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發現、發明、創造,全是緣起安立。佛講得非常圓滿透徹,“一切皆是緣起安立”,這一句話就總括了。
明白了緣起安立,就應遠離、放下斷見常見
“是故遠離斷常等邊”,我們明白了一切都是緣起安立,由于這樣的緣故,我們應該遠遠離開也就是放下,斷見常見。“邊”是邊見。
貪方便、簡單,執著自己的知見,
掉在片面裏,非但沒有成就,還害了很多人
常見跟斷見都是片面看問題,都是不正確的。看問題必須要全面看、全過程看。假如看問題離開了佛的教導,自己去抓片面,哪怕是在佛法裏抓片面,也很難起到圓滿的解脫作用。即使你得到一點智慧,也是片面的智慧,你想在片面裏成就圓滿,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自己把片面改變成圓滿。一直片面下去,圓滿怎麼來呢?要圓滿的果,必須種下圓滿的因,凡事不能違反因果。貪方便、貪簡單,抓自己的知見,掉在片面裏,非但自己沒有成就的希望,而且害了很多人。
空觀開示(48)
◎傅味琴 講于 2001.4.23
緣起性空是根本法,悟到了能證阿羅漢果
提要:
·無知的人聽了佛法還會知,佛門裏的人有了邪見,不糾正就一直邪下去
·哪怕正知正見尚存在星星之火,好好引導也能發展起來
·緣起性空是根本法,悟到了能證阿羅漢果
·事物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人們偏偏熱衷以聽好話,討口彩作精神寄托
·哪有天天“花好月圓”的,“鮮花只是迎春笑,歲月天天催人老”
·聽好話高興,聽醜話生氣,全是因爲你相信了這些話
·說死卻沒死,說歸天了,誰看見了?
·被語言名相勾住了,人就會起貪瞋癡
無知的人聽了佛法還會知,佛門裏的人有了邪見,
不糾正就一直邪下去
佛門裏的人把佛法搞成片面,那是邪見,比佛門外邊的人說佛法是迷信還要可怕。說信佛迷信的人是無知;無知的人將來聽了佛法還會知,有了邪見如果不糾正,會一直邪下去。
哪怕正知正見尚存在星星之火,
好好引導也能發展起來
如今這種搞片面的風氣擴大得很快,很使人擔憂,對于佛法未來總是覺得沒有辦法。但是我們反過來應該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圓滿佛法的正知正見還存在,哪怕是星星之火,好好地保護,好好地引導,它照樣能發展起來。
從前有位老醫生說,病人即使病重,醫生如果能找到他體內一點生命力,還是有希望的,趕快把它保護起來,讓它慢慢發展開去。
同樣,現在末法時期的佛門毛病非常嚴重,有正知正見的佛弟子哪怕是星星之火,應以全力保護,如果任憑腐朽的細菌去汙染它,就是活人也要死了。
緣起性空是根本法,悟到了能證阿羅漢果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是根本的法,是如來正法,如來所悟到的就是這個道理。當初鹿野苑五比丘能夠證阿羅漢果,也就是這個道理。
事物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人們偏偏熱衷以聽好話,討口彩作精神寄托
什麼叫做常見?他認爲事物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可是人們偏偏去追求這種虛妄不實的東西,作爲無聊的精神寄托。人們到現在還在熱衷于聽好話、討口彩,這在我們信佛、懂法的人看來全叫迷信。
哪有天天“花好月圓”的,
“鮮花只是迎春笑,歲月天天催人老”
譬如“花好月圓”,月亮一個月只圓一天,哪有天天月圓的?而且圓了就要缺。迷信的人不尊重現實,只憑自己心裏希望,自我陶醉,這就是從前批判的唯心主義。那可不是佛經裏的“一切唯心造”的“唯心”,意義兩樣的。
“花好”,花不可能不枯,除非秋天不來,秋天會不來嗎?如果花一直好下去,種子哪裏來?蘋果花一直開下去,你蘋果也吃不到。一切都無常,刹那刹那在變,哪有天天月圓?天天花好?
“鮮花只是迎春笑,歲月天天催人老”,我年輕時寫的這兩句話,就把花好月圓否定了,所謂“花好月圓”全是哄人!
聽好話高興,聽醜話生氣,
全是因爲你相信了這些話
哄人的時候盡說好話。聽到一句好話人就高興,就相信好事一定會來;聽到一句壞話,就生氣冒火,好像被他這麼一說,今天晚上肯定死了,哪有這種事情?人家說你長命百歲,你也不見得活到一百歲;人家說你要死了,你今天也不見得死。如果你不相信這些話,你生什麼氣?高興什麼?聽好話高興,聽醜話生氣,就因爲你相信這些話了嘛。
說死卻沒死,說歸天了,誰看見了?
我常說我快要死了,可說了多少年到現在還沒死,所以事實證明,不靈的。
這個人死了,假如人家說他下地獄了,嚯!家屬就要冒起火來了;人家說他歸天了,家屬高興。說死了歸天,你看見了?
被語言名相勾住了,人就會起貪瞋癡
人們就是利用語言的名相去給他人刺激,引起人家的煩惱;有的佛弟子心裏沒有佛法的智慧,只有迷信的種子,常被語言的名相所迷惑。
空觀開示(49)
◎傅味琴 講于 2001.4.23
聽了佛法不實踐,“保證”能得解脫嗎?
提要:
·離開緣起性空的佛法,你信誰,就迷信誰
·時候不到,生不下來;時候一到,想別生也得生。聽了佛法不實踐,
“保證”能得解脫嗎?
·不要相信人說的話,上當受騙就因爲心會變的
·文人跟畫家差不多,畫中的月亮到了黑夜也不會放光
·修飾名字美,並非真修行,出家了,就不能再愛好琴棋書畫
·在僧團裏作客,竟然滿盆煙頭,追悼會上嘻笑輕浮,卻無半點沈痛哀悼
離開緣起性空的佛法,你信誰,就迷信誰
懂得佛法就知道,“一切皆是緣起性空”。條件不具足,事物決定不出生,隨便你從早說到晚,也不會變成你說的那樣。條件具足,事物決定出生,擋也擋不住的。
婆婆對媳婦第一胎生了女兒很不高興,她盼望第二胎是個兒子。你再盼望,不會因爲你盼望是兒子而生兒子。有人說佛是萬能的,那麼佛怎麼不保佑你生個兒子啊?離開了緣起性空的佛法,你相信誰就是迷信誰。
時候不到,生不下來;時候一到,想別生也得生。
聽了佛法不實踐,“保證”能得解脫嗎?
媳婦懷胎五個月,婆婆催媳婦:“快生吧,我要抱孫子了,急死了。”五個月生得下來嗎?急死了也生不下來啊。兒子卻天天發愁:再生下來,計劃生育超標可不得了,要罰多少錢,快別生吧。你想別生,到時候仍然生下來。
人們常說“保證”,一旦事物發生了變化,誰能保證誰呢?法雖能使衆生得解脫,但你不聽法,或聽了法不去實踐,又怎能保證你得解脫呢?騙子常說“我保證”,這種保證能算數嗎?
不要相信人說的話,上當受騙就因爲心會變的
還有一句話,比保證還厲害,就是:“你爲什麼不相信我?”這麼一說人家只好相信了,結果上當受騙。所以佛說:不要相信人說的話。即使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是不假,可是心要變的,也許到明天就變掉了,又怎能相信呢?
文人跟畫家差不多,
畫中的月亮到了黑夜也不會放光
還有許多好話,都是文人玩弄筆墨上的花巧。譬如“壽比南山”,南山再高也高不到天上去,還是有頂啊;“福如東海”,掉在東海裏不要淹死啊?文人跟畫家差不多,就是塗塗顔色罷了,這叫修飾名詞美。畫中的樹可不是真樹,畫中的月亮到了黑夜也不會放光。
修飾名字美,並非真修行,
出家了,就不能再愛好琴棋書畫
在名字上做修辭,可不是修行人幹的事!有些出家人,沒出家之前是讀書人,出家了以後,仍喜歡作詩、寫書法,從前還有下棋彈琴的。其實出家了這些就不應該搞了!出家人講究威儀,講究清淨,可不是講究文人雅事。
如今有些年輕的出家人已不再寫字、彈琴,是不是在修行?不是,比當年會寫詩作畫的更糟糕了!他們寫的字像蚯蚓,寫的詩是打油詩。
在僧團裏作客,竟然滿盆煙頭,
追悼會上嘻笑輕浮,卻無半點沈痛哀悼
我曾住在一個寺院裏,隔壁客房裏的客人都是年輕的出家人。我每次路過,看到每個門口放個凳子,不知是否是坐觀山景用的;有時門開著,還有人仰天躺著;門口放個大簍子,丟的都是垃圾;還有一只面盆,面盆裏放點水,水裏是煙頭,這還是請來的客人。都是來參加本院老和尚的圓寂追悼會,因爲老和尚頗有名望。
追悼會上,臺下居士都排得好好的,臺上面有不少是年輕的出家人,開始是一個人東看看西看看,隨便說話,慢慢說話的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還嘻嘻哈哈笑,這叫沈痛哀悼嗎?
一會兒又有人靠在旁邊一個年輕比丘身上,一會兒用手臂去摟著他,一會兒半躺著,一會兒兩只腳翹得高高的,這像什麼呀?這些來參加的人都是比較有關系的,我眼睛盯著看他們,看久了,我就一只手伸過去,朝他指,意思叫他腿放下來,沒用,他們沒看見我。(衆笑)
《空觀開示(40~4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