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P3

  ..續本文上一頁,卻把裏邊的大人小人全打死了(衆笑)。這是說說笑話。哪能在佛門裏邊這麼樣亂說一通?你好心喊得起勁,人家打得起勁。佛法是辯證法,哪能是非好壞香臭,不分辨清楚,一棍子全打死?

  法都沒有,修無想的人會出功能也會成白癡

  這兒就講清楚了,如果你一切都不去緣,一切法都沒有,一切念都沒有,那就是外道。外道修的是無想定。從前公園裏的老婆婆也會說,“要學打坐,我教你,把腿子盤起來,腦子裏什麼也不要想,空空洞洞的。”

  腦子裏空空洞洞,人也挺舒服的,因爲腦子負擔減輕了。據說還會出功能,死後能生無想天。無想天壽命完了大多數都下叁惡道,如果還有點福氣,掉到人間來就成白癡。佛爲什麼不讓弟子學外道?並不是佛小氣,因爲沒好結果啊!

  要安住于善緣,有緣才有條件,安住才能成功

  “若于善緣,心不安住,爲散亂奴”,佛要求我們在善緣上能夠安住,非但要有緣,還要安住于善緣。

  有緣才有條件,安住才能成功。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如此。一個人想成家,首先要找對象,條件具足了,就可以結婚成家。如果你心不安住呢?好比農村姑娘邊剝珍珠米邊亂想:小李小張我該選那一個,幹脆由兩顆珍珠米來決定,閉上眼睛摸到誰就嫁誰。散亂心很苦,心飄來飄去,成了散亂奴。

  上海有條黃浦江,從前是擺渡,後來改爲輪渡,渡輪後面有螺旋槳,在水裏一轉,船就往前開了。有個男青年在船尾對准螺旋槳,跳了下去。螺旋漿轉起來多快啊,等于把他千刀萬剮了。爲什麼跳下去呢?他已經跟女家說好了,十月一日結婚,女家就准備婚事。可是這個男的同時又在跟另一個女的談朋友,那家女家也逼著他要把日子定下來。他只好也答應十月一日結婚(衆笑)。到了十月一日的前一天,沒辦法解決了,他只好跳下去。所以心定不下來,兩頭落空啊!這是講講社會上的事情。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6)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9

   善緣要安住,惡緣要離開,

  錯用感情,死後下惡道

  提要:

   ·有人來了就高興,心散亂又住不下,一切都被煩惱搞亂了

   ·善緣要安住,不安住,浪費時間,惡緣要離開,不離開,錯用感情,死後仍下惡道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要去掉散亂心,自己跟自己鬧矛盾,總是不好的

   ·善緣要根據正法,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善緣

   ·不可爲了小事,心就不安,帶著怄氣離開了法

  有人來了就高興,

  心散亂又住不下,一切都被煩惱搞亂了

  我們修行人也是這樣,緣已經具備了,心定下來就有成就。有人過去一直想學佛法修行,看看這邊也看不慣,看看那邊也看不慣。一到我們這個地方,聽到法就高興了。

  到這兒也得要緣熟啊,你們來的時候,老師、同學都來了,床位都給你們鋪好了,生活也搞好了,這就是緣啊。這個緣是善緣,佛弟子聽佛的話,善緣要安住。假如不安住,心定不下來呢?“爲散亂奴”,住又住不下,想回去又有點可惜,天天胡思亂想,弄得晚上睡不著,聽法、修禅定時也在想,想到後來疲勞了,幹脆昏沈打瞌睡,豈不是一切都搞亂了嗎?

  善緣要安住,不安住,浪費時間,

  惡緣要離開,不離開,錯用感情,死後仍下惡道

  善緣要安住,碰到惡緣要快快離開,不要講感情。不離開你也背因果,對方也背因果,因爲有你在,他發展魔業邪道更厲害。碰到惡緣要有勇氣離開,不要說:“我這兒生活很好,他對我很有感情,我離開他說不過去呀,……”這是沒原則的人。惡緣不離開,死了還不是下叁惡道?對善緣如果不安心,豈不浪費時間,虛度時光?這一生能活幾歲呀?

  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要去掉散亂心,

  自己跟自己鬧矛盾,總是不好的

  最不好的就是散亂,散亂就是胡思亂想,接近于幻想,人們稱之爲想入非非。一種是把自己以後想得十分美好,其實那個美好是你想出來的,北方人有句話:躺在床上想什麼都好,一起床什麼也沒有;還有一種,不想倒不苦,越想越苦,那是自己做傻瓜,沒苦去找點苦來;還有一種,兩種想法一直在腦袋裏打架,而且雙方的力量平等,你也壓不倒我,我也壓不倒你,一直在想怎麼辦?弄得人緊張得頭昏腦脹,這很苦的。第一,晚上睡不著,第二,有飯吃不下,第叁被人取笑。兩種思想力量平等,形成大腦興奮和抑製的沖突,破壞了它們的平衡,結果又形成了神經官能症。更可怕的是,時間久了,就算這個問題他想通了,可他已經養成了習氣,以後一遇到難題,都是這麼焦慮,非但修行難,生活也很困難,所以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要去掉散亂心,自己跟自己鬧矛盾總不是好事情。佛怎麼說呢?如果是善緣,你不要東想西想了,你就安住下來。

  善緣要根據正法,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善緣

  是不是善緣要根據正法,有正法的地方就是善緣,聽不到法的地方就是沒有善緣。要安住于善緣,再苦也要安住。佛說過:如果像天上那樣快樂,沒有佛法,你也不要去;如果像地獄那樣苦,有佛法,你也要去。聽佛的話,佛法很快就會興起來,佛弟子不聽佛的話,佛法就會滅掉。

  不可爲了小事,心就不安,帶著怄氣離開了法

  女衆專修班初期的風波,就是因爲有人不能遵守佛的教導,這麼好的善緣竟然還說出一大堆的理由要走,有嫌衣單費太少,不夠用;有嫌不能上街去逛;有嫌平常很少吃到面食。我總結了一下,一共有二十五條原因。也有對法是生歡喜,聽到法馬上打電話:“我今天才遇到明師,你們快來啊!”爲了一點小事情怄氣了,法也不要了,就要走。那麼是不是把法,把我這個老師也帶走了?沒有,是把她最親愛的肚子裏的氣帶走了。衆生不聽佛的話了,沒有福氣了,佛法就滅掉了!能聽佛的話的人,有正法的地方,再苦,心也要安住。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7)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9

  聚心觀能對治心的散亂

  提要:

   ·修佛教的觀都是善緣,能增智慧悲心,修空能啓發自性叁寶

   ·聚心觀能對治心的散亂

   ·治心散亂,念一處故,能製雜念,亦即以一念製萬念

   ·口唸是幫助心念,不可口唸心不念

  修佛教的觀都是善緣,

  能增智慧悲心,修空能啓發自性叁寶

  我們修禅定所緣的境就是我們修的觀境,我們所有的觀境都是從佛的智慧中出生的。修日輪,能使我們心情開朗,增長智慧;修月輪,能增長我們慈悲心,使我們得到清涼;觀蔚藍色的太空,能啓發我們自性叁寶,擴大我們的心胸;修極大的光明,遍布法界,使我們法身成就;修空,使我們容易放得下,出生大般若智慧。每一個觀境全是善緣。

  如果你自己抓一個觀境,不根據佛講的法去修,那就不是善緣。有的人眼睛一閉,一片墨黑,他就修黑暗;有的人眼睛一閉,一片白茫茫,他就修白茫茫;眼睛一閉,一道黑光,就修黑光;一道金光,就修金光;眼睛一閉,出現了從前女朋友的形象,他就修女朋友;打牌的人閉著眼睛修打牌;眼睛一開,看見香爐,就觀香爐;看見小狗,就觀小狗。

  假如你東想西想,想得比釋迦佛好,那你也別學佛了,難道釋迦佛不圓滿,還要你來補充?信佛就應該相信佛一切都圓滿,否則你何必信佛?

  聚心觀能對治心的散亂

  我們修聚心觀的目的就是要對治心的散亂。“若于善緣,心不安住,爲散亂奴”,成了散亂的奴隸,它是主人,它要打妄想就打妄想,你想別想了,它還是要想,你管不了它。而且很多時候你不是提醒自己“別打妄想了”,恰恰是聽妄想的話,喜歡打妄想,還幫妄想做了很多工作。明明前面一個妄想完了,你可以停了,又再想一點念頭繼續打。奴隸對主人如此討好,苦還是苦在你身上。

  治心散亂,念一處故,

  能製雜念,亦即以一念製萬念

  “治心散亂,念一處故,能製雜念。”念頭要放在一個地方,就能製止雜念。這個念是念頭的念,念念不忘的念。凡是佛經裏的念佛念法念僧全是指心裏念,念頭放在法裏,就叫念法。念字上面一個今,就是現在,下面一個心,現在你心裏有佛,就叫念佛,那是真念佛。念經念出聲音來,那叫諷誦,今天俗話都叫念經。你把誦稱爲念,旁邊應該加一個口字旁,是唸書的唸。

  “念一處”是指心裏的念頭放在一個地方,這樣就能止住妄念。如果第二個念頭産生了,你前面一個念頭肯定跑掉了,它不跑掉,第二個念頭也不會出生。衆生的心一直在生滅,現在抓住第一個念頭不讓它跑掉,其它念就生不起來了,這叫以“一念製萬念。”

  口唸是幫助心念,不可口唸心不念

  念佛也是如此,抓住一句佛號,不讓它跑掉,其它念頭就出不來了。聽說淨土宗的初祖完全是心裏用功夫,並沒有提出口唸,他還主張要修戒定慧,要深入經藏,要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從二祖開始主張口唸,可能他怕後世的衆生心力不強攝不住心,所以用口唸提醒自己。你聽見了,就會提醒自己不打妄想、不打瞌睡,這是幫助和提醒。現在變成只要你唸就是了。可是口唸心不念,不起作用的。往生極樂世界是你心往生,要真正達到成功,必須以一個念頭把千千萬萬念頭都止住,不能有第二個念頭,這就叫一心不亂。而且到最後要念而無念,即使這一句佛號在心裏轉,可你沒有“我在念佛”這個念頭。你達不到這麼高的境界,至少你在“執持名號”的時候,你要,把這個名號抓住了。可是不懂佛法的人,一邊唸佛,一邊出生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啊,你一定要來接我噢。”變了兩個念頭,這就不是一心不亂了。

  聚心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8)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9

  心是能緣,觀境是所緣。

  能緣于所緣,相續得安住,能生輕安喜樂

  提要:

   ·身心輕安即生喜樂,入定所顯的境界,才是真實

   ·不懂佛法的人,臨終把握不住,因魔鬼皆會變化來作…

《<聚心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