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數息觀>帶修禅定前開示▪P9

  ..續本文上一頁懂;總喜歡問一個“爲什麼”。可是知識分子的缺點是“疑”特別大,別人想不出來,他會想得出來。別人想出一個問題,他能想出十個。有的問題還好回答,有的問題實在太奧妙,總得要通過一番研究才能解答。

  

  不可因疑而不學佛法,先學能接受的,

   懂得多了,疑也消失了

  

  比如“西方極樂世界黃金鋪地,這個黃金哪裏來的?是開礦開出來的,還是娑婆世界運過去的?佛教講不要貪,看來阿彌陀佛也貪黃金。”這種問題還好解答,簡單地說這個黃金實非黃金,是名黃金。

  

  有的問題只有知識分子才想得出來:“你說這只牛是前世做人時造了業,今世變了牛,前世人造的業怎麼會轉到今世的牛身上?”真是挖空心思,所以知識分子多疑呀!

  

  我文化只有初二,可是我還自命爲知識分子,疑心多啊!但我並不因爲疑而不學佛法,這些佛法道理我覺得挺好,我就先學起來,有疑問的想不通的往旁邊放一放,這樣越學越多,懂得多了,本來的疑自己也會消失。我用這個方法,自己就能解決自己的矛盾。

  

  這兒也說:應依聞思修來産生智慧。

   五欲沒過錯,錯在貪上

  

  “于四神足”,哪四個神足?“欲、念、進、慧”,首先要起欲,欲也有好的。佛經裏反對五欲,是反對你對五欲的貪心,欲本身沒有什麼過錯。財,有鈔票能買米,鈔票在經濟學上稱爲貨幣,有了貨幣交換東西就方便,可你貪鈔票就錯了。食,人不吃飯不要餓死嗎?你貪吃就錯了。所以能海上師說:“五欲沒有過錯,錯在貪上。”

  

  不貪的人也不會餓死,發展貪欲

   追求享受,最後受苦還是自己

  

  我坐火車,每年的經曆都不同,我會很巧妙的給周圍人講講佛法,他們都喜歡聽。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不一樣了,有的人喜歡聽,有的人不喜歡聽,後來不喜歡聽的人還說我閑話。

  

  有一次,有兩叁個人很喜歡聽,有一兩個人似聽非聽的,還有一個人從上鋪下來時說了一句話:“要講現實:不要貪鈔票,人總要吃飯吧?”說完就走了。

  

  我跟旁邊人說:“我們信佛的人沒有一個餓死的,人能不吃飯嗎?”當時地上全是他吐的瓜子殼,我說:“不信佛的表現也看得見,滿地的瓜子殼也不知道掃一掃。信佛是學佛的精神風貌,哪有不吃飯不睡覺的?我們佛教連吃樹皮草根都不允許,老和尚還活得比你長。”所以人一貪,頭腦愚癡,就會變得毫不講理,平平穩穩的生活不想過,菜飯飽布衣暖還不滿足,拼命發展貪欲,追求享受,最後受苦的還不是自己!

  

  不獻殷勤,娶得著老婆嗎?一結婚,受苦的還是老婆

  

  談朋友,男的殷勤得不得了,當然有他的目的的,他不殷勤,娶得著老婆嗎?

  

  兩個人出去買東西,全是男的付錢,什麼皮鞋、皮箱、大包小包,全是男的拿,像個小販那樣,還要獻獻殷勤,連女孩子身上輕得不得了的小姐包也搶過來背。貪這個享受,結果苦還是還到她身上去,一結婚兩個人出去買東西,男的就交給老婆,那麼老婆成了大包小包了。

  

   數 息 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20)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7

  

     欲謂修定之意樂,爲定之主要資糧

  

  提要:

     ◆ 發心就是一種欲,有了欲你才會發心,你實現目標的動機好,就是好的欲

     ◆ 欲謂修定之意樂,爲定之主要資糧

     ◆ 念佛念法乃至參話頭皆是念,念在心裏才起作用,嘴唸心不念,佛就飛走了

     ◆ 禅定也在念念不忘裏,人生幾何,只有靠念念不忘來抓住時間

     ◆ 禅定得益,更生精進心,可以感受,不可追求

     ◆ 慧即抉擇,所謂辨別是非,初修應求順緣悉增長,違緣俱消滅

     ◆ 老修行不避違緣,違緣中磨練,瞋恨能變歡喜心,否則等于稻草人

  

  發心就是一種欲,有了欲你才會發心,

   你實現目標的動機好,就是好的欲

  

  欲也有好的,發心就是一種欲,有了欲你才會發心。欲可以解說成希望、理想、你實現目標的動機好,就是好的欲。

  

  欲謂修定之意樂,爲定之主要資糧

  

  “欲謂修定之意樂,爲定之主要資糧”,要學禅定,首先要有我希望修禅定,我喜歡修禅定這種意樂,這是你修定的資糧。

  

  念佛念法乃至參話頭皆是念,念在心裏才起作用,

   嘴唸心不念,佛就飛走了

  

  第二個是念,“念佛念法乃至參話頭皆是念”,這幾個念全是在心裏念,心裏念念不忘佛叫念佛;聽了法,把法句、法義記在心裏,經常去想叫念法;把禅師給你的話放在心裏,自己去參,這叫念話頭,而不是嘴巴不停地唸“念佛是誰?念佛是誰?”

  

  真正的念是在心裏,心才起作用,人死了嘴唇燒成灰,心燒不死。如果用嘴巴唸,不用心念,唸了一會兒佛就飛走了,因爲你在打妄想。時間久了還容易養成習氣,形成條件反射,以後你一唸佛,妄想就來了,所以要心裏念。

  

  禅定也在念念不忘裏,人生幾何,

   只有靠念念不忘來抓住時間

  

  咱們修禅定也應該心裏要念念不忘,比如修數息觀,要念念不忘數息,走路、坐著、躺著,都可以修數息觀,體會自己吸氣怎麼吸進來,呼氣怎麼呼出去。人生幾何?人生就是那麼點時間,你只有靠念念不忘來抓住時間。

  

  禅定得益,更生精進心,可以感受,不可追求

  

  進呢?“禅定得益”,禅定中得到好處了,“更生精進心”。我常說:禅定中得到了好處,可以感受,不要追求。你感受到好處,會鼓勵自己,更加精進;追求就不對了,一追求就成了執著,一切都要自然。

  

  慧即抉擇,所謂辨別是非,

   初修應求順緣悉增長,違緣俱消滅

  

  “慧即抉擇,所謂辨別是非,違順取舍也”。慧就是抉擇。學智慧的作用和目的就是能夠辨別好壞對錯,要往好的方面去抉擇。違緣、順緣要靠智慧自己去取舍。

  

  初修的人是取順緣避開違緣,因爲違緣來了,你受不了就容易退心。順緣來了你就修得起來,而且還修得挺高興,比如剛剛打坐完,就聽到有人贊歎,“師兄你修得真好,我要向你學習。”那麼心裏高興了,以後修禅定就起勁了。

  

  還包括無形之中得到的各種加持。比如家裏人生病了,要送醫院,剛出了弄堂口,一輛的士就停在面前,因爲他的客人就在這兒下車。沒有順緣的話,轉了叁條馬路也找不到車,這種例子多得很。所以順緣跟違緣大有區別。初修的人要求叁寶加被,我們的回向文裏就有“順緣悉增長,違緣俱消滅”。

  

  老修行不避違緣,違緣中磨練,

   瞋恨能變歡喜心,否則等于稻草人

  

  那麼老修行人呢?不要避開違緣,違緣是最好的磨練。你們不算老修行,也叫老同學,也有一個老字吧。當然你別搞錯了,不是叫你面對違緣,火氣越來越大,而是要你把火氣熄掉,忍耐心增強。

  

  老修行非但不逃避違緣,還要求護法加持自己得到違緣。結果果然來了,老修行又沒去惹這個人,卻被他罵了一頓,老修行高興:“感謝護法,一求就來。”這樣瞋恨心就變了歡喜心,這個轉變多快!違緣中才出人才,否則等于稻草人,最多趕趕麻雀,有啥用啊?

  

   數 息 觀 帶修禅定前開示(21)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進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7

  

     漏即煩惱,煩惱斷盡,

   了生死的路就通了,叫漏盡通

  

  提要:

     ◆ 違緣順緣要巧妙地運用,受不了就避一下,有水平就頂住

     ◆ 外道有五通,鬼有鬼通

     ◆ 天眼能見天上,天耳能聽遠方,他心能知他心,神足可來回他方世界

     ◆ 宿命通能知過去世事,可這些大都與修行無關

     ◆ 神通並非通神,所謂通神者大都是通鬼

     ◆ 阿羅漢能知百劫、千劫,如來更是無所不知

     ◆ 漏即煩惱,煩惱斷盡,了生死的路就通了,叫漏盡通

     ◆ 修行人得神通,成功也快,若以神通求名利,反墮地獄

     ◆ 煩惱未斷得神通,易幹壞事,不幹壞事也會氣死

     ◆ 利用鬼通掏空人家口袋裏的錢,全身珠光寶氣下地獄

     ◆ 勸大家莫苦修五通,證得阿羅漢即能六通具足

  

  違緣順緣要巧妙地運用,受不了就避一下,有水平就頂住

  

  有個中國青年在美國成了鋼琴家,別人對他父親贊歎:“都是你培養得好。”父親說:“他所以有今天,全是我鞭子抽出來的。”野馬不抽鞭子,會變良馬嗎?教育人、培養人,慈與威兩種方式都需要。咱們想成就,應該懂得,違緣順緣都好,要巧妙的運用。實在受不了,那麼避開一下;有水平了,你就可以試試,看自己能頂得住嗎?要逐步逐步來。

  

  外道有五通,鬼有鬼通

  

  “遊戲神通”。外道也有神通,人一死就有神通,因爲鬼有鬼通。外道最多有五通,沒有第六通,哪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

  

  天眼能見天上,天耳能聽遠方,

   他心能知他心,神足可來回他方世界

  

  天眼通,眼睛能看到天上;天耳通,遠到北京,乃至美國的阿姨講話,你全都聽得見;他心通,他心裏想什麼你全知道;神足通,很遠的他方世界,只需手臂一伸這點時間就到了,手臂縮回來就回來。

  

  宿命通能知過去世事,

   可這些大都與修行無關

  

  宿命通,有一天阿難跟佛一起走過一個墳墓堆堆。阿難拿起一塊骨頭問佛:“世尊,這個人活著的時候是男人還是女人?”世尊說:“是男人。”又拿起一個骷髅頭:“世尊,這個人活著叫什麼名字,他父親叫啥?”佛也告訴他了。這就叫宿命通。過一會阿難又提問了,佛就呵斥他:“你問得這麼多,這些問題跟你修行有啥關系?”

  

  神通並非通神,所謂通神者大都是通鬼

  

  鬼神也有宿命通,可是鬼神經不起考驗,巫婆神漢往往說觀世音菩薩在他身上,其實是鬼在他身上。從前在上海有個人來看我,說:“我的老師有神通。”我說:“神通兩個字應該換一換,叫通神”。其實真正通神的很少,全是通妖魔鬼怪。

  

  阿羅漢能知百劫、千劫,如來更是無所不知

  

  鬼神即使也能知道,可是能力小得很,比如說你父親是誰,祖父是誰,他能知道,祖父的父親是誰?他沒能力了,不像佛教裏的神通,阿羅漢能知百劫千劫,如來更是無所不知。

  

  漏即煩惱,煩惱斷盡,了生死的路就通了,叫漏盡通

  

  第六通就是漏盡通,只有佛教才有,漏就是煩惱,衆生一直在生死流轉裏,知道煩惱不好,想不起煩惱,辦不到。學修佛法煩惱斷盡,了生死這條路就通了,就叫漏盡通。

  

  修行人得神通,成功也快,若以神通求名利,反墮地獄

  

  “在修定時得通,則倍生信心而成功速”,信心更加增強,成功也快。“若欲以示現于人或以求名利,反墮地獄”。假如你把神通顯示于人,或者用它去求名利,你反而要墮地獄,所以得神通是很危險的。但是要講清楚,並不是神通使他下地獄,是他有了神通以後,貪名貪利使他下地獄。

  

  煩惱未斷得神通,易幹壞事,不幹壞事也會氣死

  

  我對神通不感興趣,修行人應該跟護法菩薩打招呼:“在我煩惱還沒有斷好之前,如果真的要出神通了,給我擋一擋,不要讓它出來。”出了神通,一起煩惱,壞事造得更厲害。你心裏有貪心,眼睛一看,對面人口袋裏有九百九十八元錢,就想偷了,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所以很危險。

  

  說:“我是一個正派人,得了神通,我也不會幹壞事。”可能你在娑婆世界活不下去,就說天眼通吧,高樓大廈在你眼裏變了玻璃房子,每一間你都看得見,這個房間裏兒子在打爸爸,這個房間裏在偷東西,這個房間在搞什麼,太肮髒了,會把你氣死。

  

  利用鬼通掏空人家口袋裏的錢,

   全身珠光寶氣下地獄

  

  有鬼通的人,也會知道你口袋裏有多少錢,還說“你口袋裏保留了多少錢,你不誠心。”她有這麼大的本事,人家看見她就怕了,只好把錢拿出來。所以搞這一套的人富得不得了啊,全身珠光寶氣,這要下地獄的!

  

  勸大家莫苦修五通,證得阿羅漢即能六通具足

  

  我勸大家跟我學,不要朝著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就朝著一個漏盡通,快快證阿羅漢果,快快了脫生死到彼岸。說:“那樣六通只有一通啊!”你得到了漏盡通,前面五通你不修也有了,哪一個阿羅漢沒有神通啊?現在休息一下,然後修禅定。

  

  

  

《<數息觀>帶修禅定前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空觀開示(1~9)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