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定慧,熄滅貪瞋癡”上努力了,只要一唸佛就能往生。
從前無錫有個老太太跟我說:“如果過去唸佛的人都能往生淨土,今天這些人肯定前世大都也唸過佛,他們怎麼沒有往生?”
一經宣傳,假的也會變成真的
今天從報上看到一篇報道,“是揭開某某法師神話之謎”。八十年代出現了好多神人,吹得神乎其神。有人經過十多年的了解、核實,哪有這麼神奇?一宣傳,假的也會變真的。
知者言知,不知言不知,要說真實語。你可以說:一個學生用功讀書能夠升級,五十個學生用功讀書,都能夠升級。這理上說得通,可是事實上呢?有的升級,有的留級,有的還被開除了。你能都給他打包票?比如我們專修班的方向是培養高層人才,結果陸續陸續離開了好多個,他們是不是已經成爲高層人才了?脫離現實、脫離真實、脫離辯證法就不是佛法。非但不能使佛教興旺起來,反而使人趨向于盲從、迷信,即使人再多,也不過是烏合之衆。
人是最複雜的動物,哪能憑你兩句話說定?
要照佛教導的路子走下去,這才叫佛教
既然法無定法,就不要相信那些定命論的宣傳。應該要以佛法去教育衆生,讓他們懂得發心的重要,趕快發心修行。要讓他們的發心有堅強的力量,還要防止他們退心、發了心又拖延。人是最複雜的動物,哪可能憑你簡簡單單兩句話就說定的?有句話說,“發心非難難常繼”,發心並不難,一鼓勵他就發心了;要他堅持下去可難了:有中途有動搖的,有後退的,退心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常繼方便應當說”,要使衆生發了心不退,就應當經常跟他說法,照佛教導的路子走下去,這才叫佛教。
空觀開示(27)
◎傅味琴 講于 2001.4.16
把無常念到二十年以後,
修行的心就不殷切了
提要:
·怎樣做到發心修行不動搖,辦法就是念無常
·心是無常,由心而産生的身體和命運豈能固定
·把無常念到二十年以後,修行的心就不殷切了
·有情決定死,最可怕的敵人就是無常
·沒有智慧的力量,整天神乎其神,能修行嗎
·放不下就是沒有修好念無常
怎樣做到發心修行不動搖,辦法就是念無常
怎樣使人們發了心不動搖,抓緊時間好好修行?這個辦法就是念無常。身命動搖,不能永恒,隨時隨刻要變的,所以隨時隨刻念頭都要放在無常上。我昨天下午很不舒服,沒精神,回去吃點藥、刮刮痧,覺得好一點,今天又變成有精神了,一切都無常的嘛。
心是無常,由心而産生的身體和命運豈能固定
前幾天很有精神,怎麼會變成沒精神?刺激太多、太操心,心火往上了呀!昨天下午還眼睛出血,也是操心的關系。一個發了心,又退心了,對我是個刺激;一個發了心,可是呆不住要離開了,對我也是一個刺激;總希望還沒有發心的能好好發心,結果發心發不起來,使我失望,又是一個刺激;尤其是很想學,也很發心的,由于種種的阻擾,逼得他學不下去,這個刺激更大。
心本來就是無常,由心而産生的身體、由心而産生的遭遇和命運,難道能固定得住?
把無常念到二十年以後,修行的心就不殷切了
一般人念無常都是念在二十年以後。比如你們也都知道人生無常,可都是想我自己現在二叁十歲,至少還能活四五十年,還早咧!很少有人想到十年以後要無常,更少的是想五年以後要無常。有沒有人在想:我五天以後要無常?恐怕都在想:你怎麼知道五天以後我要死啊?這樣修行的心就不殷切了。
我每天早上一醒來,第一個念頭總是想自己快要死了。有時候念無常還有點回頭,不知哪個學生提醒我,說蘇州石壁有個和尚說過:傅老師能活到一百二十八歲。這麼一提醒,我倒聽進去了。有時想想,雖然不能保證一百二十八,也許能活到一百歲,我後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活得長命能多做一點。但對念無常這是一個沖擊。從前有的修行人在房裏貼一張紙,寫個“死”字,要觀死,這就是念無常。
有一尊護法專門在修念無常,這就是大威德。他用骷髅頭做念珠,骷髅表無常呀!這是形象化教育。大威德是文殊菩薩化身,他是在教育衆生:別忘了念無常!
有情決定死,最可怕的敵人就是無常
“有情決定死”,人不可能不死的;“死來無定期”,死的來到沒有一定的時候;“死至不可拒”,死一到,誰都抗拒不了。帝王、將相,無論你有多少金錢多少權勢,也買不到一個不死。孝子跟醫生說,“能救活我媽,我給醫院貢獻五十萬。”醫生只好說:“咱們盡力而爲吧。”五十萬能買到一個不死嗎?無論你臨死的時候,有多少人保護你,你還得死啊!最可怕的敵人就是無常,人可以打敗最凶惡的敵人,可是打不敗無常。
沒有智慧的力量,整天神乎其神,能修行嗎
那些學氣功的人吹得神乎其神,好笑的很。有的人專門看人家頭上的光,我說:你看看,我的背後是什麼東西?就朝我背後看,有說“沒有啊”;有的人要點面子,“好像好像……”到底什麼?又說不出來。那麼到底是什麼?只有我自己知道,就是無常鬼!一步也沒有離開過我。沒有智慧的力量,整天神乎其神、吹牛、胡扯,能修行嗎?沒有法的力量,能了生死嗎?
放不下就是沒有修好念無常
誰都會被無常鬼吞掉。假如一個人預知時至,今天晚上八點鍾要走了。他什麼都放下了。孫子來問他:“爺爺,你看這件事情怎麼辦?”“你別來跟我說話。”“爺爺,這東西還要不要?”“不要了不要了。”放不下就是沒有修好念無常。
空觀開示(28)
◎傅味琴 講于 2001.4.16
要有意樂敬信,聽聞法要
提要:
·死了就像夢中一樣,要有定力才有把握
·人天乘的功德有一天會壞,出離生死的功德是永恒,有壞能與永恒比嗎?
·要有意樂敬信,聽聞法要
·對講正法的善知識須作佛想,聽到正法要有極大的歡喜心
·要恭敬講正法的善知識,因爲他是代如來宣化
·對師觀功德,修好意樂加行
死了就像夢中一樣,要有定力才有把握
不肯修定,無常來的時候怎麼辦?臨終要一心不亂,要有定力,能觀得起來,這才有把握。其實一心不亂就是定。否則死後往生哪一道,是沒有把握的,就好像人在夢中自己把握不住一樣。人在夢中會忘記自己是信佛的,會忘記自己是受戒的,會忘記自己白天的一切,隨著八識田的種子、業力飄來飄去,遇到什麼境界就起什麼動作。所以清定上師說過:夢中有把握,死了才有把握。死了就像夢一樣,要有定力才有把握,所以要思維“禅定可貴”。
人天乘的功德有一天會壞,出離生死的
功德是永恒,有壞能與永恒比嗎?
經書上說:“造佛塔的功德相當大,可還比不上你修片刻禅定的功德。”因爲寶塔多少年以後要壞的,禅定的功德不會壞。
真是可惜,多少人只知道供養、培福,叫他來聽法學禅定,就說沒空。賺了錢來供養是修人天福報。只懂得人天乘的法,不懂出離乘法,太可惜了!出離乘是永恒的法,人天乘是有壞法,有壞能夠跟永恒比嗎?修人天乘即使福氣大了升天,天人還要死亡呢!只有證了羅漢果,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永遠不壞。當師父的如果是修行人,徒弟說:“師父,我要學法修行。”師父自然最喜歡,因爲來學法修行的是接班人,法傳不下去法燈就要滅了。所以戒定慧是叁個重點,禅定是關鍵。
要有意樂敬信,聽聞法要
第二,“要有意樂敬信,聽聞法要”,聽法首先要有意樂敬信。沒有意樂敬信,聽聞法要的作用就小了,甚至還會聽出麻煩來。不是講法的人給你添麻煩,是你自己給自己添麻煩,因爲你沒有恭敬心不歡喜嘛。即使你向法師合掌頂禮,但是心裏邊在找麻煩:這個法師這麼矮小——其實法師矮小跟你聽法有啥關系?這個法師講話方言太多,這個法師好像沒有什麼文化。居士說法我不聽。又想想聽聽也好,我看他講的對不對。這個雜念多啊!
聽到跟別的法師不一樣的話,不是依照佛經和法義去辨析,而是馬上起反感,沒心思聽,聽到不高興的話就聽不進去,心裏在說:什麼話?下次我不聽了。所以傲慢的人多煩惱,這是自己找來的煩惱!還有的人一會兒認爲太深了,一會兒又認爲太淺了。如果這位善知識講得對,你以爲深是你水平太差,你以爲淺,是你沒有悟到裏邊深的意義。
對講正法的善知識須作佛想,
聽到正法要有極大的歡喜心
按照佛法規定:聽法的人要把說法人作大師想,那是指講正法的善知識。大師就是佛。否則就背罪過。所以首先要有意樂,佛法難聞,今天能聽到法,這是極大的福氣,應該要有極大的歡喜。當然這是指聽到正法。如果聽到邪法,你也說太幸福了,那就等于說,生了怪胎也幸福。因爲現在邪法實在太多了,我也不得不多講幾句。
要恭敬講正法的善知識,因爲他是代如來宣化
要對正法恭敬、對正法歡喜,對講正法的人,當然也要恭敬歡喜,因爲他是在代如來宣化。雖然講經說法是他爲佛教應做的貢獻,可要知道恭敬說法的人就是爲了恭敬法呀!假如出現一個愚者,只恭敬法,不恭敬說法的人。聽完經了,搶在法師前面。人家說,“你讓法師先走。”“有什麼了不起的。”這人好像精神有點分裂了,佛經裏有說:“要恭敬善知識”,對善知識也要恭敬啊!
對師觀功德,修好意樂加行
假如你對師沒有意樂,你怎麼學呀?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叁士前導裏,修意樂加行是最要緊的,而且是作爲一種加行來修。要觀師的功德,觀功德能夠産生信心,觀恩德能夠産生恭敬心。不是當師的要你恭敬,這樣做對你有好處啊!你學法就能夠學得下去啦!要以“意樂修敬信”,信仰了還要恭敬,恭敬才能虛心,沒有虛心就會傲慢,也就學不到老師的學問。
空觀開示(29)
◎傅味琴 講于 2001.4.16
修禅定不可起名聞利養之心
提要:
·修禅定必須要聽聞法要,盲修瞎練必致遭魔
·修禅定能發暖,要暖在腰部以下,不能暖在頂上,不懂禅定的人卻說反了
·修禅定不可起名聞利養之心
·弘法爲報佛恩,只有功德;起了名利心,那是有罪過
·佛門要保持清淨,培福不拿工資,講法教禅定不謀利
修禅定必須要聽聞法要,盲修瞎練必致遭魔
聽聞法要,首先要端正好心態,才能起大作用。修禅定的人必須要聽聞法要。不懂法,你去打坐那是盲修瞎練。佛教今天所以這麼衰落,乃至于已經到了危險的地步,就是因爲長期以來,佛弟子不懂法,更不懂禅定。
我在九華山佛學院時,有的學僧知道我天天修禅定,有幾個也想學,可是課程緊排不進去。我說“好吧,明天你們兩點鍾到我房裏來,不過不能影響別人睡覺,要一點聲音也沒有。”他們果然做到了一點聲音也沒有。
學了一個時期,有個學僧回去看師父,師父說,“禅定好是好,不過要小心,修禅定容易著魔的。”那麼釋迦佛叫弟子修禅定豈不是害了弟子?禅定是降魔的,怎麼叫著魔呢?成佛的時候,魔兵、魔將、魔女全要來擾亂,釋迦佛就是入的禅定降伏魔軍。
這種話爲什麼會一直流傳到現在?因爲他們不懂佛法。有的人閉關,或者住茅棚,結果出了魔障、瘋了,其實他並不懂禅定,只是自搞一套打打坐!或者學了一點參禅的方法,不到水平就一個人去閉關。參禅要有禅師天天給你開示,自己亂搞就要著魔。你如果照釋迦佛教的禅定方法去修,怎麼會著魔?我教佛學禅定,十年來沒有一個出偏差。
修禅定能發暖,要暖在腰部以下,
不能暖在頂上,不懂禅定的人卻說反了
後來師父又問他:你修了以後有什麼感覺?他說“我發暖了”,“暖在頭頂好,暖在底下不好。”剛剛說反了,修禅定的人暖在腰部以下好,到頭頂倒要頭昏的。他怎麼會說這個話?他不懂禅定,只知道臨終求往生,暖在頭頂好的,這個徒弟又沒有在修往生法,真是亂講話!所以聽法很重要,你們學禅定,戒定慧都要學。
修禅定不可起名聞利養之心
“不可起名聞利養之心”,有人學了一點禅定就跑了,回去誇誇其談,自我標榜。我聽說前幾天有個學生心地不正,想走又不走,她說“我要等教了禅定才走。”但她就是沒有耐心等,連一個空觀都沒有學去。這種人學了禅定,到處炫耀自己,或爲求名利,一不高興就誹謗。所以爲名聞利養而發心修禅定,要不得,死了要下地獄。經書上說:“爲利養修禅多屬地獄心”。
弘法爲報佛恩,只有功德;
起了名利心,那是有罪過
當師的能弘揚佛法,培養人才,全有功德。有人說,“當法師十個倒有九個下地獄的”,這話不對。度衆生只有功德哪有罪過啊?可是人家恭敬你、供養你,你起了貪名聞利養的心,傲慢了、洋洋得意、自我陶醉,這顆心要下地獄的。佛說過“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講經說法要完全爲了報佛的恩,使佛的事業有接班人;爲了報法的恩,讓娑婆世界的法不要滅掉;爲了報僧的恩,使清淨的修行人連續不斷,像傳燈那樣傳下去,使所有的寺廟都能樹立法幢。
佛門要保持清淨,
培福不拿工資,講法教禅定不謀利
譬如我們在佛門工作,我們不拿工資。有人想給我們點車錢,我們也不要,我說:拿了錢還有功德嗎?一個人不貪利養恭敬,不會吃虧的;假如貪了利養恭敬,你貪心是滿足了,功德就消失了,而且人們背後還說你閑話,護法菩薩也不歡喜,十方如來都不歡喜。有些外道搞氣功班,學費雖貴,你學會了,也開個氣功班,你也賺大錢!這是將本求利!學的人也是名利思想,教的人也是名利思想。而佛門是要清淨。千萬不可有“我學會了,去教禅定賺錢”的思想。你邁錯一步路,出了佛道,就叫外道。今天就下課。
《空觀開示(20~2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