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都能夠修菩薩行,都能夠參加我們菩薩事業。大家一起幹,一起爲衆生解決痛苦,一起給予衆生利益,這是我們所希望的,不是希望你來報答我們,是希望你來支持這個事業,參加這個事業。如果我們的事業越來越擴大,整個的國家整個的社會整個的人間,多麼美好啊。我這些僅僅是長話短說,爲的是喚醒每個衆生心裏的良知。
問:“如何跨越溝通障礙,樹立換位思考,能站在對方立場上講話?”
在溝通時不要老說自己的理由,
應多想想人家的難處
每個人都有難說的苦衷,每個人都有爲難的地方,有時候他的難處可以告訴你,有時候他不能告訴你,怕你聽了發生誤會,你何必怄人家氣呢?人光爲自己想是自私的,人能夠替別人想,將來會有很多朋友幫助他,人能夠爲大衆想,這個人偉大。所以在溝通的時候不要老說自己的理由,你也聽聽人家的話,想想人家的難處呢。
問:“受人歡迎的是謙虛而不是傲慢,如何使人謙虛進步呢?”
一聽佛法,人就謙虛了,
傲慢的人,愚癡無知,盡幹壞事
非常簡單,你進佛門聽佛法嘛。一聽佛法人就謙虛了,就沒有傲慢了。從形象上來說,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只要你對佛教有好感,總是認爲菩薩是好的,你一進佛門就燒香拜佛,用不著別人教,一拜佛你就對佛謙虛了,不謙虛你會拜嗎?一聽佛法,佛法這麼樣偉大,佛法智慧這麼樣圓滿,心裏敬佩,謙虛就來了。
除非是喝醉了酒了或者就是傻瓜。傻瓜也不一定傲慢,只有喝醉了酒的人才非常傲慢,知識分子雖然傲慢,你只要講得他心服口服,慢慢他也會轉成謙虛的。古時候常有這種事情,一個知識分子文化特別好,去見禅師,禅師說了幾句話,聽得他滿背出汗,馬上跪下來求忏悔:我太傲慢了。
喝醉了酒的人從酒館出來,門口一站,兩手一插,表示他是英雄,什麼都不怕。過來一個人他就罵,再不對,他就打,傲慢得無法無天了。其實他是利用酒的興奮,發揮他的極壞的品德,趁此機會幹點壞事。平時不敢,這個時候他敢,爲什麼他敢?因爲他心中有數,他朋友在裏邊,等會兒會出來替他說話的,“算了算了,你看他喝醉了,別跟他計較。”所以他任性放縱,表現自己是天下英雄啊。假如看見警察來了,他就像老鼠看見貓溜走了,這種傲慢的人,無知愚癡,盡幹壞事。所以我們居士受了五戒就絕不喝酒,很多闖禍就是從喝酒來的。
佛法給了我們殊勝的緣(4)
◎傅味琴爲森宇集團小住團隊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9.9.7
提問解答
提要:
·對自己嚴你進步快,對別人寬,他也高興了,嚴師出高徒,你會吃虧嗎?
·止住自己妄念,觀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即能出智慧,不背後說人
閑話,爲人光明正大
問:“如何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對自己嚴你進步快,對別人寬,他也高興了,
嚴師出高徒,你會吃虧嗎?
每天自己要檢查檢查,我今天做了什麼榜樣?我是不是占了別人便宜了?我欺負過人沒有?我說話有沒有沖犯人?古人常說,要“閉門思過”。但是關門不要關得太久了,我看叁天最多了,不要叁個月,太長了你犯了自閉症咋辦?多少要有一點科學態度吧?
比如前幾天是七月十五,社會上人稱爲鬼的日子,這是胡說八道。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因爲七月十五僧衆安居叁個月圓滿了,這一天要舉辦法會,叫自恣。自恣就是自我批評自我檢查,同時也可以幫助指出別人的錯誤,稱爲發露忏悔。忏悔就是我認錯,我今後改正,絕不再做。佛最歡喜能夠認錯,能夠改正錯誤的弟子,所以稱爲佛歡喜日。
你們看到我們牆上貼滿了紅榜黃榜,黃榜是已經亡故的人,紅榜是還在世的人,我們文殊院所有大衆念經回向給這些名單上的衆生,使已經亡故的能夠離苦得樂,活著的人健康長壽。
爲什麼我們回向的名單這麼多?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主要的,因爲我們是正法道場,我們這兒是一片淨土,咱們這些年輕人全是修行人,這個功德回向起來大,因爲本身就有功德。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不要錢,哪怕你寫十個名字,一百個名字,也不向你要錢。
有些人總爲我們發愁,“老師,你這麼多人要吃飯,要修行,你還希望人多,你負擔得起嗎?”我朝他笑笑,“我媽把我生下來時,我手裏有錢嗎?”我本來就是個沒錢的人,愁什麼呀?說起來我開了個賠本公司,全世界我第一家,目的把錢賠光,賠光就解脫。可是賠到今天還沒有賠光,怎麼賠不光?因爲有來合股的呀,你做好事我也來合股做好事啊,那賠得光嗎?只有以善法去感動衆生才是真正的佛教事業。
怎麼樣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你們,在我們這兒的叁天也體會體會。人們常說:你想到傅老師那裏去啊?那邊管得很嚴的!有人聽了心裏有點害怕。我說句話,你們放心好了,咱們寬跟嚴有區別的,對新同學寬,對老同學嚴,對自己嚴,對別人寬。說“那樣我吃虧了”,你真是大笨蛋了,所以佛說衆生顛倒,你對自己嚴你進步快呀,你對別人寬他高興了。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嚴師出高徒嘛,你哪會吃虧呀?
問:“如何做到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止住自己妄念,觀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即能出智慧,
不背後說人閑話,爲人光明正大
靜坐常思自己過,古人也是這麼主張的,但是我們這兒學的禅定,可不是這麼回事。我們禅定修的是止觀,止住自己的妄念,好好去觀,觀會出智慧。禅定的時候要觀,生活中也要觀,生活中怎麼觀?《金剛經》裏有四句話,“一切有爲法”,世間上都是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要多貪求,不要太執著,一切都要變,你抓到了還是要變。有人問,明明是真的怎麼叫幻呢?明明是白天怎麼叫夢呢?你看看仔細呢,前面有個如字呀,如就是好像,像夢幻泡影呀,這是個比喻,叫你看穿一點。
我們規章製度規定,背後不准說人閑話,假如有同學躲在寮房裏背後說人閑話,糾察就要找他談話:你有什麼問題光明正大地講,拿出來大家討論,誰是誰非總講得清楚的,何必背後說人閑話呢?而且我們這兒講話要講得別人也聽得見,不許交頭接耳。打電話要說普通話,讓旁邊人也聽得懂。你們新同學來了,開始不習慣,慢慢適應了就非常自在,非常舒服非常快樂。
佛法給了我們殊勝的緣(5)
◎傅味琴爲森宇集團小住團隊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9.9.7
提問解答
提要:
·團隊精神就是培養有組織、有紀律、不自由散漫,要尊重對方,互相友好
·要有凝聚力,凝聚力要靠法,禅定能使心不躁動
問:“怎樣培養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就是培養有組織、有紀律、不自由散漫,
要尊重對方,互相友好
團隊精神就是培養組織性,遵守紀律,每個人不得自由散漫,自由散漫了還叫團隊精神嗎?你們是一個廠的,老董發心,親自陪著你們來,真像媽媽一樣。當然老董待你們好,半路裏買點巧克力給你們吃吃,(衆笑)不關我事。
從前有這麼一個團隊,也是老董陪了員工來,有兩叁個人住了一天就想回去了,老董就說:一個不許回去!這幾個員工就不吭聲了。所以由老董陪來的團隊,咱們就放心了。我們對每個人都是尊重,希望每個人都要對我們尊重,我們辛辛苦苦安排了叁天的課程,而你突然走了,咱們心裏難受啊。
所謂團隊精神,就是要有組織有紀律有指揮。我們這兒要求不高,從前宜興有一個公司,廠很大,招來的員工先要培訓一下,請了部隊裏的教練來訓練,那可比我們厲害得多了。也請我去講課,我走過他們宿舍,被子疊得四方形,整整齊齊的,指導員一看見你被子不整齊,馬上從窗戶裏丟下去,野馬要變成良馬,不訓練行嗎?
再講個例子,去年也來了一個團隊,不是一個廠的,是一個公司組織的,誰都可以報名,有大老板有小老板,也有員工,總之社會上的人都來了,僅僅是聽說這個地方好,大家想去看看。我們這兒是修行的地方,可不是旅遊場所,至于別的地方的寺廟變了旅遊場所,不關我事。
結果上半天來了,下半天就有幾個人要走,第二天又有幾個也要走,我就找團隊的領導講話,我說“你們有組織嗎?說好叁天的。”他愁眉苦臉地跟我說:“老師,我們是不敢得罪他們的。”即使你把顧客看成上帝。上帝怎麼走到我們這兒來了?我們這兒是佛門,沒有上帝。
說句實在的話,今天聽我講課,我就是老師,你就是學生,名正言順嘛,否則叫我什麼老師?叫我老傅就可以了。(笑聲)後來我就不客氣了,我非常民主,就算你們開始不了解,現在你們了解了,“能住滿叁天的舉手”(衆舉手)──不是說你們。(衆笑)那麼數下來還有十四個。結果怪了,這十四個人回宿舍,受到要走的人影響,他們也想走了。後來總算受到了感動,沒走。
這個團隊來文殊院學修禅定,我們准備了叁天的歡迎接待工作,食宿都免費招待,也爲他們准備好叁天的課程,但有些人無組織無紀律,對我們不尊重不友好,傲慢任性,給我們留下了很不友好的印象。學佛就是要改掉自由散漫,因爲你們問團隊精神,我就講了這些話,僅供參考。
問:“怎樣靜下躁動的心做好長期職業規劃?”
要有凝聚力,凝聚力要靠法,禅定能使心不躁動
這個我就外行了,這要你們老董動腦筋了,但是我也可以說兩句。老董老董,老是尊稱,社會上也是這樣,“王老,傅老”。從前有一個故事,幾個大臣在隨便聊聊,看見皇帝來了,一個人說:“小心,老頭子來了。”誰知道這話剛好給皇帝聽到,皇帝不高興了,問:“何爲老頭子?”有個大臣回答:“老是尊稱,皇上是一國之頭。”“子呢?”“夫子大人也。”皇帝笑笑。老董的老是尊稱,董呢?來佛門學學,會使你懂事一點。(笑聲)什麼地方最懂…
《佛法給了我們殊勝的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