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聚心观>带修禅定前开示▪P3

  ..续本文上一页,却把里边的大人小人全打死了(众笑)。这是说说笑话。哪能在佛门里边这么样乱说一通?你好心喊得起劲,人家打得起劲。佛法是辩证法,哪能是非好坏香臭,不分辨清楚,一棍子全打死?

  法都没有,修无想的人会出功能也会成白痴

  这儿就讲清楚了,如果你一切都不去缘,一切法都没有,一切念都没有,那就是外道。外道修的是无想定。从前公园里的老婆婆也会说,“要学打坐,我教你,把腿子盘起来,脑子里什么也不要想,空空洞洞的。”

  脑子里空空洞洞,人也挺舒服的,因为脑子负担减轻了。据说还会出功能,死后能生无想天。无想天寿命完了大多数都下三恶道,如果还有点福气,掉到人间来就成白痴。佛为什么不让弟子学外道?并不是佛小气,因为没好结果啊!

  要安住于善缘,有缘才有条件,安住才能成功

  “若于善缘,心不安住,为散乱奴”,佛要求我们在善缘上能够安住,非但要有缘,还要安住于善缘。

  有缘才有条件,安住才能成功。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如此。一个人想成家,首先要找对象,条件具足了,就可以结婚成家。如果你心不安住呢?好比农村姑娘边剥珍珠米边乱想:小李小张我该选那一个,干脆由两颗珍珠米来决定,闭上眼睛摸到谁就嫁谁。散乱心很苦,心飘来飘去,成了散乱奴。

  上海有条黄浦江,从前是摆渡,后来改为轮渡,渡轮后面有螺旋桨,在水里一转,船就往前开了。有个男青年在船尾对准螺旋桨,跳了下去。螺旋浆转起来多快啊,等于把他千刀万剐了。为什么跳下去呢?他已经跟女家说好了,十月一日结婚,女家就准备婚事。可是这个男的同时又在跟另一个女的谈朋友,那家女家也逼着他要把日子定下来。他只好也答应十月一日结婚(众笑)。到了十月一日的前一天,没办法解决了,他只好跳下去。所以心定不下来,两头落空啊!这是讲讲社会上的事情。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6)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9

   善缘要安住,恶缘要离开,

  错用感情,死后下恶道

  提要:

   ·有人来了就高兴,心散乱又住不下,一切都被烦恼搞乱了

   ·善缘要安住,不安住,浪费时间,恶缘要离开,不离开,错用感情,死后仍下恶道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要去掉散乱心,自己跟自己闹矛盾,总是不好的

   ·善缘要根据正法,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善缘

   ·不可为了小事,心就不安,带着怄气离开了法

  有人来了就高兴,

  心散乱又住不下,一切都被烦恼搞乱了

  我们修行人也是这样,缘已经具备了,心定下来就有成就。有人过去一直想学佛法修行,看看这边也看不惯,看看那边也看不惯。一到我们这个地方,听到法就高兴了。

  到这儿也得要缘熟啊,你们来的时候,老师、同学都来了,床位都给你们铺好了,生活也搞好了,这就是缘啊。这个缘是善缘,佛弟子听佛的话,善缘要安住。假如不安住,心定不下来呢?“为散乱奴”,住又住不下,想回去又有点可惜,天天胡思乱想,弄得晚上睡不着,听法、修禅定时也在想,想到后来疲劳了,干脆昏沉打瞌睡,岂不是一切都搞乱了吗?

  善缘要安住,不安住,浪费时间,

  恶缘要离开,不离开,错用感情,死后仍下恶道

  善缘要安住,碰到恶缘要快快离开,不要讲感情。不离开你也背因果,对方也背因果,因为有你在,他发展魔业邪道更厉害。碰到恶缘要有勇气离开,不要说:“我这儿生活很好,他对我很有感情,我离开他说不过去呀,……”这是没原则的人。恶缘不离开,死了还不是下三恶道?对善缘如果不安心,岂不浪费时间,虚度时光?这一生能活几岁呀?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要去掉散乱心,

  自己跟自己闹矛盾,总是不好的

  最不好的就是散乱,散乱就是胡思乱想,接近于幻想,人们称之为想入非非。一种是把自己以后想得十分美好,其实那个美好是你想出来的,北方人有句话:躺在床上想什么都好,一起床什么也没有;还有一种,不想倒不苦,越想越苦,那是自己做傻瓜,没苦去找点苦来;还有一种,两种想法一直在脑袋里打架,而且双方的力量平等,你也压不倒我,我也压不倒你,一直在想怎么办?弄得人紧张得头昏脑胀,这很苦的。第一,晚上睡不着,第二,有饭吃不下,第三被人取笑。两种思想力量平等,形成大脑兴奋和抑制的冲突,破坏了它们的平衡,结果又形成了神经官能症。更可怕的是,时间久了,就算这个问题他想通了,可他已经养成了习气,以后一遇到难题,都是这么焦虑,非但修行难,生活也很困难,所以世间法出世间法都要去掉散乱心,自己跟自己闹矛盾总不是好事情。佛怎么说呢?如果是善缘,你不要东想西想了,你就安住下来。

  善缘要根据正法,有正法的地方就有善缘

  是不是善缘要根据正法,有正法的地方就是善缘,听不到法的地方就是没有善缘。要安住于善缘,再苦也要安住。佛说过:如果像天上那样快乐,没有佛法,你也不要去;如果像地狱那样苦,有佛法,你也要去。听佛的话,佛法很快就会兴起来,佛弟子不听佛的话,佛法就会灭掉。

  不可为了小事,心就不安,带着怄气离开了法

  女众专修班初期的风波,就是因为有人不能遵守佛的教导,这么好的善缘竟然还说出一大堆的理由要走,有嫌衣单费太少,不够用;有嫌不能上街去逛;有嫌平常很少吃到面食。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有二十五条原因。也有对法是生欢喜,听到法马上打电话:“我今天才遇到明师,你们快来啊!”为了一点小事情怄气了,法也不要了,就要走。那么是不是把法,把我这个老师也带走了?没有,是把她最亲爱的肚子里的气带走了。众生不听佛的话了,没有福气了,佛法就灭掉了!能听佛的话的人,有正法的地方,再苦,心也要安住。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7)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9

  聚心观能对治心的散乱

  提要:

   ·修佛教的观都是善缘,能增智慧悲心,修空能启发自性三宝

   ·聚心观能对治心的散乱

   ·治心散乱,念一处故,能制杂念,亦即以一念制万念

   ·口唸是帮助心念,不可口唸心不念

  修佛教的观都是善缘,

  能增智慧悲心,修空能启发自性三宝

  我们修禅定所缘的境就是我们修的观境,我们所有的观境都是从佛的智慧中出生的。修日轮,能使我们心情开朗,增长智慧;修月轮,能增长我们慈悲心,使我们得到清凉;观蔚蓝色的太空,能启发我们自性三宝,扩大我们的心胸;修极大的光明,遍布法界,使我们法身成就;修空,使我们容易放得下,出生大般若智慧。每一个观境全是善缘。

  如果你自己抓一个观境,不根据佛讲的法去修,那就不是善缘。有的人眼睛一闭,一片墨黑,他就修黑暗;有的人眼睛一闭,一片白茫茫,他就修白茫茫;眼睛一闭,一道黑光,就修黑光;一道金光,就修金光;眼睛一闭,出现了从前女朋友的形象,他就修女朋友;打牌的人闭着眼睛修打牌;眼睛一开,看见香炉,就观香炉;看见小狗,就观小狗。

  假如你东想西想,想得比释迦佛好,那你也别学佛了,难道释迦佛不圆满,还要你来补充?信佛就应该相信佛一切都圆满,否则你何必信佛?

  聚心观能对治心的散乱

  我们修聚心观的目的就是要对治心的散乱。“若于善缘,心不安住,为散乱奴”,成了散乱的奴隶,它是主人,它要打妄想就打妄想,你想别想了,它还是要想,你管不了它。而且很多时候你不是提醒自己“别打妄想了”,恰恰是听妄想的话,喜欢打妄想,还帮妄想做了很多工作。明明前面一个妄想完了,你可以停了,又再想一点念头继续打。奴隶对主人如此讨好,苦还是苦在你身上。

  治心散乱,念一处故,

  能制杂念,亦即以一念制万念

  “治心散乱,念一处故,能制杂念。”念头要放在一个地方,就能制止杂念。这个念是念头的念,念念不忘的念。凡是佛经里的念佛念法念僧全是指心里念,念头放在法里,就叫念法。念字上面一个今,就是现在,下面一个心,现在你心里有佛,就叫念佛,那是真念佛。念经念出声音来,那叫讽诵,今天俗话都叫念经。你把诵称为念,旁边应该加一个口字旁,是唸书的唸。

  “念一处”是指心里的念头放在一个地方,这样就能止住妄念。如果第二个念头产生了,你前面一个念头肯定跑掉了,它不跑掉,第二个念头也不会出生。众生的心一直在生灭,现在抓住第一个念头不让它跑掉,其它念就生不起来了,这叫以“一念制万念。”

  口唸是帮助心念,不可口唸心不念

  念佛也是如此,抓住一句佛号,不让它跑掉,其它念头就出不来了。听说净土宗的初祖完全是心里用功夫,并没有提出口唸,他还主张要修戒定慧,要深入经藏,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从二祖开始主张口唸,可能他怕后世的众生心力不强摄不住心,所以用口唸提醒自己。你听见了,就会提醒自己不打妄想、不打瞌睡,这是帮助和提醒。现在变成只要你唸就是了。可是口唸心不念,不起作用的。往生极乐世界是你心往生,要真正达到成功,必须以一个念头把千千万万念头都止住,不能有第二个念头,这就叫一心不乱。而且到最后要念而无念,即使这一句佛号在心里转,可你没有“我在念佛”这个念头。你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至少你在“执持名号”的时候,你要,把这个名号抓住了。可是不懂佛法的人,一边唸佛,一边出生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啊,你一定要来接我噢。”变了两个念头,这就不是一心不乱了。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8)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19

  心是能缘,观境是所缘。

  能缘于所缘,相续得安住,能生轻安喜乐

  提要:

   ·身心轻安即生喜乐,入定所显的境界,才是真实

   ·不懂佛法的人,临终把握不住,因魔鬼皆会变化来作…

《<聚心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