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精進?跋地羅帝偈:
慎莫念過去 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
未來複未至 現在所有法 彼亦當爲思
念無有堅強 慧者覺如是 若學聖人行
孰知愁于死 我要不會彼 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進 晝夜無懈怠 是故常當說
跋地羅帝偈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複未至”
底下說:如何行精進?跋地羅帝偈:“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慎”就是慎重,修行人要慎重地想一想自己修行的目的。不要去想過去,也不要去想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複未至”,過去的事已經滅掉了,未來還沒有來呢,你想它幹什麼?人生本來就夠苦的了,過去的事你想它也回不來了,以往的生活曆程苦多樂少,過去就過去了,孩子小的時候有天倫之樂,沒幾年像鳥那樣都飛出去了,抓也抓不回來。可是難免要想啊,這就是凡夫衆生,沒有看透!
想兒女也想不到了,一切都只能看“機緣”了
我去年在蘇州,本來是去看眼睛出血的,醫生問我:“血壓怎麼樣?”我說“很好啊,我離開福鼎的時候還量過。”醫生不放心,給我量量,“不好啊不好啊。”他告訴我240了。更糟糕的是飯吃不下,睡覺睡不著,算是病重了。兒子女兒來看我,看過就回去了。很想叫兒女來陪我幾天,孩子媽在電話裏說:“他們上次不是來看過你了嗎?”(衆笑)
這一次,我小女兒在五臺山安居,我特地叫個學生路過太原到五臺山去看看,看看她身體怎麼樣,希望她安居完了到九峰寺來。她回話說,到時候“看機緣”。(衆笑)過去的一切都過去了,未來的一切再想也沒有用,只能“看機緣”了。(衆笑)想它還有什麼用呢?所以修行人最聰明的是抓現在,這叫現實。
“現在所有法”,一切都不會常的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爲思。”你現在所有的法,世間法也好,出世間法也好,也要好好地想一想。今天有的同學跟我說,“我發心來這兒學法,我還得回去去安頓安頓。”可別回去安頓又把過去的東西抓起來,又放不下了。還有的人在佛門裏學會一句話,來跟我說,“唉!我是放不下。”因爲他先說在我面前,我也就沒話好說。但總有一天你放不下也要放下,別打如意算盤了。一切都不牢固,一切都不堅強,一切都不會常的。有句話說“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31)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3
何必以生命的時光去追求一切不堅固的東西,
有智慧的人應該覺悟到這一點
提要:
·何必以生命的時光去追求一切不堅固的東西,有智慧的人應該覺悟到這一點
·弘法培養人才,就是爲了使佛弟子進入聖人之流
·汙染的環境會使你同汙合流,修行人應該走清淨道
·你們怕我訓話,不敢留下來,現在老師講慈悲了,因爲老師訓不動了
何必以生命的時光去追求一切都不堅固的東西,
有智慧的人應該覺悟到這一點
一個勁往前奔跑的人,前面的路不一定是平的,到時摔跟頭的也是你。執著于賺鈔票,這也叫執法,是執著賺鈔票的法。我一九五六年開始自己開課創業,辦得很興旺。大哥來看我說,“你應該要休息休息了,這麼忙你吃得消嗎?你想把人民幣都賺光啊?”這句話我到現在還沒忘記。你們忙著賺錢的人,賺了五十萬還想一百萬,你賺得完嗎?就算你賺得多,你用得光嗎?說“用不光我送人。”他拿了你的錢在修行嗎?那豈不等于你抛棄了修行的時光去賺錢,賺了錢去送人,你送他錢,他也不會去修行,你這筆帳是怎麼算的?
有兩種人經曆得多了,看得多了,一種是老人,一種是受過苦難的人,要不然很難看破,很難破得了迷。所以這裏告訴你,“念無有堅強”,一切現有的法都不堅強,也不牢固,都要變的呀。“慧者覺如是”,有智慧的人能夠覺悟到這個真理。
弘法培養人才, 就是爲了使佛弟子進入聖人之流
“若學聖人行”,我們今天都在學聖人行。證果的稱聖人,還沒有證果正走在證果路上的,稱賢人。
我出來辦學培養人才,目的就是爲了引導佛弟子進入聖人之流。培養人才不是培養佛學專家,也不是培養你出國去表演神通,而是培養你往證果的方向,進入聖人之流。現在就算還沒開始吧,可是在別人的眼裏,你們已經與一般人不一樣了。這次禅定班學員有一篇日記:我一到這兒,就發現這兒的人好像很有修養。很有修養就是素質提高了。
汙染的環境會使你同汙合流,
修行人應該走清淨道
說一句現實的話,環境會影響人,如果你在汙染的環境,你就會同汙合流!有人說“那個地方雖不清淨,我也想去看看,我有把握不受汙染。”這是在騙人,也在騙自己。我們要尊重現實,不能否定環境對人的影響。說穿了你已經受影響了,你不受影響你會想去嗎?你會說這句話嗎?至少你的起心動念已經受了影響。修行人應該去清淨的道場,走清淨的道。
要修得好,都應該要做到學聖人行,環境一定要清淨。現在放暑假,大家可以來這兒修養身體。當然修行人每天都要誦經、修禅定。而且來了這麼多客人,對客人總要客氣一點,不能要求太高。所以現在這種要求,可不能算進入聖人之流的標准。假如有人說“對咱們老同學,可以嚴格一點。”有老同學也有新同學啊,我對你嚴格,新同學看了也害怕,不要跑掉了?
你們怕我訓話,不敢留下來,現在老師講慈悲了,因爲老師訓不動了
現在的方法,是一切以慈悲爲懷。就好像前兩年我們佛協文教部,因爲內部有些人煩惱重脾氣壞,我就想出一個善巧方便來,全體學生分兩組,一組叫慈悲組,大家都對他們修慈悲;一組叫忍辱組,專門訓話叫你修忍辱。現在的辦法就好比慈悲組。你們有的同學,過去聽說傅老師訓話訓得厲害,很害怕留下來,現在你可以不怕了,盡管留下來,因爲傅老師訓不動了。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32)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3
如果我不跟老死相會,
生老病死的大苦、大災、大患也就告終了
提要:
·一念無常,就知道生命的短促
·學業未成,弘法事業尚未投入,哪可以先去爲孩子洗尿布,怕老婆上吊
·如果我不跟老死相會,生老病死的大苦、大災、大患也就告終了
·禅定能緩和各器官活動的過度消耗,各系統能相互促進
·聚心觀能使人精力充沛,及心理潛在力的發揮
一念無常,就知道生命的短促
“孰知愁于死”,如果你要學聖人行,精進修行斷煩惱。首先第一關不可忘了念無常。我五二年聽《菩提道次第》,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念無常,到今天五十年了,還在修念無常。不過感受不同,現在念無常是真的在念無常。你不念無常你用功是用不起來的,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一打斜岔,你就跟著斜岔跑。一念無常就知道生命的短促,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時間一分鍾一分鍾在過去,即使進了佛門,一天能修多少時候?吃飯睡覺就占了很大部份,說閑話又占了很大部份,而且還要打妄想。就算你在修,一會兒又被妄想岔出去了。修行難,難就難在這裏,很多時間都沒有抓住。咱們假如能夠多抓一點時間來修行,修行就快了。
修行的黃金時代就是年輕時代,有人說老年人經驗豐富,其實老的時候很難抓起來,一切都老化了,腦子慢慢也糊塗了。像我這樣,別說昨天的事情想不起來,到了下午,上午的事情也想不起來。更好笑的是我打電話,有時候剛剛放好,又想起來有件事情忘說了,等會又想起還有一件事情要說。
學業未成,弘法事業尚未投入,
哪可以先去爲孩子洗尿布,怕老婆上吊
所以浪費青春時光實在是對不起自己。我不反對你們賺錢,也不反對你們成家。是不是你青春時候先來學個十年,以後再去成家。你成家生孩子洗尿布,這種事慢一點也沒關系。要先立業後成家,學業還沒有完成,弘法事業還沒有投入,忙著賺錢、組織家庭,那不是顛倒了嗎?古人說“成家立業”,現在應該是“立業成家”的時代。“成家立業”誰也看不起你,工廠裏招收工人,首先要招沒有成家的,一聽到你成家了,他就有顧慮了。生孩子可麻煩了,家裏電話來了,工作就不安心了。不是孩子發高燒,就是老婆要上吊。你過了十年再來學法,這個法你可能也學不到了。你過了十年去成家,天下男人女人多的是,愁什麼呀愁?銀行裏的鈔票每年都在發出來,盡管去賺好了。
如果我不跟老死相會,
生老病死的大苦、 大災、大患也就告終了
“一寸一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要隨時隨刻想到無常要來臨,“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我假如不跟老死相會的話,大苦災患也就是流轉生死、生老病死的大苦患就能夠完了。“如是行精進,晝夜無懈怠”,念無常,努力進入聖人之流,像這樣子精進,日日夜夜不要懈怠。“是故常當說”,所以要經常說,“跋地羅帝偈”,這個偈頌就講完了。
身心利益~由于能使大腦集中于一個興奮點,引生周圍腦細胞的保護性抑製作用,故有益于消除腦力,眼力,及身心之疲勞狀況,緩和器官活動之過度消耗,增強體內各系統的相互促進作用。
此觀能養神蓄氣,使人精力充沛,及得到心理潛在力的發揮。
禅定能緩和各器官活動的過度消耗,
各系統能相互促進
最後一段很好懂,這是講我們修聚心觀對身心的利益,我們把心聚集起來不使它散亂,“由于能使大腦集中于一個興奮點,引生周圍腦細胞的保護性抑製作用,故有益于消除腦力、眼力及身心的疲勞狀況”。如果不讓身體腦子休息,不斷地讓它興奮下去,身心都會敗壞的。我們大腦如果能夠集中在一個點上興奮,周圍的腦細胞就會處于抑製狀態,起到保護休息的作用。還能夠“緩和器官活動的過度消耗,增加體內各系統的相互促進作用”。這能使體內的活力更強,對各系統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聚心觀能使人精力充沛,及心理潛在力的發揮
“此觀能養神畜氣,使人精力充沛,及得到心理潛在力的發揮”。人的心理潛在力很強,今天大多數都沒有發揮出來,因爲每個人的發揮程度各有區別,所以形成世間上有的人很聰明;有的人不聰明;有的人腦子很靈活,心理力量很強;有的人腦子不靈活,心理力量很薄弱。盡管世間上人想盡各種辦法來訓練發揮人的心理潛在力,可是這些辦法遠遠比不上佛教的禅定。無論他們怎麼做,都不可能使一個人,通過他們這種訓練進入像佛教禅定那樣的定境,最多是把注意力集中起來,更談不上入定以後的開智慧、出生死輪回等等。今天就講到這兒。(回向)(完)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