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引導年青一代走正法路--歡迎上海居士和我的回憶▪P2

  ..續本文上一頁我,製造謠言,在我臉上抹黑,他們堵塞了我在佛門裏弘揚正法的路。所以我以一顆菩提心弘揚正法,能有現在的成績,這完全是沖破重重包圍自己闖出來的。後來清定上師就叫我給學《文殊法》的人講法,其中有些是知識分子,慢慢有些大學也邀請我去開講座。奇怪,當年佛門裏排斥我,而社會上卻歡迎我,上海排斥我,全國各地倒反而歡迎我。

  如果這種風氣不糾正,正法很難弘揚開來,佛門風氣不轉好,個人的成就也沒希望了。對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這幾年來我到處在講“佛弟子是一家人”,既然都是佛弟子,爲什麼要排擠、誹謗、打擊?要知道兄弟姐妹不團結,鬧鬥爭,父親心裏難過啊。釋迦佛看到佛弟子這樣,他在掉眼淚啊。我要說明我是不還手的,我也不還口。所謂佛門鬥爭還不是我執、法執的鬥爭?或者是宗派名利鬥爭。對這一切我是感觸萬分,我今天能夠走上這樣一條弘揚正法,培養人才的路,跟我當年在青年會受到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鄭頌英居士後來對我看法完全改變。有一次在路上碰到我,他問我“外面都說你出過家的。”說我閑話的人完全是無根無據的。說我出過家,那就等于說我今天還俗了,還俗是倒退。我說我沒出過家。又問我:“聽說你在外面教氣功。”我說我氣功根本不學的,我咋教氣功呢?我教的是禅定啊,也講一點佛法的理論。 “哦,你教的是定慧。”我說“是的是的。”所以從前的老一輩心地非常寬大,有不了解的地方,他不盲目跟從,有機會他就向你了解,了解清楚了,他馬上就轉變。今天某些佛門裏的一些人老氣橫秋,固執不變,也不了解,卻拼命在胡說八道!年青一代往往也跟著胡說個痛快,這就是形成如今修行人素質低劣,佛門難以團結的一個因素。

  也可以說,我是繼承了當年佛教青年會的精神。我們今天在各個地方弘法培養人才雖然沒有青年會這塊牌子,可是在我周圍都是青年人。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像我這樣已是西沈的太陽,最多發揮些余熱。我每天早晨都在擔心,像我這樣弘法培養人才,這個功德能不能頂得住我不再墮惡道?因爲每個衆生過去世都不知道背了多少罪過,過去世我們都誹謗過叁寶,哪可以作一個沒有頭腦的佛弟子,有你想得這麼輕松!

  今天我信佛,從開始來說,這個功德還是歸于上海佛教青年會,假如我沒有看到這塊牌子呢?我可能會陪著媽媽到南京路紅廟去燒香。所以老一代以菩提心、正知正見,辛辛苦苦在攝引我們,今天我們年輕一代千萬不能忘記他們的功德恩德。我們今天能學到釋迦佛的正法,還不是曆代祖師一代代傳下來的。

  對那些破壞佛教、破壞正法、想摧滅釋迦佛事業的惡勢力,我說一句不客氣的話,你別看我總有一天會死亡,一個人倒下去,成百成千的人站起來。釋迦佛的一生就是跟外道魔道鬥爭的一生,否則爲什麼寺院裏要供韋馱菩薩?我們不是跟人鬥爭,我們是跟人頭腦裏的邪見、佛門裏的歪風邪氣鬥,我們不是憑煩惱鬥爭,而是憑菩提心鬥爭!今天在我身邊的學生,可以說體現的精神跟當年佛教青年會的精神是相同的,只是多增加了一些內容。

  根據這五十年來佛門的情況,我增加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內容,在我們這個團體裏,必須天天掃除世俗氣。一切自由散漫,目無組織,目無團體,不能合衆,沒有恭敬心,沒有頑強修行意志,這些全是世俗氣,全要掃掉。帶著世俗的煩惱、習氣進入我這兒,你不改掉它你來幹什麼?

  今天佛門裏的世俗氣特別發展,一切歪風邪氣、名利鬥爭還不是從世俗氣來的?老一代一分爲二,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今天的老一代差不多都做爺爺、奶奶了,過去竟然有人在我們這兒散布奶奶、太太的世俗氣,能行嗎?有人竟然去跟女衆部的年輕人講,“你們學佛法學個兩叁年夠了,你們到了成家的年齡,如果你結婚太晚,將來生孩子有困難。”人家都是發心來這兒學法修行的,准備培養成才,將來要弘揚釋迦佛的正法事業。你這種話是退人家的菩提心,退菩提心犯根本罪的。來到我這兒不好好學佛法,憑著自己的世俗氣、世俗知見隨心所欲地亂說話。

  我聽到這個話,就召集全體講話,(笑聲)後來她挺不好意思的跟我說:“你今天講話是消毒,因爲我放了毒。”我說:“是的。”(衆笑)

  在佛門裏邊不消除世俗氣,發展世俗氣,非但你個人的成就沒希望,整個佛教也完了。我這兒辦學一再申明,我所培養的人才可不是佛學專家,我培養的是修行人。

  我遇到上海佛教青年會進入佛門,這是近因,有近因必有遠因。遠因是什麼?我沒有神通,我也不知道我前世是啥樣的人。我可以跟你們講叁件事情,這叁件事情也許就包含了我信佛的遠因,這個種子可能就在前世。

  第一件事,那時我還小,媽一定叫我去參加我一個親戚的婚禮,我不想去,媽跟我說:“你雖然年紀小,輩份你是舅舅,舅舅能不去嗎?”我就跟媽說:“喜事,喜什麼呀?他們人生的一半已經沒了,還喜呢!”媽把我沒辦法,因爲她不懂這一套,這可不是我信佛以後的覺悟啊。

  第二件事,我稍微長大了,有一天我中午躺在床上,午睡醒來起了一個念頭,“現在我躺在床上,如果床上沒有我,我在哪裏?肯定在馬路上,如果馬路上沒有我,我在哪裏?如果所有的地方都沒有我,我在哪裏?”那個時候我並沒有信佛,這是從我內心的種子裏冒出來的。

  第叁件事,也是一天午睡醒來,躺在床上胡思亂想,竟然會把自己想成是一條大魚,(衆笑)起了一個念頭,不管哪個人哪個動物,如果你肚子餓,趕快來吃我身上的肉,幻想我胸前的肉都吃光喽,咋辦哪?我應該翻身,(衆笑)背上的肉再給他們吃。

  我講這叁件事也是給你們年輕一代啓發一下。那時我沒有信佛,這可能是前輩子的種子吧?你們好好去研究研究,思考思考。第一件事情就是叫你離開世俗,不要對世俗的任何喜事感興趣。富貴猶如浮雲,何必跟著世俗潮流走。所以今天我懂得了佛法以後,勢必這方面會有所發展。我對世俗氣非常厭惡。世俗氣的佛弟子,即使有團體有組織,也是烏合之衆,能跟煩惱打仗嗎?一打仗必然全軍覆沒,整個佛教這樣,整個佛教完蛋!比如說咱們這兒規章製度非常嚴格,一年只有一次探親假。有人跟我提出來,他還要請一次假,“我的一個好朋友結婚辦喜事。”好朋友結婚又不是你結婚!說“傅老師太不講人情了。”這是你對我不了解,我從年輕到現在,風格就是六親不認,我只有學生,連朋友也沒有的。

  第二件事情也希望你們年輕人學學,“我在哪裏?”佛教講無我,就是叫你走上一條修行證果的路,如果你不修行不證果,“我在哪裏,”你始終不會清楚的。

  第叁件事情,要盡我所有作供獻,隨時隨刻心裏有衆生,這就是菩薩法,菩薩連身上的肉都可以供養衆生,還有什麼事情放不下?還有什麼東西舍不得供獻給衆生啊?

  這叁件事情,如果你們有覺悟,你們馬上會悟到其中的道理。第一個道理,你即使修人天乘的法,你也要厭惡人天道的享受,不要追求紅塵裏的福報,也不要追求到天上去享福,只有厭惡,你才能發得起出離心。

  第二個道理,要發出離心,斷煩惱到彼岸。我當年在五臺山,一直是在能海上師身邊,能海上師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頭一次上五臺山,能海上師在廣濟茅篷講經,有幾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他對出家弟子說:“你們出家喽,還打什麼妄想,難道你還想娶個二夫人嗎?”四川人稱女的都稱二,聽得出家弟子哈哈大笑。可是今天真有出了家在娶二夫人的,不過是秘密的,不在廟裏而在外面,而且那些女的是隱蔽起來的,因爲他們這種事見不得陽光。

  還有一次聽能海上師講:“即使我們沒有能力即身成佛,要求放低一點,你們證個阿羅漢果好不好?”即身成佛完全可能的,這是佛親口說的,你沒有能力做到,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等于佛在打妄語。能海上師啓發我們證個阿羅漢果,已經要求放低了,今天的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你不朝證阿羅漢果的方向走,你出家幹什麼?出家就是爲了了生死,就是爲了證果啊。

  能海上師又說了:“如果你這一輩子證不了阿羅漢果,你們都證個初果好不好?”已經放低到最低限度了。初果啊,好比說,你至少小學畢業好不好?別學到半路就不肯上學了,跑去幫阿毛賣西瓜去了,沒志氣。

  我們這兒的風格就是走清淨道,我們要創造一條沒有沙子的琉璃大道,我們的方向、我們的口號,就是要證初果,這是最低要求。你想證初果,不離開世俗煩惱行嗎?

  現在有人竟然說 “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如果說這話的是一個居士,你再不會有出家的念頭。如果一個出家人,聽了這個話,爲了修得好,那麼趕快去娶老婆吧。這是消滅僧寶的手段。釋迦佛從來沒有這麼說過。釋迦佛總是說出家功德不可思議。

  出家有四種出家,第一種最好,身出家心出家,心裏一點不留戀世俗的一切;第二種身出家心不出家,始終在煩惱中,心裏世俗知見、世俗感情、世俗愛好,出了家還去不掉,那你怎麼修行啊?怎麼了生死啊?第叁種出家,身不出家心出家,第四種就別談了,身心俱不出家,你別看他形象像個出家人,其實他是假和尚,拿在家人來說,他根本不是一個佛弟子。

  當年我在陝西扶風縣大明寺講《心經》,靜天老和尚講開示時就講了這四種出家,他說:“身出家心不出家遠遠比不上身不出家心出家。”因爲修行的關鍵在一顆心。

  我們做居士的,雖然身在家裏,如果真的想了生死,必須做到心出家,也就是要離開家裏的煩惱,離開家裏的世俗氣,離開家裏種種的虛妄不實的名利追求,至少你要做到《金剛經》裏所說的,不入色聲香味觸,你才能證初果。

  在家生活,色聲香味觸泛濫,能不能把握得住?就看你自己了。有人問“居士能不能證阿羅漢果?”居士照樣能證阿羅漢果,在十六大阿羅漢的儀軌裏面,第十七尊就是個居士。但居士想證果,必須走身不出家心出家的路。家裏的財産並不是你的,老婆也不是你的,兒子也不是你的。一有是“我”的觀念,就是世俗氣,修行成就沒希望了。最多你人天乘修得好,死了不下叁惡道,來世仍然有老婆、有兒子、有財産,最多這樣。

  生死流轉全在世俗裏,你不離開世俗,能夠切斷生死流轉嗎?我們出生後的成長需要家庭的溫暖,父母的愛,這是一面;另外一面,世俗的家是罪惡的溫床,充滿著自私、充滿著煩惱、充滿著種種壞事、罪惡。從前老修行說過一句話,“起心動念,無非造業”,這個起心動念就是說世俗的起心動念。而我們佛弟子,想報釋迦佛的恩、報衆生恩,弘法、修行,起的念那是菩提心的念、修行的念。所以要把話說清楚,話不說清楚,你什麼念也不動,你早晚會變成植物人,從沒有聽過植物人能成佛的。

  今天我給你們講這些話,一方面,是向陳無瑕及上海的幾位居士,表達一下我親切的感情,另外一方面,讓給你們全體年輕人知道一下,這五十年來佛門是怎麼演變的,提高你們的警惕,觸發你們的菩提心。

  我們湖北清涼山佛學苑經常唱一些非常好的歌,其中有一段,“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就是佛門的棟梁。”不要虛僞的客氣,也不要虛僞的謙虛,那會使你掉在自卑的泥坑裏,一自卑你還能幹出偉大的事業來嗎?修菩薩法的人首先要有個素質,就是要有自尊心,所以我們也唱出“佛教靠我”的歌。如果你們學習世俗上愚蠢的不切實際的謙虛,“佛教靠我?哪敢呢,靠你呀。”他也說:“哪敢靠我呢,佛教靠你呀。”大家都這麼說,結果一個人也靠不住。

  我稱自己叫不倒翁,到今天七十七歲,還沒有倒下去,你們別到了二十八歲就倒下去了。從前我不會唱歌,但是也喜歡拉這麼兩句,這是電影《夜半歌聲》裏的歌:“只要我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作鬥爭!”因爲我是居士,所謂居士就是護法居士,每個人都這麼想,“我不護法誰護法?”就像大願地藏菩薩,“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大家都發大願幹大事,佛教就會好起來,希望今天我的話能夠引起你們的歡喜心,能夠提高你們的覺悟。

  歸依佛就是聽佛的話,跟佛走,否則你就不是歸依了。今天講到這兒。(完)

  

《引導年青一代走正法路--歡迎上海居士和我的回憶》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