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P9

  ..续本文上一页懂;总喜欢问一个“为什么”。可是知识分子的缺点是“疑”特别大,别人想不出来,他会想得出来。别人想出一个问题,他能想出十个。有的问题还好回答,有的问题实在太奥妙,总得要通过一番研究才能解答。

  

  不可因疑而不学佛法,先学能接受的,

   懂得多了,疑也消失了

  

  比如“西方极乐世界黄金铺地,这个黄金哪里来的?是开矿开出来的,还是娑婆世界运过去的?佛教讲不要贪,看来阿弥陀佛也贪黄金。”这种问题还好解答,简单地说这个黄金实非黄金,是名黄金。

  

  有的问题只有知识分子才想得出来:“你说这只牛是前世做人时造了业,今世变了牛,前世人造的业怎么会转到今世的牛身上?”真是挖空心思,所以知识分子多疑呀!

  

  我文化只有初二,可是我还自命为知识分子,疑心多啊!但我并不因为疑而不学佛法,这些佛法道理我觉得挺好,我就先学起来,有疑问的想不通的往旁边放一放,这样越学越多,懂得多了,本来的疑自己也会消失。我用这个方法,自己就能解决自己的矛盾。

  

  这儿也说:应依闻思修来产生智慧。

   五欲没过错,错在贪上

  

  “于四神足”,哪四个神足?“欲、念、进、慧”,首先要起欲,欲也有好的。佛经里反对五欲,是反对你对五欲的贪心,欲本身没有什么过错。财,有钞票能买米,钞票在经济学上称为货币,有了货币交换东西就方便,可你贪钞票就错了。食,人不吃饭不要饿死吗?你贪吃就错了。所以能海上师说:“五欲没有过错,错在贪上。”

  

  不贪的人也不会饿死,发展贪欲

   追求享受,最后受苦还是自己

  

  我坐火车,每年的经历都不同,我会很巧妙的给周围人讲讲佛法,他们都喜欢听。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不一样了,有的人喜欢听,有的人不喜欢听,后来不喜欢听的人还说我闲话。

  

  有一次,有两三个人很喜欢听,有一两个人似听非听的,还有一个人从上铺下来时说了一句话:“要讲现实:不要贪钞票,人总要吃饭吧?”说完就走了。

  

  我跟旁边人说:“我们信佛的人没有一个饿死的,人能不吃饭吗?”当时地上全是他吐的瓜子壳,我说:“不信佛的表现也看得见,满地的瓜子壳也不知道扫一扫。信佛是学佛的精神风貌,哪有不吃饭不睡觉的?我们佛教连吃树皮草根都不允许,老和尚还活得比你长。”所以人一贪,头脑愚痴,就会变得毫不讲理,平平稳稳的生活不想过,菜饭饱布衣暖还不满足,拼命发展贪欲,追求享受,最后受苦的还不是自己!

  

  不献殷勤,娶得着老婆吗?一结婚,受苦的还是老婆

  

  谈朋友,男的殷勤得不得了,当然有他的目的的,他不殷勤,娶得着老婆吗?

  

  两个人出去买东西,全是男的付钱,什么皮鞋、皮箱、大包小包,全是男的拿,像个小贩那样,还要献献殷勤,连女孩子身上轻得不得了的小姐包也抢过来背。贪这个享受,结果苦还是还到她身上去,一结婚两个人出去买东西,男的就交给老婆,那么老婆成了大包小包了。

  

   数 息 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20)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7

  

     欲谓修定之意乐,为定之主要资粮

  

  提要:

     ◆ 发心就是一种欲,有了欲你才会发心,你实现目标的动机好,就是好的欲

     ◆ 欲谓修定之意乐,为定之主要资粮

     ◆ 念佛念法乃至参话头皆是念,念在心里才起作用,嘴唸心不念,佛就飞走了

     ◆ 禅定也在念念不忘里,人生几何,只有靠念念不忘来抓住时间

     ◆ 禅定得益,更生精进心,可以感受,不可追求

     ◆ 慧即抉择,所谓辨别是非,初修应求顺缘悉增长,违缘俱消灭

     ◆ 老修行不避违缘,违缘中磨练,瞋恨能变欢喜心,否则等于稻草人

  

  发心就是一种欲,有了欲你才会发心,

   你实现目标的动机好,就是好的欲

  

  欲也有好的,发心就是一种欲,有了欲你才会发心。欲可以解说成希望、理想、你实现目标的动机好,就是好的欲。

  

  欲谓修定之意乐,为定之主要资粮

  

  “欲谓修定之意乐,为定之主要资粮”,要学禅定,首先要有我希望修禅定,我喜欢修禅定这种意乐,这是你修定的资粮。

  

  念佛念法乃至参话头皆是念,念在心里才起作用,

   嘴唸心不念,佛就飞走了

  

  第二个是念,“念佛念法乃至参话头皆是念”,这几个念全是在心里念,心里念念不忘佛叫念佛;听了法,把法句、法义记在心里,经常去想叫念法;把禅师给你的话放在心里,自己去参,这叫念话头,而不是嘴巴不停地唸“念佛是谁?念佛是谁?”

  

  真正的念是在心里,心才起作用,人死了嘴唇烧成灰,心烧不死。如果用嘴巴唸,不用心念,唸了一会儿佛就飞走了,因为你在打妄想。时间久了还容易养成习气,形成条件反射,以后你一唸佛,妄想就来了,所以要心里念。

  

  禅定也在念念不忘里,人生几何,

   只有靠念念不忘来抓住时间

  

  咱们修禅定也应该心里要念念不忘,比如修数息观,要念念不忘数息,走路、坐着、躺着,都可以修数息观,体会自己吸气怎么吸进来,呼气怎么呼出去。人生几何?人生就是那么点时间,你只有靠念念不忘来抓住时间。

  

  禅定得益,更生精进心,可以感受,不可追求

  

  进呢?“禅定得益”,禅定中得到好处了,“更生精进心”。我常说:禅定中得到了好处,可以感受,不要追求。你感受到好处,会鼓励自己,更加精进;追求就不对了,一追求就成了执著,一切都要自然。

  

  慧即抉择,所谓辨别是非,

   初修应求顺缘悉增长,违缘俱消灭

  

  “慧即抉择,所谓辨别是非,违顺取舍也”。慧就是抉择。学智慧的作用和目的就是能够辨别好坏对错,要往好的方面去抉择。违缘、顺缘要靠智慧自己去取舍。

  

  初修的人是取顺缘避开违缘,因为违缘来了,你受不了就容易退心。顺缘来了你就修得起来,而且还修得挺高兴,比如刚刚打坐完,就听到有人赞叹,“师兄你修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那么心里高兴了,以后修禅定就起劲了。

  

  还包括无形之中得到的各种加持。比如家里人生病了,要送医院,刚出了弄堂口,一辆的士就停在面前,因为他的客人就在这儿下车。没有顺缘的话,转了三条马路也找不到车,这种例子多得很。所以顺缘跟违缘大有区别。初修的人要求三宝加被,我们的回向文里就有“顺缘悉增长,违缘俱消灭”。

  

  老修行不避违缘,违缘中磨练,

   瞋恨能变欢喜心,否则等于稻草人

  

  那么老修行人呢?不要避开违缘,违缘是最好的磨练。你们不算老修行,也叫老同学,也有一个老字吧。当然你别搞错了,不是叫你面对违缘,火气越来越大,而是要你把火气熄掉,忍耐心增强。

  

  老修行非但不逃避违缘,还要求护法加持自己得到违缘。结果果然来了,老修行又没去惹这个人,却被他骂了一顿,老修行高兴:“感谢护法,一求就来。”这样瞋恨心就变了欢喜心,这个转变多快!违缘中才出人才,否则等于稻草人,最多赶赶麻雀,有啥用啊?

  

   数 息 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21)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7

  

     漏即烦恼,烦恼断尽,

   了生死的路就通了,叫漏尽通

  

  提要:

     ◆ 违缘顺缘要巧妙地运用,受不了就避一下,有水平就顶住

     ◆ 外道有五通,鬼有鬼通

     ◆ 天眼能见天上,天耳能听远方,他心能知他心,神足可来回他方世界

     ◆ 宿命通能知过去世事,可这些大都与修行无关

     ◆ 神通并非通神,所谓通神者大都是通鬼

     ◆ 阿罗汉能知百劫、千劫,如来更是无所不知

     ◆ 漏即烦恼,烦恼断尽,了生死的路就通了,叫漏尽通

     ◆ 修行人得神通,成功也快,若以神通求名利,反堕地狱

     ◆ 烦恼未断得神通,易干坏事,不干坏事也会气死

     ◆ 利用鬼通掏空人家口袋里的钱,全身珠光宝气下地狱

     ◆ 劝大家莫苦修五通,证得阿罗汉即能六通具足

  

  违缘顺缘要巧妙地运用,受不了就避一下,有水平就顶住

  

  有个中国青年在美国成了钢琴家,别人对他父亲赞叹:“都是你培养得好。”父亲说:“他所以有今天,全是我鞭子抽出来的。”野马不抽鞭子,会变良马吗?教育人、培养人,慈与威两种方式都需要。咱们想成就,应该懂得,违缘顺缘都好,要巧妙的运用。实在受不了,那么避开一下;有水平了,你就可以试试,看自己能顶得住吗?要逐步逐步来。

  

  外道有五通,鬼有鬼通

  

  “游戏神通”。外道也有神通,人一死就有神通,因为鬼有鬼通。外道最多有五通,没有第六通,哪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

  

  天眼能见天上,天耳能听远方,

   他心能知他心,神足可来回他方世界

  

  天眼通,眼睛能看到天上;天耳通,远到北京,乃至美国的阿姨讲话,你全都听得见;他心通,他心里想什么你全知道;神足通,很远的他方世界,只需手臂一伸这点时间就到了,手臂缩回来就回来。

  

  宿命通能知过去世事,

   可这些大都与修行无关

  

  宿命通,有一天阿难跟佛一起走过一个坟墓堆堆。阿难拿起一块骨头问佛:“世尊,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是男人还是女人?”世尊说:“是男人。”又拿起一个骷髅头:“世尊,这个人活着叫什么名字,他父亲叫啥?”佛也告诉他了。这就叫宿命通。过一会阿难又提问了,佛就呵斥他:“你问得这么多,这些问题跟你修行有啥关系?”

  

  神通并非通神,所谓通神者大都是通鬼

  

  鬼神也有宿命通,可是鬼神经不起考验,巫婆神汉往往说观世音菩萨在他身上,其实是鬼在他身上。从前在上海有个人来看我,说:“我的老师有神通。”我说:“神通两个字应该换一换,叫通神”。其实真正通神的很少,全是通妖魔鬼怪。

  

  阿罗汉能知百劫、千劫,如来更是无所不知

  

  鬼神即使也能知道,可是能力小得很,比如说你父亲是谁,祖父是谁,他能知道,祖父的父亲是谁?他没能力了,不像佛教里的神通,阿罗汉能知百劫千劫,如来更是无所不知。

  

  漏即烦恼,烦恼断尽,了生死的路就通了,叫漏尽通

  

  第六通就是漏尽通,只有佛教才有,漏就是烦恼,众生一直在生死流转里,知道烦恼不好,想不起烦恼,办不到。学修佛法烦恼断尽,了生死这条路就通了,就叫漏尽通。

  

  修行人得神通,成功也快,若以神通求名利,反堕地狱

  

  “在修定时得通,则倍生信心而成功速”,信心更加增强,成功也快。“若欲以示现于人或以求名利,反堕地狱”。假如你把神通显示于人,或者用它去求名利,你反而要堕地狱,所以得神通是很危险的。但是要讲清楚,并不是神通使他下地狱,是他有了神通以后,贪名贪利使他下地狱。

  

  烦恼未断得神通,易干坏事,不干坏事也会气死

  

  我对神通不感兴趣,修行人应该跟护法菩萨打招呼:“在我烦恼还没有断好之前,如果真的要出神通了,给我挡一挡,不要让它出来。”出了神通,一起烦恼,坏事造得更厉害。你心里有贪心,眼睛一看,对面人口袋里有九百九十八元钱,就想偷了,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所以很危险。

  

  说:“我是一个正派人,得了神通,我也不会干坏事。”可能你在娑婆世界活不下去,就说天眼通吧,高楼大厦在你眼里变了玻璃房子,每一间你都看得见,这个房间里儿子在打爸爸,这个房间里在偷东西,这个房间在搞什么,太肮脏了,会把你气死。

  

  利用鬼通掏空人家口袋里的钱,

   全身珠光宝气下地狱

  

  有鬼通的人,也会知道你口袋里有多少钱,还说“你口袋里保留了多少钱,你不诚心。”她有这么大的本事,人家看见她就怕了,只好把钱拿出来。所以搞这一套的人富得不得了啊,全身珠光宝气,这要下地狱的!

  

  劝大家莫苦修五通,证得阿罗汉即能六通具足

  

  我劝大家跟我学,不要朝着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就朝着一个漏尽通,快快证阿罗汉果,快快了脱生死到彼岸。说:“那样六通只有一通啊!”你得到了漏尽通,前面五通你不修也有了,哪一个阿罗汉没有神通啊?现在休息一下,然后修禅定。

  

  

  

《<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空观开示(1~9)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