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空觀開示(50~60)▪P4

  ..續本文上一頁傅味琴 講于 2001.4.25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提要: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釋迦太子身非佛身,我們見到的形相,只是起形象化的教育作用,不懂

   佛法,怎能見到佛

   ·俗眼見小姑娘,慧眼見白骨精,往裏看,才能悟諸相非相

   ·如來在法裏,不能認爲叁十二相即如來,好比不能把留胡子的都叫爸

   ·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有相皆有來去,故非如來

   ·“見相非相”,爲什麼要把相否定,因爲它是假相,它在變化

   ·能悟一切相皆虛妄不實,這個覺性即與如來的覺性相應

   ·佛可沒有叫你一天拜到晚,佛叫你懂得法義,悟入佛之知見

  《金剛經》雲:“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法體性皆空)若見諸相非相,(緣起假合)即見如來(見性空)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

  “一切皆是緣起安立,是故遠離斷常等邊,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這就是空觀的理論基礎。

  釋迦太子身非佛身,我們見到的形相,

  只是起形象化的教育作用,不懂佛法,怎能見到佛

  今天講下面一段。

  《金剛經》雲:“一切諸相即是非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懂佛法法義的人,怎能見到佛呢?即使佛在人間,也只能見到佛的太子身,太子身不是佛身,更何況如今的泥塑木雕。

  好比照片裏的媽,僅僅是媽留下的影像,供我們紀念、做觀想,使我們生起恭敬心,起到形象化教育的作用。

  俗眼見小姑娘,慧眼見白骨精,

  往裏看,才能悟諸相非相

  如果只停留在外相上,看不到裏邊的實質,那還比不上孫悟空,《西遊記》裏孫悟空出了慧眼,往裏看,小姑娘實是白骨精。開經偈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往裏看,要見諸相非相,才能解如來真實義。希望佛門少一點宗教儀式,少一點盲目崇拜,不要把佛教搞成宗教了。不要以爲拜了佛就見到佛,念了經就懂得法,進了佛門就能了生死。

  如來在法裏,不能認爲叁十二相即如來,

  好比不能把留胡子的都叫爸

  如來是在法裏,你不懂法怎能見到如來?《金剛經》講:“不能以叁十二相見如來。”叁十二相只是太子身,如果以叁十二相見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是如來,因爲轉輪聖王也有叁十二相。比方說,你爸留了胡子,可你不能把留胡子的人都叫爸。

  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有相皆有來去,

  故非如來

  《金剛經》又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有相的東西都有來去。人有相,人能走過來走過去,飛機有飛機相,也有來去,汽車也有來去,連樹也有來去,楊柳樹東風吹來西面倒,西風吹來東面倒。

  “見相非相”,爲什麼要把相否定,因爲它是假相,它在變化

  沒有相就沒有來去。人有人相,狗有狗相,馬有馬相,人還有老相小相,男相女相。你離不開相,你就是衆生。所謂見相非相,非相的解說就是它是假相,它在變化。

  能悟一切相皆虛妄不實,

  這個覺性即與如來的覺性相應

  要悟到一切相皆虛妄不實,刹那變化,你這顆心跟如來就相應了。眼睛是看不到如來的,自己的覺性跟如來的覺性相應了,這種相應,就是相應到如來的真面目。

  佛可沒有叫你一天拜到晚,

  佛叫你懂得法義,悟入佛之知見

  現在佛門裏的人執著得很厲害,抓住相不肯放,那怎能見如來?整天朝泥塑木雕拜,跟拜土地奶奶也差不多。佛可沒有叫你一天拜到晚,佛叫你懂得法義,悟入佛之知見。

  空觀開示(14-2) (總第59)

  ◎傅味琴 講于 2001.4.25

   會變皆虛妄,世間一切形形

  色色皆虛妄,不要太認真了

  提要:

   ·拜佛不要起執著心,是修自己的恭敬心,而不光是求保佑

   ·衆生執著有,影像中的有跟事物的真面目不一樣

   ·照片掩蓋了人的生老病死,眼前的一切,要不了多久就沒了

   ·會變皆虛妄,世間一切形形色色皆虛妄,不要太認真了

   ·能悟一切法性空,能悟諸相非相,你已經見到如來了,因爲如來就在覺悟裏

   ·如果你承認是人,你就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將來死了還要抓個身體,

   繼續流轉

  拜佛不要起執著心,是修自己的恭敬心,

  而不光是求保佑

  禅宗爲了使人不要執著,所以不拜佛。我們並不是那種根器,應該要老老實實照佛的話去修,修行首先要修恭敬心,拜佛就是修自己的恭敬心,而不光是求保佑。

  衆生執著有,影像中的有跟事物的真面目不一樣

  要隨時隨刻覺悟到相是虛妄的。《金剛經》講:“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衆生執著有,所以有人上了照片的當。照片上僅僅是人的影像,而且照相技術會騙人的,這且不談,有時看看照片上這人挺像樣,一見面沒有照片上那麼莊嚴,那豈不是被照片騙了嗎?

  照片掩蓋了人的生老病死,

  眼前的一切,要不了多久就沒了

  我六歲死了父親,我保留了一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在我眼裏父親永遠是年輕的,當然照片不會老。真正算下來,父親如果活到現在,有一百多歲了吧?

  有一年我學生翻出一張我年輕時的照片,想留作紀念,我說:“留他幹什麼?這個人早就死了,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相片上這樣的人了。”眼前的一切,雖然你能看到、聽到、接觸到,可是要不了多久就沒了。

  會變皆虛妄,世間一切形形色色皆虛妄,

  不要太認真了

  既然會變,當然是虛妄,真的東西就不會變。天上的雲有時候看起來像老虎,有時候像龍,有時候像狗──你坐飛機上去看看,什麼也沒有。所以世間一切形形色色悉皆虛妄,不要太認真了。

  能悟一切法性空,能悟諸相非相,

  你已經見到如來了,因爲如來就在覺悟裏

  因爲一切法體性皆空,性空就會變,會變,就叫虛妄不實。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你悟到相即是非相,並親證到這種境界,你就已經見到如來了。

  佛的解說是覺悟。釋迦牟尼佛曆史上是有這個人,可是他跟世間上人不一樣,佛是徹底覺悟的人,所以如來就在覺悟裏。自己的覺性、以及能夠覺悟的心就是自己的佛性。

  這些你們聽懂了,還要形成覺悟的心態和觀念,當你眼耳鼻舌身一接觸外境,無論什麼相,要悟到即是非相。看到一條狗,悟到他並不是狗;看見一個人,悟到他並不是人;看見樹,悟到他並不是樹;看見房子,並非房子。

  如果你承認是人,你就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將來死了還要抓個身體,繼續流轉

  如果你不懂佛法,樣樣都會使你起煩惱。例如聽到罵人話“你不是人”,你馬上生氣。懂佛法的人,就說他沒說錯。如果你承認你是人,你就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將來死了還要抓個身體,繼續流轉。

  解放前有個有錢的老太太做壽,請了兩個說相聲的到家裏來表演。一個說:“今天老太太做壽,你准備說什麼慶賀的話?”另一個說:“老太太不是人。”臺下的賓客大吃一驚,這家人有錢有勢,那可不得了啊!又說,“本是王母娘娘旁邊的一個什麼仙女。”大家鼓掌啊。

  做人有什麼好呢?仍然在六道輪回裏做老衆生,不是人是什麼?是未來佛啊!

  空觀開示(14-3) (總第60)

  ◎傅味琴 講于 2001.4.25

   空了才見佛,稱爲花開見佛

  提要:

   ·要在親證中達到能否定你現在的凡夫相,你才能見到如來

   ·你不懂法義,沒有親證,極樂世界的蓮花也不會開,因爲你沒有這種覺悟,

   所以見不到阿彌陀佛

   ·要縮短花開的劫數,就要發菩提心、深入經藏、戒清淨、並獲得甚深的禅定

   ·要轉變業障就得修福修慧,要消業障,還得修好叁輪體空,修空就不能執著

   功德

   ·空了才見佛,稱爲花開見佛

   ·沒有悟空,什麼都有,悟到空,什麼都是假相,什麼也沒有

   ·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所以是假合,假合故,所以說諸相非相

   ·能悟到什麼也沒有,這就是你的佛性,這就是大般若的成就

   ·對咒及咒裏的字不要執著,咒是總攝了極豐富的法義

   ·觀空咒的含義,即一切皆是緣起安立,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

   ·咒的聲音能使身心發生作用,科學也說噪聲會使人精神錯亂,輕松的音聲能

   使人長壽

  要在親證中達到能否定你現在的凡夫相,你才能見到如來

  密宗自成本尊的意思就是否定你現在的凡夫相。你必須悟到並親證這種境界,才能見到如來。

  佛都是徹底、究竟、平等的,沒有兩樣的。釋迦牟尼佛講的佛法,十方如來也是這麼說,一樣的。

  你不懂法義,沒有親證,極樂世界的蓮花也不會開,

  因爲你沒有這種覺悟,所以見不到阿彌陀佛

  所以如果你不懂法義,更沒有親證,即使你達到了一心不亂,並能修觀,憑借觀想的力量,往生到極樂世界,蓮花不開的,你也見不到阿彌陀佛。就因爲你沒有這種覺悟,所以蓮花不開。

  要縮短花開的劫數,就要發菩提心、

  深入經藏、戒清淨、並獲得甚深的禅定

  一般人只知道從時間上去談花開見佛,時間本是假相,末法一萬年,末法可以延長,也可以縮短。西方的蓮花,下品下生要十二大劫才開,中品就短了,上品更短,什麼道理?就因爲上品上生要發菩提心,要深入經藏,要懂法義,要戒律清淨,要獲得甚深的禅定。

  要轉變業障就得修福修慧,要消業障,

  還得修好叁輪體空,修空就不能執著功德

  也許你們會說:上品上生業障輕,下品下生業障重啊。現在佛弟子只知道“業障”這兩個字,爲什麼會業障輕?比方說修布施供養可以增長福報,也許能使你重報輕受,要修到布施波羅蜜才能徹底轉變你的業障。波羅蜜就是要達到叁輪體空的境界:沒有布施供養的你,也沒有接受布施供養的人,中間也沒有你布施供養的錢財。說“有啊”,有,你還得觀空,還得觀到非有,一點不能執著。執著功德,也叫執著。

  空了才見佛,稱爲花開見佛

  那麼你們再回答回答,什麼力量才能使你很快的花開見佛?(下答:悟到空性。)悟到法空的人,空了就見佛了,稱爲花開見佛。

  沒有悟空,什麼都有,悟到空,

  什麼都是假相,什麼也沒有

  爲什麼下品下生十二大劫都見不到佛──其實十二大劫也是假相。因爲沒有悟到空嘛!再問你們:蓮花是什麼?蓮花有沒有?你有嘛就把你關起來啦。蓮花是有,不是你說的有。電燈光有嗎?有!你抓得住嗎?

  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所以是假合,

  假合故,所以說諸相非相

  真正懂法義的人才會悟到,這個有即非有。衆生要抓一個有,佛只好給你有,你學法慢慢學到“一切法體性空”,才明白實非有。你被蓮花包起來,不是有蓮花嗎?花一開,你的周圍不是空了嗎?蓮花變成了你的座墊。所以修空觀是個基礎,可是最高的成就也是空。

  爲什麼說諸相非相?因爲是緣生假合,因緣聚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所以是假合。

  能悟到什麼也沒有,這就是你的佛性,

  這就是大般若的成就

  “即見如來”,要見如來你必須要“見性空”。《金剛經》說實無阿羅漢果可證,也無佛可成。成佛實際上是成個覺性──你能覺悟到“什麼也沒得了”,這就是你的佛性。所以能海上師圓寂前最後一句話:“什麼也沒有。”這就是大般若的成就。

  觀空咒:嗡,桑巴瓦達,薩瓦達馬,桑巴瓦埵,行。

  對咒及咒裏的字不要執著,

  咒是總攝了極豐富的法義

  底下是觀空咒:“嗡,桑巴瓦達,薩瓦達馬,桑巴瓦埵,行。”對咒裏的每個字不要去研究,僅僅是表示個音,有時根本沒有這個字,是兩個字拼出來的。有的咒,音相同,可字不一樣,這是翻譯的關系,所以對咒裏的字不要執著。

  密咒用不著懂每個字的意思,法師一般也不講的。如果要解釋,可不能根據這些字來做解說。咒裏每個字含義極爲豐富,把很多法義攝在裏邊。比如說《心經》裏:“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整個《心經》的意義就總攝在這幾個字裏。

  觀空咒的含義,即一切皆是緣起安立,

  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

  這個觀空咒,就把這兩天講的空的含義攝起來了。從顯教來講,就是“應觀自蘊,及聖福田”,應該觀自己身體以及對面的聖福田,聖福田就是佛菩薩。“一切皆是緣起安立,是故遠離斷常等邊,自性無我,當體即空也”。

  從音聲上講,一唸觀空咒,整個身體從頭到底好像全空掉了,舒服得不得了,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這就是咒的加持力。

  咒的聲音能使身心發生作用,科學也說噪聲

  會使人精神錯亂,輕松的音聲能使人長壽

  一唸“嗡”,頭頂就有感覺,唸到“行”的時候,全身都打通。從科學上來講,聲音會對人的身體起極大作用,也包括心理。假如人一直接觸強烈的噪聲,嚴重的會發精神病。經常聽使人心情放松的音樂,這個人會長壽。外國的心理學家很早就在用音樂來治病。連牛馬雞,聽音樂也有作用。

  今天空觀講完了。(完)

  

《空觀開示(50~60)》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心一境性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