沒有空調沒有電扇,照樣睡得安心,吃得舒服,睡硬板床,搖著蒲扇,就像童年在我外婆家的時候。我們這時候也不分什麼老總,老董,都好像夥伴一樣。包括我們早上去到後山,看到很清澈的山泉、 叢林,都是我們兒童時代才能看到的。
這樣的環境使我們內心回到了最難得的童真。佛法也講我們要回歸要放下,從前把自己最根本的東西忘記了,現在都挖掘出來了。
小聰明與智慧相差太遠了,
量大的人智慧才會大
第二就是講“開智慧門”,我不敢說自己有智慧,自己原先有點小聰明,但我覺得跟智慧相差太遠了,還是傅老師您這句話好,叫量大福大。同時我認爲量大的人智慧才會大,這是我的感悟。謝謝傅老師。(掌聲)
主持人:你們俞董第一句話咱們是同學了。還有一位同學以前失眠的,到這裏也不失眠了,睡得挺好,是你吧?你給大家分享一下。
佛法是一種大智慧,是對待生活,
解決生活難題的方法
男④:傅老師好,我首先感謝文殊院所有的老師。以前我們對佛法應該說沒有太多的關注,來了之後,我們才真正領悟到佛法是一種大智慧,從中我們可以學到對待生活的態度,解決生活難題的方法。所以在這叁天中我們都是非常認真的學習,收獲也很多,我們都希望傅老師能夠健康長壽。謝謝大家。(掌聲)
主持人:接下來吳平談,吳平最關心的《人生八苦》。
接觸了叁天佛法,整個身心都被淨化了,
好像一下子就能融入這個大家庭
吳平:傅老師好,各位同學好,我來到這裏也是第一次接觸佛法,這叁天我有明顯的感覺,覺得整個身心都被淨化了,整個人都很清新。從我第一天來,看到各位老師還有各位同學,大家的微笑特別善意,感覺整個心都融化了,好像一下子就能夠融入這個大家庭。這叁天也受到各位老師特別是傅老師的熏陶。
問題:老師說,不要違背自然規律。《人生八苦》裏說了結婚很多的痛苦,看完覺得佛教是提倡不要結婚,不知是否應該這樣理解?
不結婚算不算違背自然規律?
我在這裏想提一個問題,我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就是這幾天一直在看《人生八苦》,這是咱們傅老師的傑作。看完之後,再聯系傅老師昨天跟我們分享的一些智慧,其中談到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結婚生孩子在我們看來這是一種自然規律,但是《人生八苦》當中談的是婚姻帶來的痛苦,男女的感情會給彼此造成傷害,如果看完這本書不結婚了,算不算是違背自然規律?我很疑惑。
一聽佛法就很高興,
一從事佛教事業就來勁(23)
◎與森宇集團小住團隊座談和提問解答 開化文殊院 2009.9.9
弘揚佛法要重視大衆功德,突出個人是渺小的,
即使成名又有什麼意義呢
提要:
·弘揚佛法要重視大衆功德,突出個人是渺小的,即使成名又有什麼意義呢
·大家心情舒暢,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結婚只是滿足自己男女性欲上的追求,是人死後再投生的規律
·有了男女相伴,就會昏頭昏腦,有了家庭,智慧就放在床底下了
·有了家,就有私有財産,樓板下養豕,豈不臭氣沖天
弘揚佛法要重視大衆功德,突出個人是渺小的,
即使成名又有什麼意義呢
傅老師:我故意來晚半個小時,因爲根據以往的經驗,我來了全是我說話了。今天大家在一起,每個同學都是主人,因爲我們佛弟子一家人。雖然你們要回去了,但是你們沒有離開佛教的大家庭,你們將來還要擔負起弘揚佛法度衆生的責任,所以盡量讓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流,我們佛教最重視的就是大衆的功德。
如果是突出個人的功德,假如是一位大菩薩,那倒還是可以,但是我今天連個小菩薩都不夠。所以要投入到群衆中去,要走群衆路線、尊重群衆,不要阻礙群衆之間的交流,這是佛法的精神、菩薩的精神,也是我學到的毛澤東思想。個人是渺小的,群衆是偉大的,光數量就大了,要幹偉大的事業就要讓群衆一起來幹,千萬不要個人英雄主義。你個人英雄主義,最多拿到一點名吧,這有什麼意義呢?
大家心情舒暢,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咱們今天不算是聚餐,算是聚聚我們的情誼吧。新同學們要回去了,臨別大家總有點話說說。我們今天這個形式好像有點刻板,我是喜歡活躍的,因爲地方小,也只能夠這樣坐。其實我應該走到你們群衆中來,因爲這是法座,法座只能講法的時候坐的。現在地方小,天又熱,我再擠進來,怕你們熱上加熱。
同學都想看看我,雖然每天都看見,臨別時候最好再看看,那我稍微坐得高一點,大家都看得見。其實老頭子有什麼好看的?這是表達一種感情罷了。心裏要舒暢,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你們既然有提問我就得解說了。
結婚只是滿足自己男女性欲上的追求,
是人死後再投生的規律
結婚不是自然的規律,我們人要生存,要爲後代子孫造福,這才是我們人應有的規律。結婚是使你死了以後再投生的規律。說到底,結婚並不高尚。說白一點,只是滿足自己男女性欲上的要求,佛法裏稱爲“淫欲”。淫欲都是卑鄙的。
結婚什麼意思?結是結合,夫妻稱爲“結發夫妻”。從前都是長頭發,並頭睡在一張床上,兩個人頭發都打了結結起來了。(衆笑)等到大家覺得:我的頭發給你拉疼了,那不吵架才怪呢!
有了男女相伴,就會昏頭昏腦,
有了家庭,智慧就放在床底下了
婚字怎麼寫?“女”字旁邊一個昏頭昏腦的“昏”。(衆笑)旁邊有個女的陪著,或者女的有男的陪著,肯定昏頭昏腦。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生活經驗。
再說“昏”字上面一個“氏”,“氏”就是家族、家庭,下面一個“日”,表智慧,一結婚你的智慧就放在家族的床底下,不能發揚光大了。這是我學會一點測字先生的方法,“婚”拆開來解說,就是這麼回事。
有了家,就有私有財産,
樓板下養豕,豈不臭氣沖天
要解說家,你們請大學教授來講,從家族起源、家族成員、家的發展,一大套啊。我是土裏土氣,我解說起來沒幾句話。什麼叫家?臭氣沖天,這就是家。現實都是這樣,一到家就感覺到臭氣沖天,因爲在家庭裏的表現都不好。
“家”字上面有個寶蓋頭,就像房子那樣,中間一橫,下面是豕,就是豬,這種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還能夠看到。中間是木板,一般都是毛竹編的,上面睡人,下面是養豬,豬拉屎臭氣沖上來,就等于睡在豬窩的上面,這就是家,豬就是私有財産。你們說現在不養豬了,沒豬臭也有銅臭,同樣臭。
一聽佛法就很高興,
一從事佛教事業就來勁(24)
◎與森宇集團小住團隊座談和提問解答 開化文殊院 2009.9.9
愛情是自私的,由愛情結合的家也是自私的
提要:
·愛情是自私的,由愛情結合而成的家也是自私的
·在家庭裏,一句純潔的童話也會鬧翻天
·家是牢獄,是旅館,出門非但要批准,還會遭到跟蹤追擊
·素質不好的人,即使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後也會出軌
·精神上的愛比肉體的結婚高尚得多,結婚是戀愛的墳墓
愛情是自私的,由愛情
結合而成的家也是自私的
沒有一個家庭不是自私的,因爲愛情就是自私的,愛情越自私越迷惑人。一有了愛情,愛只能兩個人,所以叫雙喜。其實兩個喜字並列,本來沒這個字,也是後人創造出來的。辦喜事有喜,我們不辦喜事也有喜,今天我們不是歡喜嗎?而且喜得還大一點,可能有幾十個喜吧?
在家庭裏,一句純潔的童話也會鬧翻天
家裏只有兩個人喜,如果有第叁個喜就不得了!有一幅漫畫,第一幅,小孩子回來訴苦,跟媽說:阿麗不跟我好了。阿麗是他的小朋友。第二幅漫畫,小孩子又說:我也不跟阿麗好了。第叁幅小孩子又說了:阿麗還叫她媽媽不要跟我爸爸好。(衆笑)第四幅漫畫,媽在廚房裏一只高跟鞋踢出來,爸爸嚇得連忙逃走。這是小孩子的天真話呀,事情還沒有弄清楚,這麼一句話已經是不得了啦,要鬧翻天了。
家是牢獄,是旅館,
出門非但要批准,還會遭到跟蹤追擊
家是牢獄,家是旅館。你們都很幸福,你們廠裏的老董可能也是信佛的吧?否則沒有這樣一顆菩提心,能陪你們來聽叁天佛法,這個因緣不來自家。你從家裏來聽法,你還要請叁天假,如果不批准,你還來不了,這叫家庭管製。你真的來了,假如家裏人對你比較信任,知道你是信佛的,你不打妄語,那還放心。要不然的話,你剛剛到,一只電話就來了,“這個人是不是在你們那裏?”跟蹤追擊,就怕你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這是我介紹介紹,什麼叫家。
從前在一個地方,我照佛經講,“家是牢獄,家是旅館”,有人聽了大起反感,本來夫妻兩個人都來聽佛法,後來他就不許老婆來聽法,他自己也不來了,因爲他不同意我講的“家是牢獄”。你們想想看,我講錯了沒有啊?他不許他老婆來聽法,自身的行動就證明了家是牢獄,(衆笑)這種人、這種做法真是好笑,到底是愚蠢還是智慧?
素質不好的人,即使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婚後也會出軌
爲什麼古時候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因爲…
《佛法給了我們殊勝的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